第142章 强大的‘适应环境\’特性-《我随手浇水的植物变异了?》

  水培箱中,是用塑料格子隔开的一个个的‘小碗’。

  碗里有水。

  还有一颗番茄种子。

  都是他们昨天放进去的。

  现在,全都变了样。

  那些漂浮在水中的种子,竟然全部长出了细密的白色根须,像水母的触手般在水中舒展。

  更惊人的是,每一颗种子上方都冒出了嫩绿的芽尖,有些甚至已经展开了子叶!

  \"它们...它们真的在水里发芽了...\"张薇的声音轻得像羽毛。

  李旭轻轻捞起一株幼苗。

  它的根系发达得不可思议,主根上分出无数毛细根,像一件精致的蕾-丝作品。

  而那些嫩叶翠绿欲滴,表面还挂着晶莹的水珠,在晨光中闪闪发亮。

  “太不可思议了。”

  李旭同样震惊。

  适应环境特性实在是太强了。

  正常的水培,根本没有直接用种子放在水里的。

  而是先育苗,等秧苗长大了一些。

  然后再放到培养基里。

  培养基有的是固体的,有的是营养液。

  而眼前的这些番茄,不仅仅是直接把种子放在水里。

  水也都是从地下抽上来的地下水。

  营养非常的匮乏。

  就算如此,它们依然正常的发芽生长。

  不得不说,【适应环境】特性实在是太逆天了。

  李旭又想起去年冬天时,草莓适应环境的情况。

  也就是说,

  适应环境就像字面意义一样,能够适应各种环境。

  不论是寒冷,还是燥热,

  不论是贫瘠,还是富饶。

  只要拥有这个特性。

  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植物都能够正常的生长。

  震撼之后。

  李旭想起山下的番茄,“去看看。”

  山下的番茄早种植了一天。

  它们昨天就发芽了。

  今天生长情况怎么样?

  来到山下。

  景象让两人再次大吃一惊。

  昨天早上看的时候,番茄种子刚刚发芽。

  如果不离近了看,还是一片荒地。

  走进之后,能够看到一点点的番茄苗从地里冒出来。

  但是过了一天一夜之后。

  从远处就能看到地上“铺”了一层绿色的“毯子”。

  因为当时用飞机播撒的种子,所以番茄苗生长的并不规则,密密麻麻。

  虽然生长的很拥挤,但是明显看出来长得很旺盛。

  长高了至少10多厘米。

  这才一天的功夫呀!

  “老板……”

  张薇眼睛发直,喃喃的说道,“我之前估计15~20天,番茄能够成熟,我觉得我可能估计错了,照这种速度,说不定10天就能够开花结果成熟。”

  因为是第1次种植。

  李旭也说不准,“看情况吧,把它们的生长过程记录下来,另外,再组织工人把多余的番茄苗拔出来,种植到其他地方。”

  李旭现在有些后悔。

  早知道前天不那么任性了。

  直接用机器规范种植。

  也不至于现在再多一个步骤。

  不过也无所谓。

  他也参与其中,说不定能够让小番茄早点生出新的特性。

  “老板,你前天撒了100亩番茄苗,我们没有多余的田地在种植了。”

  张薇苦笑道。

  “那村里呢?”

  “村里的村民都忙着种植美人姬草莓,没人关注番茄。”

  “这样啊……”

  两人都发愁。

  没想到番茄生长的太快也是一种烦恼。

  但是很快李旭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我们真是傻了,没有足够的土地,就不种在地里啊,再继续弄水培箱啊。”

  水培种植可以搞立体化种植。

  一平方米的地方,可以放置两个甚至三、四个水培箱。

  大大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而且地里的番茄都拥有【适应环境】的特性。

  在水里可以自由生长。

  完全不担心营养的问题。

  “哎呀,一时间没转过弯来。”

  张薇也笑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继续购置水培箱。

  同时组织工人进行筛苗。

  把多余的番茄苗都放到水培箱里。

  就在他们忙着种植番茄的时候。

  京城,国家知识产权局。

  工作人员正筛选专利申请。

  因为专利涉及到各个方面,有工业技术方面的,有文学影视版权方面的,生物科技方面的,农业方面的……

  这些专利技术,都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判定。

  所以工作人员会把相应的专利申请,分发到下辖的各个委员会。

  比如农业方面的专利申请,由农业专利委员会负责审批。

  其中的人员,都是农业领域相关的大佬轮流当值。

  农业技术专利委员会办公室。

  刘爱国教授正和几个同事讨论着最近农业圈里发生了一件趣事。

  “大家听说了吗?一家叫丰收农场的公司,研究出一种草莓新品种,售价单颗300元,品质味道非常好,把小日子的美人姬打的节节败退。”

  “听说了。我还知道小日子的吉田正一教授想要破解丰收农场草莓,却没有成果。”

  “吉田正一教授是有真本事的,他发表的许多论文都颇有见解,而且研究了许多新品种。”

  “研究出草莓新品种的人是谁?竟然都能让吉田正一吃憋?”

  “丰收农场的负责人,叫李旭。听说才20多岁,真是高手在民间啊。”

  “不仅是高手,而且还是天才。”

  刘爱国感慨,“才20多岁,就能研究出一款比美人姬更好的草莓新品种,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啊。”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是啊。”

  “我觉得下次农业论坛的时候,可以邀请他参加,一起讨论农业未来发展。”

  “我觉得应该邀请。”

  ……

  大家说了一会儿话。

  刘爱国教授发现电脑亮了,有邮件提示,是总局发过来的农业技术知识产权申请。

  一共有15个。

  他逐一点开。

  其中几个农业技术申请,并不具有亮点,而且水平一般,他都给予了否决。

  “咦?丰收农场?李旭?”

  他看到了张薇提交的番茄新品种的专利申请。

  “怎么是番茄?不应该是草莓吗?”

  刘爱国不知不觉端正了身体,下载附件,仔细的查看。

  但他很快皱起了眉头。

  不到8个小时,种子发芽?

  生长、成熟期在20天以内?

  能够适应恶劣环境?

  甚至在地下水中就能够发芽生长?

  怎么可能!!!

  刘爱国非常生气。

  这些数据也太离谱了,简直胡闹。

  会不会弄错了?

  他再次看了一遍,的确是丰收农场发来的。

  他对于丰收农场的好感瞬间消失。

  “他们怎么会申请如此离谱的专利!!”

  刘爱国大声的说道。

  办公室的其他人见他如此生气,纷纷凑过去,“刘教授,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