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公子呼门-《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

  建安六年三月,荆州之战正式打响。

  王镜与周瑜坐镇中军,决定北线突破,攻取襄阳。周瑜手持细作绘制的荆州城防图,在王镜的授意下,迅速下达一道道军令。

  他命吕蒙率偏师五千,自新野南下,昼夜擂鼓,佯作渡汉水之势,务必让襄阳守军误判我军主力所在,将敌军主力吸引至樊城。

  “末将遵命!”吕蒙领命而去。

  周瑜目光转向孙策:“伯符,你率主力三万,趁夜自邓县以西架设浮桥,渡汉水后直扑襄阳西门。蒯越已答应内应,届时他会打开城门,并放火烧毁城楼弩机,助我军破城!”

  孙策眼中战意昂扬:“必不负所托!”

  帐内一时只有传令兵奔走的脚步声,王镜看着沙盘上襄阳与江陵之间的岘山,忽然开口:“公瑾的部署周全,我再添一策——围点打援。”

  “襄阳一旦被围,江陵必派援军北上。赵云!”“末将在!”赵云抱拳应声。

  “你率三千精骑,即刻赶赴岘山设伏。江陵援军北上,岘山是必经之路。你只需在此阻击,不必硬拼。善用地形机动防御,拖延其行军速度,待襄阳城破,再回身聚歼。以子龙之锐,定能让援军进退不得。”

  赵云深知王镜用意,围襄阳是“点”,打江陵援军是“援”,既不让援军干扰攻城,又能借襄阳城破之势瓦解援军士气。

  他肃然道:“谨遵吩咐!”

  三道命令接连发出,中军大帐内烛火摇曳,仿佛都随之振奋起来。王镜与周瑜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笃定。偏师佯攻吸主力,主力奇袭破城门,伏兵阻援断后路。三线配合,环环相扣,只待天明,汉水之畔便要掀起惊涛骇浪。

  ……

  新野方向,夜色如墨。

  吕蒙率领五千精兵,趁着夜色悄然推进至汉水北岸。他立于高处,远眺对岸樊城的轮廓,嘴角微扬,沉声下令:“擂鼓!举火!”

  刹那间,战鼓声如雷霆炸响,震彻四野。士兵们将早已准备好的火把点燃,数千支火把在黑夜中连成一片,宛如一条火龙盘踞在汉水之畔。鼓声、呐喊声交织在一起,声势浩荡,仿佛有数万大军正在集结渡江。

  吕蒙厉声喝道:“继续擂鼓!不要停!弓箭手,向对岸放火箭!”

  数百支火箭划破夜空,带着刺耳的尖啸声飞向樊城方向。虽然大多落入水中,但那密集的火光却足以让对岸守军心惊胆战。

  樊城守军大乱。

  “报——北岸发现敌军主力,正在准备渡江!”探马慌慌张张冲入樊城守将大帐。

  守将蔡瑁的亲信部将张允闻言大惊,急忙登上城楼查看。只见对岸火光冲天,鼓声如雷,隐约可见无数人影晃动,俨然是大军压境之势。

  “快!速报襄阳,请求增援!敌军主力在此,必是意图强渡汉水,直取樊城!”张允急声下令。

  很快,襄阳守军接到急报,蔡瑁不敢怠慢,立即调集城中主力驰援樊城。城门大开,大队兵马连夜出城,火速赶往汉水防线。

  吕蒙见状,心中暗喜。

  他见对岸火把移动,知道计策已成,当即下令:“继续虚张声势,务必拖住敌军!”

  士兵们更加卖力地擂鼓呐喊,甚至派出数十艘小船,载着草人,伪装成先锋部队渡江。樊城守军见状,更加确信敌军主力在此,严阵以待,却不知已中了调虎离山之计。

  而此刻,真正的杀招正在西边悄然展开……

  汉水西岸,月隐星沉。孙策勒马立于河畔,夜风掠过他冷峻的面容。身后三万精锐鸦雀无声。他抬手做了个手势,数十名水性极佳的士卒立即潜入漆黑的水中,将早已准备好的浮桥组件悄然连接。

  不到半个时辰,斥候低声来报。

  “报!浮桥已通!”

  孙策眼中寒光一闪,翻身上马:“传令,人衔枚,马裹蹄。”大军开始渡江。战马的四蹄被厚布包裹,士兵口中衔着木枚防止出声。浮桥在夜色中微微颤动,却未激起半点水花。

  ……

  夜雾像浸透了水的棉絮,沉甸甸压在襄阳城头。西门楼的守将蔡中正巡着城,睡眼惺忪,

  忽然听见城外传来细碎的甲叶摩擦声,不是己方巡逻兵的节奏,更像无数双脚踩在泥土里的闷响。

  蔡中扶着城墙眺望,忽见城外黑影如潮,火把骤然亮起,映出无数寒光铁甲。

  他浑身一颤,厉声喝道:“不好,是敌袭!快关城门!弓弩手就位,擂鼓示警——”

  话音未落,军阵前方忽然分开一条通路。一个身着素色锦袍的身影缓步走出,身姿高挑,面容清秀。

  那张脸,蔡中看了十几年,断断不会认错,正是刘表的长女,那个换回女儿身份的“大公子”刘琦!

  他身后的士兵也乱了阵脚,握弓的手松了又紧,谁也不敢对着“大公子”放箭。

  “开门。我回来了。”

  “你们难道不给我开门吗?”刘琦向前走了两步。

  守将喉结滚动,脑子里一片空白:开城门?可她身后分明是数不清的敌军;不开?那是主公的长女,自己区区一个守将,哪敢动她一根手指?

  就在这时,城楼内侧传来脚步声。

  蒯越登上城楼,冷声呵斥:“放肆!”

  “主公病重,大公子星夜回城主持大局,你竟敢阻拦?莫非想造反?”

  守将猛地回头,急声道:“蒯大人!您看清楚!大公子身后分明是敌军!这是诈城啊!”

  蒯越冷笑一声,忽然夺过火把掷向城楼角落的弩机堆,早已备好的火油瞬间被点燃,熊熊烈火顷刻吞没了守城利器。

  “事已至此,顽抗何益?孙伯符三万大军已至城下,你是要拖着满城百姓陪葬吗?”

  “蒯异度!你竟是内应!”

  蔡中拔剑怒指,却被蒯越的亲兵乱刀砍倒。

  血泊中,蒯越踩住他抽搐的身体叹息:“本想留你一命的……”

  转身夺过令旗,蒯越对呆若木鸡的守军暴喝:“开城门!迎大公子回府!”

  随着绞盘轰响,襄阳西门在冲天火光中洞开,孙策的铁骑如洪流般涌入。

  孙策一马当先冲进城内,马鞭指向府衙方向:“控制要道,不得扰民!”

  “恭迎王师——”

  蒯越率众归降,他身后的幕僚、兵卒纷纷效仿,或跪或揖,黑压压一片人朝着涌入城门的军队行臣服之礼。

  人群中的刘琦感慨万千,她如同流亡多年的重耳终于重回故国。夜风中,她的声音轻得像叹息:“襄阳,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