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文华太子-《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

  小公主王琼展现出的过人天赋,让王镜深感必须尽早为她安排系统的教导。不出半月,一套堪称豪华的师资阵容便已齐备。

  伴读的挑选颇费心思。刘备之子刘禅,钟繇幼子钟会,夏侯渊的孙女夏侯令女,同为夏侯家的夏侯徽四人正好组成完整的伴读班子。

  至于师父阵容,更是荟萃了当世英才:

  武功方面,张辽教骑射,阿卓授刀法,赵云指导枪术,王异训练暗器技巧。四位武将各展所长,将战场武艺倾囊相授。

  文治方面,诸葛亮任太傅,统筹教学进度;贾诩传授谋略之道,教导她审时度势;曹植负责文学修养,带她品味诗赋之美;孔融教导宫廷礼仪,规范言行举止。

  才艺领域更是群星璀璨:黄月英亲自指导机关工艺,司天台王愔传授天文历法,大乔小乔教授琴艺与舞蹈,周瑜指导兵法与音律,钟繇传授书法精髓。

  每日清晨,诸葛亮都会亲自检查小公主的课业。这位太傅治学严谨,却也很懂得因材施教。

  他发现王琼虽然活泼好动,但记忆力超群,对兵法谋略一点就通,便常将课堂设在演武场,边演练边讲解。

  “今日学八卦阵,不如实地摆弄一番?”

  诸葛亮羽轻摇,看着正在揪钟会头发的小公主。

  钟繇幼子钟会生得格外清秀可爱,只是此刻正苦着小脸,努力想把被小公主揪松的发髻重新束好,倒像只打理羽毛的小鹤。

  王琼立刻放开伴读,眼睛亮起来:“当真?要用多少人?”

  诸葛亮笑着指向她和四个伴读,“便用你们五人。殿下为主将,其余人为副,如何布阵?”

  小公主歪头想了想,突然跑向兵器架:“刘禅持盾在前,钟会持弓在后,令女左翼,徽儿右翼——我来调度!”

  贾诩在廊下远远看着,对王镜低笑:“陛下可看见了?这般活学活用,倒是像极了陛下年少时。”

  王镜含笑不语。她看着女儿在阳光下奔跑的身影,四个伴读紧跟其后,俨然已有小小主帅的模样。

  夏侯令女细心为她整理歪掉的发簪,钟会则忙着记录阵法要点,刘禅稳稳举着盾牌,夏侯徽已经蹦跳着去占位置。

  最令人欣慰的是,这些名师大家教导小公主时,都不约而同地发现了她独特的闪光点。

  张辽称赞她“有悍勇之气”,曹植夸她“诗心玲珑”,连最严苛的孔融都说她“礼仪学得快,只是用得活”。

  黄昏时分,王镜常会亲自来接女儿下课。

  这时常能看见有趣的一幕:小公主可能正趴在黄月英的工作台上研究机关锁,或是被大乔抱在膝上认琴徽,有时甚至坐在贾诩身边听他讲奇谋妙计。

  这日王琼发现母亲到来,举着个刚刚做好的木鸢跑来,“母皇!月英师父夸我做得巧!”

  王镜接过那只榫卯精巧的木鸟,温柔地擦去女儿鼻尖那点汗珠:“琼儿喜欢这些课业吗?”

  小公主眼睛弯成月牙:“喜欢!特别是孔师父教礼仪——”

  她突然挺直腰板,摆出标准揖礼,“因为学好了礼仪,才能让贾师父教更多诈人的妙计!”

  廊下的贾诩一口茶喷了出来,诸葛亮摇扇的手顿了顿,众人都忍俊不禁。

  王镜笑着将女儿揽入怀中。

  这棵正在多方滋养下茁壮成长的幼苗,终有一天会绽放出照耀江山的光华。

  而此刻,她要做的只是静静守望,看这场精心安排的教育,会雕琢出怎样一块绝世琼玉。

  ……

  时光如流水般淌过,当年那个在斗篷里钻来钻去的小皮猴,已然长成姿容绝世的少女。王琼生就一双桃花眼,眼波流转间自带三分潋滟,任谁初见都要惊叹一声好相貌。

  可若因此以为她是个绣花枕头,那便要大错特错——这姑娘肚子里藏的坏水,怕是能灌满半个太液池。

  “殿下今日又献了什么妙计?”朝臣们私下议论时,常带着又爱又怕的神情。

  王琼渐渐褪去稚气,表面上依旧是笑吟吟的模样,可眼底沉淀的光越来越深。兵法权谋、经世治国,她似乎天生就懂得如何平衡拿捏。就连贾诩,某次下朝后都捻须感叹:“青出于蓝啊。”

  王镜开始让女儿参与朝政。先是旁听,继而协理,最后竟将几件棘手事直接交她处置。

  王琼处理得滴水不漏,该怀柔时春风化雨,该铁腕时雷厉风行。

  最妙的是她用人。当年捡回来的邓艾如今已是军中新锐,伴读的四个孩子也都各展所长:刘禅的宽厚能安人心,钟会的机敏善断琐务,夏侯令女持重可托重任,夏侯徽灵动常出奇策。她知人善任的本事,连诸葛亮都微微颔首。

  秋猎时节,突降暴雨引发山洪,王琼当机立断调动禁军救灾,自己亲自带人掘渠分洪。三天三夜不曾合眼,浑身泥泞站在齐膝深的水里指挥若定。

  王镜对着自己道:“可以了。”

  册封大典选在腊月初一。

  百官朝拜中,王琼一步步走上丹陛,跪接太子金玺。

  “册皇女王琼为皇太子,封号文华——”

  她抬头与王镜相视一笑。

  是夜东宫设宴,王琼挨个敬酒谢师。

  到诸葛亮席前,她执弟子礼三拜:“孤当谨记师父教诲——‘为天下溪,常德不离’。”

  孔融闻言抚掌而笑:“好个文华太子!这封号取得妙——文能安邦,华可耀世。”

  ……

  随着文华太子王琼的册立,王镜开始着手为女儿构建未来的统治班底。

  科举放榜那日,一个个名字惊艳朝野:诸葛恪、姜维、薛灵芸、辛宪英……

  赐宴琼林苑时,王镜特意让新科进士与太子同席。

  宴后王琼轻声道:“母亲为儿臣费心了。这些人才各有所长……”

  王镜笑道:“为君者不仅要自己发光,更要让群星各展其辉。这才是治国该有的格局。”

  次日授官,诸葛恪入尚书省,姜维进兵部,薛灵芸掌度支司,辛宪英任刑部郎中。

  四人谢恩时,王镜特意叮嘱:诸卿皆是太子为天下选的人才,望尔等同心协力,辅佐文华殿下开创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