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嫣做了豆角,加了一点酱,他和弟弟学的,有一次弟弟来说:“刚吃的豆角,加了勺酱炖的,又吃葱蒜了,不太舒服。”
他要了杯清咖,紫嫣也愿意吃葱蒜,她太懂喝咖啡之后的滋味,更是无奈,难以形容,反正就是不清爽,但不耽误唱民谣。
弟弟曾嘲笑紫嫣说:“饭都不会做,别活得了。”
紫嫣吃过豆角,葱蒜,打算给自己弄一杯清咖,手冲的话得先烧热水,大多数时候她还是喝机器出来的又酸又苦的美式滴漏咖啡。
《青春再见》这首歌,其实最早是弟弟唱给她的。紫嫣当时沉浸在弟弟的歌声里,咖啡煮的一团糟,加水时忘了加咖啡粉,出来的汤汁是白的。加咖啡粉又忘了加水,又什么都没煮出来。
回忆里,弟弟那时候年轻,歌声里青涩的芬芳随风轻轻吹送,紫嫣再度沉醉其中,又要爱了,却发现手里的咖啡再次被她弄的一团糟,和上次不同的是这回更糟糕,紫嫣居然把咖啡粉倒在了加水的容器里。她只好拔下电源,把咖啡机倒过来,倒出咖啡粉清洗,忙活了好一阵。
难道历史能重演?
后来弟弟说:“姐,我想象着吉他的琴弦上沾满一滴滴的鲜血,感觉可爽了。”
紫嫣被吓到了,他竟然和那个男孩一样壮烈,和当年的爱伦一样有杀气,紫嫣害怕,再不理他了。
身边的朋友好像感觉到什么了。
紫嫣这是怎么了?她大脑里的情商是不是比别人少一大块呀?
这几年紫嫣确实忽略和回避了这段感情,她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不是也像当年那样做出的应激反应呢。
想不到记忆会在某一时间,某一境遇,竟然再次慢慢的浮出水面,甚至比当时更加清晰,可能是因为一直在大脑里存档的缘故。之前都是客观性的评价和描写。
也有可能紫嫣是在原生态的情况下,和家人相处时,恢复了点人性。
小说曾一度以为要扔下,紫嫣没想到自己会再次拿起笔,而且居然近期才写出她和弟弟的真情实感。一旦触摸到了感情,紫嫣的内心是丰盈和喜悦的,没有了孤独感。
说实话紫嫣有一点怕,弟弟的心是滚烫的,弟弟的爱是炙烈的,他热爱生活,热爱唱歌,远胜紫嫣。
他是能够触及到紫嫣灵魂的人,之前的男人和之后的男人只是紫嫣的生活伴侣,并没有灵魂的交融,也不是一个精神世界的人,沟通起来也很累。
他比爱伦更深刻,比那个男孩更真性情。弟弟竟是慢慢凸显出来的鲜明的人物。
弟弟的思想比爱伦更加有血有肉,爱伦释放了紫嫣的天性,弟弟却把她带到了自己的精神世界里。
弟弟比那个男孩更加率真热情,弟弟的情感丰沛,真实磊落。
他从来不看重事物的表面现象,具有追寻本质的穿透力。他的境界无人能比。
紫嫣现在才意识到,弟弟一直在有意的引导她。他总能让紫嫣看到自己的不足,让她的优越感消失。
紫嫣喜欢偏暖一点的曲风,比较小女人。可是弟弟的曲风偏冷浑厚,意境却更深远悠长。
他玩的东西就是纯民谣,还有朋克摇滚,从不因为讨好别人改变。
他歌声里表达的那些感情色彩,也曾一度让紫嫣感到害怕,可能这就是男人和女人的区别吧,紫嫣感受到的是更加犀利的诠释。
他虽身在体制,哪怕是不解和困惑,却依然保留了稚嫩纯真。
他真实的很可爱,却也真实的让人害怕。
弟弟身上的不安分因子,对紫嫣来说很治愈。
原来让紫嫣感到幸福的人竟然是他,还治愈了她。紫嫣不设定,而且她是无序的,她没有想到故事的发展会是这个样子。
剧情翻转的有点快,紫嫣写的就是真实的经历,就是个日记,每天发生什么想什么,她无法设定。
紫嫣的命运和心路历程和她写的这个小说息息相关。这让紫嫣始料未及,她有些惊讶,她以为自己会成为爱情的祭奠品,她打算和现在的男人草草了却此生,却真真正正的在回忆里找到了更温暖的力量。
跟之前的心境完全不同,可这是为什么呢?而且出现的时间点也十分玄幻,恰巧是紫嫣心境最孤苦最摇摆的时候。弟弟是让她现在的男人最紧张的角色,但实际上都已经是过去的事了。
紫嫣隐隐约约感觉到那个时候弟弟是委屈的,怠慢忽视他不说,还曾中伤过他,这个事的确是有,弟弟心里默默承受了许多许多。
可是紫嫣为什么会这样,紫嫣打算好好剖析一下自己。
是不是人忍心伤害的,都是身边最亲的人,这个有可能,很符合人性。
是不是紫嫣嫉妒他有漂亮女朋友?这个真没有。弟弟说她在紫嫣这里听他唱歌后,就和他在一起了。
是不是弟弟在紫嫣面前全全覆盖,这个好像有关系。紫嫣给他的都是微不足道的,他给紫嫣的根本就无以回报,实际上真正受恩惠的一直是紫嫣,弟弟在时紫嫣很少讲课,本来就懒。紫嫣本身是老师,而且比他大那么多,说白了就是紫嫣在弟弟面前,一点装逼的本钱都没有,就是紫嫣她再怎么大咧咧的,感觉好像也没了面子,这小小子居然敢卷紫嫣的面子,这不是在太岁头上动土吗?紫嫣是何等的没人性啊。
所以,人之初性本恶,恶从胆边生。以怨报德才是小女人的本性,这就对了,太对了,紫嫣还是了解自己的。
弟弟曾唱驳倒乐队的《长城宾馆》,之前篇章写过。紫嫣感觉到他窥探到自己什么,李强是个为了生存而挣扎的老风尘女子。听歌名就是边缘人嘲讽弱势群体,丑陋不堪。其实跟弟弟没关系。
紫嫣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歌曲也不过是隐喻,方式不妥,不应该用文艺来挡。不能说弟弟不是故意的,他那时候还小,可能是男人想征服女人。
这件事对紫嫣有很深的触动,以至于潜意识疏远他,好在多年后终于唤醒了这段回忆。
因为紫嫣当时并未提及,弟弟不知道什么原因,紫嫣自己也没意识到,可能就是有些事情堆积在脑子里,然后下意识做出的反应。
紫嫣看过一篇文章,从心理学角度讲,如果一个人对身边的人有过激的行为,是因为之前有未消解的情绪。
瑕不掩玉,紫嫣还是爱的,她比以前更加包容。
为什么伴随着回忆,越写越深,感情越来越浓,思念越来越重,其实紫嫣刚开始写的时候,没有想怎么表达。
好像在写情书,这么多年过去了,这只是单纯的回忆。
没想到紫嫣心底的秘密,竟然发生了转变,紫嫣之前并没有这么设定。
紫嫣意识角色的设定上,一开始就早有预料。弟弟是亲人,而夫妻,朋友可以变更,名字也是一种外在的称号,只有弟弟是实实在在的亲人,那种爱是抹不掉的。
回忆的感觉都不一样,回忆其他人的时候,总是惋惜痛心,回忆弟弟的时候,就很温暖开心。
紫嫣的冬日都是萧索悲情,空虚寂寞冷的。没想到弟弟的角色,却完成了的诠释。之前写他的时候,感觉就是他像温暖的小太阳。真的没想到剧情是这样发展的。
姐弟俩就是对撇,这不算爱情转移,算替代。
他要了杯清咖,紫嫣也愿意吃葱蒜,她太懂喝咖啡之后的滋味,更是无奈,难以形容,反正就是不清爽,但不耽误唱民谣。
弟弟曾嘲笑紫嫣说:“饭都不会做,别活得了。”
紫嫣吃过豆角,葱蒜,打算给自己弄一杯清咖,手冲的话得先烧热水,大多数时候她还是喝机器出来的又酸又苦的美式滴漏咖啡。
《青春再见》这首歌,其实最早是弟弟唱给她的。紫嫣当时沉浸在弟弟的歌声里,咖啡煮的一团糟,加水时忘了加咖啡粉,出来的汤汁是白的。加咖啡粉又忘了加水,又什么都没煮出来。
回忆里,弟弟那时候年轻,歌声里青涩的芬芳随风轻轻吹送,紫嫣再度沉醉其中,又要爱了,却发现手里的咖啡再次被她弄的一团糟,和上次不同的是这回更糟糕,紫嫣居然把咖啡粉倒在了加水的容器里。她只好拔下电源,把咖啡机倒过来,倒出咖啡粉清洗,忙活了好一阵。
难道历史能重演?
后来弟弟说:“姐,我想象着吉他的琴弦上沾满一滴滴的鲜血,感觉可爽了。”
紫嫣被吓到了,他竟然和那个男孩一样壮烈,和当年的爱伦一样有杀气,紫嫣害怕,再不理他了。
身边的朋友好像感觉到什么了。
紫嫣这是怎么了?她大脑里的情商是不是比别人少一大块呀?
这几年紫嫣确实忽略和回避了这段感情,她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不是也像当年那样做出的应激反应呢。
想不到记忆会在某一时间,某一境遇,竟然再次慢慢的浮出水面,甚至比当时更加清晰,可能是因为一直在大脑里存档的缘故。之前都是客观性的评价和描写。
也有可能紫嫣是在原生态的情况下,和家人相处时,恢复了点人性。
小说曾一度以为要扔下,紫嫣没想到自己会再次拿起笔,而且居然近期才写出她和弟弟的真情实感。一旦触摸到了感情,紫嫣的内心是丰盈和喜悦的,没有了孤独感。
说实话紫嫣有一点怕,弟弟的心是滚烫的,弟弟的爱是炙烈的,他热爱生活,热爱唱歌,远胜紫嫣。
他是能够触及到紫嫣灵魂的人,之前的男人和之后的男人只是紫嫣的生活伴侣,并没有灵魂的交融,也不是一个精神世界的人,沟通起来也很累。
他比爱伦更深刻,比那个男孩更真性情。弟弟竟是慢慢凸显出来的鲜明的人物。
弟弟的思想比爱伦更加有血有肉,爱伦释放了紫嫣的天性,弟弟却把她带到了自己的精神世界里。
弟弟比那个男孩更加率真热情,弟弟的情感丰沛,真实磊落。
他从来不看重事物的表面现象,具有追寻本质的穿透力。他的境界无人能比。
紫嫣现在才意识到,弟弟一直在有意的引导她。他总能让紫嫣看到自己的不足,让她的优越感消失。
紫嫣喜欢偏暖一点的曲风,比较小女人。可是弟弟的曲风偏冷浑厚,意境却更深远悠长。
他玩的东西就是纯民谣,还有朋克摇滚,从不因为讨好别人改变。
他歌声里表达的那些感情色彩,也曾一度让紫嫣感到害怕,可能这就是男人和女人的区别吧,紫嫣感受到的是更加犀利的诠释。
他虽身在体制,哪怕是不解和困惑,却依然保留了稚嫩纯真。
他真实的很可爱,却也真实的让人害怕。
弟弟身上的不安分因子,对紫嫣来说很治愈。
原来让紫嫣感到幸福的人竟然是他,还治愈了她。紫嫣不设定,而且她是无序的,她没有想到故事的发展会是这个样子。
剧情翻转的有点快,紫嫣写的就是真实的经历,就是个日记,每天发生什么想什么,她无法设定。
紫嫣的命运和心路历程和她写的这个小说息息相关。这让紫嫣始料未及,她有些惊讶,她以为自己会成为爱情的祭奠品,她打算和现在的男人草草了却此生,却真真正正的在回忆里找到了更温暖的力量。
跟之前的心境完全不同,可这是为什么呢?而且出现的时间点也十分玄幻,恰巧是紫嫣心境最孤苦最摇摆的时候。弟弟是让她现在的男人最紧张的角色,但实际上都已经是过去的事了。
紫嫣隐隐约约感觉到那个时候弟弟是委屈的,怠慢忽视他不说,还曾中伤过他,这个事的确是有,弟弟心里默默承受了许多许多。
可是紫嫣为什么会这样,紫嫣打算好好剖析一下自己。
是不是人忍心伤害的,都是身边最亲的人,这个有可能,很符合人性。
是不是紫嫣嫉妒他有漂亮女朋友?这个真没有。弟弟说她在紫嫣这里听他唱歌后,就和他在一起了。
是不是弟弟在紫嫣面前全全覆盖,这个好像有关系。紫嫣给他的都是微不足道的,他给紫嫣的根本就无以回报,实际上真正受恩惠的一直是紫嫣,弟弟在时紫嫣很少讲课,本来就懒。紫嫣本身是老师,而且比他大那么多,说白了就是紫嫣在弟弟面前,一点装逼的本钱都没有,就是紫嫣她再怎么大咧咧的,感觉好像也没了面子,这小小子居然敢卷紫嫣的面子,这不是在太岁头上动土吗?紫嫣是何等的没人性啊。
所以,人之初性本恶,恶从胆边生。以怨报德才是小女人的本性,这就对了,太对了,紫嫣还是了解自己的。
弟弟曾唱驳倒乐队的《长城宾馆》,之前篇章写过。紫嫣感觉到他窥探到自己什么,李强是个为了生存而挣扎的老风尘女子。听歌名就是边缘人嘲讽弱势群体,丑陋不堪。其实跟弟弟没关系。
紫嫣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歌曲也不过是隐喻,方式不妥,不应该用文艺来挡。不能说弟弟不是故意的,他那时候还小,可能是男人想征服女人。
这件事对紫嫣有很深的触动,以至于潜意识疏远他,好在多年后终于唤醒了这段回忆。
因为紫嫣当时并未提及,弟弟不知道什么原因,紫嫣自己也没意识到,可能就是有些事情堆积在脑子里,然后下意识做出的反应。
紫嫣看过一篇文章,从心理学角度讲,如果一个人对身边的人有过激的行为,是因为之前有未消解的情绪。
瑕不掩玉,紫嫣还是爱的,她比以前更加包容。
为什么伴随着回忆,越写越深,感情越来越浓,思念越来越重,其实紫嫣刚开始写的时候,没有想怎么表达。
好像在写情书,这么多年过去了,这只是单纯的回忆。
没想到紫嫣心底的秘密,竟然发生了转变,紫嫣之前并没有这么设定。
紫嫣意识角色的设定上,一开始就早有预料。弟弟是亲人,而夫妻,朋友可以变更,名字也是一种外在的称号,只有弟弟是实实在在的亲人,那种爱是抹不掉的。
回忆的感觉都不一样,回忆其他人的时候,总是惋惜痛心,回忆弟弟的时候,就很温暖开心。
紫嫣的冬日都是萧索悲情,空虚寂寞冷的。没想到弟弟的角色,却完成了的诠释。之前写他的时候,感觉就是他像温暖的小太阳。真的没想到剧情是这样发展的。
姐弟俩就是对撇,这不算爱情转移,算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