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4章 碑文-《跑男:开局撕名牌,白露崩溃》

  “你看这线条,多柔和,从额头到鼻梁再到下巴,一气呵成,好像能感觉到当时工匠的用心,每一刀都带着虔诚。”白露点点头,伸手轻轻拂过石像上的青苔,指尖沾了点湿凉的绿意:“都过去这么多年了,还能保存得这么好,真不容易。摸上去凉凉的,好像能摸到历史的温度,感受到千年前的气息。” 她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眼睛里满是感慨。

  李辰对这些石雕兴趣不大,他更关注寺里的夜景灯光。他看到大雄宝殿周围的树上缠绕着串灯,远远望去像挂满了星星,闪烁着温暖的光,忍不住跑过去,脚步带起一阵风:“你们快来看,这树被灯装饰得跟圣诞树似的,真漂亮!比我去年在商场看到的圣诞树好看多了,有文化底蕴。”

  张真元跟在他后面,手里拿着刚买的烤肠,油汁顺着手指往下滴,他时不时地舔一下,一边吃一边说:“这灯串颜色还挺讲究,是暖黄色的,不刺眼,跟古建筑特别配,有种历史的厚重感。要是用五颜六色的,就俗了,像游乐园似的,那就没意思了。” 他指着一串灯,“你看这光打在树干上,连树纹都看得清清楚楚,多有感觉。”

  姜柏宸拉着白露的手,两人的手指交握在一起,慢慢逛着大雄宝殿后的回廊。回廊两侧的墙壁上嵌着许多石碑,碑座上还雕刻着精美的花纹,上面刻着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咏,在灯光下字迹依稀可见,有的刚劲有力,有的娟秀柔美。“你看这篇碑文,” 姜柏宸指着其中一块,手指轻轻拂过冰凉的石碑,“是明代的官员写的,记载着他来这里礼佛的经过,字写得真不错,笔力浑厚,有股正气。”

  白露凑近看了看,鼻尖几乎碰到石碑,轻声说:“是啊,能在这里留下文字的,都是有故事的人。这千年的时光,就藏在这些石碑和砖瓦里,等着我们慢慢发现,每一笔每一划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她抬头看着姜柏宸,眼里映着灯光,像落了两颗星星。

  老周不知什么时候走到了他们身边,手里拿着个印着 “西安” 字样的保温杯,拧开盖子喝了口茶,茶叶的清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前面就是转轮藏经殿遗址了,那里新修了个玻璃展柜,防尘防潮,里面放着当年的残碑,晚上有射灯照着,看得可清楚了,比白天还清楚呢。”

  众人跟着老周来到遗址前,只见一个长方形的玻璃展柜立在台基上,玻璃擦得一尘不染,里面放着几块残破的石碑,上面的字迹已经模糊,像被岁月蒙上了一层纱,但能看出是唐代的风格,笔画舒展大气。射灯的光打在石碑上,把纹路照得清清楚楚,连石缝里的尘土都看得明白,仿佛能看到当年僧人在这里转动经筒的景象,听到诵经声在殿内回荡。

  “这就是唐代转轮藏经殿的遗址,” 老周指着展柜旁的说明牌,上面有黑白的老照片,“当年这里有个巨大的转轮藏,木头做的,能同时容纳好几个人在里面诵经,据说一转就能相当于念了一遍经文。可惜后来毁于战火,就剩下这些残碑了,能保存下来已经很不容易了。”

  沙易站在展柜前,看得格外认真,眼睛一眨不眨,他从背包里掏出笔记本和铅笔,借着灯光速写起来,笔尖在纸上划过,发出 “沙沙” 的声响,很快就勾勒出石碑的轮廓:“真没想到能看到唐代的实物,这比看史书直观多了,能感受到历史的真实存在。回去我得好好查查相关的资料,了解一下这转轮藏的构造,肯定很巧妙。” 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不知不觉,夜色越来越浓,像一块巨大的黑丝绒笼罩着大地,寺里的游客渐渐少了,只剩下他们一行人。大雄宝殿里传来隐隐的诵经声,低沉而悠扬,像一股清泉流淌在每个人的心田,在夜空中回荡,让人心里莫名地平静下来,连呼吸都变得缓慢而深沉。

  “时间不早了,” 老周看了看表,表盘上的指针指向晚上九点,“该回去了,明天还要去碑林博物馆呢,那里可有的逛,得养足精神,早点休息。”

  众人恋恋不舍地往门口走,脚步都放得很慢,走几步就回头望一眼,目光扫过那些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庄重的建筑,心里充满了不舍。张真元咂咂嘴,嘴里还残留着烤肠的香味:“这地方晚上比白天还有感觉,安安静静的,能让人静下心来想事情,远离了外面的喧嚣,像个世外桃源。”

  “是啊,” 白露手里还攥着片从银杏树上捡的叶子,叶片在灯光下泛着淡淡的黄,叶脉清晰可见,“感觉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带着灵性,让人舍不得离开,好像还没看够,还有好多故事没听完。”

  走出大兴善寺,夜风吹在脸上带着点凉意,拂起了大家的头发,众人却觉得心里暖暖的,像揣了个小太阳。老周笑着说:“怎么样?这大兴善寺的夜景没让你们失望吧?这可是西安晚上最有味道的地方之一,一般人只知道白天来,错过了晚上的美景,你们算是来着了。”

  众人纷纷点头,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像揣着满满的收获,笑着上了大巴车。大巴车缓缓驶离停车场,车窗外的灯火渐渐远去,像一颗颗星星落入了夜色中,越来越小,越来越朦胧。车厢里安静下来,只有偶尔传来的打哈欠声,众人有的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有的还在翻看手机里拍的照片,嘴角都带着笑意。大家都在回味着这一天的美好经历,从罔极寺的宁静到清真大寺的独特,再到大兴善寺的夜色,每一处都让人难忘,心里充满了期待,期待着明天的碑林博物馆之行,期待着更多的惊喜。

  大巴车驶回酒店时,已经快晚上十点了。车窗外的路灯在柏油路上投下长长的光晕,像一串串会移动的珍珠。车刚停稳,张真元就第一个跳了下去,动作敏捷得像只猴子,肚子饿得 “咕咕” 叫,声音大得能让旁边的李辰听见。他摸了摸圆滚滚的肚皮,指尖按下去能留下个浅浅的窝,朝酒店旁边亮着暖黄灯光的便利店望了望,眼睛里闪着渴望的光:“要不咱们去买点吃的?我还没饱呢,泡馍的汤早就消化完了。”

  李辰推了他一把,力道不轻不重,打着哈欠说:“吃吧吃吧,迟早把你这身板吃成个球,到时候走路都得滚着走。我可不去,累了一天,腿都快断了,只想回房间躺平,谁也别叫我。” 他伸了个懒腰,胳膊举得老高,骨头发出 “咔咔” 的声响,像生锈的零件终于活动开了,舒服得他眯起了眼睛。

  众人嘻嘻哈哈地往酒店里走,脚步都有些虚浮,大堂里的水晶灯亮得晃眼,灯光透过切割精致的水晶折射出五彩的光斑,洒在光洁的大理石地面上。总台的服务员正低头打着哈欠,眼角还挂着点泪花,看到他们进来,立刻像上了发条似的挺直了背,露出标准得像模具刻出来的微笑,声音带着点刚睡醒的沙哑:“欢迎回来,请问需要帮忙吗?”

  电梯 “叮” 地一声打开,里面弥漫着淡淡的香氛味,是那种清新的柑橘调,闻着让人精神一振。镜面墙上映出大家疲惫却满足的脸,每个人的眼角都带着点红,那是被灯光熏的,嘴角却都微微上扬着。

  回到房间,郑楷第一件事就是把相机连上电脑,数据线插进去时发出 “咔哒” 一声轻响。屏幕上立刻跳出大兴善寺的夜景照片,一张接一张地闪过。他一边滑动鼠标一边念叨,手指在触控板上飞快地移动:“这张飞檐拍得不错,光线刚好,把飞檐的弧度拍出来了;这张石佛有点模糊,可惜了,当时手有点抖……” 呵呵凑过来看,脑袋都快碰到他的肩膀了,手指点着屏幕上自己拍的照片:“我这张‘一真’亭的照片才好看,你看这灯光,明暗交错的,多有氛围感,比你那死板的构图强多了。”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得面红耳赤,脖子上的青筋都快爆出来了,最后干脆拉来正在整理背包的范成成当裁判。范成成扶着眼镜,认真对比了半天,镜片后的眼睛都快看花了,才慢悠悠地说:“各有各的好,郑楷的构图更严谨,符合黄金分割;呵呵的更有灵气,捕捉到了瞬间的光影。”

  雨琪和白露同住一间房,她们把今天捡的银杏叶和槐树叶摆在桌上,叶片上还带着点夜露的湿气。白露找来个空矿泉水瓶,瓶身上的标签还没撕干净,往里面倒了点水,小心翼翼地把叶子插了进去,摆在窗台当装饰。阳光虽然已经没了,但窗外的路灯刚好照在叶子上,能看到清晰的叶脉。“你看,这样就像把大兴善寺的秋天带回房间了。” 雨琪笑着说,手指轻轻拂过叶片上的纹路,指尖能感觉到那细微的凹凸。白露点点头,拿出带锁的日记本,那是她特意为这次旅行准备的,笔尖在纸上沙沙地写着,把今天的见闻一点点记下来,字里行间都透着满足,连标点符号都写得格外认真。

  姜柏宸回到房间,先拿起手机给白露发了条信息:“早点休息,别熬夜写日记了,明天还要早起。” 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后,他才脱下外套,外套上还沾着点大兴善寺的草木香。往床上一躺,床垫发出 “咯吱” 的轻响,像在抱怨他的体重。他拿起手机,翻看着白天拍的照片,从罔极寺的红墙到清真大寺的雕花,再到大兴善寺的灯火,每一张都像一段鲜活的记忆,在脑海里慢慢铺展开来,让他嘴角不自觉地弯了起来。

  沙易则打开了笔记本电脑,屏幕亮起来的瞬间照亮了他疲惫的脸。屏幕上是他白天在转轮藏经殿遗址画的速写,线条虽然简单,却把石碑的轮廓勾勒得清清楚楚。他对着速写查起了资料,网页上跳出一行行关于唐代转轮藏的介绍:“转轮藏,又称转经轮,为佛教法器…… 大兴善寺转轮藏经殿始建于唐……” 他看得入了迷,连张真元敲门进来都没听见,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手指还在膝盖上无意识地画着转轮藏的结构。

  “喂,看什么呢?” 张真元手里拿着袋薯片,包装袋鼓鼓囊囊的,嘴里塞得满满的,说话都含糊不清,薯片渣掉了一地,像撒了层碎盐,“我买了点吃的,有薯片、牛肉干,还有巧克力,要不要来点?都是高热量的,补充体力。” 他把一袋牛肉干递过去,包装袋上的油蹭到了沙易的笔记本上,留下个淡淡的油印。沙易 “哎呀” 一声,像被针扎了似的赶紧拿纸巾去擦,动作小心翼翼的,嘴里念叨着:“你小心点,这可是我刚画的速写,擦坏了就再也画不出来了。”

  张真元嘿嘿一笑,笑得有点傻气,往床上一坐,床垫陷下去一个大坑,弹簧发出 “吱呀” 的抗议声:“你说这转轮藏真有那么神奇?一转就相当于念经?那得省多少事啊,以后和尚都不用背经书了,转几圈就行了。” 沙易白了他一眼,那眼神里充满了无奈,指着屏幕说:“这是古人的智慧,既方便了诵经,又体现了对佛法的敬畏,可不是省事那么简单,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

  就在这时,走廊里传来李辰的大嗓门,声音穿透了厚厚的门板:“张真元,你买的薯片给我留点!我闻着香味就过来了,隔着老远就闻到了!” 接着是 “咚咚” 的脚步声,像有人在打鼓,房门被猛地推开,“砰” 地一声撞在墙上,李辰探个脑袋进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张真元手里的薯片袋,像只看到骨头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