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十号机总师-《我造机甲被校花曝光,军方抢疯了》

  有过打啵经验的朋友都知道。

  打啵的时候,男方的双手会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

  不知道往哪里放。

  于是根据基因刻画的本能,双手就会自动往前探索。

  路天穹自然探索到了巍峨壮观的两座山峰。

  要不说大自然鬼斧神工,这景色,风景秀丽,风光旖旎,风采照人。

  屠若琳发现了路天穹的小动作,本来就红的脸此时更像煮熟的螃蟹。

  如惊弓之鸟般远离路天穹。

  19年的教育不支持屠若琳做接下来刻在基因里的举动。

  况且屠若琳还想让路天穹对俞幼熙好好的,跟俞幼熙共度余生。

  于是情急忙慌之下,夺路而逃。

  路天穹懵了。

  ┑( ̄Д  ̄)┍

  这对吗?

  只管放火不负责灭火。

  消防人人有责啊亲。

  路天穹尬笑两声,安抚小路天穹。

  “你看看有这么多好吃的,明天飞机上可以大吃特吃了。”

  “嗯?什么叫有不一样的感觉,你懂个什么。”

  “好好好,我明白了,别抗议。”

  “真拿你没办法。”

  路天穹打开电脑,点开了学习资料文件夹。

  毕竟小美同学是网络霸主,干点私活,为主人搞点学习资源那都是小意思。

  ……

  第二天的飞机上,茅国栋看着路天穹在狂炫烧鸡、牛肉和鸡爪等等。

  还打开啤酒,吨吨吨地喝。

  路天穹发觉被茅国栋盯着,不好意思地说:“茅院长,你来点?”

  茅国栋看着鸡骨头和干瘪的塑料袋,摆摆手:“不用了不用了,路小友胃口真好啊。”

  “嗨,也就是在长身体,得多吃点。”

  路天穹不以为然地说道。

  心里却想着,我学姐给我准备的好吃的,只能我一个人吃。

  茅院长,可对不住了。

  路天穹吃完喝完,茅院长开始对路天穹说。

  “十号机还没定型,98年3首飞,首飞前就有问题,曾因发动机漏油,技术人员花了12天时间检查。”

  “99年12月,十号机进行飞行测试。”

  “第五架原型机,今年3月份已升空,进入密集验证期。”

  “飞行包线扩展测试,验证设计极限能不能达到。”

  “多科目验证,比如空战、对地攻击、电子对抗等科目,积累数据,验证性能。”

  “系统整合测试,要对航电系统、武器挂载和飞控软件这些关键子系统的协同,进行测试验证。”

  “我们的WS-10,因为轴承断裂和涡轮叶片疲劳等问题,接不上十号机。”

  “其实就算接上十号机,设计参数推重比只有7.5,达不到路小友的推重比为9的状态。”

  “十号机现在只能用毛熊的AL-31FN,但是这个发动机,寿命短,首次维修前的寿命只有500多个小时。”

  “而且这个发动一年进口量,不到10台,换句话说未来我们的十号机的产量肯定严重受限。”

  “如果用AL-31FN的前身AL-31F,又存在发动机尺寸大,润滑系统缺油带来发动机停车等问题。”

  “所以我们才对路小友研制的发动机,兴趣这么大。”

  “可以说,十号机要想设计定型,绝对离不开路小友。”

  这段历史,路天穹也是知道的。

  98年和2000年首飞的原型机,依然用的是毛熊老款AL-31F,只能让飞机来适应这个毛病很多的发动机。

  从2003年到后面的2013年,汉龙国陆续引进了400台毛熊的AL-31FN。

  别说十号机是这个发动机,就是20号机也是这个发动机。

  因为WS系列的发动机根本没起来。

  路天穹=对十号机和蓉城航发有多重要,茅国栋很清楚。

  甚至自己还向上面申请了,把路天穹列为首席科学家之一。

  因为首席科学家不论是待遇,还是安保方面,都能保障路天穹这个天才,继续为国家发光发热。

  毕竟路天穹才18岁,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下了飞机又换车,终于到了十号机的基地。

  茅国栋把路天穹领到一个老人面前。

  “宋总师,这就是路小友,WS-11的设计师。”

  “路小友,这位就是宋总师。”

  终于见到这个大名鼎鼎的汉龙国战机顶流,宋老了。

  “宋老您好!”

  路天穹很激动。

  早在82年2月,宋老就参加了新一代战机评审论证会。

  成功将会上的保守二代半飞机方案,转成了先进三代飞机方案。

  功不可没。

  86年1月,宋老被任命为十号机总师,一直至今。

  宋老握住了路天穹的双手:“终于把你盼来了。”

  “我们十号机,被发动机问题困扰太久了。”

  “甚至还摔了原型机。”

  “毛熊的AL-31FN用的是双中介轴承和四轴承低压转子的设计,导致润滑管路非常复杂,容易因油压波动,导致发动机轴承抱死。”

  “而且,现在的AL-31FN寿命仅500小时,维护还需要专业设备,我们得看毛熊的脸色。”

  “还有产能不足,我们今年才接收4台发动机,这够干啥的,原型机都不够造的。”

  路天穹没想到宋老一上来就开始对发动机吐槽,原来这个事情让宋老一直耿耿于怀。

  看来自己这个来十号机现场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

  “如今路小友来了,我们可算松口气,来,带你看看十号机。”

  宋老兴致勃勃地拉路天穹去看十号机的第五架原型机。

  果然,还是熟悉的六根加强筋,在发动机进气口那里。

  路天穹好奇地上去摸了摸。

  “这个进气道附面层隔板,也叫加强筋,配上可调斜板进气道,承担了飞机的气动优化与结构强化两方面的功能。”

  “如果没有这个加强筋,当气流经过前机身时,将会变成附面层紊流,进入发动机进气道,就会导致发动机喘振,甚至空中停车。”

  宋老看到路天穹一上来就研究这个加强筋,赶紧补充道。

  路天穹随即说道:“为什么不用DSI进气道呢。”

  “一是通过DSI的三维曲面,可以自然分离附面层的气流紊流,也不用机械调节装置。”

  “二是降低雷达反射面积RCS,估计至少能下降一半的RCS。”

  “同时还能减重,最起码能减重300公斤。”

  “还能使得跨音速阻力降低,加速性能得到提升,这两个指标最起码能优化十个点。”

  路天穹说的这个,正是未来的十号机的B型号,相对于A型号的气动改进之处。

  “恩?”宋老脑子反应了一下。

  “路小友,看来你对飞机设计很有经验啊。”

  “果然是飞行器设计专业的高材生。”

  “快,小段,你去计算机模拟一下,DSI进气道的事情。”

  宋老匆匆对旁边的一个中年人说道。

  中年人点头离去。

  宋老激动得手都在微微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