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0章 我贾文和,还是有文化的-《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

  孔融和祢衡二人,突然被手枪指着,二人差点没被吓尿!

  这玩意,他俩是真没见过!

  只是听说过,威力不小!

  就这小小的东西,一枪就能撂倒一头大象!

  看着脚下的窟窿,两人感觉,并没有被夸大!

  只不过,陛下您拿着手枪对准我二人!

  这个,这个!

  是不是,指错了方向!

  段攸脸上露出轻松,拿着手枪,指了指底下的臣子!

  他们一个个身子微微发紧,脸色有些苍白!

  看着这帮人的神情,段攸这才将手枪对准贾诩,轻松的说道。

  “文和,你跟他们解释一下!”

  “我大汉的军队,该如何改革?”

  贾诩眼见段攸用手枪指着自己,很想劝说一下自家二舅!

  那个,可不可以,先将保险弄上,咱们再说话?

  主公,您这样,外甥会紧张?

  这些话,他是真不敢说!

  他只能向段攸拱了拱手,沉思数秒,这才朗声说道。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贾诩摇摇晃晃竟然拿出了《道德经》显摆起来,众人真的敢怒不敢言!

  主公让你讲解军事改革,你在这给我们背起了道德经!

  若不是主公拿枪指着,信不信我们几个抽你?

  虽说大家不少修习儒家,对于道家的经典,也是有所涉猎的!

  毕竟汉家之初,治国之策就是道家学派!

  贾诩可不理会这些人怎么想,只要帮主公把所有一切都给修补好,那才是自己的任务!

  眼见二舅很认真的听,贾诩又开始讲了起来。

  “很多人都曲解圣人之意,在他们看来,圣人的意思就是那种浅显的意思!”

  “就比如此篇,很多人注释,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好像水一样。”

  “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若真的如此,找一个唯唯诺诺之人,就可以当圣人了!”

  “在下看来,圣人的意思,这个善并非善行!”

  “而利也非利于的意思!”

  满朝文武一个个都困惑的很,这贾文和竟然在大殿之内讲起道来!

  世人的注解,让你说成曲解!

  他们一个个脸上露出轻视,反而不在意刚才探讨的意题!

  一个个都沉下心来,等着贾诩的讲解!

  虽说主公的手枪,他们一个个很恐惧!

  但是,真理面前,生命只能靠后!

  那帮武夫不明白,区区注解会怎么样?

  我们文人却对此事,在意的很!

  注解儒家经典,他贾诩,真的不行!

  今日就看看,他对道家的领悟!

  贾诩见众人来了精神,他也振奋不已!

  有很多时候,干事情,也必须要夹带一些私活!

  我贾诩必将走出中原,但我贾家的子孙,早晚要回归中枢!

  以往我喜欢藏锋,不显露自己的才华!

  今日,我就让尔等知晓!

  我贾文和,也是满腹经纶的!

  一想到这,贾诩不由昂起头颅,朗声的说道。

  “此文中的善,并非善行,而是高明的方法!”

  “文中之利,乃通利之意!”

  “整篇文章之意,在圣人看来,最高明的做事方法就是像水一样!“

  “能够通利万物,不与万物碰撞!”

  “水沿着虚空的世界,在循行的时候!\\\"

  “遇到什么情况,他总是能找到出路!”

  “他循行的这些虚空的地方,不正是众人厌恶的虚空之处吗?”

  “这些虚空之处,就是道!”

  “如果圣人治理天下,像水一样!”

  “不管世事如何,总是能找到安身之处!”

  “然后静其心,就会显得平易近人好相处!”

  “如果跟人打交道,一起共事还能言出必行!”

  “那能把国家治理的好,也就自然而然的了!”

  “除此之外,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能应对自如!”

  “圣贤之人得其时而驾,正是因为像水一样高明的行为!”

  “所以任何障碍和矛盾,都会被化解!”

  “在天下大治的过程中,不撞击、不争夺!”

  “就不会损害到什么,因此也就不会有什么过错!”

  贾诩详细的阐述这一章的意思,听得不少人豁然开朗!

  在他们看来,圣人是劝善的!

  不争、不抢,如同懦夫一般!

  由贾诩详细的解释,众人一个个都收获不小!

  怪不得世人常说,贾文和此人,最善于保命!

  听听人家的注解,那是把保命的思想,都刻在骨子里!

  他的解释,是很不凡,祢衡却率先反应过来!

  你解释这些,跟主公让你说的改革军队,有一枚钱关系吗?

  他随即看向贾诩,大声说道。

  “我等知晓太尉对黄老之学,研究颇深!”

  “但现在,不是探讨经典之时!”

  “主公是让你来说,军事改革,以及我们的就藩问题!”

  贾诩听着祢衡的说辞,他都懒得理会这家伙!

  我说的意思,你们还不明白!

  在中原的众人,大家好好珍惜这次机会!

  前往海外的诸人,也不要就此灰心!

  圣人都骑牛出关,你等还傻傻的待在这吗?

  居善地,心善渊,只有这样才能静下心来!

  找准时机,还能顺势而起!

  你祢衡不离开中原,不知道那帮家族迁移人的痛楚!

  主公不说,我不得帮他完善吗?

  贾诩又见段攸的手枪指向自己,他赶忙解释道。

  “祢侍郎,还是太急了!”

  “我的意思,诸位想必猜出!”

  “圣人之意,尚且被无数人曲解!”

  “陛下的意思,我相信更多人不理解!”

  “诸位看见陛下手中的手枪,就知晓,此武器威力不凡!”

  “我大汉军中,已经有不少武器超越其威力!”

  “若制造其武器的工匠,只能在中原腹地!”

  “其余诸侯国,不得拥有此武器!”

  “若是这样,不知哪个诸侯国失心疯了,敢于造反?”

  贾诩眼看众人沉默,又继续说道。

  “陛下从未说过,以后的天下,将会一直遵循一开始的布置!”

  “现在不过是权宜之策,暂且将我等的果实消化!”

  “等日后,我们的科技再次攀升!”

  “等大唐的铁路可以连接天下时,必将会一个个诸侯国,重新归入大唐!”

  “诸位以为,陛下不知晓分封的危害吗?”

  “但陛下不能急躁,我大唐也不能冒失!”

  “我们必须慢慢的消化周围,一步步的前进!”

  “若不然,咱大唐也将给大秦一样,二世而亡!”

  众人听着贾诩的解释,一个个露出了恍然!

  不过,还是有不少臣子,依旧疑惑!

  大唐有武力镇压一切,直接郡县为何不行?

  哪里敢造反,直接灭了就是!

  几人刚想反驳一下贾诩,看到贾诩脸上的微笑,他们一个个不由发冷!

  在自己儿子和臣子之间,陛下会相信谁?

  若自己真敢提出异议,那才真的找死!

  贾太尉早就警告大家了,上善若水!

  主公已经决意了,尔等真准备当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