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垣已经在这个秘密据点待了一周的时间。
这一周里,每一天的日出与日落似乎都被厚重的混凝土墙壁隔绝在外,据点内恒定的灯光模糊了昼夜的界限,只有墙上电子钟不断跳动的数字,还在提醒着时间的流逝。他每天的工作重复而枯燥,或是整理堆积如山的案件资料,或是协助调试各类监测设备,指尖在键盘上敲击的触感、屏幕发出的冷光,几乎成了这七天里最深刻的记忆。
今天的工作也终于结束,当他按下最后一个保存键,将文件上传至内部系统后,紧绷的肩膀才微微放松下来。只是这份放松很快就被一股强烈的食欲取代,对于此时的林垣来说,他只想吃除了速食以外的食物——哪怕是一碗冒着热气的家常面条,或是一碟简单的炒青菜也好。可他低头看了看桌角堆叠的速食包装盒,有红烧牛肉味的方便面、金枪鱼罐头,还有压缩饼干,心里很清楚,这里的条件压根就不允许他有这样的奢望。据点内的物资全靠定期补给,新鲜食材难以储存,速食便成了所有人唯一的选择,日复一日,味蕾早已对这种工业化的味道感到麻木。
这周的时间里,据点内的气氛始终笼罩着一层压抑的阴霾,起因便是三天前发生的一起凶案。那起案件发生在天安市的老城区,受害者是一名普通的销售,现场没有留下任何清晰的指纹或脚印,嫌疑人情况不明。而这已经是天安市一个月内发生的第四起案件了,四起案件的受害者身份毫无关联,作案手法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都选择在深夜作案,且现场都被刻意清理过,仿佛凶手拥有极强的反侦察能力。
案件的接连发生让社会的舆论在持续发酵,网络上各类猜测与恐慌的言论不断扩散,本地论坛的热门话题几乎全被相关讨论占据,有人说凶手是连环杀手,有人甚至联想到了超自然力量,民众的不安情绪与日俱增。这样的舆论压力直接传导到了警方,市局的办案大楼里,灯火连续多日彻夜通明,侦查人员几乎不眠不休地梳理线索,审讯、排查、走访,每一个环节都不敢有丝毫懈怠,警方的压力也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有这样压力的不止是警方,还有韩栋国带领的的应急处置小组。作为专门应对特殊突发事件的团队,秦天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案件背后可能隐藏的危险,这些天里,秦天常常站在据点的门前。他清楚现在似乎还不是时候,他们只能在这个封闭的据点里,等待着进一步的指示。
韩栋国的办公室里,空气同样凝滞。他的办公桌宽大而整洁,桌面左侧整齐地码放着一沓文件,文件封面印着“绝密”的红色字样,边角因为频繁翻阅而有些微微卷起。韩栋国坐在真皮座椅上,手指捏着文件的边缘,一页页仔细翻看,眉头从始至终都没有舒展过。
文件里记录的正是天安市近期发生的四起凶案的详细报告,包括现场照片、尸检结果、目击者证词等,每一个细节他都反复确认,试图从中找到被忽略的关联点。可翻到最后一页,他还是轻轻摇了摇头,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目前掌握的线索太过零散,根本无法锁定嫌疑人的身份,更无法预判下一起案件会在何时何地发生,这样的被动局面,让他这个身经百战的老战士也感到有些棘手。
除了这些,办公桌上还有摆在角落的一沓文件。韩栋国放下了手里的文件,又拿起了这个文件看了起来。
忽然,放在办公桌右侧的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打破了办公室的寂静。韩栋国下意识地拿起手机,解锁屏幕后,看到一条来自加密号码的消息,消息内容没有多余的文字,只有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就位。
这两个字像是一道光,瞬间驱散了韩栋国心中的阴霾,他脸上的焦虑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如释重负的坚定。他等这个消息已经等了三天,这三天里,他一边关注着案件的进展,一边等待着这个信号,现在,终于等到了。他没有丝毫犹豫,起身拉开办公桌最下方的抽屉,从里面取出一把黑色的手枪——这是他随身携带多年的配枪,枪身因为长期保养而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他将手枪握在手中,熟练地卸下弹夹,目光扫过弹夹里排列整齐的子弹,确认每一颗子弹都装填到位后,又将弹夹重新装回枪身,拉动枪栓,做好了随时行动的准备。
韩栋国立刻拿起放在办公桌左上角的红色电话——这是一部加密的内部专线电话,只能拨打几个预设的紧急号码。他按下一串熟记于心的数字,电话接通的瞬间,他用低沉而有力的声音说道:“领导,要出发了。”
电话那头传来一道同样沉稳的声音,没有多余的叮嘱,只说了一句:“保重,老首长。”
简单的五个字,却包含了信任与关切。韩栋国心中一暖,对着电话应了一声“是”,便挂断了电话。他最后看了一眼办公室的布置——墙上挂着的荣誉勋章、书架上排列整齐的专业书籍、办公桌后的国旗摆件,这些陪伴了他多年的物品,此刻都像是在为他送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随后,他起身来到不远处的书架前,目光在一排排书籍中扫过,最终停留在几本厚重的军事理论着作上。他伸出手,将这几本书轻轻抽出,书架后方的墙壁上,赫然露出一个巴掌大小的黑色按钮,按钮周围的墙壁经过特殊处理,与周围的墙面完美融合,如果不是事先知道,根本无法察觉。韩栋国没有丝毫犹豫,指尖按下了那个按钮,只听“咔嗒”一声轻响。
与此同时,秘密据点内,林垣正拿着一包压缩饼干和一个不锈钢水杯,准备去茶水间接热水泡饼干。他刚走到茶水间门口,还没来得及拧开水龙头,一阵急促的警报声突然响彻整个据点。警报声尖锐而刺耳,不同于平时的演练警报,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紧迫感,瞬间让整个据点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林垣手中的饼干包“啪”地掉在地上,他甚至来不及去捡。
秦天此时正坐在会议室里的办公桌前,面前放着一碗刚泡好的泡面,热气还在袅袅升起,浓郁的泡面香味弥漫在空气中。听到警报声的瞬间,他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放下手中的筷子,起身就朝着会议桌走去。这张会议桌看起来与普通的桌子无异,但实际上是一个隐藏的武器储存柜。林垣和另外两名小组成员也很快赶到,三人没有任何多余的交流,立刻上前,和秦天一起抓住会议桌的边缘,用力将桌面朝着一侧拉开。
随着“轰隆”一声轻响,桌面被完全拉开,里面的空间豁然开朗——一排排制式步枪整齐地挂在支架上,枪托朝下,枪口朝上,每一把枪都擦拭得一尘不染;旁边的格子里,叠放着一件件黑色的防弹衣,防弹衣的侧面印着应急处置小组的标志;还有一个个黑色的头盔,头盔上配备着夜视仪和通讯设备;最下方的抽屉里,放着一个个战术背包。
“每人一把制式步枪,一件防弹衣,一个头盔,一个战术背包,背包里有两个弹夹以及一些急救药品。”秦天的声音冷静而果断,没有丝毫慌乱,“现在,立刻跟我走。”他一边说着,一边率先拿起一把步枪,熟练地检查了枪身和弹夹,然后将防弹衣套在身上,扣好卡扣,再戴上头盔,调整好通讯设备的频道。林垣和另外两名成员也立刻行动起来,他们按照秦天的指令,快速拿起属于自己的装备,动作虽然不如秦天那般熟练,但也没有丝毫拖沓——经过长期的训练,这些基本的装备操作早已刻进了他们的肌肉记忆里。短短一分钟不到,四人就已经全部穿戴整齐,背上战术背包,手持步枪,做好了行动的准备。
四人拿好了装备,就立刻跟着秦天往外跑。据点内的走廊里,应急灯已经亮起,昏黄的灯光照亮了前行的路,耳边只有他们急促的脚步声和彼此的呼吸声。秦天走在最前面,步伐沉稳而快速,对据点内的路线了如指掌,没有丝毫犹豫地朝着目的地前进。很快,他们就来到了一个带有门禁的门前——这是通往据点外部的最后一道门,门禁系统采用了人脸识别技术,只有授权人员才能通过。秦天上前一步,将脸对准门禁上方的摄像头,摄像头发出一道微弱的绿光,扫描着他的面部特征。几秒钟后,门禁系统发出“验证通过”的提示音,厚重的金属门缓缓向两侧打开。
门后是一条狭长的过道,过道两侧的墙壁是坚固的混凝土结构,顶部每隔几米就安装一盏应急灯,灯光在墙壁上投射出长长的影子。四人沿着过道快速前进,过道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灰尘味,脚下的地面是平整的水泥地,走在上面能听到清晰的脚步声在过道里回荡。大约走了两分钟,过道的尽头出现了一扇铁门,秦天推开铁门,众人眼前豁然开朗——这里是一个隐藏在地下的停车场,停车场的面积不大,大约能容纳十几辆车,此刻里面只停放着五辆黑色的越野车,车身同样印着应急处置小组的标志,车身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灰尘,显然已经在这里停放了一段时间。
秦天步伐坚定地走向靠近铁门的那根水泥柱,仿佛对这里的环境非常熟悉。水泥柱上挂着一个银色的钥匙盒,在昏黄的灯光下反射出微弱的光芒。秦天毫不犹豫地打开钥匙盒,里面整齐地摆放着一串带有编号的钥匙。
他迅速拿起那串钥匙,然后径直走向对应的越野车。走到车旁,他熟练地将钥匙插入车门锁孔,轻轻一转,车门应声而开。接着,他坐进驾驶座,调整好座椅和后视镜,然后启动了引擎。
随着引擎的轰鸣声响起,整个停车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噪音所笼罩。那声音在空旷的空间里回荡,显得格外响亮。秦天似乎对这种噪音习以为常,他静静地坐在驾驶座上,等待着引擎预热。
过了一会儿,秦天挂上挡位,缓缓踩下油门,车子开始缓缓驶出停车位。车轮在地面上发出轻微的摩擦声,与引擎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独特的背景音乐。
林垣坐在副驾驶座上,透过车窗向外望去。当车子驶出停车场的出口坡道时,他才惊讶地发现,原来这个秘密基地竟然是建在离安保大厦的地下。远处的安保大厦灯火通明,高耸入云的建筑轮廓在夜色中显得格外醒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然而,当他们从这条坡道出来后,眼前的景象却让林垣大吃一惊。原本以为会直接通往安保大厦的道路并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偏僻的小路。两侧是低矮的围墙,围墙外是茂密的树林,从这里根本看不到去安保大厦的路。
显然,这个秘密基地的入口经过了精心的伪装,与周围的环境完美融合,外人根本无法察觉到这里隐藏着一个重要的基地。
车子驶出小巷,很快就来到了大路上。此时已是深夜,大路上的车辆不多,只有零星的路灯在黑暗中散发着光芒。秦天打开车上的对讲机,调到预设的频道,对讲机里立刻传来一道清晰的指令,指令中明确了他们要去的地方——郊南货仓。林垣坐在副驾驶座上,听到“郊南货仓”这四个字,心中不禁有些疑惑。
他之前在整理资料时,曾看到过关于郊南货仓的介绍,知道那里是天安市着名的货运集散地,每天都有大量的货车进出,装卸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货物;同时,那里也是着名的进出口贸易场所,许多外贸公司都在货仓内设有仓库,存放着待出口或刚进口的商品。这样一个人员密集、货物流动频繁的地方,怎么会成为他们此次行动的目的地?难道第四起凶案的线索,指向了那里?他没有开口询问,只是将疑惑压在心底,目光紧紧盯着前方的道路,做好了随时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
喜欢天穹的秘密
这一周里,每一天的日出与日落似乎都被厚重的混凝土墙壁隔绝在外,据点内恒定的灯光模糊了昼夜的界限,只有墙上电子钟不断跳动的数字,还在提醒着时间的流逝。他每天的工作重复而枯燥,或是整理堆积如山的案件资料,或是协助调试各类监测设备,指尖在键盘上敲击的触感、屏幕发出的冷光,几乎成了这七天里最深刻的记忆。
今天的工作也终于结束,当他按下最后一个保存键,将文件上传至内部系统后,紧绷的肩膀才微微放松下来。只是这份放松很快就被一股强烈的食欲取代,对于此时的林垣来说,他只想吃除了速食以外的食物——哪怕是一碗冒着热气的家常面条,或是一碟简单的炒青菜也好。可他低头看了看桌角堆叠的速食包装盒,有红烧牛肉味的方便面、金枪鱼罐头,还有压缩饼干,心里很清楚,这里的条件压根就不允许他有这样的奢望。据点内的物资全靠定期补给,新鲜食材难以储存,速食便成了所有人唯一的选择,日复一日,味蕾早已对这种工业化的味道感到麻木。
这周的时间里,据点内的气氛始终笼罩着一层压抑的阴霾,起因便是三天前发生的一起凶案。那起案件发生在天安市的老城区,受害者是一名普通的销售,现场没有留下任何清晰的指纹或脚印,嫌疑人情况不明。而这已经是天安市一个月内发生的第四起案件了,四起案件的受害者身份毫无关联,作案手法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都选择在深夜作案,且现场都被刻意清理过,仿佛凶手拥有极强的反侦察能力。
案件的接连发生让社会的舆论在持续发酵,网络上各类猜测与恐慌的言论不断扩散,本地论坛的热门话题几乎全被相关讨论占据,有人说凶手是连环杀手,有人甚至联想到了超自然力量,民众的不安情绪与日俱增。这样的舆论压力直接传导到了警方,市局的办案大楼里,灯火连续多日彻夜通明,侦查人员几乎不眠不休地梳理线索,审讯、排查、走访,每一个环节都不敢有丝毫懈怠,警方的压力也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有这样压力的不止是警方,还有韩栋国带领的的应急处置小组。作为专门应对特殊突发事件的团队,秦天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案件背后可能隐藏的危险,这些天里,秦天常常站在据点的门前。他清楚现在似乎还不是时候,他们只能在这个封闭的据点里,等待着进一步的指示。
韩栋国的办公室里,空气同样凝滞。他的办公桌宽大而整洁,桌面左侧整齐地码放着一沓文件,文件封面印着“绝密”的红色字样,边角因为频繁翻阅而有些微微卷起。韩栋国坐在真皮座椅上,手指捏着文件的边缘,一页页仔细翻看,眉头从始至终都没有舒展过。
文件里记录的正是天安市近期发生的四起凶案的详细报告,包括现场照片、尸检结果、目击者证词等,每一个细节他都反复确认,试图从中找到被忽略的关联点。可翻到最后一页,他还是轻轻摇了摇头,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目前掌握的线索太过零散,根本无法锁定嫌疑人的身份,更无法预判下一起案件会在何时何地发生,这样的被动局面,让他这个身经百战的老战士也感到有些棘手。
除了这些,办公桌上还有摆在角落的一沓文件。韩栋国放下了手里的文件,又拿起了这个文件看了起来。
忽然,放在办公桌右侧的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打破了办公室的寂静。韩栋国下意识地拿起手机,解锁屏幕后,看到一条来自加密号码的消息,消息内容没有多余的文字,只有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就位。
这两个字像是一道光,瞬间驱散了韩栋国心中的阴霾,他脸上的焦虑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如释重负的坚定。他等这个消息已经等了三天,这三天里,他一边关注着案件的进展,一边等待着这个信号,现在,终于等到了。他没有丝毫犹豫,起身拉开办公桌最下方的抽屉,从里面取出一把黑色的手枪——这是他随身携带多年的配枪,枪身因为长期保养而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他将手枪握在手中,熟练地卸下弹夹,目光扫过弹夹里排列整齐的子弹,确认每一颗子弹都装填到位后,又将弹夹重新装回枪身,拉动枪栓,做好了随时行动的准备。
韩栋国立刻拿起放在办公桌左上角的红色电话——这是一部加密的内部专线电话,只能拨打几个预设的紧急号码。他按下一串熟记于心的数字,电话接通的瞬间,他用低沉而有力的声音说道:“领导,要出发了。”
电话那头传来一道同样沉稳的声音,没有多余的叮嘱,只说了一句:“保重,老首长。”
简单的五个字,却包含了信任与关切。韩栋国心中一暖,对着电话应了一声“是”,便挂断了电话。他最后看了一眼办公室的布置——墙上挂着的荣誉勋章、书架上排列整齐的专业书籍、办公桌后的国旗摆件,这些陪伴了他多年的物品,此刻都像是在为他送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随后,他起身来到不远处的书架前,目光在一排排书籍中扫过,最终停留在几本厚重的军事理论着作上。他伸出手,将这几本书轻轻抽出,书架后方的墙壁上,赫然露出一个巴掌大小的黑色按钮,按钮周围的墙壁经过特殊处理,与周围的墙面完美融合,如果不是事先知道,根本无法察觉。韩栋国没有丝毫犹豫,指尖按下了那个按钮,只听“咔嗒”一声轻响。
与此同时,秘密据点内,林垣正拿着一包压缩饼干和一个不锈钢水杯,准备去茶水间接热水泡饼干。他刚走到茶水间门口,还没来得及拧开水龙头,一阵急促的警报声突然响彻整个据点。警报声尖锐而刺耳,不同于平时的演练警报,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紧迫感,瞬间让整个据点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林垣手中的饼干包“啪”地掉在地上,他甚至来不及去捡。
秦天此时正坐在会议室里的办公桌前,面前放着一碗刚泡好的泡面,热气还在袅袅升起,浓郁的泡面香味弥漫在空气中。听到警报声的瞬间,他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放下手中的筷子,起身就朝着会议桌走去。这张会议桌看起来与普通的桌子无异,但实际上是一个隐藏的武器储存柜。林垣和另外两名小组成员也很快赶到,三人没有任何多余的交流,立刻上前,和秦天一起抓住会议桌的边缘,用力将桌面朝着一侧拉开。
随着“轰隆”一声轻响,桌面被完全拉开,里面的空间豁然开朗——一排排制式步枪整齐地挂在支架上,枪托朝下,枪口朝上,每一把枪都擦拭得一尘不染;旁边的格子里,叠放着一件件黑色的防弹衣,防弹衣的侧面印着应急处置小组的标志;还有一个个黑色的头盔,头盔上配备着夜视仪和通讯设备;最下方的抽屉里,放着一个个战术背包。
“每人一把制式步枪,一件防弹衣,一个头盔,一个战术背包,背包里有两个弹夹以及一些急救药品。”秦天的声音冷静而果断,没有丝毫慌乱,“现在,立刻跟我走。”他一边说着,一边率先拿起一把步枪,熟练地检查了枪身和弹夹,然后将防弹衣套在身上,扣好卡扣,再戴上头盔,调整好通讯设备的频道。林垣和另外两名成员也立刻行动起来,他们按照秦天的指令,快速拿起属于自己的装备,动作虽然不如秦天那般熟练,但也没有丝毫拖沓——经过长期的训练,这些基本的装备操作早已刻进了他们的肌肉记忆里。短短一分钟不到,四人就已经全部穿戴整齐,背上战术背包,手持步枪,做好了行动的准备。
四人拿好了装备,就立刻跟着秦天往外跑。据点内的走廊里,应急灯已经亮起,昏黄的灯光照亮了前行的路,耳边只有他们急促的脚步声和彼此的呼吸声。秦天走在最前面,步伐沉稳而快速,对据点内的路线了如指掌,没有丝毫犹豫地朝着目的地前进。很快,他们就来到了一个带有门禁的门前——这是通往据点外部的最后一道门,门禁系统采用了人脸识别技术,只有授权人员才能通过。秦天上前一步,将脸对准门禁上方的摄像头,摄像头发出一道微弱的绿光,扫描着他的面部特征。几秒钟后,门禁系统发出“验证通过”的提示音,厚重的金属门缓缓向两侧打开。
门后是一条狭长的过道,过道两侧的墙壁是坚固的混凝土结构,顶部每隔几米就安装一盏应急灯,灯光在墙壁上投射出长长的影子。四人沿着过道快速前进,过道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灰尘味,脚下的地面是平整的水泥地,走在上面能听到清晰的脚步声在过道里回荡。大约走了两分钟,过道的尽头出现了一扇铁门,秦天推开铁门,众人眼前豁然开朗——这里是一个隐藏在地下的停车场,停车场的面积不大,大约能容纳十几辆车,此刻里面只停放着五辆黑色的越野车,车身同样印着应急处置小组的标志,车身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灰尘,显然已经在这里停放了一段时间。
秦天步伐坚定地走向靠近铁门的那根水泥柱,仿佛对这里的环境非常熟悉。水泥柱上挂着一个银色的钥匙盒,在昏黄的灯光下反射出微弱的光芒。秦天毫不犹豫地打开钥匙盒,里面整齐地摆放着一串带有编号的钥匙。
他迅速拿起那串钥匙,然后径直走向对应的越野车。走到车旁,他熟练地将钥匙插入车门锁孔,轻轻一转,车门应声而开。接着,他坐进驾驶座,调整好座椅和后视镜,然后启动了引擎。
随着引擎的轰鸣声响起,整个停车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噪音所笼罩。那声音在空旷的空间里回荡,显得格外响亮。秦天似乎对这种噪音习以为常,他静静地坐在驾驶座上,等待着引擎预热。
过了一会儿,秦天挂上挡位,缓缓踩下油门,车子开始缓缓驶出停车位。车轮在地面上发出轻微的摩擦声,与引擎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独特的背景音乐。
林垣坐在副驾驶座上,透过车窗向外望去。当车子驶出停车场的出口坡道时,他才惊讶地发现,原来这个秘密基地竟然是建在离安保大厦的地下。远处的安保大厦灯火通明,高耸入云的建筑轮廓在夜色中显得格外醒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然而,当他们从这条坡道出来后,眼前的景象却让林垣大吃一惊。原本以为会直接通往安保大厦的道路并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偏僻的小路。两侧是低矮的围墙,围墙外是茂密的树林,从这里根本看不到去安保大厦的路。
显然,这个秘密基地的入口经过了精心的伪装,与周围的环境完美融合,外人根本无法察觉到这里隐藏着一个重要的基地。
车子驶出小巷,很快就来到了大路上。此时已是深夜,大路上的车辆不多,只有零星的路灯在黑暗中散发着光芒。秦天打开车上的对讲机,调到预设的频道,对讲机里立刻传来一道清晰的指令,指令中明确了他们要去的地方——郊南货仓。林垣坐在副驾驶座上,听到“郊南货仓”这四个字,心中不禁有些疑惑。
他之前在整理资料时,曾看到过关于郊南货仓的介绍,知道那里是天安市着名的货运集散地,每天都有大量的货车进出,装卸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货物;同时,那里也是着名的进出口贸易场所,许多外贸公司都在货仓内设有仓库,存放着待出口或刚进口的商品。这样一个人员密集、货物流动频繁的地方,怎么会成为他们此次行动的目的地?难道第四起凶案的线索,指向了那里?他没有开口询问,只是将疑惑压在心底,目光紧紧盯着前方的道路,做好了随时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
喜欢天穹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