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闺蜜成嫂子&皇帝庙号-《刷视频:震惊古人》

  【#重生之闺蜜借我钱杀我侄子#】

  【刷到网友和闺蜜的聊天记录:

  “姐妹,借我点钱。”

  “你又惹什么事了?”

  “这次你借我,我们还是好姐妹。”

  “靠,要是我不借呢?”

  “那我们就是亲戚。”

  “啥意思?”

  “你哥把我整怀孕了。”】

  评论区:

  〖重生之我妈妈问我姑姑借钱杀我。〗

  〖你怎么选?是让她当你嫂子,还是借钱给她杀了你侄子?〗

  〖以后和你侄子说:我当年救过你的狗命。〗

  〖这情况直接喊妈啊,一句妈你要抱孙子了,保证给那小老太太乐得蹦起来。〗

  〖我处理不了的问题,我直接找个能处理问题的人来处理问题。〗

  〖此时她妈天都塌了,她妈不了解她闺蜜还不了解她女儿吗?〗

  〖问闺蜜一句:你怎么这么不禁整?〗

  〖突然想起来一件事,你哥和你姐妹要是结婚了,生个娃,那你就是天生德华圣体!〗

  〖所以你猜我在干啥呢?当然是带闺蜜和哥哥的女儿了。〗

  〖看似是救了侄子,实际是救了自己。〗

  清,乾隆年间。

  “未婚有子?”

  “那确实该流了,不要脸。”

  明清时期古人们的想法大多如此,往前推个几百上千年,这种事连风流韵事都谈不上,搞不好还是一桩美谈。

  古籍常说的野合,便是一男一女,王八对绿豆看上眼了,钻一下小树林。

  “流产很花钱吗?”

  唐时的人们很好奇,后世流产用的什么手段?

  唐朝让女子流产,那简直是阎王殿前走一遭,赌命大。

  吞食剧毒之物,比如水银、马钱子碱。

  或者找位老中医,对穴位来一针,引起子宫收缩、出血。

  水银贵,中医也不便宜,最常见的方法还是用外力。

  从高处跳下来或从床上滚下来,来回这么几次,下腹出血,基本就可以判断流产成功。

  更简单的是找人往腹部猛踹,或者干脆用木棍对着肚子猛打。

  “闺蜜是好姐妹的意思吗?”

  “亲上加亲还不好啊?”

  “为何要流呢?”

  在医疗条件很差的古代,分娩也好,堕胎也好,都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所以古人说生孩子是“过鬼门”。

  分娩难,怀孕也难,若是女子久久不能怀孕,还会因无所出被休。

  “流产了,不是更怀不上了?”

  “以后可怎么办啊?”

  【#假如皇帝能看见自己的庙号#】

  【刘邦:“太……祖,没问题,但为什么大家都叫我高祖?”】

  司马迁:笔误而已……我又不是故意的。

  【刘邦:“小李,我看下你的。”

  李渊:“虽然我也是开国皇帝,但我的庙号就是高祖。”】

  【赵光义:“太……宗,李二哥也是太宗,看来咱们很像。”】

  李世民:“宋朝皇帝?”

  “谁和你像了,别乱跑来沾边!”

  【朱棣:“呵,你像李二哥?你让大家看看,到底谁才像李二哥?”

  “看看我的庙号,成祖?……不应该是太宗吗?”

  嘉靖(朱厚熜):“本来是太宗,但我认为成祖更能彰显您的功绩,就给您改了。”】

  “太!子!爷!”

  老朱给朱棣定的字辈是: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

  之前提成祖时候,朱棣还在想是那个龟孙子干的?现在找到幕后黑手了!

  孙子的孙子的孙子,你还是个人吗?

  朕下西洋、平北元、戎马一生为的啥?

  不就是为了一个太宗的庙号?你还给俺改了,俺需要成祖来证明功绩吗?

  “爷爷,鹅卵石找来了。”朱瞻基怀捧着一堆石头,大汗淋漓的跑进来。

  “……”

  朱棣恶狠狠的瞪着大胖,太子爷埋着头不停擦汗,汉王爷左脚前伸准备开跑。

  小朱扭头也往跑,边跑边喊道:“爷爷,我去厨房炒鹅卵石,你们先聊。”

  “爹,我去帮帮大侄子,他从小锦衣玉食,别烫着。”

  汉王爷跑到殿外,一把搂住小朱的脖子,好一幕叔慈侄孝的模样。

  小朱低头小声嘀咕道:“二叔,谁又惹爷爷生气了?”

  汉王爷右手托住小朱的下巴,让他抬头一望天幕。

  小朱:……,爹,委屈你一下,儿子一炷香……三炷香之后回来救你。

  【康熙:圣祖?我前面已经有两个祖了,我还称祖,合适吗?

  乾隆:合适,只要有功绩,管它前面几个祖!

  康熙:孙子,听这意思,你也想称祖?

  乾隆:没有,我不在意这些的(微笑脸),虽然我功绩很高,但称个宗就行(得意洋洋脸)等我看看我的是啥,高……宗(疑惑脸)!】

  庙号里最高的是“太、世、中、高”四字。

  创基立业曰“太”、功高者曰“高”、中兴者曰“中”、世代祭祀曰“世”,后来世也延伸为世系转移。

  然后再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加上“祖”或“宗”的称号,能够组成“太祖”、“太宗”、“高祖”、“高宗”、“中祖”、“中宗”、“世祖”、“世宗”。

  高宗是个好庙号,商王武丁、唐帝李治庙号都是高宗,但乾隆前面的那位高宗叫……赵构。

  “和珅,把太子给朕叫来!”

  “陛下,和大人去大牢监工去了。”

  “刘墉,那就你去!”

  大牢里,和珅安排人准备了美酒佳肴,美其名曰:吃饱了吃好了才有力气干活。

  “啧啧啧……”和珅浅饮一口美酒。

  还是我聪明啊,这时候要是待在陛下面前,还要绞尽脑汁劝慰。

  若是以前陛下知道自己庙号,也不会有多气,毕竟这庙号可不止赵构用过。

  汉元帝刘奭用过,不过东汉时被废除了庙号。

  北魏拓跋濬、南齐萧鸾、南梁萧纲、南梁萧统、南陈陈顼都用过。

  准确来说大一统王朝就一个李治用过,还可以宽慰陛下:“非大一统王朝瞎搞的,做不得数。”

  宋可不算大一统,辽宋金三国并列,说它是,他可以是,说它不是,它就不是。

  可现在……从后人言谈中来看,恨不得让赵构跪在岳飞庙前。

  加上后人对大清或明或暗的鄙夷,陛下怕是要气出血来。

  “和大人,你笑啥?”马侍郎略带疑惑的问道。

  “没啥,突然想起开心的事。”

  “来来来,吃肉、喝酒,吃饱喝足才有力气做事嘛。”

  这和大人别的不说,做事是真的挑不出毛病。

  刚才替皇帝传话,我还以为他是个奸臣。

  结果现在人家来监工,头一句话就是:“我不懂怎么造,我也不干涉你们,我为你们提供好后勤保障就成,缺啥就给我说!”

  “只要不是让我去摘天上的星星,我都给你们办了。”

  这不,美酒、烤鸭是真香啊,除了这个豆汁一股怪味。

  也就是大牢不方便,和大人说了只要出成果,就把我们安排在八大胡同附近,那里面的美人听说都是江南女子,身子那个柔、语调那个糯呦。

  光听和大人的描述,我已经忍不住要上刺刀了。

  评论区:

  〖朱棣兢兢业业一辈子就想后世称个太宗,嘉靖硬是改为成祖。〗

  〖朱棣:万寿帝君你过来,我给你个惊喜。〗

  〖就算你把永乐大典修成天下第一奇书, 老道士嘉靖也不会承认你是顺位继承的。〗

  〖乾隆都明确写诗最恶心的就是赵构了,嘉庆还能给他定这个庙号就能说明问题了,乾隆要是知道了得气活过来。〗

  〖嘉庆真是恨透他老子了,乾隆一死立刻就给上了高宗的庙号,这可是乾隆最看不起的赵构的庙号啊。〗

  〖但他老了时候又崇拜他爹了,遇到事都查乾隆时候是怎么处理的。〗

  〖宋高宗赵构,清高宗乾隆,两人都做过太上皇,但乾隆最看不起的就是赵构,时不时就写个东西骂一顿。〗

  〖乾隆想要的庙号是显祖或圣宗,但是他没魏明帝曹叡脸皮厚,没提前预定,结果嘉庆故意装傻充愣,给他个高宗。〗

  〖乾隆一心想称祖,各种暗示,刚嗝屁十几个小时——高宗。〗

  〖明明已经禅让了还处处插手,把嘉庆恶心的不行,最后乾隆一闭眼,嘉庆直接不经过文臣商议就给人定个高宗,乾隆最不喜欢赵构,结果死后嘉庆也要恶心亲爹,可以想的乾隆活着的时候有多恶心了。〗

  〖高宗从南宋赵构以后元明两代都不用了,偏偏嘉庆就给乾隆上个庙号高宗,纯纯的是恶心乾隆。〗

  〖老爱家不就这样?儿子讨厌爹却又亲近爷爷。〗

  大明,永乐年间。

  “万寿帝君也是这混蛋?!”

  “好好好,好的很!”

  大胖也想学弟弟和儿子拔腿就跑,可朱棣虎口紧紧掐住肩膀,将他按在凳子上。

  “抬起头,直视朕!”

  “朕让你抬起头,直视朕!”

  大胖直接跪了:“爹,百年后的事情,儿子是真管不到啊。”

  “要不让老二来当太子吧,他后代是绝对不会做出这样的事。”

  “儿子带着瞻基去南京给爷爷守陵,了却残生罢了。”

  朱棣:……又将朕的军?真以为朕不敢废你吗?

  “是去了却残生,还是图谋靖难?”

  大胖不言语,后代做的这叫什么事啊?怎么能把爹的庙号改了?

  〖确实,老朱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但叔叔和侄儿就不对付了。〗

  〖嘉靖:成祖爷,改了祖可就万世不祧了。〗

  〖朱高炽:那你就把我扔出太庙?〗

  “呵呵。”朱棣冷笑一声,低头请罪的大胖心里一惊,天幕评论又说啥气到老爷子了?

  “抬起头来!”

  大胖更怕了,头都埋进两腿中间。

  “没让你抬起头看朕,看天幕,有惊喜。”

  大胖战战兢兢的抬起头,这一看。

  “老大,老大,你别吓咱。”

  “太医呢?快传太医!”

  朱棣口含茶水,喷在大胖脸上,一手掐着人中,一手狂扇巴掌。

  大胖醒过来了,只是气急攻心说不出话,用手颤颤巍巍的指着天幕最后一条评论,泪水从眼角滑落。

  这是人干的事?到朱厚熜才第六代啊,太庙够用的啊,怎么就把我扔出去了?

  大明,应天府。

  成祖早就知道了,也打过老四了。

  朱元璋再次听到成祖,只是冷哼一声。

  却没想到,还有惊喜。

  “万寿帝君是这混账玩意儿?”

  “学谁不好学宋徽宗,是想咱大明也来一场牵羊礼吗?”

  小朱四又挨揍了,嚎哭声惊天地泣鬼神。

  老朱还以为自己揍的太狠,连忙停手安慰道:“男子汉大丈夫,挨顿打就学小女儿姿态,没出息。”

  不安慰还好,一安慰哭的更凶了。

  “爹,我这都什么后代啊,不仅改我庙号,还把我儿子扔出太庙。”

  “儿子这是做了什么孽啊?”

  “哼,教育问题,你们总说咱揍你们,可看看,你大哥挨揍,后世夸他是千古无一的太子。”老朱不禁有些得意洋洋,顿了顿接着又道。

  “还有你,咱揍你揍的多了,这不就揍出个千古一帝来。”

  “要想孩子教育的好,那就要多揍!”

  小朱四一想,道理虽然不对,但我挨爹揍,回家揍儿子,没毛病。

  “爹,等我回家,我揍死这个不争气的儿子,教育后代都没教育好,搞得自己都被扔出太庙。”

  朱标道:“老四,你还没儿子呢……”

  朱棣:“那就揍他娘!”

  朱元璋:“嘿嘿,那就揍他娘的一顿。”

  父子三人相视一笑。

  “咳……咳。”马皇后咳嗽一声。

  老朱怒了,一巴掌扇在朱棣后脑海:“老四,咱入你娘,正妻是拿来疼的,怎么能揍呢?”

  朱标也轻轻踹了一脚:“就是,正妻是用来疼的,怎么舍得打呢?”

  马皇后:……重八,你们说的揍和入不是一个意思吗?

  我是想让你们当着小孩子的面正经点,别说些不堪入目的话,老五还没成年呢,你们怎么又揍上老四了?

  大秦,咸阳。

  “看吧,朕就说这玩意儿没用。”

  一统六国后,始皇觉得庙号和谥号都是子议父、臣议君,所以就弃而不用。

  朕是万万想不到有人能干出活着就给自己定庙号的事。

  这脸皮之厚,可以直接用来修长城了。

  “朕就是朕,朕是始皇帝嬴政。”

  “不需要谥号,不需要庙号!”

  得,叔孙通迈出的半步悄悄收了回来。

  本来还准备趁这个机会,让陛下启用庙号谥号,为历代秦王追封。

  看这情况是没指望了,叔孙通望向扶苏,也不知长公子……额,现在是太子了。

  太子继位能否有机会重启呢?

  曹操:这曹叡是子桓不满周岁的那个儿子吧?

  “怎么能如此不要脸呢?”

  “现在天幕说出来,天下皆知,孤已经能够想象到大耳贼无耻狂笑的嘴脸了。”

  “子桓,你教的好儿子!”

  曹丕:这连一岁都没有,我教啥教,总不能打一顿吧?

  魏明帝曹叡:我也不想啊,可我儿子全死了,继位的是养子,天知道他会给我定啥庙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