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建国后称帝的天才们-《刷视频:震惊古人》

  【#建国后称帝的“天才”们#】

  【这个世界不缺“天才”,亦不缺想当皇帝的人,更不缺行动派,今天盘点几位建国后称帝的“天才”。】

  “不是没皇帝了吗?”

  “你没看后人说天才二字时,那奇怪的表情吗?很明显是和小孩过家家一样的。”

  【第一位:大中华佛国,石顶武。

  清朝光绪年间,地主石振顺自称“燃灯古佛”再世,在湘潭创立三期普渡道教,设立佛坛,并请人编写经书。

  石振顺死后,其子石怀珍继承其父的衣钵成为道主,自称“顶盘老祖”转世。

  石怀珍死后,再由其子石顶武接替成为道主,自称“刘先生”转世,号称“普衡法渡主”。】

  弹幕区:

  『又是佛,又是道的,这到底是哪教的?』

  『邪教呗,三七二十一都往里面装。』

  【而石顶武十七岁,加入当时的政府为官,后借助特务组织力量逐渐发展强大。

  丙戌狗年,其趁国家内乱,正式登基称帝,并制“黄杏佛旗”为国旗,分封左丞相王裕契,右丞相陈太来,保驾将军屈照白,军师张启方等人。

  同时收编流氓、土匪组建军队。

  戊子鼠年,潭湘解放,其占山为匪,被公安机关剿灭,但其本人并未落网,四处流窜。

  壬辰闰龙年,被捕归案。

  壬辰龙年,执行枪决。

  但在八零初期,部分残余分子在“丞相”李丕瑞的撺掇下,拥立石顶武之子石金鑫为帝。

  于某地农村复国,次日,旋即遭到镇压。】

  【第二位,圣朝国。

  林文勇,大巴山仪陇山区人,一名合格的精神小伙。

  结婚之后不务正业,靠着从一本《五公经》上学来的只言片语,号称自己是神仙转世,可以给人看病消灾。

  一开始,他的神棍生涯并不顺利,没有多少人相信他。

  丁巳蛇年三月,他潜入当地造纸厂行窃被抓。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学习被放出来后,他不仅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觉得所有人都在跟自己作对。

  于是他立下了一个宏大的目标:要当皇帝!

  因为他觉得只要当了皇帝,就可以为所欲为,想偷哪里就偷哪里,还可以带上大内侍卫一起偷。

  十月,巴中农民陈某带着自己老婆张俊华登门求医。

  张俊华患有幻想型精神类疾病,常年活在自己编织的奇幻世界里。

  初次见面,张俊华手舞足蹈,神神叨叨。

  一会儿说自己是玉皇大帝的女儿,一会又说自己是天上下凡的仙女。

  随后,张俊华突然指着林文勇说:你以后要当皇帝!

  林文勇反问:何出此言?

  张俊华说:你看你左手的掌纹是不是有一个王字?

  林文用低头一看,果然自己的掌纹隐隐约约是一个王字。

  张俊华说:那就对了,你就是下一任皇帝!

  林文勇转头对陈某说:你老婆病的比较厉害,要不让她暂时住下,跟我一段时间慢慢调理?

  但实际上,他想利用这位仙女完成自己的皇帝梦。

  己未羊年,大年初二,张俊华已经在他家住了几个月了,林文勇的妻子自然不高兴。

  但张俊华说:我是天上的玉女,你老公是金童,我们本来是天生一对,现在咱们三个把日子过好比什么都重要,等他当了皇帝,你当皇后,我绝对不和你争。

  不出意外,这番话打动了林文勇的妻子,她点头答应了。

  就这样两个人的生活变成了三个人的电影。

  林文勇说:咱们以后的国家叫啥?

  张俊华说:圣朝,意思是神圣的王朝。

  同年,一月到五月,林文勇奔走在乡间小路,为自己的圣朝招兵买马。

  此时他已经有了几个徒弟作为亲信。

  他拉人入伙的方式非常简单,先打听好你家的情况,例如媳妇病了、庄稼收成不好或者猪死了之类的情况。

  打听好后登门造访,在聊天之中无意透露出来。

  比如他会说:我看你印堂发黑,你们家猪圈的猪几个月前死了两头吧?

  或者吓唬别人:你身上背着灾,所以你家去年开始稻子就减产了。

  再或者吓唬别人说:你要倒大霉了,就从年初你老婆生病开始。

  很多不明真相的百姓纷纷直呼:神仙在世啊。

  立刻选择加入圣朝国,而加入的仪式也很简单:写个字据,然后按手印就可以。

  林文勇还不忘叮嘱一句:不许背叛我,不然我灭你满门。

  并且在字据上也有这句:如果敢背叛圣朝,我自愿被灭满门。

  入会费是三十三块三毛三,其中三十块上交林文勇,剩下的三块三毛三,则分给徒弟们。

  经过一年多的活动,林文勇在川四、南河等地的六个县发展了多名骨干成员。

  他还杜撰了一本无字天书,上面没有字,但是他对外宣称只有自己才能看到上面的字。

  随后,他根据无字天书整理出十条规定来约束信众:对外不准说真话,对内不准说假话。

  不准称呼林文勇为皇帝,只准叫陛下。

  对待陛下必须忠心,否则全家会被阎王爷在生死簿上勾勒名字。

  人多的时候不许叽叽喳喳的吵闹。

  陛下说话不许插嘴打岔。

  庚申猴年八月三日,骨干成员二十余人在林文勇家中密谋。

  这次会议促成了两件大事。

  第一:林文勇根据无字天书的启示,决定在两年半以后的七月七日登基称帝。

  第二:宣布了圣朝国各官员的任命。

  林文勇是皇帝。

  大哥林文高为宰相,二哥林文忠为丞相。

  宰相、丞相协助林文勇治理江山,统领社稷。

  大徒弟田建设掌管天下兵马,不过有了蘑菇弹之后,得由林文勇的原配岳父李卫东单独管理。

  蘑菇弹是国之重器,必须重视。

  二徒弟文兴华,负责外交,联络世界各国宣布建交。

  三徒弟许兵,负责情报调查工作。

  四徒弟许林,大内侍卫一把手,负责皇帝的个人安危。

  幻想型精神病患者张俊华封为一皇后,原配妻子封为二皇后。

  这个时候原配妻子不干了,她说:本来答应自己做皇后,怎么成了二皇后了?

  林文勇说:二皇后也是皇后呀,再说还让你爸负责管理蘑菇弹呢!

  话音未落,怒火中烧的二皇后上前一把薅住一皇后张俊华的头发,两个人瞬间扭打在一起。

  又是撕头发、又是抓脸,尖叫、怒骂、劝架的声音响彻了整个皇宫。

  林文勇跳出来大喊一声:谁再不住手,连皇后都没得当!

  这段小插曲才暂时消停。

  其余等人皆有封号官品,包括但不限于:国丈、王母娘娘、太白金星、财神、灶神、元帅、军师等。

  林文勇同村有一位常年脑血栓,话都说不清楚的男子,因为和林文勇的父亲常年交好,被封为县长。

  林文勇安慰他:给你的封地有点小,太大了怕你管不过来,将来你工作要量力而行,千万不要把自己累着。

  会议之后,文武百官们带着人去各地秘密联络会员,短期内发展了会员近千人。

  就在林文勇觉得自己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的时候,不出意外的话,意外来了。

  史称:祸起萧墙。

  林文勇原配的妻子不满自己当二皇后,于是找到一皇后张俊华的原配丈夫陈某告知了此事。

  他对陈某说:你知不知道我老公把你老婆分为一皇后?他连个大内总管的位置都没给你留!

  嫉妒不已的陈某,一怒之下,报警了。

  八月八日,圣朝国皇帝林文勇被乡里的派出所带回去调查,圣朝国群龙无首,不攻自破。

  公安部门缴获无字,天书一本,国玺一枚。

  抓获相关骨干人员十三人,林文勇等人被判有期徒刑改造。

  而一皇后张俊华被送至当地精神病院进行治疗。】

  评论区:

  〖划重点,两年半。〗

  〖小黑子,露出坤脚了吧。〗

  〖又现代又复古,说复古吧,他知道蘑菇弹重要,说现代吧,他还封灶王,不知道以为封神榜呢。〗

  〖其实也难怪历朝历代都禁止《五公经》,可篡改性太强了。〗

  〖为什么我掌心只有个“土”字?〗

  〖我不敢说。〗

  吴越。

  钱弘俶头疼的厉害。

  钱弘俶,吴越国主,纳土归宋后,因避讳,舍弘字,改称钱俶。

  年初,应宋主所约,会师唐之金陵。

  回朝后,便忧虑吴越未来如何自处?

  高僧延寿劝自己:纳土归宋,舍别归总。

  本来吴越国主都已经下定决心了,可偏偏天幕出现了。

  斧声烛影、崖山海战,这都特么的什么事啊。

  降是肯定要降的,为家族也好,为天下苍生也罢,总归是要华夏归一的。

  打是不必了,宋主可还活着呢,打不过。

  人贵自知,即便是赵光义为宋主,也打不过。

  至于,凭借天幕,研究武器,而后一统寰宇,只能说是想瞎了心。

  国名是吴越,吴越之地,是哪里还需要多解释吗?

  指望他们出力去收复北地,还不如指望赵光义,兴许他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呢?

  是现在去降,还是等赵氏解决好自家事,再去降,这是个问题。

  一桩桩,一件件,本就想的脑袋疼。

  天幕又提及《五公经》。

  ……

  该经乃是钱俶的祖父,吴越武肃王钱镠命属下所撰。

  借天台山五公菩萨之名造作谶语,以救处于末劫时期之世人。

  天幕又言及两宋造反之事颇多,若是如后世一般,有人借《五公经》起事,自己如何自处?

  赵匡胤是个好脾气,为人大度。

  但赵光义的心眼可不大,不是个好相与的。

  念及此处,钱俶觉得有必要入宋一趟。

  谈谈纳土归宋之事,再看看赵匡胤如何处置他弟弟。

  百姓没有吴越国主的烦恼,他们只好奇一件事:

  “称帝都不杀?”

  “不诛九族,也要灭满门吧?”

  湖边。

  五六张桌子,每张桌子配三四条长凳,便是一个茶摊。

  邻临湖边的一张桌子,一名小厮手持长柄茶勺,准备将茶末从罐中取出,盛入茶盏,待点茶。

  另一名小厮取出茶盏、盏托、汤瓶等物

  锦衣贵公子望向临街的桌子,三位青衣汉子,许是渴了,右手端着茶碗,如牛饮。

  “让郎君见笑了。”

  汉子见有人打量,余光望去,知是身份高贵之人,略带尴尬的笑着解释道:

  “郎君勿怪。”

  “茶摊,不分高下尊卑,皆可品饮。”

  贵公子起身,与几位汉子坐在一起,扭头对小厮道:“做好,送过来。”

  端起茶碗,见其中碎渣漂浮,鼻子靠近轻轻一吸。

  贵公子一饮而尽:“后人说的对,人间烟火气,最是抚人心。”

  “我喝了你们一碗,”贵公子向湖边一指:“等会儿,我的做好了,也每人还你们一碗。”

  几位壮汉对视一眼,不知这贵公子是何路数。

  “敢问郎君,有何事?”

  年长的汉子起身,抱拳行礼问道。

  “无事,只是刚好听见你们刚才的讨论,想搭个话。”

  贵公子又指向湖边忙碌的仆人:“这群小厮,每日不是恭维我,就是讨我欢心。”

  “和他们聊事,聊着聊着就说我高见,一点意思都没有。”

  “见你几位聊这后世之事,我便想聊几句,若是惹几位担忧,某这就离去。”

  “原来如此,公子有何事想聊,某陪你聊。”壮汉一拍胸脯,应承道。

  还以为要招募某等去做造反之事,原来是聊天。

  聊天就不怕,某虽识字不多,却也走南闯北,从乱世活了下来,见识不算少。

  “刚才听你们说为何不灭全家,我想问几位可知道为何?”

  壮汉张望一圈,才小声低语道:“称帝不灭全家,是因为后世无皇帝。”

  “哦?”

  “哈哈,有道理。”

  贵公子轻推扇子,合在一起,轻轻在脑门一敲:“果然有道理。”

  “是我想复杂了。”

  壮汉端碗,浅饮一口,贵公子见状问道:“你怎么不问问,我是怎么想的?”

  “郎君,不该问的不问,不该知道的不知道,如此才能在这世上活下来!”

  “壮士,可曾去过宋土?”

  “去过。”

  “可曾去过北地?”

  壮汉闻言愣了愣,眯着眼睛道:“郎君,想问些什么?”

  “我只是想知道各地风土人情罢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纸上得来终觉浅,不知壮士可否为我讲讲?”

  贵公子从香囊中摸索出一块碎金放在桌上,往壮汉身前一推:“不让壮士白讲。”

  闻言,壮汉双眼舒展开来,轻轻将碎金又推到贵公子眼前,解释道:

  “太贵重了,某等有命拿,无命享。”

  怕贵公子误会,壮汉往城内一指。

  贵公子收回碎金,思索一番道:“那这样吧,等讲完,我请你们吃酒,可好?”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