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周黍易:千万!永远!不要做理想主义者。-《刷视频:震惊古人》

  想起曾经的屈辱和绝望,冯缇默的声音带着一丝迷茫和不确定:“周大哥,咱们去了勋阳府,入了白莲教,就一定能比现在好吗?”

  周黍易摇摇头,又缓缓点了点头。

  “不知道,但绝不会比现在更烂。”

  冯缇默胸中一股血气翻涌,望着灰蒙蒙的天空,仿佛在对着某个冥冥中的存在立誓:“要是将来真成了事,我一定要让这天下,再没有像我爹娘、像我这样的人!”

  “噗——哈哈哈!”

  周黍易闻言,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猛地爆发出剧烈的笑声,甚至笑得弯下了腰,捂着肚子,眼泪都飚了出来。

  “周大哥……你,你笑啥?”冯缇默被他笑得莫名其妙,甚至有些恼火。

  好半晌,周黍易才喘着粗气直起身,抹着眼角笑出的泪花,指着冯缇默,上气不接下气:“我笑……我笑你冯缇默,竟是个天字第一号的理想主义者!居然想着为民做主,让天下再无穷人?哈哈哈!”

  冯缇默挠了挠乱光秃秃的脑门,一脸困惑:“这……这有啥好笑的?”

  “你曾经说过,古之圣人,不都讲‘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吗?”

  “难道就因为我冯缇默是个泥腿子,说这话就惹人发笑?”

  冯缇默语气中有一丝恼怒,圣人的话,难道只配圣人说?

  “非也,非也!”周黍易连连摆手,脸上还残留着笑意,眼神却变得异常冷静,甚至带着一丝悲凉。

  “圣人们个个嚷嚷着天下大同、安居乐业,可你翻翻史书,这天下,何曾真正‘安居乐业’过一天?”

  顿了顿,周黍易用一种近乎残酷的清醒语气说道:“恰恰是因为他们只说不做,或者做不到,才被高高供起来,成了圣人。”

  “喊口号谁不会?喊得响亮又不伤筋动骨,自然人人称赞。”

  “你光喊不做,老百姓觉得你有这份心,念你的好。”

  “那些老爷们呢?也乐得捧着你,给你树碑立传,锦上添花。”

  “但你要是不说只做,或者更糟——又说又做……”

  周黍易冷笑一声,那笑声比冬日的寒风还冷,“呵!那你就是天下人的公敌!”

  “这天下,人最多的是百姓,可这天下,从来就不属于这芸芸众生。”

  “它属于皇帝、属于宗室、属于勋贵,属于那些穿长衫、摇笔杆子的官老爷和士绅老爷。”

  “唯独,不属于你我之辈!”

  “天下的钱粮、土地就那么多,你想让人人都安居乐业,顿顿吃饱饭,这多出来的钱粮从哪来?”

  “还不是得从那些老爷们的碗里往外扒拉?”

  “可他们是什么人?那是出门没捡着钱就算丢的主儿!想从他们身上刮油水?”

  周黍易哈哈大笑,笑声里满是绝望,“你还不如指望真有阴曹地府,让那些在人间作恶没报应的,下去尝尝十八层地狱的滋味更实在点。”

  周黍易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走到冯缇默跟前,语重心长,像在告诫一个不懂事的弟弟:“所以啊,兄弟,安居乐业、为民做主这种话,说说就得了,喊得响亮点都行,可千万别真往心里去,更别真去做。”

  “你可以看起来像个理想主义者,但骨子里,绝不能真当那个傻乎乎的理想主义者!”

  “后人说王安石变法失败,是太理想,不顾现实。”

  “狗屁!都没说到点子上!”

  “他败就败在——他真去做了,做的还是直接捅那些老爷们心窝子的事。”

  “他要是光在朝堂上喊喊变法强国,或者只做些不痛不痒、面子上好看的改良,不去动真格的,不去碰那些人的命根子,史书上会骂他是奸相?说不定还得记他一笔宋之贤相呢!”

  周黍易重重拍在冯缇默的肩膀上,力道沉甸甸的:“我知道你这人,认死理,轴!”

  “你这大话,可以说,可以天天挂在嘴边喊,但记住哥哥的话——千万别真撸起袖子去干。”

  “一个理想主义者,最好的归宿是什么?”

  周黍易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种宿命般的悲怆,“是死在成功的前夜!”

  “那样,你就是英雄,是万人敬仰、受万世香火的盖世英雄!”

  “可他要是活到成功之后……”周黍易摇摇头,眼神复杂,“要么和光同尘,变成自己曾经最痛恨的那种人,要么……”

  冯缇默缓缓地,但坚定地摇了摇头。他脑海里浮现出天幕中那位被后世百姓深深怀念的“教书先生”,以及他那些同样执着的身影。

  那位先生,从生到死,脊梁骨都没弯过!

  他和他的学生们,不都是说了也做了吗?他们也没和光同尘啊!

  周黍易看懂了冯缇默眼中的不认同,默然片刻,最终还是摇了摇头,语气带着更深的无奈:“成功之后,一个不肯和光同尘的理想主义者,他的敌人,就不只是明面上的对手了。”

  “他曾经的战友,会变成最想弄死他的人。”

  “他们会用尽一切手段,先弄死那些还信他、追随他的人!”

  “然后,会一点点篡改他留下的东西,把他信奉的理念扭曲得面目全非!”

  “最后,在史书里,把他塑造成一个十恶不赦、人人唾骂的疯子、恶魔!”

  “理想主义者,值得敬佩。”周黍易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敬意,但更多的是冰冷的现实,“但我周黍易,绝不会去做那种人。”

  “缇默,我也真心劝你,别做那种人。”

  “要是命大,没死在刀枪箭雨里……”周黍易的语气缓和下来,带着一种对平凡生活的向往,“那就讨两房婆娘,生几个大胖小子,置办几十亩好田,安安稳稳当个富家翁,当个人上人,不也挺好?”

  “人上人?”

  冯缇默像是被这三个字狠狠刺痛了,压抑的怒火猛地爆发出来,他双眼赤红,声音嘶哑地质问:“我的要求过分吗?”

  “我只是想让大伙儿都能吃上饱饭,哪怕一天三顿,两顿稀的,一顿干的,也行!”

  “让他们不用再受贪官污吏敲骨吸髓,不用再被土匪恶霸欺凌压榨,这很过分吗?”

  “百姓的日子稍微好过那么一点点,怎么了?”

  “难道非得像现在这大清朝,百姓个个面黄肌瘦,卖儿卖女,借那驴打滚的阎王债才能苟延残喘,那些老爷们才满意?才觉得是盛世?”

  “这世道,连让人喘口气都不行吗?”

  周黍易没有立刻反驳,他沉默地看着激动的冯缇默,等他吼完,才沉声反问:“后世顿顿吃干饭,白米饭管够,顿顿有肉,甚至有人嫌油水多吃素的……他们过得好吗?”

  冯缇默梗着脖子,毫不犹豫的反问:“他们过得不好吗?”

  有饭吃,有肉吃,有衣穿,有地种,不用卖儿卖女,这还不是好日子?

  “他们过得好吗?”周黍易重复了一遍,才直视着冯缇默缓缓说道:

  “圣人之所以是圣人,就是因为这样的人太少。”

  “这天下芸芸众生,骨子里都是欲壑难填的贪婪之辈!”

  “啃草根树皮的时候,你给他一碗能照见人影的稀粥,他能给你磕头叫菩萨!”

  “等他吃上稀粥了,他就想着啥时候能吃上干的窝头。”

  “等他啃上窝头了,他就琢磨着碗里能不能见点油星,有点咸菜。”

  “等他碗里有肉有菜了……他就会想要更多的,想要更好的,想要别人碗里的,想要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东西!”

  “他们想要的,从哪里来?”周黍易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质问。

  “只能从那些老爷们身上刮!”

  “你现在说得轻巧,等你真坐上那个位置,成了老爷,门口要是有俩饿得打晃的乞丐,你或许会心软,施舍一碗粥、半个馍!”

  “可要是让你倾家荡产,豁出命去,救全天下的乞丐,救到你自个儿也变成和他们一样的乞丐,你还愿意吗?”

  周黍易死死盯着冯缇默的眼睛,仿佛要将他灵魂深处的答案逼出来。

  冯缇默浑身一震。

  死去的爹娘、那位“教书先生”坚毅的面容、还有那些歪歪扭扭从天幕学来的后世文字……在他脑海里激烈地碰撞着。

  他沉默了许久,久到周黍易以为他被问住了。

  终于,他缓缓抬起头,眼神里有挣扎,有迷茫,但似乎又沉淀下某种更坚定的东西,声音低沉却清晰:

  “周大哥,我想改个名字,叫——盛安。”

  “盛世的盛,国泰民安的安。

  周黍易紧绷的神经瞬间松弛下来,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一把搂住冯缇默的肩膀,用力拍着:“哎,这就对了,我的好兄弟。”

  “盛安,好名字!听着就吉利!”

  “将来啊,要是心里头那点良心实在过不去,偶尔开个粥棚,周济周济眼皮子底下的穷人,也就行了。”

  “那大话嘛,说说就得了,可千万别犯傻真去做。”

  冯缇默脸上也露出了笑容,顺从地点了点头:“嗯,我晓得了,周大哥。”

  周黍易满意地低下头,絮絮叨叨地开始传授进了白莲教、上了战场如何保命、如何偷奸耍滑的经验。

  他没有看见,冯缇默那看似温顺的笑容底下,藏着一股深不见底的、近乎执拗的深意。

  按后世简体字的笔画算,“冯盛安”三字,不多不少,恰好二十二笔。

  而那位教书先生的姓,加上后人对他的称呼,笔画数不多不少,也是二十二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