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真是给我一个惊......惊喜-《三国凭实力截胡》

  他是巨鹿豪族孙伉,和李邵是好友。

  李邵初来巨鹿,是他帮衬的。

  “李郡丞,你们河内李家那脉......当真要来巨鹿?”

  巨鹿主簿刘敬低声问道。

  “当然,某侄儿晋县县令之事,必须得拜托你啊!”李邵语笑吟吟地看向刘敬,语重心长的点点头。

  他河内的弟弟言河内没有冀州发展得好,打算来冀州,所以让他先安排他弟弟的长子。

  他不是不能自己举荐。

  主要是怕人说任人唯亲。

  郡县,郡丞举荐一个县令,倒是不难安排。

  只要名字报上去,郡守府的官员考核一番。

  凭他郡丞的身份。

  一切水到渠成。

  如今这时代都是这样。

  “郡丞客气了,你说怎么安排,老夫就怎么安排。”刘敬对着李邵拱拱手。

  “哈哈哈,这就对了,这才是我们百姓的好主簿。”孙伉笑着称赞道。

  “哈哈哈哈哈!”

  李邵大笑,继续叮嘱:“另外啊!老夫和你说,这件事情,不管你怎么做,必须没有老夫的影子啊!”

  “那你放心,你放心。”

  刘敬对着李邵摆摆手,随后拍着胸口保证道:“到时候任命书上,皆是郡丞之侄才华与能力并存,与郡丞无关,与老夫无关,与他人,同样无关。这个事情,要想没有谁的影子,老夫就能让这事没有谁的影子。啊!这巨鹿县令考核的解释权,啊!在老夫这。”

  “哈哈哈,太好了!”孙伉咧着嘴,称赞道。

  他说完举起面前的酒樽,笑道:“来,喝一口,喝一口。”

  天气寒冷,喝了酒浑身暖和。

  “好~哈哈!”李邵笑着点点头。

  “哈哈哈,来来!”

  “李......李......李郡丞,那个......我次子那个......那个门下......门下贼曹?这......哈哈”

  刘敬一脸尴尬。

  同样的,他也不方便推荐他儿子。

  但如果李邵举荐,那就好办了。

  世家大族,互换资源,便是如此。

  “贼曹?”李邵一脸惊讶。

  “对~呵呵~”刘敬忙谦虚一笑,带着些许尴尬。

  “都尉啊!”李邵看着刘敬,一脸笑意地点点头。

  “都尉?”刘敬一惊,满脸喜色。

  直接坐直了身子。

  都尉可是秩比两千石啊!

  掌一郡军事和治安。

  他当然知道李邵有能力做到。

  别看郡丞才秩比六百石,但权力很大,是巨鹿的二把手。

  而眼下不少人更是看好李邵。

  早晚成为郡守国相的厉害人物。

  “哈哈!”李邵哈哈一笑,微微点头。

  “李兄,你......你今真是给我一个惊......惊喜是吧!哈哈哈,哈哈哈!”刘敬大喜。

  都高兴的有些语无伦次。

  “好,好,好好!”孙伉不住地点头称赞。

  “来来来,来,喝,来来来!”

  “恭喜恭喜,来,喝,李兄。”

  “哈哈哈!”

  ......

  十二月十二日。

  早上。

  小雾散去,阳光露头。

  高远的阳光让人感觉不是很暖和。

  冬日的阳光,虽不比春秋时节的明媚与温柔。

  却以一种坚韧而清澈的姿态,穿透稀薄的云层,洒落雄壮而庄严的军营中。

  整个大军都被沐浴在阳光下,也似乎披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辉。

  风不大,众将士也不感觉冷。

  军营内,旌旗猎猎。

  偌大的军营,无数士卒整整齐齐的排列着。

  冀州各大将骑着大马立于各营最前面。

  韩明领着韩勇和众文臣站在高台上。

  他目光如炬,审视着大军。

  他转着头扫视着整个大军。

  微微点头。

  众将好好练了十天的兵,今天是检阅的日子。

  “开始!”

  韩明右手一扬,大喝一声后挥下。

  令旗官挥舞旗帜。

  “呜~”

  “呜~”

  “呜~”

  高昂的号角声响起。

  远处,最先出场的是张合的大戟士。

  “咚咚咚......”雷鸣般的鼓声响起。

  连绵不绝。

  “杀~”

  “全军出击~”

  张合提起大盾,挥舞大戟怒吼一声,带着身后五百大戟士开始向前推进。

  “喝~喝~哈~哈~嘿~......”

  众将士就是大盾挡一下,大戟劈一下。

  没有多余的动作。

  但却是气势磅礴。

  “好!”

  紧跟着便是麴义的先登营,然后到黄忠的弓弩兵......

  ......

  到了傍晚,已经演练结束。

  只是好好练了十天,倒是没有过多去做些什么。

  这些奖励什么的,都是给这些士卒一些积极性而已。

  所以演练也很快。

  韩明扫视着全场,满意地点点头,大声喊道:“左右!”

  “在!”

  “传我命令,张合大戟士,麴义先登营,黄忠弓兵,许褚轻骑,典韦重骑等万余将士,吃肉喝酒,每人赏百钱。”

  “诺!”

  “主公有令,主公有令。”

  “张合将军大戟士......”

  “黄忠将军弓兵营......”

  “主公英明,主公英明......”

  整个冀州大营全是呐喊声。

  整个邺城更是笼罩在呐喊声中。

  冀州人士无不兴奋,各地细作无不胆战心惊。

  当晚,不少人纷纷离开邺城。

  通风报信去了。

  ......

  次日一大早。

  邺城州牧府。

  大殿上。

  韩明坐在主位,麾下文武分列左右。

  枣袛从殿外走了进来,停下脚步。

  先是看了韩明一眼,然后左右看了一眼。

  缓缓朝着殿中而去。

  韩明面无表情的看着他。

  众文武也是静静地看着他。

  但他丝毫不惧,直接走到殿中央,看向韩明。

  “见过,君侯。”他动作稳健,抱拳作揖。

  “为何不跪拜?”旁边李厉大喝。

  “君侯非我主,我非君侯臣,何须跪拜?”枣袛也不看李厉,平静地说道。

  “你......放肆!”李厉呵斥一声。

  韩明见状对李厉挥挥手,笑道:“子袛啊!某之冀州军,雄壮乎?”

  看着殿中央的枣袛,暗自点点头。

  一袭黑色官服,头戴淡黄冠。

  就笔直地站立在眼前。

  不卑不亢,从容不迫,面无惧色。

  看起来着实是一位人才。

  “君侯冀州军自然雄壮。”枣袛看着韩明,淡淡地开口。

  对冀州昨天的演练,他自然知道。

  他来了邺城几天了,如今准备好,也是直接来求见。

  “与孟德军相比,何如啊?”韩明笑着问道。

  “冀州乃天下富州,无论兵器还是战马,皆强于兖州。但我主雄才大略,不屈不挠。爱惜士卒,痛惜百姓。士卒忠我主,百姓愿为兵。就算是缺衣少粮,亦能练成精兵。两军之兵,皆为精卒。”

  枣袛朗声开口。

  “哈哈哈,好,好,子袛,果不愧高才也!”

  韩明闻言,哈哈笑道。

  心中也是不由得称赞枣袛,吹牛逼的话张口就来。

  曹操都爱惜士卒,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当然,他自然猜到曹操想交好冀州。

  如今冀州大方向已定,没有好机会,自然也没必要和曹操交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