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低调行事-《三国凭实力截胡》

  田丰沮授这种谋士肯定要留在冀州,或者随时带在身边。

  这样自己才不容易出错,不容易中计。

  并且他们本是冀州人,这时候留在身边谋划和帮自己做事要好些。

  “主公,伯典或可为并州刺史。”戏忠眼中一动,轻声开口。

  “伯典?”韩明心中一喜。

  闵纯确实不错,为人忠心。

  关键还有能力。

  治理一方更是毫无问题。

  “没错,主公,论忠心,伯典对主公对韩家之忠心,日月可鉴。论能力,伯典虽无多少统兵之才,但治理一方绝不在话下。”

  戏忠正色道。

  “可还有其他人选?”韩明点了点头,继续看向其他人。

  毕竟也要听听其他人的意见。

  田丰沮授倒是面无表情,也不说话。

  甄尧崔林几个文士也一言不发地观望。

  王凌只是低头做沉吟状。

  “主公,末将以为韩平原韩中卫或可。”

  麴义开口了。

  “子瞻?”

  韩明有些惊讶。

  没想到麴义竟然提议自己韩家人。

  麴义见主公看他,于是沉声说道:“没错,主公,韩中卫乃统兵大将,更是主公从兄。以他为并州刺史来镇守并州,天下各地宵小,绝不敢轻易动并州。”

  “不可!”

  沮授急忙开口:“主公,眼下主公为冀州之主。若子瞻为并州之主,则他人会以为主公只信任韩家人,不信任外将。此不利也!”

  于他而言,或者于他和田丰而言。

  无论是闵纯做并州刺史还是耿武做并州刺史,都可以。

  毕竟有能力还忠心。

  但要是主公的第二个地盘也是韩家人,这样传出去不好。

  对主公统治也不利。

  关键韩轼地位太高的话,对主公有不少的影响。

  “不错,第二个州,刺史需为他姓。”韩明淡淡地说道。

  对沮授的说法,他很是认可。

  历史上袁绍就是让他儿子外甥做刺史。

  都是他的亲属,这种不利于统治。

  自己对这些人的秉性都了解,让他们去镇守一方,自然也是放心。

  并且他还打算让并州文武分开。

  文臣做刺史,大将做镇守的将军。

  这样才是万无一失的。

  甚至连牵招都要独领一军配合崔琰镇守上党。

  至于自己从兄韩轼,或许可以考虑幽州刺史。

  毕竟幽州也是大后方。

  但此刻言之尚早。

  “主公,或可先不设并州刺史?”田丰沉吟了一会儿,忽然开口。

  韩明听了眼中一亮,好奇道:“元皓仔细道来!”

  田丰点点头,缓缓说道:

  “主公,丰以为先不设并州刺史原因有三。”

  “其一,眼下并州尚未一统。”

  “其二,此时天下大部分诸侯连完整的一州都没占据,我们这时候若有了并州刺史,天下人必然眼红。定不亲近我冀州。”

  “其三,低调,既主公所言,广积粮,缓称王。”

  “若此刻有了并州刺史,则与我们冀州低调行事相违背。”

  “我冀州占据并州几个大郡,本已经被天下注目。”

  “为了低调行事,并州刺史晚立更好。”

  “且,早立晚立,于我们而言,并无多大损失和影响。”

  “关键是,就算我们设立了,恐怕长安那边也不会同意。”

  “虽说他们不同意也不影响,但此时还是名正言顺的好。”

  他说完,连沮授和戏忠都微微点头。

  “善!”

  韩明赞同道:“如此,并州刺史先不设立。只是......需要设太原郡守与太原守将。”

  “主公,属下以为,闵伯典可为太原郡守,高子游可为太原守将。”

  戏忠正色道。

  “可!”韩明笑着点点头,然后看向高览。

  叮嘱道:“子游,并州,某就交给你了,莫让某失望啊!”

  高览抱拳恭敬道:“诺!属下定不负主公厚望。”

  镇守并州重郡,也就是并州的大部分兵马都交给他统领。

  这是主公对他的绝对器重。

  “嗯~”

  韩明一脸赞赏地看着高览:“子游切记,某不求你杀异族夺并州云中等地,只希望太原一直在我冀州手中。若三年内太原还在,汝为大功一件。”

  要知道,太原是并州的治所郡。

  只要太原在,并州就稳。

  到时候等太原和上党治理好了,自己就可以直接挥兵攻占并州其他地盘。

  然后彻底统一并州。

  其实说白点,如今这情况只要自己挥兵向并州西北。

  或许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夺取并州。

  但眼下幽州局势变化太快。

  要是刘虞败了自己还在并州攻打异族,到时候幽州被公孙瓒占据,那以后夺取幽州就会难很多。

  比如一座坚城,异族能守五个月,公孙瓒恐怕能守三年。

  关键这时候的并州占据了就得派兵派将派人过去。

  那些都是异族的不毛之地,太早占据只会拖垮自己的冀州。

  得不偿失。

  不如先谋取幽州,找机会直接灭了公孙瓒。

  然后轻轻松松占据并州,治理个一年半载就可以攻打袁绍。

  占据青州,如此就统一河北四州。

  霸业便成。

  “末将领命!”高览也是一脸郑重地看着韩明,眼中颇为坚定,然后重重地点头。

  主公对他不但有知遇之恩,更是器重无比。

  他自然要为主公全力镇守并州。

  “好,某有子游,并州无忧。”韩明大笑道,对着高览点点头。

  然后又看了看众人,开口道:“伯典来了并州,则典学从事空虚。如此,让子惠先兼典学之职。而公与,汝多随军出征,某意文若兼魏郡太守。”

  “主公英明!”

  “诺!”

  众人抱拳应道。

  沮授同样一脸笑容,他倒是不觉得主公分他权什么的。

  主要魏郡是冀州最重要的郡,自己一直随主公出征,肯定不能好好做好郡守之事。

  而栗攀这个好用的郡丞也去了广平郡。

  眼下连闵纯这个大才都要来并州,所以让荀彧这个搞后勤很厉害的人做魏郡太守,魏郡就更稳。

  当然,也更能确保主公的统治。

  毕竟荀彧除了有大才外,还和主公是亲戚。

  “那待我军全据太原后,我们班师回邺。子游,汝下来便派兵前往太原各县。然后某打算书信一封于郭雁门,意为交好郭家。”

  “诺!”

  “主公英明!”

  “主公,找时间还要宴请太原世家一番,或为敲打。”

  “元皓所言甚是,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