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0章 催促-《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李治听了不由感到眼前一亮,不得不说,房遗爱所言确实很有道理。

  就像父皇想要御驾亲征,朝臣群起反对,结果呢?

  结果朝臣也没能阻拦父皇御驾亲征,而父皇也一举覆灭了高句丽,彻底堵住了群臣的嘴。

  等父皇凯旋之后,还有朝臣说父皇不该御驾亲征吗?

  没有,反而有不少当初反对御驾亲征的朝臣开始歌功颂德。

  隋炀帝也曾经御驾亲征高句丽,结果呢,不但惨败而回,还使得天下大乱,但是父皇却依旧能够力排众议御驾亲征,为何?

  因为父皇有着赫赫的文治武功,有足够的威望。

  说到底,还是他的威望不足,如果他有父皇那样的威望,自然也能力排众议,巡视江南。

  李治重重的拍了拍御桌,激动的说道:“你说的太对了!父皇都能御驾亲征辽东,朕为何不能巡视江南?”

  激动归激动,李治却明白,要想获得父皇那样的威望,就必须建立与父皇同等的功业,这对他而言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为何呢?

  现在的大唐几乎已经达到了王朝最鼎盛的地步,没有什么功业留给他来完成。

  王朝达到了鼎盛,作为守业的君王能维持王朝的鼎盛就已经非常不错了,李治在这方面其实做的很好。

  但是,李治却觉得还不够。

  如果是以前,他也不知道该如何超过父皇建立的功业,但是房遗爱的科学却给了他无限的遐想。

  要想超过父皇的功业,毫无疑问,就只能落在房遗爱的科学上。

  李治激动的说道:“要不你就还是先别下江南了,先把科技院快点建立起来,然后争取快点做出成果,你不是说要改良冶铁的技术吗?你不是说要扩大蒸汽机的应用吗?”

  “这才是正事啊!”

  房遗爱笑道:“陛下不要着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建功立业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况且,探险船队出海也非常重要,于情于理臣都该去一趟。”

  “将来,若是科技院真的硕果累累,到时候陛下的功业将远迈历朝历代,什么封狼居胥,那都不值一提。”

  “到时候,陛下别说下江南巡视,就算去泰山封禅,群臣也没有意见。”

  “泰山封禅?”

  李治说话的声音有些发颤,他的呼吸声都肉耳可闻的粗重了起来。

  在宋之前,泰山封禅对于一个帝王的吸引力可太大了,尤其是对于雄心勃勃不甘被先帝的光辉掩盖的李治来说尤其大。

  “你觉得朕能去泰山封禅?”

  房遗爱十分肯定的回答道:“能!一定能!”

  历史上的李治就去泰山封禅了,虽然在这个时空中,覆灭高句丽的功业被按在了李世民的身上,但是大唐以后会更加强盛,没道理李治就没无法去泰山封禅了。

  听了房遗爱如此肯定的回答,李治心潮澎湃,咧嘴笑了起来。

  “赶紧去筹备科技院,赶紧下江南,赶紧回长安,千万别在江南多逗留。别逼朕三番五次的派人去催你!”

  既然拦不住房遗爱下江南,那期望房遗爱快去快回,不然他真会派人去催房遗爱快点回长安。

  房遗爱拱手笑道:“臣领旨。”

  房遗爱大步流星的离开了两仪殿,只留下李治坐在御座上傻乐,被钓成了翘嘴。

  对于房遗爱的话他深信不疑,一方面是因为房遗爱吹过的牛都实现了,另一方面是因为房遗爱的讲学,他一课没漏全都听了下来,他自己也能意识到科学所蕴含的重大效用。

  虽然不用再讲学,但是房遗爱却还是有很多事要做。

  一方面是成立科技院的事,另一方是在下江南之前他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交代,尤其是左侯卫要拱卫皇城,一定要安排好。

  至于下江南的行程安排,反倒是不需要他来操心,无论是晋阳公主还是长乐公主都能打理的很妥当,她们既有能力,又有公主的身份,根本就无需房遗爱过问操心。

  与此同时,新一期的官报也开始放行,被投放到了东西两市。

  东西两市都已经排起了长龙,等待购买。

  阅读官报早已经成为了身份的象征,但凡家资颇丰的人,都会派下人去抢购官报?

  在官报发行的那几天里,大户人家谁手里没有官报,出去不谈论几句官报,都不好意思见人!

  如今,得益于活字印刷术的传播,长安、洛阳,乃至大唐其他地方,也涌现了很多报纸,尤其是涌现了很多跟诗文有关的报纸。

  只不过,这些报纸的发行量和影响力都完全没办法跟官报相提并论。

  可以说,很多大唐人,尤其是家庭优渥的大唐人已经养成了看报的习惯。

  所以,每次官报发行无疑都是备受瞩目的事情,很多人早就等着一睹为快。

  当然了,也不是每一期官报都会引起大规模的议论热潮,毕竟朝廷也没有那么多热点朝政。

  不过,这一期官报一出就震惊了不少人。

  因为这上面刊登了朝廷要设立皇家科技院的消息,而且将皇家科技院的机构设置和用意进行了说明。

  这则消息其实并不算令人震惊,毕竟看上去这就是一个小衙门,除了负责科技院的晋国公之外,也不过是些九品小官,而且看上去也没什么实质的权柄。

  真正让人们感到震惊的是,朝廷要公开遴选官员进入皇家科技院!

  不是调派其他官员进入科技院,也不是通过科举考试,而是考核科学知识!

  出仕做官可以说是无数年来所有男人的梦想和追求!

  但是想要出仕做官又谈何容易?

  即便是如今的大唐有了科举制度,能让真正有才学的学子有了登科入仕的机会,但是,大部分通过科举入仕的依然是世家子弟。

  即便是对于世家子弟而言,竞争也十分激烈,因为坑就那么些,但是萝卜却有很多。

  对世家子弟来说都竞争激烈,更不用说寒门学子了。

  然而现在却突然出现了一个能入仕做官的机会,所造成的影响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