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摇头,直言不讳:“你也不是不知道我接了个活,整日都闷在绣坊里刺绣了,哪有心思注意外面的事情。”
汪娘子有些失望。
但突然间想起了什么,亲亲密密拉着杨如烟的手,话语温和:“丫头,你整日在外面看铺子,你觉得整日来绸缎庄的客人较之以往有何区别?多了还是少了?”
杨如烟沉思,最后摇头:“我一门心思干好我手上的活儿,哪有其它精力眼见六路耳听八方。”
汪娘子对这回答不满意,但林歆却是满意得很。
见她还想继续追问,开口制止,有些哭笑不得地说:“这些事你问你铺子里的人就行了,问我们这些外人算怎么回事?我们外人能瞧出什么门道!”
汪娘子心里嘀咕,她就是在铺子里问过,都说没什么异常,她才问隔壁的啊!
要是在自家弄得明白,她怎么会多此一举问林歆?
每个月到她手里的银子变少是事实,到铺子里问不出来,他怀疑是铺子上下沆瀣一气了。
最可恶的是,查账也没查出异常。
她这才将主意打到打到林歆身上。
想着就问问,问得出来就万事大吉,问不出来就是多说几句话的事。
要是林歆知道她是这么想的,一定会将她脑子里的水晃出来。
这怀孕还没多久,怎么就傻了。
她查账都查不出来问题,她们这些外人又能看出些什么?
杨如烟开口:“汪婶婶,要是您不介意的话,将你家具体的住址给我,中秋过后我就替你多观察观察,要是我发现有异常,就上门告诉您。”
怕林歆心里不乐意,接着强调:“四婶,我不会耽误自己的活儿的。”
她也挺大一人,过个两三年就能嫁人了,林歆左右不了她的想法,只说:“你干活儿出错三次,我会重新找人。”
汪娘子搂着杨如烟的肩膀,承诺:“到时候你四婶要是不要你,你就到婶子铺子里干活,工钱保准开得好比你四婶高,这点你不用担心。”
杨如烟听了林歆的话,心里觉得四婶做事有些太不讲情面了些,好歹是一家子亲戚,有做得不好的,她说了自己又不是不改。
用得着将自己解雇了找其她人吗?
林歆要是知道她的想法,肯定会说,都给了三次机会,还不讲情面嘛!
再一再二不再三。
她还给多一次机会了呢!
杨玉秋凑到她姐姐耳边用气音嘀咕:“臭显摆,大人说话,有她什么事!”
杨玉兰瞪了她一眼,做了个闭嘴的动作。
大人说话,她们听着就行了。
又聊了几句,汪娘子又问:“林娘子,你家闺女呢?没带过来么?”
她还打算多抱抱呢!
“嗯,没带来。”林歆说,“我现在精力要放在刺绣上,将她带来还要顾着她,到了约定时间交不上货可够呛。”
“行吧!”汪娘子心里有些许的遗憾。
她说喜欢杨穗也不是假话,这不,好长一段时间没见她,有些想了。
还以为这次过来能见到呢!
林歆看了眼外面的天色,估摸着已经未时了,现在真得走了,于是提出告辞:“明儿就是中秋节了,在这里提前祝你中秋快乐,我们还要回村,就不在这儿耽搁时间了。”
汪娘子起身相送:“那我就不多留你们了,这次是我没有考虑周到,等你从乡下回来,我将中秋节礼给你补上。”
如果不是今天遇见,她根本没想起来要给杨家送节礼。
现在准备也来不及了,只能后面补上。
林歆带着三个姑娘回到家的时候,杨北已经将东西都准备好了,就等着她们回来。
李霞今早就回去了,大房一家五口也是。
李霞是特意来了一趟,说关铺子的时候让她们当四叔四婶的一起带回去。
林歆觉得不是什么大事,也就答应了。
捎上杨如烟则是听她说大嫂一家一早就回去了,让她一个女孩自己回去,肯定不行,所以也捎上了。
人算上带回去的东西,将骡车挤得满满当当。
杨濯要在外面跟他爹学习赶骡车,林歆要他将帽子带上才允许。
午后的阳光十分炽热,不带顶帽子没一会儿人就晒中暑。
人多,加上被太阳晒着,很热,林歆不知道是第几次用帕子给自己和孩子擦汗了,忍不住抱怨:“早知道中午会这么热,我们应该一大早回去。”
杨北用袖子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呲着个大牙笑她:“我早跟你说了早上回去,你非不愿,现在这些都是咱该受的。”
林歆嘟嚷:“这不是铺子里的事昨天没处理好吗?”
这次吸取教训了,下次她一定要考虑到方方面面。
到村里时,正是傍晚时分,村里许多人家的屋顶都冒着缕缕炊烟,一看就知道哪家正在做饭。
家里大人在做饭,小些的孩子和同村的小伙伴赤着脚玩闹着。
见了杨北一行人,有的孩子上前问好,有的则是远远站在一边瞧着。
杨濯在这群孩子中见到了好朋友方大宝,兴奋的挥着手:“大宝大宝!”
方大宝见着杨濯也很开心,招呼着杨濯一起来玩。
杨濯很意动,看向林歆。
林歆摇头拒绝:“娘知道你们许久没见,都想念着对方,但是现在天色也逐渐变晚了,他要回家吃饭,你也要回家吃饭,你们明天再一起玩好不好?”
杨濯想想也是,于是大着嗓门喊:“大宝,我明天再去找你玩!”
方大宝虽然有些失望,但也十分通情理,知道杨濯许久没有回来,回家了也要收拾一下屋子,所以语气欢快应承下来:“好,我等你!”
赵翠正在院门口跟隔壁刘婆子的大儿媳闲聊,看到林歆回来了,笑着说:“四弟四弟妹,你们可终于回来了,全家就差你们这一房了呢!连小妹两口子都带着嫁人回来了。”
看到车厢里出来的杨如烟,面上功夫做得足足的:“烟丫头这段时间辛苦你照顾了!”
隔壁刘婆子大儿媳见人家回来,肯定有的话要说,于是悄无声息的回家了。
汪娘子有些失望。
但突然间想起了什么,亲亲密密拉着杨如烟的手,话语温和:“丫头,你整日在外面看铺子,你觉得整日来绸缎庄的客人较之以往有何区别?多了还是少了?”
杨如烟沉思,最后摇头:“我一门心思干好我手上的活儿,哪有其它精力眼见六路耳听八方。”
汪娘子对这回答不满意,但林歆却是满意得很。
见她还想继续追问,开口制止,有些哭笑不得地说:“这些事你问你铺子里的人就行了,问我们这些外人算怎么回事?我们外人能瞧出什么门道!”
汪娘子心里嘀咕,她就是在铺子里问过,都说没什么异常,她才问隔壁的啊!
要是在自家弄得明白,她怎么会多此一举问林歆?
每个月到她手里的银子变少是事实,到铺子里问不出来,他怀疑是铺子上下沆瀣一气了。
最可恶的是,查账也没查出异常。
她这才将主意打到打到林歆身上。
想着就问问,问得出来就万事大吉,问不出来就是多说几句话的事。
要是林歆知道她是这么想的,一定会将她脑子里的水晃出来。
这怀孕还没多久,怎么就傻了。
她查账都查不出来问题,她们这些外人又能看出些什么?
杨如烟开口:“汪婶婶,要是您不介意的话,将你家具体的住址给我,中秋过后我就替你多观察观察,要是我发现有异常,就上门告诉您。”
怕林歆心里不乐意,接着强调:“四婶,我不会耽误自己的活儿的。”
她也挺大一人,过个两三年就能嫁人了,林歆左右不了她的想法,只说:“你干活儿出错三次,我会重新找人。”
汪娘子搂着杨如烟的肩膀,承诺:“到时候你四婶要是不要你,你就到婶子铺子里干活,工钱保准开得好比你四婶高,这点你不用担心。”
杨如烟听了林歆的话,心里觉得四婶做事有些太不讲情面了些,好歹是一家子亲戚,有做得不好的,她说了自己又不是不改。
用得着将自己解雇了找其她人吗?
林歆要是知道她的想法,肯定会说,都给了三次机会,还不讲情面嘛!
再一再二不再三。
她还给多一次机会了呢!
杨玉秋凑到她姐姐耳边用气音嘀咕:“臭显摆,大人说话,有她什么事!”
杨玉兰瞪了她一眼,做了个闭嘴的动作。
大人说话,她们听着就行了。
又聊了几句,汪娘子又问:“林娘子,你家闺女呢?没带过来么?”
她还打算多抱抱呢!
“嗯,没带来。”林歆说,“我现在精力要放在刺绣上,将她带来还要顾着她,到了约定时间交不上货可够呛。”
“行吧!”汪娘子心里有些许的遗憾。
她说喜欢杨穗也不是假话,这不,好长一段时间没见她,有些想了。
还以为这次过来能见到呢!
林歆看了眼外面的天色,估摸着已经未时了,现在真得走了,于是提出告辞:“明儿就是中秋节了,在这里提前祝你中秋快乐,我们还要回村,就不在这儿耽搁时间了。”
汪娘子起身相送:“那我就不多留你们了,这次是我没有考虑周到,等你从乡下回来,我将中秋节礼给你补上。”
如果不是今天遇见,她根本没想起来要给杨家送节礼。
现在准备也来不及了,只能后面补上。
林歆带着三个姑娘回到家的时候,杨北已经将东西都准备好了,就等着她们回来。
李霞今早就回去了,大房一家五口也是。
李霞是特意来了一趟,说关铺子的时候让她们当四叔四婶的一起带回去。
林歆觉得不是什么大事,也就答应了。
捎上杨如烟则是听她说大嫂一家一早就回去了,让她一个女孩自己回去,肯定不行,所以也捎上了。
人算上带回去的东西,将骡车挤得满满当当。
杨濯要在外面跟他爹学习赶骡车,林歆要他将帽子带上才允许。
午后的阳光十分炽热,不带顶帽子没一会儿人就晒中暑。
人多,加上被太阳晒着,很热,林歆不知道是第几次用帕子给自己和孩子擦汗了,忍不住抱怨:“早知道中午会这么热,我们应该一大早回去。”
杨北用袖子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呲着个大牙笑她:“我早跟你说了早上回去,你非不愿,现在这些都是咱该受的。”
林歆嘟嚷:“这不是铺子里的事昨天没处理好吗?”
这次吸取教训了,下次她一定要考虑到方方面面。
到村里时,正是傍晚时分,村里许多人家的屋顶都冒着缕缕炊烟,一看就知道哪家正在做饭。
家里大人在做饭,小些的孩子和同村的小伙伴赤着脚玩闹着。
见了杨北一行人,有的孩子上前问好,有的则是远远站在一边瞧着。
杨濯在这群孩子中见到了好朋友方大宝,兴奋的挥着手:“大宝大宝!”
方大宝见着杨濯也很开心,招呼着杨濯一起来玩。
杨濯很意动,看向林歆。
林歆摇头拒绝:“娘知道你们许久没见,都想念着对方,但是现在天色也逐渐变晚了,他要回家吃饭,你也要回家吃饭,你们明天再一起玩好不好?”
杨濯想想也是,于是大着嗓门喊:“大宝,我明天再去找你玩!”
方大宝虽然有些失望,但也十分通情理,知道杨濯许久没有回来,回家了也要收拾一下屋子,所以语气欢快应承下来:“好,我等你!”
赵翠正在院门口跟隔壁刘婆子的大儿媳闲聊,看到林歆回来了,笑着说:“四弟四弟妹,你们可终于回来了,全家就差你们这一房了呢!连小妹两口子都带着嫁人回来了。”
看到车厢里出来的杨如烟,面上功夫做得足足的:“烟丫头这段时间辛苦你照顾了!”
隔壁刘婆子大儿媳见人家回来,肯定有的话要说,于是悄无声息的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