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书院里的“必修课”-《从士到农再到荣:穿越空间的传奇》

  “我想很多同窗都愿意看你被先生罚,就怕你不想被罚,而我们也没有机会看。”

  确实没有人为了一件衣服就跟先生作对,不是他们不敢,而是有那种好事之人,早早就出去打听了一圈,回来告诉大家伙。

  “有关于学子服还是听从院里的安排好,如果谁不愿意听,那就有可能被罚打扫猪圈。

  话说,你们有谁认识猪吗?

  我倒是见过死了的野猪,可是从来没有见过活的,更没有养过,这猪圈里到底什么情况,你们知道吗?

  对了,对了,差点忘了告诉你们,我刚刚从外面打听到,咱们南郊书院从成立到现在,还没有人因为学子服的事被罚,如果谁想试试的话,不妨大胆的试一试,就是到时候被罚的时候,千万别怨恨兄弟我没有跟你们说。”

  “不是,闵玧其,你都是从哪里打听到的呀?”

  “这还用特意去打听吗?

  你们来的时候,难道没有看到山下那边聚着好多人吗?”

  “知道呀。

  可是那个时候我爹正压着我,不让我乱跑,要不然我一定会过去瞅瞅。”

  “我也是,可惜没捞着看看那里发生了什么事。

  怎么,难道你去看过,或者是你知道点什么事?”

  “我确实知道,不过我没有去看,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他们说的那回事。”

  “怎么了,你要是知道的话就赶紧跟我们说说。”

  “就是,趁着先生还没来,你跟我们讲讲呗!”

  “也行,反正没什么事。”

  就这样,没多大一会儿,这群小不点就知道,刚进庄子在山脚下看到的那一幕,原来是比他们年长的学子,因为没有完成课业被罚在打扫猪圈。

  一时间,所有的小不点都认识到被罚打扫猪圈不再是开玩笑,老老实实的长衫穿戴整齐。

  在他们考进书院后,还没有正式成为南郊书院的学子之前,负责接待的先生就提前告知学子,以及他们的家长。

  “我们南郊书院就这么大,想必你们也看到了,如果真想来此地上学,那就得学会自己动手。

  也就是说,在此地读书不能带小厮,或者是其他仆人,所有的一切都需要自力更生。”

  这只是南郊书院毫不起眼的一个规定,可就是这么个规定,当那些疼爱孩子的长辈听到后,不免有些生气的说。

  “不就是个书院吗,京城那么多书院去哪一个不行,偏偏要我孙儿去南郊书院受苦?

  也不知道你祖父到底想干什么?

  可惜对于我孙儿读书一事,祖母说着不算。”

  想让孩子去南郊书院读书的人家,哪怕家里有一方或几方不同意,只要当家人决定的事,他们再怎么阻拦也无用,唯一能做的就是。

  “你们几个还杵在这里做什么?

  还不赶紧给少爷准备要用的东西,还有,那个谁,从今天开始,一点一点地教导少爷怎么照顾自己,回头等少爷从书院回来,要是让本夫人知道少爷磕了、碰了,有你们好看。”

  说起这个时候,每一届学子在刚入学的时候,就在私下里没少指责他们的学院,让一群什么都不懂的公子哥手把手地做自己不擅长的事,简直就是难为他们。

  好在吃饭穿衣不难,难就难在洗衣服上,其他的衣服可以不洗,那学子要穿的长衫难道也不洗吗?

  负责教导他们高年级的学子,每每看到比他们年纪小的学弟,那无从下手的样子,就会想起他们刚入学的时候,有时候都会跟身边的人半开玩笑的说。

  “看到那些小不点无助的样子,就想到了咱们,想来当年的学长也如同咱们现在这般。”

  “老兄你这不是废话吗?”

  “也是,确实是废话,不过话说他们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学会,想当初我可是用了不到三天就学会自己洗衣服,怎么这都第五天了,还有人不知道该怎么做?”

  “你问我我问谁去,你就知足吧,只是在这里负责教他们洗衣服,你怎么不想想我教他们的是怎么洗刷马桶?

  洗马桶再简单不过的事,他们一看就会,都不愿意去做,这才最让人担心呢。”

  “唉,说到底,还是咱们哥几个倒霉!”

  “可不就是倒霉透了,要是早知道上一学年最后的惩罚是教那帮小家伙,我说什么都会头悬梁锥刺股好好地复习,争取考一个好名次,可是现在后悔都晚了!”

  “你就知足吧,最后悔的是那几个当着小不点的面打扫猪圈,想来他们仨现在肠子都悔青了。”

  “有可能。”

  对于高年级的学子教导刚入学的学弟是一件痛苦的事,同样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不仅要自己动手洗衣服,还要自己刷马桶,哪怕就是再坚强的孩子,都忍不住偷偷地掉眼泪。

  可当他们放假回到家里,来自于长辈的询问时,只是一个劲地在那里说。

  “学堂的每日的饭菜都不一样,看似是大锅菜,其实做出来的味道一点都不比咱们府上的厨娘差。

  而且,每天下午还会提供一次糕点,只不过不能点,做什么吃什么,只要不浪费先生不会多说。

  对了,对了,三餐后还有水果,或者有一小碟果脯,还是顾家杂货铺卖的那种。

  虽说不多,我也没舍得吃,都让我给带了回来,等会找出来,就给妹妹甜甜嘴。”

  其实孩子在学堂过的好不好,做父母的怎么可能不知道,就那一大包袱没有洗的衣服,就知道眼前的孩子这半个月过的并不容易。

  好在他们也没有要求孩子必须什么都得自己解决,同时也会安排下人,等孩子回学院的时候,再给多带点换洗的衣服。

  只是他们的好心并没有得到孩子的认同,孩子在背着包袱慢慢爬山往学院赶的时候,心里忍不住地在想:“我的老天爷,他娘到底给准备了多少东西,怎么会这么沉,不怕把他儿子给累死吗?

  还是说,她娘不知道,从进了庄子那一刻开始,所有的东西都得由他自己背上山,根本就不会让下人帮忙送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