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此举显然是借鉴了大明制度-《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

  长公主、陈平平,还有林若甫等人,虽历经漫长时光,却始终未曾离去。

  甚至叶流云也一直在此守候。

  文官们面露倦容,长时间的站立让他们的体力几近耗尽。

  自清晨起便未进食,直至退朝才勉强果腹,午时又始终留在殿内不敢稍离。

  此刻已过晚膳时分,众人早已饥肠辘辘。

  理城玄现身时,文官们几乎要对他下跪行礼。

  陈平平抢先拱手,语气谦和:\"定王殿下安好!\"

  理城玄登殿,只见殿内已被清理干净,血腥痕迹尽除,新换的龙椅置于正中。

  他并未落座,而是环视群臣,温和道:\"诸位免礼。

  \"

  他目光虽淡,却隐含威严,令群臣心生敬畏。

  陈平平垂首言道:\"多谢殿下清肃奸佞,使我院复归清明。

  \"众人恍然,随之一同致谢。

  理城玄颔首示意,目光扫过赵高。

  后者入殿,单膝跪地:\"属下办事完毕。

  \"其衣衫染血,眉宇间杀气未散,显是经历一场血战。

  理城玄问:\"如何?\"

  赵高毕恭毕敬地说:“殿下,京城的奸细已被悉数清除,罗网查探得知,北凉世子徐凤年与剑神理淳罡已入城,现居抱月楼。”

  理城玄听后眸光微动。

  北凉世子徐凤年与剑神理淳罡竟亲自到来?

  颇有意趣。

  理城玄大致猜到了他们的来意。

  不过是为了十日前那位开天门的陆地神仙罢了。

  近段时间,庆国与北齐涌入大量中原江湖人士,大多为追寻那位陆地神仙而来。

  理城玄点头道:“嗯,继续监视。”

  “遵命。”

  赵高亦点头回应。

  众臣听闻无不震惊。

  徐凤年的名号知晓者少,但理淳罡之名几乎尽人皆知。

  此人被誉为最有望登临陆地神仙之人,甚至盛传其早已达此境界。

  未曾想,剑神竟也入城。

  同时,众人再次听闻罗网之名。

  显然,赵高能肃清奸细,罗网功不可没。

  由此可推,即便自家府邸,恐怕也有罗网的眼线。

  这罗网似一张巨网,笼罩着朝中每位大臣。

  理城玄又问:“宫中清理得如何?”

  赵高答:“据玄翦所报,宫内异己已尽除,唯余无罪的宫女太监。”

  “好,我知道了。”

  理城玄颔首,吩咐道:“妥善安置庆皇遗体,此事就此结束。”

  “是,臣告退!”

  赵高点头退下。

  此刻,所有人皆心生寒意。

  理城玄一日间清除了与庆皇相关的所有人,留下的多为朝中重臣及无关紧要的仆从。

  手段实属狠辣。

  理城玄目光扫过众人,最终定格在一位老者身上。

  “赖大人。”

  都察院御史赖名成听闻理城玄之言,浑身微震,却未表露分毫,仍维持镇静。

  显而易见,赖名成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

  若要在百官中寻找毫无瑕疵之人,赖名成无疑是最佳人选。

  作为三品官员的他,权势虽重,生活却极为简朴,甚至不及部分五品、六品官员富足。

  究其根源,是他过于清廉,眼里容不得半点杂质,一生仅靠俸禄度日。

  百官听闻理城玄首点赖名成,皆感惊讶,随即浮现嘲讽之意。

  赖名成树敌众多,众人盼他落败已久。

  如今理城玄起用赖名成,众人揣测理城玄意欲除去赖名成,心中暗喜。

  “下官在。”

  赖名成拱手回应。

  他对理城玄并无恶感,相较于其他皇子拉拢贿赂百官的行为,理城玄显得与众不同,几乎与百官毫无交集。

  然而,今日之事,赖名成认为理城玄之举实为大逆不道。

  理城玄淡然说道:“自今日起,你便是户部尚书。”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众人震惊不已,目光交错间满是不可置信。

  谁也没想到理城玄会让赖名成接任户部尚书一职,简直不可思议,堪称破格提拔。

  再者,户部尚书笵剑可是理城玄的岳父,此事更显诡异。

  众人细思后明白,既然理城玄登基,笵剑的地位必然提升,不应止步于户部尚书。

  赖名成亦是一愣,随即平静地说:“殿下,恕在下才疏学浅,难堪此重任。”

  显然,他认为理城玄的任命不合规矩,不予认同。

  理城玄不耐烦多言,冷声道:“你不坐,自有他人取代,旁人坐此位,必做你不愿见之事。”

  片刻后,理城玄无视赖名成,直视郭攸之:“郭尚书,请拟一份诏书,五日后,朕理城玄,登基称帝!”

  郭攸之听闻此言,身体微颤,随即快步上前,恭敬地一拱手:“臣遵命!”

  他对理城玄此举心知肚明——既然理城玄表明态度,那自己便无须再担忧性命。

  这无疑是他此刻所能期盼的最佳结局。

  理城玄点头,环顾群臣,淡然说道:“自今日起,朝廷设内阁,专司六部百司政务,代朕理政。

  内阁共七人,首辅由笵剑担任。”

  “其余六人,监察院主簿邓子越位列其中,另五人由笵首辅举荐。”

  此语一出,满朝哗然,众臣难以置信地盯着理城玄。

  他们万万没想到,理城玄尚未登基,便已着手推行如此大规模的变革。

  此举显然是借鉴了大明制度。

  大明虽无宰相之职,却设有内阁,由七人组成,首辅权力最重,堪比宰相。

  理城玄此举无疑削弱了林若甫的实权。

  然而,林若甫对此并无不满,反倒松了一口气。

  他早有意归隐,这职位并非本愿,实为庆皇强留。

  如今内阁掌政,他反觉解脱。

  笵剑亦是一怔,旋即躬身道:“臣领旨。”

  陈平平却对此充满疑惑,不知理城玄为何提拔邓子越为内阁成员。

  此人虽胸怀壮志、刚正不阿,却因多年沉浮,已渐失锐气,更从未主动迎合他人。

  理城玄是否将邓子越视为罗网中的探子?仔细思量后发现,他似乎格外偏爱任用清廉的大臣。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他只是欣赏邓子越这个人而已。

  理城玄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世间多不公,以血引雷霆。”

  在他看来,只要能妥善治理朝廷,不论清官与否,只要不逾矩,他都会放任不管。

  理城玄接着宣布:“内阁负责内政,朝外设立军机处统筹军务,由白起出任军机大臣,地位等同首辅。”

  群臣听闻,无不震惊。

  他们从未听说过军机处,对白起更是毫无所知。

  理城玄早已胸有成竹,他对众人解释道:“白起是十万黄金火骑兵的统领,在黄金火骑兵归朝前,暂由叶重代理军机大臣之职。”

  “遵命,殿下。”

  叶流云代为回应。

  其他人则窃窃私语,难以置信理城玄的周密部署。

  他摆摆手,遣散众人:“各司其职即可。”

  他觉得处理这些事务太过繁琐,这也是他不愿继位的原因之一。

  他宁愿幕后操控,只需掌控一人,便足以驾驭整个庆国。

  尽管如此,为了完成使命,理城玄不得不登基。

  但他已有计划,即便登基,也不会过多干涉庆国政务。

  这也是他设立内阁与军机处,并寻求陈平平协助的目的所在。

  庆国上下政务井然有序,无需理城玄费心。

  百官散后,叶流云、笵剑、长公主及陈平平留了下来。

  \"诸位,既然只剩我们几人,便不必拘礼。

  \"理城玄淡然开口,\"姑姑,请继续掌管内库,我会赋予你更多权力,只希望你能养活我的二十万铁骑。

  \"

  \"殿下放心,我定不负所托。

  \"长公主颔首,一声\"姑姑\"让她心中泛起暖意。

  理城玄转向叶流云:\"叶宗师,现封你为庆国国师,今后国中之事均由你监督。

  待白起率黄金火骑兵归来,叶重心归兵部。

  \"

  \"遵命。

  \"叶流云激动得浑身微颤。

  理城玄递出一本简化版《无上仙经》:\"此功法胜你流云散手万倍,习之或可入陆地神仙境。

  \"

  叶流云双手接过,跪拜叩谢:\"多谢殿下恩赐!\"

  若非亲眼见过理城玄身边的陆地神仙,叶流云未必会信。

  如今他已深信不疑,竟有机会触及那高远境界!

  其余人听闻亦心生向往,对叶流云充满艳羡。

  理城玄又将《无上仙经》递给陈平平:\"陈院长,你需提升修为,监察院也应协助内阁处理政务。

  日后即便我居于皇位,也不想亲理朝政,早朝时会设摄政王代行职责。

  \"

  \"臣定当竭力。

  \"陈平平恭敬受书。

  理城玄随后看向笵剑:\"岳父大人,你既是国丈,也是内阁首辅,烦请担起朝中事务。

  \"

  言毕,理城玄在殿上遥对笵剑深深一拜。

  笵剑回过神,连忙承诺道:“请放心,我定当竭尽全力。”

  理城玄深吸一口气,终于处理完了事务。

  接下来,只需静待五日后的登基大典。

  ---

  吞并北齐,北齐何以抗衡?

  理城玄简单交代完事宜后,便与众人在宫中用了些膳食。

  毕竟一日未进食,其他人早已饥肠辘辘,而理城玄却神色如常。

  饭毕,理城玄返回行宫。

  黄昏时分,赵高已派人将笵妹妹等人护送来此。

  定王府上下尽数迁入这座专为理城玄准备的行宫,它原是皇宫内的别苑,庆皇曾用作休憩之所。

  后来庆皇疏于妃嫔往来,便搬离此处,从此这行宫逐渐荒废。

  如今由理城玄入住,实属恰逢其时。

  踏入行宫庭院,柳姨娘一眼认出理城玄。

  “殿下,您终于回来啦!”

  柳姨娘快步上前,满脸笑意,比在定王府时更为热情。

  得知理城玄掌控江山后,她对他的敬意愈发浓厚,甚至主动为其更衣,让理城玄颇感尴尬。

  “姐夫,你总算归来了!”

  笵思哲也迎上前来,高声喊道:“姐姐,姐夫回来了!”

  宫女们闻声而出,齐齐向理城玄跪拜:“参见定王殿下。”

  “免礼。”

  理城玄抬手示意,目光落在走出的笵妹妹身上。

  半月未见,笵妹妹的腹部愈发明显,但面容依旧精致,锁骨分明。

  “相公,你回来啦!”

  她欢喜地小跑上前。

  “王妃娘娘,小心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