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

  此番较量,赌注非仅两位皇孙之太孙之位,更关乎太子之储君宝座?

  群臣真真切切地疯了。

  万一,仅是万一,万一皇长孙李澈败于燕王世子李浩宇之手,那太子之位,便不复存在。

  皇长孙未来,更无望承继大统。

  皇位,亦将与他们父子彻底无缘。

  毕竟历史之中,废太子复立者,几稀?

  终成帝王者,更是渺茫。

  更为关键的是,

  若李澈失利,他们连太子李熙亦难以保全。

  朝局之动荡,将较永乐初年更为猛烈。

  燕王势必卷土重来。

  而李熙,已失再争太子之位之资格。

  那岂不是预示着,

  未来国度,龙椅或将易主于武王父子?

  此刻,

  众人皆陷入两难抉择。

  “这场较量,真要举行吗?”

  “失败的代价,我们难以承担。”

  “但如若不比,太子的继承权,岂不落入武王之子的囊中,这将开创前所未有的荒诞局面。”

  “再者,你们未曾深思?若皇太孙不敢与武王世子一较高下,皇上定会认为其缺乏胆魄,最终恐失圣心……”

  殿堂之下,官员们窃窃私语,犹如蜂群嗡鸣,令李辰宇头疼欲裂。

  若仅是与李元霸对决,他自是欣然应允,对李元霸毫无惧意。

  他甚至自信,仅凭一指便能将其击败。

  然而。

  祖父之意竟是?

  要我以父王的太子之位作为赌注?

  李辰宇瞬间愕然。

  一旦落败,

  我不仅与太子之孙的位置无缘,连太子之子的身份亦将不保?

  “皇上圣明!”

  伴随着一阵豪放的笑声,又一人步入金銮殿。

  群臣面色愈发阴沉。

  李元霸的神色亦是微变。

  “皇上,既要比试,自当有筹码。大哥的太子之位尚且不足,就连我这武王之位也押上吧。”

  此人豪迈言道。

  他,便是李元霸“失踪”数日的亲生父亲,武王李弘毅!

  李弘毅这几日刻意避开李元霸,连王府都未归,却始终留意着朝局变化。

  文臣“逼宫”的戏码,他又怎会不知?

  更何况,他的爱子亦被皇上召见。

  只是,

  因李弘毅对儿子侍女之事心存愧疚,故而一直徘徊在外,未曾现身。

  但如今,局势已变。

  自己的父亲,非但要将太孙之位赠予爱子,

  为使李辰宇死心,竟还要将李弘道的太子之位也作为赌注。

  一旦李弘道的太子之位不保,其子登上太孙之位,

  那未来的储君之位,还用说吗?

  自然是落在他武王李弘毅的头上!

  他又岂能坐视不理?

  这场较量,势在必行,非比不可!

  “否则,即便我儿成了太孙,只要太子之位仍在李弘道手中,他们日后仍有翻盘的可能。”

  “即便为了吾儿,这场较量也势在必行。”

  念及此,李浩然不由朝李辰逸的方向望去。

  数日未见吾儿,思念至极。

  咦,看来吾儿亦念及为父,瞧他眼眶泛红之态。

  想必是挂念为父,如今终于相见,感动至此吧。

  李浩然心中暗自思量。

  【哼!李浩然这个混账老爹,总算露面了!】

  【真是出息了,我这老爹。】

  【不但离家出走多日,还把我的十六名俏侍女全部带走。这也就罢了,连府中一名女子都不留给我。】

  【你可知道,这几日,烹茶的是男子,上菜的是男子,掌灯的是男子,就连沐浴之水也是男子端来。】

  【本少爷这几日,过得何其凄惨,你可清楚?】

  【现在好了,老爹终于现身了。】

  【有本事等会儿别跑,儿子定要好好教训你一番!】

  李辰逸心中冷笑连连,见到这混账老爹,双目已然气得通红。

  掌心奇痒难耐,恨不得有一根粗大带刺的鞭子在手。

  李浩然,你完了!

  汉王!

  看清来人,众大臣脸色骤变。

  虽闻李浩然那标志性的笑声,众人已猜到,此刻步入奉天殿的,定是汉王李浩然无疑。

  然而,真正见到他,许多人还是变了脸色。

  最担忧之事,终究还是发生了!

  太子李高阳现身了。

  这意味着,如今已非单纯的皇孙之争,而是牵涉到了太子之位。

  这场皇位继承的争斗,已然达到白热化。

  与此同时,

  这场争斗之火,熊熊燃烧,稍有不慎,便会将人吞噬殆尽。

  太子李高阳抬头,侧目望向自己的二弟李浩然。

  恰在此时,汉王李浩然也正凝视着他的大哥李高阳。

  两兄弟的目光,在空中交汇、碰撞、火花四溅……

  他们心知肚明,又一场大战即将拉开序幕。

  这一次,太子一脉已被彻底推向风口浪尖。

  “倘若我不答应让瞻宇与瞻基之子进行一场较量,我们尚存希望,无需孤注一掷。”

  太子弘熙的眼神平静,内心却思绪万千。

  然而,当他望见嫡子瞻宇那双交织着纠结与渴望,又不甘的眼神时,他沉默了。

  亲王弘烈,冷漠地注视着这一幕。

  “弘熙这些年稳坐太子之位,已忘却了父皇的性情。”

  “明明是满朝文武,尤其是六部重臣,皆期盼父皇能立瞻宇为皇太孙,而今却如何?”

  “父皇非但未让瞻宇继承此位,反而将弘熙的太子之位也卷入其中。”

  “此景,犹如当年我奋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却最终与太子之位擦肩而过。”

  “而后六年,眼睁睁看着弘熙的太子之位日益稳固,我的旧部一个个离我而去……何其相似?”

  “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

  “重用之人,必置于安全之地,而那些被遗弃者呢?父皇总是利用殆尽,便弃之不顾。”

  正因如此,我心有不甘。

  明明是我,是我立下赫赫战功,是我与父皇同心协力,共创大明基业,历经靖难之役!

  而今,我却如被遗弃的抹布,无人问津。

  我的成就、努力、胜利,皆成了弘熙的陪衬!

  我,怎能甘心?

  但此刻,

  弘熙啊弘熙,是时候让你品尝这不甘的滋味了。

  只怪你命不如我,未能诞下如此优秀的儿子。

  只怪你视为掌上明珠的瞻宇,与吾儿瞻岳相比,不过是个被遗弃和利用的工具。

  于是,

  我昔日的命运、痛苦、被遗弃的经历,你将一一体验。

  弘烈心中激动难抑,回想起那些不眠之夜,一股扬眉吐气之感油然而生。

  此刻,自豪填满心间。

  因我有一个好儿子,瞻岳。

  他即便未曾作为,却偏偏能赢得父皇朱权的青睐。

  非但舍弃了宠爱多年的皇长孙瞻宇。

  还用瞻宇,引出了太子弘熙。

  弘烈深知,此刻太子最明智之举,便是按兵不动。

  只要太子不动,父皇一时难以对他们下手,毕竟废黜太子,需有理有据。

  否则,史册昭彰,史笔如刀,暂且不论。

  就如同潮水般猛烈的反对声浪,足以将老大人淹没。

  老大人面对六部的那些官员,神色自若,坚持推举他的儿子李逸风。

  但若是不仅仅局限于这些六部官员呢?

  还有那些散布在全国各地,各省各县的大小官员,无论职位高低,若他们都纷纷上书反对呢?

  老大人李渊,还能坚守得住吗?

  或许能,也或许不能。

  然而此刻,老大人已经采取了行动,他轻而易举地就让原本稳如泰山的太子李建成之位,变得岌岌可危。

  他付出了什么代价?

  老大人牺牲了一个太孙之位,而王府那边呢?却未付出分毫。

  这一局,他赢了。

  李建成的太子之位岌岌可危,李承乾因此饱受非议。

  李逸风登上了太孙之位,整个朝廷再无李建成父子的容身之地,天下的官员甚至连上书反对的立场都失去了。

  即便上书,也不敢大声疾呼,因为他们缺乏底气。

  毕竟,赌约既定,便须服输。

  即便输了,也得认。

  汉王世子的位置稳如磐石,深得圣心,前途一片光明。

  李泰就是看透了这一点,所以他站了出来。

  老大人的心,始终偏向于他的心头肉李逸风,那么,自己的现身,

  以汉王之位作为赌注,

  若要赢,便要让天下人哑口无言,

  让他们连指责、连狡辩的机会都没有。

  “没错,李建成以太子之位为赌注,我李泰又何尝不是以汉王之位作为筹码?”

  “这是一场公平的较量。”

  “赢了自然皆大欢喜,输了也不能怨天尤人,要怪,就只能怪你儿子李承乾不争气,大哥!”

  正当李泰为拥有一个出色的儿子而振奋,对未来充满乐观之际,

  李渊惊讶地看了这个二儿子一眼。

  “没想到老二的心思如此通透,老大都没看出我的手段,但他却已经洞悉一切,并且倾尽所有,为他的儿子铺设一条康庄大道。”

  “好!倒是朕小看了老二。”

  “小狐狸啊小狐狸,你的机会来了!”

  “有了你爹的这一次奋力一搏,你只要稍稍发力,便能击败承乾。”

  “我无需忧虑如何令群臣舍弃旧太子父子,转而拥戴你为储君。”

  1.1 心中暗自思量的是李渊。

  确实如此,

  他有意立李逸风为皇太孙,唯一的继承人。

  剥夺李建成太子的身份,只为巩固李逸风的太孙之位,使之坚不可摧。

  然而,太子之位一旦被废,

  李渊并无意再立他人为太子。

  往后,

  大唐的天下,唯有皇太孙李逸风。

  太子之位,不复存在!

  待我驾崩之后,登基为帝的,必将是李逸风!

  【天啊,这糊涂老爹,你到底在想些什么?为何要掺和此事?】

  【还要放弃汉王的爵位?】

  【你若以此作为赌注,一旦我败了,我们父子俩靠什么生活?难道要我这世子去劳作?】

  【慢着,若是我输了,我连世子之位都没了。】

  【这老爹,简直是在坑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