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官员们忙得不可开交,双手不停,脚步匆匆。因番邦使臣大量涌入京城,朝廷增派了众多守备士兵镇守巡逻,以防不测,避免国际纷争。身披铠甲、手持兵器的士兵小队在京城的街道上往来巡逻,京城因万邦来朝而空前热闹。
番邦使臣们纷纷觐见朱元璋,献上贡品。大明皇宫大殿气势恢宏,朱元璋身着龙袍,头戴翼善冠,尽显上国皇帝之威严。安南使臣跪伏在地,谦卑地表示愿臣服大明,并献上无数金银财宝以求庇佑。一箱箱金银财宝被抬入大殿,光芒四射,照亮了整个大殿,彰显出安南的诚意。此外,三佛齐、爪哇、暹罗、百花、真腊、占城等小国亦纷纷献上贡品,皆因畏惧大明的强大实力,生怕成为下一个被征服的对象。
周边的国家几乎悉数到场。
朱元璋望着下方的各国使臣,胸中豪情万丈。
诸国来贺,诸国归顺。
这样的大明,方为真正的上邦。
如此景象,前所未有。
朱元璋内心激荡不已。
昔日,有些国家不愿屈服于大明。
而今,他们却纷纷前来进贡。
诚然,唯有强大的国力,方能令万邦归心。
朱元璋深知这些国家为何突然前来大明进贡。
皆因高丽投降。
这些国家从高丽一战中,见识到了大明军力的强大,因而不敢再与大明为敌,纷纷前来进贡。
“这些国家真是软骨头。”
“往昔我们优待他们。”
“即便给予他们数倍于贡品的回馈,他们也不愿前来。”
“如今感受到大明军力的强大,便都蜂拥而至。”
朱元璋眼中满是轻蔑。
他认为这一切的最大功臣是叶轩。
若无叶轩提出的诸多强盛大明、富庶大明的策略,若无叶轩针对高丽的计谋,大明难以如此富足,更无力攻打他国,高丽也不可能迅速投降。
高丽不降,周边国家便不知大明的威慑。
便无诸国来贺。
所以,这一切皆因叶轩。
朱元璋不知,历史上并无叶轩此人,大明需数十年方能造就如此盛世,迎来万邦来朝。
然而,因叶轩的出现,历史巨变。
数十年之功,叶轩一年半载便成。
接见完各国使臣,朱元璋回到寝宫。
“皇爷爷!”
朱雄英见到朱元璋,立刻扑入怀中。
“哎哟!”
朱元璋惊呼一声,随即疼爱地抱起朱雄英,亲昵地说道:
“乖孙儿!”
“今日课业如何?”
“我已完成。”
“皇爷爷,听说京城来了许多金发碧眼的番邦人,我想去见识一下。”
小团子眼中闪烁着期待。
“不行。”
朱元璋立刻拒绝,现在局势复杂,小团子不能冒险出宫。
小团子显得失望,明白自己无法外出游玩,也无法见到那些外国人。
朱元璋转而问道:“乖孙,可知为何这么多番邦使臣前来?”
小团子摇头表示不解。
“因为他们害怕我们大明的力量。国强,则万邦归顺。叶轩乃国家栋梁,大明今日的强盛多亏了他。你日后定要重用他。”
朱雄英连连点头,深知老师的重要,且老师才华横溢,他上位后定会重用。
第302章 大明万邦臣服
皇宫大殿内,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目送身着奇异服饰的番邦使臣逐一退出。
他接受了这些小国的朝贡,意味着停止对他们的攻打。
毛骧从暗处走出,魁梧的身影在大殿中若隐若现,飞鱼服被香炉的雾气笼罩。
但他身上的铁血气息,让雾气难以近身。
“皇上,目前朝贡国有占城、安南、暹罗等五十六国,还有更多小国在公馆等候,欲行朝贡。公馆已人满为患,仍有番邦小国不断前来。”
“需重新安排住处。”
毛骧抱拳禀告。
烟雾缭绕之中,朱元璋的面容模糊不清,大殿似被仙气笼罩,更显恢弘壮丽。
朱元璋轻揉太阳穴,面露疲态。
连日来,番邦使臣络绎不绝,人数之多,令他倍感疲惫。
未曾料到会有如此众多。
仍需继续接待。
朱元璋重重地叹了口气。
“公馆住宿事宜,交由礼部处理。”
“让任昂全权负责。”
他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
使臣住宿安排竟也成问题。
礼部尚书任昂究竟如何接待?
公馆无空房,已满员。
难道就不能另寻他处?
即便是租下公馆旁的酒楼,暂安置使臣亦可。
任昂脑筋怎如此僵硬。
若是叶轩在此,
定能妥善处理一切。
至于接见使臣,
此乃必要之事。
朱元璋只能强打精神,继续接待番邦使臣。
他不再多言,任由使臣们吹捧大明与自己。
随后,使臣献上贡品。
朱元璋简单几句,安抚使臣,令其安分。
如此,大明便不会征伐。
若他们不安稳,
大明百万铁骑必将压境,炮火轰开城门,铁骑横扫小国。
采用一套流程般的话语,
朱元璋面无表情,
迅速接待使臣。
接待效率陡增数倍。
“下一个!”
朱元璋沉声命令。
内侍轻声提醒:
“皇上,今日使臣已接待完毕。”
“今日已结束了吗。”
朱元璋显露疲惫。
他实在太难了。
这只是今日的任务,
明日还得继续。
朱元璋命令内侍:“告知各皇子,凡向我大明朝贡的番邦小国,勿再征伐。”
内侍领命:“遵旨,即刻传达。”
内侍离去布置。
朱元璋此举,实因深知皇子兵力有限,灭国难成,平定一方尚有可能,彻底征服则力不从心。高丽之战,因朱棣勇猛、叶轩策略及高丽内乱等因素,方得胜果,此特例不可复制。
藩王们接旨,反应各异。
西番之地,秦王朱樉率大明铁骑,英姿飒爽却面含戾气,环视四周遍体鳞伤的战俘,眼中闪过狠厉之光。
“哈哈,西番土着,不堪一击!”
“待本王征服西番,誓将此等蛮夷斩草除根!”
“以其鲜血滋养这片土地,使我藩国更加昌盛!”
战俘中男女老少皆有,闻秦王暴言,恐惧至极,蜷缩一团,颤抖不已。
“秦王殿下,他们只是无辜百姓,恳请殿下网开一面。”
一新兵挺身而出,话音未落,鞭声响起。
一鞭挥下,新兵应声倒地,脸颊上留下深深刻痕。
秦王朱樉收回血鞭,怒斥:“卑微之徒,竟敢多言?谁借你的胆?”
“此地乃本王封地!”
“本王即为主宰!”
“违抗本王者,格杀勿论。”
“将他拖去喂狼!”
士兵应声而动,新兵哀嚎中被拖走。
“报——”
“秦王殿下,皇上旨意!”
“所有皇子,即刻停止对外征战!”
一骑飞驰至朱樉前,跪地禀报,朱樉脸色骤变。
“你说什么?”
士兵复述圣旨,并言及京城盛况:“万邦来贺,皇上纳贡,命皇子们止戈。”
朱樉面色阴沉,兴头被浇灭。
同时,楚王朱桢亦接旨停战,沉默后遵从。
其余藩王亦收到同令,攻势皆止。
诸国使臣闻讯,大明承诺已得,又闻本国危机解除,欣然返程,即便未获厚礼,亦心满意足。
叶轩闻诸国使臣空手而归,心生宽慰,知朱元璋等人已铭记其言:国盛方能令万邦归心,过度示好反招祸端。
......
第303章,朱元璋于除夕总结大会上宣布:大明国库丰盈,银钱激增!
第303章 朱元璋除夕年度总结大会宣布:大明国库财富激增!
岁月流转,除夕再度临近。
节日的氛围愈发浓厚。
叶轩与沈蓉及儿女共进早餐。
“今晚便是除夕了。”
“时光匆匆。”
叶轩感慨,这已是他在大明的第二个春节。
“街上定是一片繁华。”
“娘子,春婵,秋月,我们一同外出逛逛可好?”
“好啊!!”
“我想去!!”
春婵急切地回应,脸上洋溢着喜悦。
秋月轻斥,面容温婉中带着一丝责备,尚未言语,春婵已吐舌俏皮。
“不仅是我,荣儿和婵儿肯定也想去。”
“若是错过除夕,又要再等一年。”
春婵以孩子为由。
她转向奶娘怀中的两个婴儿,笑容甜美如蜜。
婴儿黑亮的眼眸清澈却懵懂无知,只是挥舞着小胖手,咿咿呀呀叫着。
“你们看,荣儿和婵儿也想去呢。”
叶轩、沈蓉、秋月皆无语。
既然春婵有此意愿,叶轩自然不反对。
加之今年与去年不同,有了两个孩子,正好带他们外出玩耍。
“娘子,秋月,你们觉得如何?”
叶轩征求二人意见。
虽她们不太热衷外出,但此乃除夕,一年仅一次。
且在封建古代,男女能公然同游,实属难得。
沈蓉道:
“一切听相公安排。”
“奴婢也是。”
秋月附和。
早餐后,一家人准备共赴街头,享受这难得的节日时光。
早饭后,叶轩等人步出厅堂,只见府中装饰一新,红灯笼高挂,威猛门神与喜庆春联装点门楣。
望着那些春联,叶轩思绪飘回去年,忆起与解缙共对春联的情景。解缙已通过院试,荣获榜首,想必此刻正忙于乡试准备。叶轩暗自思量,今年解缙恐无暇相伴游玩。
原计划午后携沈蓉等三女及叶荣、叶婵外出游玩,不料午膳甫毕,正准备出门之际,朱元璋的使者不期而至。
番邦使臣们纷纷觐见朱元璋,献上贡品。大明皇宫大殿气势恢宏,朱元璋身着龙袍,头戴翼善冠,尽显上国皇帝之威严。安南使臣跪伏在地,谦卑地表示愿臣服大明,并献上无数金银财宝以求庇佑。一箱箱金银财宝被抬入大殿,光芒四射,照亮了整个大殿,彰显出安南的诚意。此外,三佛齐、爪哇、暹罗、百花、真腊、占城等小国亦纷纷献上贡品,皆因畏惧大明的强大实力,生怕成为下一个被征服的对象。
周边的国家几乎悉数到场。
朱元璋望着下方的各国使臣,胸中豪情万丈。
诸国来贺,诸国归顺。
这样的大明,方为真正的上邦。
如此景象,前所未有。
朱元璋内心激荡不已。
昔日,有些国家不愿屈服于大明。
而今,他们却纷纷前来进贡。
诚然,唯有强大的国力,方能令万邦归心。
朱元璋深知这些国家为何突然前来大明进贡。
皆因高丽投降。
这些国家从高丽一战中,见识到了大明军力的强大,因而不敢再与大明为敌,纷纷前来进贡。
“这些国家真是软骨头。”
“往昔我们优待他们。”
“即便给予他们数倍于贡品的回馈,他们也不愿前来。”
“如今感受到大明军力的强大,便都蜂拥而至。”
朱元璋眼中满是轻蔑。
他认为这一切的最大功臣是叶轩。
若无叶轩提出的诸多强盛大明、富庶大明的策略,若无叶轩针对高丽的计谋,大明难以如此富足,更无力攻打他国,高丽也不可能迅速投降。
高丽不降,周边国家便不知大明的威慑。
便无诸国来贺。
所以,这一切皆因叶轩。
朱元璋不知,历史上并无叶轩此人,大明需数十年方能造就如此盛世,迎来万邦来朝。
然而,因叶轩的出现,历史巨变。
数十年之功,叶轩一年半载便成。
接见完各国使臣,朱元璋回到寝宫。
“皇爷爷!”
朱雄英见到朱元璋,立刻扑入怀中。
“哎哟!”
朱元璋惊呼一声,随即疼爱地抱起朱雄英,亲昵地说道:
“乖孙儿!”
“今日课业如何?”
“我已完成。”
“皇爷爷,听说京城来了许多金发碧眼的番邦人,我想去见识一下。”
小团子眼中闪烁着期待。
“不行。”
朱元璋立刻拒绝,现在局势复杂,小团子不能冒险出宫。
小团子显得失望,明白自己无法外出游玩,也无法见到那些外国人。
朱元璋转而问道:“乖孙,可知为何这么多番邦使臣前来?”
小团子摇头表示不解。
“因为他们害怕我们大明的力量。国强,则万邦归顺。叶轩乃国家栋梁,大明今日的强盛多亏了他。你日后定要重用他。”
朱雄英连连点头,深知老师的重要,且老师才华横溢,他上位后定会重用。
第302章 大明万邦臣服
皇宫大殿内,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目送身着奇异服饰的番邦使臣逐一退出。
他接受了这些小国的朝贡,意味着停止对他们的攻打。
毛骧从暗处走出,魁梧的身影在大殿中若隐若现,飞鱼服被香炉的雾气笼罩。
但他身上的铁血气息,让雾气难以近身。
“皇上,目前朝贡国有占城、安南、暹罗等五十六国,还有更多小国在公馆等候,欲行朝贡。公馆已人满为患,仍有番邦小国不断前来。”
“需重新安排住处。”
毛骧抱拳禀告。
烟雾缭绕之中,朱元璋的面容模糊不清,大殿似被仙气笼罩,更显恢弘壮丽。
朱元璋轻揉太阳穴,面露疲态。
连日来,番邦使臣络绎不绝,人数之多,令他倍感疲惫。
未曾料到会有如此众多。
仍需继续接待。
朱元璋重重地叹了口气。
“公馆住宿事宜,交由礼部处理。”
“让任昂全权负责。”
他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
使臣住宿安排竟也成问题。
礼部尚书任昂究竟如何接待?
公馆无空房,已满员。
难道就不能另寻他处?
即便是租下公馆旁的酒楼,暂安置使臣亦可。
任昂脑筋怎如此僵硬。
若是叶轩在此,
定能妥善处理一切。
至于接见使臣,
此乃必要之事。
朱元璋只能强打精神,继续接待番邦使臣。
他不再多言,任由使臣们吹捧大明与自己。
随后,使臣献上贡品。
朱元璋简单几句,安抚使臣,令其安分。
如此,大明便不会征伐。
若他们不安稳,
大明百万铁骑必将压境,炮火轰开城门,铁骑横扫小国。
采用一套流程般的话语,
朱元璋面无表情,
迅速接待使臣。
接待效率陡增数倍。
“下一个!”
朱元璋沉声命令。
内侍轻声提醒:
“皇上,今日使臣已接待完毕。”
“今日已结束了吗。”
朱元璋显露疲惫。
他实在太难了。
这只是今日的任务,
明日还得继续。
朱元璋命令内侍:“告知各皇子,凡向我大明朝贡的番邦小国,勿再征伐。”
内侍领命:“遵旨,即刻传达。”
内侍离去布置。
朱元璋此举,实因深知皇子兵力有限,灭国难成,平定一方尚有可能,彻底征服则力不从心。高丽之战,因朱棣勇猛、叶轩策略及高丽内乱等因素,方得胜果,此特例不可复制。
藩王们接旨,反应各异。
西番之地,秦王朱樉率大明铁骑,英姿飒爽却面含戾气,环视四周遍体鳞伤的战俘,眼中闪过狠厉之光。
“哈哈,西番土着,不堪一击!”
“待本王征服西番,誓将此等蛮夷斩草除根!”
“以其鲜血滋养这片土地,使我藩国更加昌盛!”
战俘中男女老少皆有,闻秦王暴言,恐惧至极,蜷缩一团,颤抖不已。
“秦王殿下,他们只是无辜百姓,恳请殿下网开一面。”
一新兵挺身而出,话音未落,鞭声响起。
一鞭挥下,新兵应声倒地,脸颊上留下深深刻痕。
秦王朱樉收回血鞭,怒斥:“卑微之徒,竟敢多言?谁借你的胆?”
“此地乃本王封地!”
“本王即为主宰!”
“违抗本王者,格杀勿论。”
“将他拖去喂狼!”
士兵应声而动,新兵哀嚎中被拖走。
“报——”
“秦王殿下,皇上旨意!”
“所有皇子,即刻停止对外征战!”
一骑飞驰至朱樉前,跪地禀报,朱樉脸色骤变。
“你说什么?”
士兵复述圣旨,并言及京城盛况:“万邦来贺,皇上纳贡,命皇子们止戈。”
朱樉面色阴沉,兴头被浇灭。
同时,楚王朱桢亦接旨停战,沉默后遵从。
其余藩王亦收到同令,攻势皆止。
诸国使臣闻讯,大明承诺已得,又闻本国危机解除,欣然返程,即便未获厚礼,亦心满意足。
叶轩闻诸国使臣空手而归,心生宽慰,知朱元璋等人已铭记其言:国盛方能令万邦归心,过度示好反招祸端。
......
第303章,朱元璋于除夕总结大会上宣布:大明国库丰盈,银钱激增!
第303章 朱元璋除夕年度总结大会宣布:大明国库财富激增!
岁月流转,除夕再度临近。
节日的氛围愈发浓厚。
叶轩与沈蓉及儿女共进早餐。
“今晚便是除夕了。”
“时光匆匆。”
叶轩感慨,这已是他在大明的第二个春节。
“街上定是一片繁华。”
“娘子,春婵,秋月,我们一同外出逛逛可好?”
“好啊!!”
“我想去!!”
春婵急切地回应,脸上洋溢着喜悦。
秋月轻斥,面容温婉中带着一丝责备,尚未言语,春婵已吐舌俏皮。
“不仅是我,荣儿和婵儿肯定也想去。”
“若是错过除夕,又要再等一年。”
春婵以孩子为由。
她转向奶娘怀中的两个婴儿,笑容甜美如蜜。
婴儿黑亮的眼眸清澈却懵懂无知,只是挥舞着小胖手,咿咿呀呀叫着。
“你们看,荣儿和婵儿也想去呢。”
叶轩、沈蓉、秋月皆无语。
既然春婵有此意愿,叶轩自然不反对。
加之今年与去年不同,有了两个孩子,正好带他们外出玩耍。
“娘子,秋月,你们觉得如何?”
叶轩征求二人意见。
虽她们不太热衷外出,但此乃除夕,一年仅一次。
且在封建古代,男女能公然同游,实属难得。
沈蓉道:
“一切听相公安排。”
“奴婢也是。”
秋月附和。
早餐后,一家人准备共赴街头,享受这难得的节日时光。
早饭后,叶轩等人步出厅堂,只见府中装饰一新,红灯笼高挂,威猛门神与喜庆春联装点门楣。
望着那些春联,叶轩思绪飘回去年,忆起与解缙共对春联的情景。解缙已通过院试,荣获榜首,想必此刻正忙于乡试准备。叶轩暗自思量,今年解缙恐无暇相伴游玩。
原计划午后携沈蓉等三女及叶荣、叶婵外出游玩,不料午膳甫毕,正准备出门之际,朱元璋的使者不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