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1章 效仿四面楚歌-《小财主招上门女婿》

  过了一会儿,唐风年和巧宝也来到城楼上,被告知此事。

  打仗,就是这么残酷。

  巧宝心里也很难受,意识到眼前的战争和故事里的战争不一样。

  在故事里,总是突出将军的威武霸气,颂扬那光辉灿烂的胜利。她一直想做女将军,就是受那些故事的影响。

  可是,眼前的战争充满罪恶,面临残酷的选择和无奈。

  关闭城门,是为了保护城内的男女老少。可是,这样却救不了城门外的无辜。

  那些惨无人道的杀戮,那么近,城楼上的他们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唐风年喉结滚动,叹息,然后对阿亮吩咐:“去给石师爷传话,在城内悬赏嗓门大的人,尽快带来这里。”

  巧宝转身就跑,大声说:“爹爹,我亲自去选,保证快快的。”

  她和唐风年心有灵犀一点通,一听就明白找大嗓门是为了干啥。

  但是,官府里的石师爷不明白,笑问:“要几个大嗓门?分男女吗?准备做什么?”

  巧宝丝毫也笑不出来,飞快地解释:“石爷爷,咱们让大嗓门给卖菜的农人喊话,告诉他们今天不要靠近城门,否则会被反贼射杀。”

  “那些反贼冷血无情,伤害无辜,连卖菜的人都杀!”

  她越说越气愤,气血上涌,脸变得通红。

  石师爷的笑容灰飞烟灭,深有同感。

  他本来打算写一张悬赏大嗓门的告示,但考虑到有些人不识字,恐怕告示的传播速度比较慢。

  恰好此时,王玉娥正在官府的大门外摆摊,免费给城内的男女老少发豆腐和豆芽菜。

  在缺少新鲜菜蔬和肉的日子里,这豆腐和豆芽菜显得格外珍贵。

  好多人排队,就为了免费领取一块豆腐和一碗豆芽菜。

  这么一点东西,平时仅够别人塞牙缝,但眼下,却堪比黄金。特别是那豆芽菜,现在看起来有一碗,等煮熟之后,就塌了,连半碗都不到。

  排队的男女老少伸长脖子,眼巴巴地瞅着,生怕等轮到自己时,东西就发完了。

  王玉娥苦中作乐,恰好官府囤了挺多黄豆,所以她亲自带着帮工们做豆腐、发豆芽菜。

  特别是发豆芽菜,这是她的拿手好戏。出嫁之前,她在娘家就经常干这活。技多不压身,这几天恰好派上用场了。

  此时,有些人得寸进尺,说自己家里人多,能不能多给两块豆腐?

  王玉娥没生气,也没计较,反而笑容满面,爽快地回答:“今天豆腐少,不能多给。”

  “不过您放心,皇上御驾亲征,很快就来大同府,到时候打胜仗,城门大开,啥都有卖,好好打牙祭。”

  巧宝灵活变通,趁着这里排队的人多,大声问:“有谁喊话的嗓门大?”

  “赶紧来报名参选,选中了,就有奖赏!”

  此话一出,报名者踊跃。

  不一会儿,巧宝和阿亮带十几个经过初选的人去城楼上,试试大嗓门的效果。

  唐风年啼笑皆非,问:“为啥选了这么多个?”

  巧宝理直气壮地说:“爹爹,用大嗓门喊话,喊久了会累,最好是轮流来。”

  那些大嗓门第一次登城楼,东张西望,觉得稀奇,好奇地问:“让我们来喊啥话?难不难?”

  唐风年平易近人,说:“不难,用本地方言告诉城外的人,让他们不要靠近城门,因为反贼丧心病狂,用箭射杀卖菜之人,还抢夺财物。”

  那些大嗓门一听,吓一跳,不敢相信,七嘴八舌地问:“真的吗?”

  “这么坏啊?”

  “会不会打到城里来?”

  “皇上不是要御驾亲征吗?怎么还没到?”

  ……

  唐风年这几天特别累,甚至受了风寒。此时,他清一清嗓子,回答:“并非开玩笑。”

  “人命关天,希望各位认真帮忙。”

  “至于皇上何时来,我预计就是这两天。”

  那些大嗓门又问:“具体怎么喊?要一字不差地背出来吗?”

  唐风年轻轻摇头,说:“喊出那个意思就行。”

  “不需要背稿子,你们可以自由发挥。”

  “尽量做到嗓门大,让远处的人能听清楚。”

  那些人面面相觑,然后其中有个妇人胆子比较大,上前两步,双手叉腰,昂首挺胸,开始用唱山歌的方式,把预警的话唱出来。

  “反贼杀人不眨眼哦,卖菜的你,赶紧回家去,躲一躲,不要来送死啊……”

  生动,又响亮,还挺悦耳。

  巧宝认真听,忽然脑中灵光一闪,举一反三,凑到唐风年耳边说悄悄话:“爹爹,反贼或许也能听见这种大嗓门。”

  “咱们要不要效仿几百年前四面楚歌的办法?给反贼也唱一唱?”

  “劝他们投降,不要作恶,否则死后被阎王爷折磨,下辈子投胎做鸡鸭鹅,做牛做马。”

  “这样,肯定能动摇反贼的军心。”

  唐风年顺着这个思路想一想,啼笑皆非,点点头,说:“幸好你找了十多个大嗓门过来,够用了。”

  “就让他们日以继夜,夜以继日地轮流唱吧。”

  “顺便劝反贼不要通敌卖国。”

  巧宝松一口气,连忙把这个办法告诉那些大嗓门,还提高报酬:“除了包一日三餐,发工钱以外。”

  “等胜仗打完之后,我爹爹还会把你们的功劳写到奏折上,给皇上过目。”

  “到时候,肯定有更多嘉奖。”

  那些人一听,欢喜极了,于是唱得更加卖力。

  大同府的风也来凑热闹,把他们的唱腔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特别是到了夜里,四周都寂静了,唯独城楼上的歌声格外嘹亮,甚至被夜风带到造反派的兵营里。

  朱大王听得心浮气躁,对护卫怒吼:“是何人如此大胆?为何不杀掉此人?”

  护卫战战兢兢地回答:“回禀大王,我们派人探查过了,那人是在城楼上唱,暂时……暂时杀不掉。”

  朱大王无法消气,又对洪水亮发怒,问:“援兵为何还不到?你之前不是说半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