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2章 做和尚的第一个考验-《小财主招上门女婿》

  当天夜里,一家人之中,王洋睡得最快,因为他在审讯中被折腾得累了,而且没心没肺。

  而其他人因为心事重重,反而辗转反侧,睡不着觉。

  第二天一早,官府就张贴新告示,描述昨天办理的案子。

  男女老少围观新告示,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哎哟,催债的最凶,终于被抓了。”

  “闹事的主犯继续关押,情节较轻的从犯暂时释放,如果释放后再违法犯罪,罪加一等。百姓如果举报属实,举报有功。”

  “哎哟!还有抓捕的名单呢!”

  “后面这个王洋,好像就是烤鸭老板娘的儿子,而且是县太爷的亲戚!”

  “县太爷连亲戚都抓啊?”

  “大义灭亲,了不起!”

  ……

  立马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跑去韦春喜的铺子里,把这个坏消息告诉她。

  韦春喜特别想哭,表情相当难看,但依然不承认:“同名同姓罢了。”

  管闲事的人一边转身离开,一边嗤笑:“死鸭子嘴硬,嘿。”

  韦春喜偷偷用衣袖抹眼泪,暗忖:完了,姑母和乖宝真的不顾念亲情了,居然把洋洋的名字贴官府外面示众,洋洋考科举的前途都要毁了!不行!我要再去求一求姑母!

  于是,她用抹布擦手,大声吩咐:“方哥儿,你帮我看铺子,晚一些再去药堂!”

  方哥儿爽快答应,目送韦春喜的背影。

  韦春喜一路奔跑,跑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她本身就骨架粗壮,再加上中年发福,显得五大三粗。

  衙门口负责看门的官差认识她,没有阻拦,反而亲自领她去后院。

  “姑母!”

  韦春喜一见王玉娥的面,就下跪、哭泣。

  王玉娥和赵东阳正在院子里打太极,顿时吓一跳。

  王玉娥伸手去扶韦春喜,皱眉头,问:“又出啥事了?”

  “起来再说。”

  韦春喜不肯站起来,慌慌张张地说:“姑母,洋洋的名字被写在官府的告示上,这怎么行?”

  “洋洋还要考秀才呢!”

  赵东阳挑眉,暗忖:他考个狗屁秀才!无才又无德,脑子也不灵光。

  王玉娥叹气,劝道:“春喜,你别总是催他考秀才,他没这个本事。”

  “你越是天天在他耳朵边念叨,他就越是走歪门邪道。”

  “趁早脚踏实地才好,要么跟你学卖烤鸭,要么跟他爷爷学种地。”

  韦春喜一听这话,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让儿子考秀才,是她这辈子的执念,哪能说放弃就放弃?

  她哭着说:“姑母,洋洋还小,我听说,有些读书人五十几岁考中秀才,照样风风光光,光宗耀祖……”

  王玉娥感到无语,干脆不劝了,招呼几个女帮工过来,一起把韦春喜扶起来。

  恰好这时,李居逸和乖宝从内室走出来,过来查看是谁哭哭啼啼……

  韦春喜又“扑通”一声跪下,求李居逸放王洋一马,还说:“下辈子,我做牛做马,一定报答你。”

  李居逸感到尴尬,说:“表舅母,如果我徇私枉法,恐怕我们两家都要遭殃。”

  “朝廷律法相当严格,我只能秉公处理,不能偏袒。”

  韦春喜根本听不进去,也不相信什么狗屁律法,她斩钉截铁地说:“前一个县太爷姓吕,他家小衙内犯的事比洋洋大多了,他照样能偏袒……”

  赵东阳看不过眼,冷不丁地打断她的话,说:“那个小衙内后来不是死在牢房里吗?你提那个晦气东西干啥?”

  “如果真的能偏袒,他还会死吗?”

  韦春喜被堵得哑口无言,哭得更厉害。

  王玉娥看得难受,暗忖:我处处帮娘家,但娘家人偏偏不争气啊!

  等韦春喜离开后,王玉娥对乖宝说悄悄话:“干出那么丢脸的事,居然还好意思来咱家闹腾。”

  “我快要被她气死了。”

  乖宝为王玉娥抚摸后背,轻声安慰:“奶奶,千万别生气,有些人天生糊涂。”

  “表舅母关心则乱,病急乱投医。”

  “咱们问心无愧就行。”

  早饭后,乖宝悄悄打发赵大旺去给王俏儿传话,托王俏儿过来陪陪王玉娥。

  王俏儿立马就来了,还带来一篮子小点心,说是自家做的,让王玉娥尝尝看。

  王玉娥总算变得舒心,吃一块点心,微笑道:“挺好,不腻。”

  王俏儿凑近一点,小声说:“元宝亲手做的,她最近爱做这些。”

  “那个罗无忧,赵理试探他好几次,没发现别的毛病。”

  “再加上元宝喜欢,我和赵理打算干脆就这样得了。”

  “姑母,您觉得怎么样?”

  王玉娥笑容加深,拍拍王俏儿的手背,说:“我等着喝喜酒。”

  两人越说越高兴。

  等王俏儿走后,王玉娥去找乖宝商量,该怎么给元宝添妆?

  小娃娃正在乖宝的肚子里乱动,乖宝抚摸大肚子,想一想,说:“送布料和金银首饰,怎么样?”

  “没想到元宝妹妹的亲事进展这么快。”

  王玉娥作为过来人,笑道:“喜欢上了,就恨不得早点嫁过去。”

  “当初我和你爷爷就是这样,你爹娘从定亲到成亲,也快快的。”

  乖宝眉开眼笑,笑得甜蜜,回想自己和李居逸的情况。

  当初她没有恨嫁,反而想在娘家多留几年,但是李家巴不得早点娶她过门,所以热情极了。

  此时,她很期待喝元宝的喜酒,为元宝感到高兴。

  为了添妆,王玉娥亲自出门一趟,去乾坤银楼买金银首饰。

  — —

  另一边,王猛从乾坤银楼收工回家,看见王洋正在吃早饭,啃咬荷包蛋,吃得还挺享受。

  王猛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抬起右手,在王洋脑袋上打一下,吼道:“你还好意思吃?”

  “好吃懒做,不学好!”

  王洋刚开始被打蒙了,因为王猛以前几乎没打过他。等反应过来之后,他把碗筷扔桌上,离家出走,越想越气。

  这次,他没有走向王家村,而是去找梅大河和梅大江那两兄弟,一见面就说:“这日子没法过了,咱们今天就去当和尚!”

  梅家两兄弟住一个小茅草屋,家徒四壁,连耗子都嫌弃他们家的米缸太干净,空空荡荡。

  他们正饿着肚子,为没饭吃而发愁,当即对视一眼。

  梅大江说:“算了,豁出去了!”

  “咱们没田没地,官府又不准咱们干追债的勾当,只能去当和尚了!”

  梅大河抬起胳膊,跟梅大江和王猛勾肩搭背,笑道:“走!”

  “咱们三个去干大事,将来当方丈,再也不做穷光蛋!”

  他们一路上商量,去哪个寺庙?

  后来,三人一致同意,去香火最旺盛的那一家。

  “他们的功德箱被铜板和银子塞得满满当当。”

  “而且,那些和尚吃得肥头大耳,一看就享福。”

  “听说山上的果园和山下的田地,都归寺院掌管!”

  “如果我当上那里的方丈,就摇身一变,变成大财主!”

  ……

  他们想得太美好。

  等他们在寺庙剃发为僧之后,两个大和尚吩咐他们去挑粪水浇菜地。

  梅大河和梅大江勉强能干这种脏活累活,但王洋干不了,也不愿意干,他主动去找大和尚,理直气壮地说:“师父,我念过十多年书,可以负责念经。”

  “如果去挑大粪,简直埋没我的才华。”

  然而,大和尚立马板起脸,表情尖酸刻薄,教训:“哪轮得到你来挑三拣四?”

  “为师罚你挑半年大粪,还不快去?”

  这大和尚看起来凶巴巴。

  王洋心惊胆战,转身就走,不敢再顶嘴,但心里愤愤不平。

  以前,他在家时,从未挑过大粪,甚至很少干农活。那些脏活累活由他爷爷做,他奶奶做,他爹做,他娘做,他妹妹妞妞也做过,但偏偏就是他没做过。

  他本以为来做和尚,就能享福,过舒坦日子,万万没想到,第一个考验就是挑大粪……

  他心里开始打退堂鼓,走着走着,觉得脚板痛,随即坐到一块大石头上休息,想立马还俗,但又犹豫不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