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章 立民诊所-《谍战:我的代号瞌睡虫》

  听到这话,韩阳的眼皮不停的跳了几下,如果不是那个铁椅子挡着,他早就一脚把赵六子踢翻在地了。

  还用你告诉老子他住在哪儿了,这些事情早在闸北警察局抓住崔玉言的时候,就已经做了相关的登记。

  他们也早就派出了人手去法租界内查看了情况,崔玉言的住所……早就已经人去楼空了。

  在没有执法权的情况下,保安局能做的事情,也就只有这么多。

  其他的,就只能期望法国人真的配合他们,认真调查了。

  “就这些……没有其他的吗?”

  韩阳深吸了口气,他已经决定,如果这家伙提供不了什么有用的东西,就把他扔到后院喂狗。

  “还有,还有其他的……”

  赵六子也察觉出了韩阳语气之中的不对劲,于是赶紧吞了吞口水:

  “我和别的总务科成员没有什么横向联系,只是单独负责崔玉言在吴淞口的走私生意,每个星期向他汇报一次。

  至于走私生意的盈利,也全都换成现金,带到他的家里交给他。

  不过有一次……我去他家的时候,他正在大世界寻欢作乐,只让仆人交给我一个纸条。

  纸条上说,让我把那个星期的盈利带到福开森路,立民诊所。”

  似乎是为了拯救自己的生命,赵六子毫不犹豫一口气把自己所知道的事情全都交代了出来……

  “立民诊所……

  那字条还在吗?”

  韩阳看着记录员把赵六子说的话记录在本子上,抬起头来问道。

  “没有,那已经是一个多月之前的事情了。”

  听到这里,赵六子有些慌乱的摇了摇头,他不知道眼前这个杀星究竟是怎么想的,如果自己提供的这条情报没有用,或者分量不足,那留给自己的下场……

  “好了,把他送回牢房吧,给他吃几顿好的。”

  韩阳看到已经不能继续挖出什么情报,很快站起了身。

  站在门口的几名警卫听到动静,立刻走了进来,卸掉了赵六子的脚镣和手铐,把他架着离开了审讯室。

  ……

  “怎么样,有什么收获没有?”

  几分钟后,当看到韩阳再次出现,姜寻已经有些等不及的问道。

  他也没想到,发生了今天凌晨的那件事情之后,竟然还会有额外的收获。

  “还算不错,那小子供出了一个诊所,应该是军统的重要联络点。”

  韩阳把记录着审讯内容的册子放在办公桌上,自己解释了起来:

  “不过,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如果这小子是糊弄我们……”

  “可能性应该不大。”

  对于韩阳的猜想,姜寻微微摇了摇头,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军统份子刺杀和军事行动频繁,拥有诊所这样的医疗机构是很正常的。

  崔玉言作为总务科科长,为上海站提供后勤和医疗保障,也再正常不过……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确认,这家诊所到底是不是军统的秘密医疗点或联络点。”

  姜寻轻翻那审讯记录,仅仅是淡淡扫了眼,就已经大致得到了其中的主要内容。

  “那您的意思是……派人把那诊所盯起来?”

  见到姜寻波澜不惊的表情,韩阳就知道,自己的这位老上司已经有了大致的想法。

  “不行,这是我们手里唯一的线索了。

  而且你想想今天早上发生的事情,这帮人真是这么容易对付的?

  如果出了点意外……”

  说到这里,姜寻的眼眸越来越凝重。

  韩阳也摸了摸自己头上绷带,没错,现在嗡嗡作响的脑袋还提醒着他,这伙暴徒的凶悍呢!

  “盯起来不行,难道直接拿下?”

  对于姜寻的想法,韩阳还是比较了解的。

  自己的这位老长官,一向比较喜欢放长线钓大鱼,仅仅才这么一个诊所……就直接收网了,完全不符合姜寻的性格啊……

  “当然不……”

  这回,姜寻露出一个诡异的笑容,抬起头来:

  “你说,军统设置的这个诊所,最缺少的是什么?”

  “药品,医疗器械,还有……医生……”

  说着说着,韩阳眼睛一亮,豁然开朗了起来。

  ……

  福开森路,立民诊所。

  诊所外没有木牌,只存在一个帘布和几个红色的油漆大字。

  这天傍晚,一个穿着西装,打着领带,胸口插着一只圆珠笔的年轻男人掀开帘子,走了进来。

  “这位先生,您来看病吗,哪里不舒服?”

  坐堂的,是一个四十多岁,有些文质彬彬的大夫。

  医生的鼻梁上架着厚厚的玻璃镜片,除了他之外,整个诊所里就只剩下一个十八九岁,五官清秀的女护士……连病人都没有一个。

  “哦……不,我是来看看那,您这里有没有雇佣医生的意向。”

  “雇佣医生……”

  坐堂大夫扶了扶自己牛奶瓶底一样的眼镜片,有些诧异的上下审视了一遍这个年轻人。

  不等他开口询问,西装青年已经尴尬的笑了笑:

  “其实我说的就是我自己。”

  “哦,不知道阁下……”

  坐堂大夫也放松下来,说实话像是这种来应聘医生的,他还真是第一次见。

  “在下是奉天医学院毕业,到现在,应该已经有十年了。”

  年轻人有些不好意思的抿了抿嘴,似乎对于自己医学院的这段经历,很是骄傲。

  “那你怎么会想到来我们这个小诊所呢?”

  听到这里,坐堂大夫不由的更加诧异了,不仅是他,就连那个小护士也好奇的围了过来。

  在这个年代的中国,医生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了几乎所有其他职业。

  但由于教育经费和资源有限,整个中国大陆的正规医学院,一只手就能数的过来,毕业的学生就更是少得可怜。

  “这……其实还是怪我自己。

  前一阵子我在无锡的时候,顺手给几个游击队员做了手术,但没想到因此遭到了日本人的通缉。

  大医院是别想了,我就寻思着,能不能来租界里找找机会,哪怕是小诊所也是一样的,至少先混口饭吃。”

  西装青年叹了口气,无奈的说起了过往。

  “那你怎么不去租界里的大医院试试运气?”

  那小护士很是有些古灵精怪,眨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疑惑了起来。

  听到这儿,青年只好苦笑:

  “现在日本人势力已经渗透进了租界,药品,医疗器械都要严格管制,那些大医院最怕麻烦,是不会收下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