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特殊人才-《血神剑》

  王爷首先被试卷上写的字感到震惊。

  那纸面上的字体显得刚劲有力,而且排列整齐。

  写的字都是竖排,每行都有一定的规定。

  这试卷上提出的看法特别犀利,直指朝廷税瑕疵。

  特别是税收致命的弊病。

  多少年来,朝廷都是按照老祖宗定下的规矩施行。

  这一套方法经过实践检验,是百试百灵的方法,为朝廷带来了巨大的收入。

  然而书生却指出来,如果按照这种税收方法,就会使国家越来越穷。

  并且所有的税收不按实际规矩来办,比如某地发生的灾害,税收照收不误。

  然后朝廷在收到税收后,根据实际情况再加以返还。

  这种做法无异于雪上加霜,影响了救灾的效果,拖延了救灾的时间,让万民陷于饥渴之中。

  特别是官员的提拔,就是按各地的税收高低来确定你的政绩,这种方法是特别错误的。

  它最大的弊病,某些官员为了达到个人的目的,不顾百姓的死活提高税收。

  升高之后就转到另一个地方,担任更高级的职务。

  随着官职提高,它的反作用就会越来越大。

  这种官员管理的地区越来越大,所受害的民众就越来越多。

  书生提出来纠正的方法,像这种只顾个人利益的害群之马的官员,立即撤职查办贬低到偏远地区。

  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由朝廷派出专门懂行的内行人,进行评估,然后确定税收数目。

  总的原则是尽量采用放水养鱼的方法。

  对那些特色的小作坊,还有收入高的作坊,适当减免税收,鼓励他们尽量的多发展。

  对那些主动多交税款的人,朝廷可以予以奖励。

  对有钱的富裕人家,凡是能获得周围百姓的口碑者,当地官府应该对他们进行表彰,鼓励他们这种的善良行为。

  突出者由朝廷亲自赠送匾额,以鼓励这种做法。

  王爷看完全文后连连点头,为书生这大胆的想法感到震惊。

  “我以前一直认为,各地官员的税收方法有所不妥,具体是什么原因我也说不清楚。

  这是考察官员是否有能力治理当地的政绩的唯一标准。

  没想到却有的人为了达到私利,不顾死活,增加税之后,最后受祸害的是当地的百姓。

  而这名提升的官员一走了之,不顾本地百姓的死活,给后任官员造成了障碍。

  而刚到的新任官员官职太低了,又不敢奏本上报朝廷。

  不甘于揭发这种刚刚提升的官员的弊病,造成了恶性的循环,长期下来朝廷的经济必然崩溃。

  这个事情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也就是说各地的税收就按这书生说的建议。

  成立以朝廷为主的税收新的部门,我建议这个部门就起名叫养鱼放水部门。

  由这个书生亲自担任放水部门最高官员,由皇帝直接管理。

  并且以朝廷的名义通知各地部门,来审核各地的税收标准,并按此严格执行。”

  皇帝也感到很兴奋,直接说道。

  “人才难得呀,朝廷有了这样大胆的直言的官员,真是百姓的福分。

  这个名字我记住了,赵小虎确实是虎虎生威,马上我下旨意,亲自接见他,并且迅速地成立放水养鱼部门。”

  王爷听到赵小虎的名字神色一愣,难道就是那个耍猴的人?

  不可能嘛,只有两年的时间,这个人就学成了,而且能写出这种文章的秀才。

  要知道多少人经过数十年的苦读,也未必有这种水平,也未必能写出这种漂亮的一手字。

  王爷就把耍猴人的经过说出来,同时怀疑着。

  “我估计可能是个同名同姓的人。”

  而皇帝却不以为然。

  “你一看就知道了,我认为肯定是就是耍猴人,他长期生活在底层。

  更何况他是耍猴的,在各地行走着,所以对各地的情况很熟悉。

  这多多少少也听说过,看到过各地的税收情况。

  更何况这种天分,不是读书能够读来的,那是一份特殊的天赋,才能看出税收存在的问题。”

  当王爷看到跪在地下的赵小虎,不由的哈哈笑了起来。

  以前猥琐形象的耍猴人,现在变的气质伟岸,见了皇帝并没有感到恐惧。

  当皇帝让他把建设新部门的想法说出来。

  赵小虎侃侃而谈,需要设置多少个人,他的职能是什么?

  这个部门的名字不要叫放水养鱼,要取一个高大震慑名字。

  我建议就叫光明部门,那就是正大光明的公布税收的数目,正大光明的收税。

  让所有的官员百姓都知道,我收你这个地区的理由和税收数目。

  并且鼓励当地的百姓,对违规的官员加收税收,可以大胆举报并且奖励,以制止进一步乱收税收的现象。

  必须出重拳,才能治理这当地官员为非作歹的现象,这比贪污腐化可怕多了。

  他属于彻底毁坏了朝廷的稳固基础,会造成天下大乱的可怕结局。

  如果真的让百姓穷得民不聊生,就会有造反的现象。

  这好比水能载舟,但是也能覆舟,这百姓就像水一样,朝廷就像江河中的一条船。

  经过赵小虎的讲解,王爷跟皇帝越发的重视赵小虎的建议。

  皇帝更是急不可待,下令赵小虎马上上任,迅速的成立光明部。

  这是破天荒的高官,头一次状元升任这么高职位的官员,那等于一品大员。

  赵小虎上任了大刀阔斧,迅速的成立部门,然后火速的派部门的人,到全国各地进行核对审核。

  短短三个月,各地的税收项目就报到朝廷,由皇帝审批后直接下达到各地。

  很快的有个地区遭了水灾,并没有按以往一样强行征税。

  而是按照新的方法,除了减税之外,大量的物资直接到位,很快的受灾的地方开始补种庄稼。

  更令人欣喜的,没有大量的灾民逃荒到各地去讨吃要饭,或者涌进城里造成混乱。

  皇帝接到这一消息感到十分的高兴,表彰当地的官员治理有方。

  没想到当地官员,直接说这是赵小虎的功劳,是按他的方法迅速救灾到位,也有他的一份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