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未至,芜园却已人影绰绰。
昨夜世界树熄灭的那一刻,整片东域仿佛被抽去了魂魄。天地间的灵流变得滞涩,修士们体内的真元如困于浅溪之鱼,运转迟缓。而当第一缕微光穿透云层时,消息已然传遍——“归源试炼”将启,由沈青芜亲自主持,地点设在昔日讲经台旧址。
但与众人预料不同的是,她并未立即开启试炼阵法。
而是命人在废墟之上搭起一座简陋木台,四周不布结界、不立符柱,仅置三盏油灯、一盆清水、一面铜镜。
“今日不开试炼。”她在清晨的第一声钟响后现身,声音清冷如山泉,“今日,我开‘本源课’。”
台下人群骚动。
来自各大宗门的弟子面面相觑。有人冷笑:“我们跋涉千里而来,不是听一个女子讲道说教的。”
“是啊,若无捷径可走,何必来此?”
沈青芜不怒,也不辩,只是缓缓卷起左袖。
一道蜿蜒的疤痕赫然显现,自腕骨延伸至肘心,形如枯藤缠枝。她指尖轻抚其上,淡淡道:“这是我在十六岁那年,强行融合灵根留下的伤。当时我以为,只要能掌控更强大的力量,就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于是我潜入禁地,以血为引,试图与那团来自虚渊的紫灵根共鸣。”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
“结果呢?遭到反噬,烧尽了我的经脉。整整一年,我无法调动一丝灵力,连走路都需人搀扶。最可怕的是——它开始吞噬我的记忆,忘了自己是谁,甚至一度以为自己本就是一团火焰。”
台下渐渐安静。
“后来我才明白,跨界之力之所以危险,不是因为它强大,而是因为它‘不属于你’。就像把海潮灌入陶罐,哪怕你再渴望拥有海洋,容器本身若不能承受,终将碎裂。”
她转身走向那盆清水,伸手搅动。
水面涟漪荡开,映出每个人的倒影,却皆模糊不清。
“你们看得到自己吗?”她问。
无人作答。
“因为你们早已忘了‘我是谁’。你们修功法、夺机缘、抢法宝,却从不曾静下来问一句:我的灵根为何属木?我的心性为何喜静?我真正的力量,是来自外物,还是源于自身?”
一名青年修士忍不住站出:“可若不借外力,如何突破瓶颈?金丹难成,元婴更是遥不可及!难道让我们一辈子困在这具凡躯之中?”
沈青芜看着他,眼神温和了些:“你说得没错。修行之路,的确需要融合。但顺序错了,一切皆空——‘先懂己,再融他。’”
她指向铜镜:“现在,请诸位凝视镜中之影,回答三个问题:
第一,你最初为何踏上修行路?
第二,你最不愿面对的弱点是什么?
第三,如果明天你将失去所有修为,你还剩下什么?”
人群沉默。
有人低头,有人皱眉,更有几人眼中闪过怒意,转身离去。
沈青芜并不挽留。
她知道,这些人本就不属于“归源”的行列。
真正的修行者,不会惧怕直视内心。
雨后的空气湿润而沉重,阳光斜照在讲经台残破的石阶上,泛着青苔般的微光。沈青芜盘膝坐下,闭目调息。片刻后,她再度开口,声音低缓,却字字清晰:“我曾以为,世界树赋予我的能力,是我修行的根本。可直到那一夜,我失去了与它的共鸣,才终于明白——真正支撑我的,从来不是那枚青玉环,也不是血脉中的古老印记,而是那个即使经脉尽毁、记忆消散,仍坚持爬起来继续前行的‘我’。”
她睁开眼,望向远方群山。
“所以,我不教你们如何吸收混沌灵气,也不授你们破解封印之法。我要你们做的,只有一件事:找回自己的本源节奏。”
说着,她轻轻拍地。
刹那间,地面浮现出一圈圈细微的波纹,如同心跳的频率。每一个靠近的人都感觉到胸口微微震动,仿佛体内某处沉睡的东西正在苏醒。
“感受它。”她说,“那是你最初的律动,是你生命诞生时,与天地同步的节拍。有人快,有人慢;有人刚烈如雷,有人柔韧似水。没有高低,只有契合。”
陆续有人盘坐下来,闭目感应。
起初杂念纷飞,但随着时间推移,一些人脸上浮现出恍然之色。有位老妪忽然泪流满面——她记起了童年时在溪边采药的日子,那时她的灵力虽弱,却与草木心意相通;一位年轻剑修则猛然睁眼,喃喃道:“原来……我一直抗拒的是‘等待’。我总想一剑破万法,可我的本源,其实是‘守’。”
沈青芜微微颔首。
这才是“归源”的开始。
就在此时,林梦冉匆匆赶来,在她耳边低语几句。
沈青芜神色微变,随即起身,走向角落一处僻静之地。
叶临渊正站在那里,右臂的蓝纹已被一层符纸覆盖,但他脸色苍白,额角渗汗。
“我又听见那个声音了。”他低声说,“这次更清楚。他说……‘01不是失败品,是进化。’”
沈青芜盯着他:“你还记得小时候的事吗?比如,你第一次觉醒灵力是在何时?”
叶临渊皱眉思索:“五岁……那天下了大雨,我在祠堂外跪着。族老说我体内有‘异种波动’,必须封印。他们用寒铁链锁住我三天,直到蓝纹沉寂。”
沈青芜心头一震。
《古禁术录》中提到,“双生共鸣计划”正是在百年前叶氏最辉煌时期秘密启动的项目,旨在通过基因改造,培育能承载跨界之力的“完美容器”。而实验对象,全是五岁前觉醒异常灵纹的族中子弟。
也就是说……叶临渊,极有可能就是Y的延续体。
“你有没有做过一个梦?”她忽然问,“梦见自己站在一片漆黑的地宫里,面前是一扇刻满眼睛的门?”
叶临渊猛地抬头:“你怎么知道?”
沈青芜深吸一口气:“因为你体内的蓝纹,不是天赋,是烙印。它是某种意识接入的接口。而‘净世者’——那个脱离控制的副人格,正在试图通过你,重新连接地脉网络。”
叶临渊怔住。
“那你为什么还要让我留下?”他声音沙哑,“明知我是隐患,为什么不把我关起来,或者……杀了我?”
“因为我相信,你是‘叶临渊’,而不是某个编号。”沈青芜直视他的眼睛,“你说你听见声音叫你。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能听见?也许不是他在召唤你,而是你在抵抗他。每一次你清醒地选择停下脚步,每一次你拒绝使用蓝纹的力量,都是你在说:**我不愿成为你**。”
叶临渊呼吸微颤。
远处,铜镜中的光影忽然剧烈晃动。
与此同时,地下深处传来一声极轻微的“咔”。
像是锁链断裂。
沈青芜猛然回头,望向讲经台下方的地宫入口。
风骤停,鸟无声。
就连那三盏油灯的火焰,也在同一瞬间凝固成冰蓝色。
她缓缓抬起手,掌心浮现一枚由世界树汁液凝成的符印——那是昨夜树干流出黑液后,唯一未被污染的核心结晶。
“归源试炼,不能等七日了。”她低声道,“我们必须赶在他完全苏醒之前,切断地宫与外界的灵脉连接。”
林梦冉紧张追问:“可现在开启试炼,很多人还没准备好……”
“那就让他们在真实面前学会准备。”沈青芜转身,面向人群,声音陡然拔高:“听着!归源试炼,即刻开启!唯有真正接纳自我者,方可进入核心阵眼。其余人,止步于外环结界!若强行闯入——生死自负!”
话音落下,她双手合十,将那枚结晶狠狠按入地面。
轰——!
整座讲经台崩裂开来,尘土飞扬中,一道螺旋向下的阶梯缓缓浮现,通向幽暗未知的深处。阶梯两侧,浮现出无数古老的铭文,每一字都在跳动,宛如活物的心跳。
“汝欲取彼力,必先舍己执。”
“非融于外,乃归于内。”
“入此门者,当知:你所追寻的力量,从未离开。”
第一批修士犹豫着踏上阶梯,刚迈下三级,便有人惨叫倒地——他们的灵器自行炸裂,功法逆行,整个人蜷缩颤抖,仿佛被剥离了赖以生存的外壳。
另一些人则安然通过,眼中光芒渐亮,似有所悟。
而叶临渊站在边缘,久久未动。
最终,他撕下符纸,露出那条仍在蠕动的蓝纹,一步踏上了阶梯。
就在他足尖触阶的瞬间,地底深处,那扇刻满眼睛的门,缓缓睁开了其中一只。
寂静中,响起一声低笑:“欢迎回家,弟弟。”
昨夜世界树熄灭的那一刻,整片东域仿佛被抽去了魂魄。天地间的灵流变得滞涩,修士们体内的真元如困于浅溪之鱼,运转迟缓。而当第一缕微光穿透云层时,消息已然传遍——“归源试炼”将启,由沈青芜亲自主持,地点设在昔日讲经台旧址。
但与众人预料不同的是,她并未立即开启试炼阵法。
而是命人在废墟之上搭起一座简陋木台,四周不布结界、不立符柱,仅置三盏油灯、一盆清水、一面铜镜。
“今日不开试炼。”她在清晨的第一声钟响后现身,声音清冷如山泉,“今日,我开‘本源课’。”
台下人群骚动。
来自各大宗门的弟子面面相觑。有人冷笑:“我们跋涉千里而来,不是听一个女子讲道说教的。”
“是啊,若无捷径可走,何必来此?”
沈青芜不怒,也不辩,只是缓缓卷起左袖。
一道蜿蜒的疤痕赫然显现,自腕骨延伸至肘心,形如枯藤缠枝。她指尖轻抚其上,淡淡道:“这是我在十六岁那年,强行融合灵根留下的伤。当时我以为,只要能掌控更强大的力量,就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于是我潜入禁地,以血为引,试图与那团来自虚渊的紫灵根共鸣。”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
“结果呢?遭到反噬,烧尽了我的经脉。整整一年,我无法调动一丝灵力,连走路都需人搀扶。最可怕的是——它开始吞噬我的记忆,忘了自己是谁,甚至一度以为自己本就是一团火焰。”
台下渐渐安静。
“后来我才明白,跨界之力之所以危险,不是因为它强大,而是因为它‘不属于你’。就像把海潮灌入陶罐,哪怕你再渴望拥有海洋,容器本身若不能承受,终将碎裂。”
她转身走向那盆清水,伸手搅动。
水面涟漪荡开,映出每个人的倒影,却皆模糊不清。
“你们看得到自己吗?”她问。
无人作答。
“因为你们早已忘了‘我是谁’。你们修功法、夺机缘、抢法宝,却从不曾静下来问一句:我的灵根为何属木?我的心性为何喜静?我真正的力量,是来自外物,还是源于自身?”
一名青年修士忍不住站出:“可若不借外力,如何突破瓶颈?金丹难成,元婴更是遥不可及!难道让我们一辈子困在这具凡躯之中?”
沈青芜看着他,眼神温和了些:“你说得没错。修行之路,的确需要融合。但顺序错了,一切皆空——‘先懂己,再融他。’”
她指向铜镜:“现在,请诸位凝视镜中之影,回答三个问题:
第一,你最初为何踏上修行路?
第二,你最不愿面对的弱点是什么?
第三,如果明天你将失去所有修为,你还剩下什么?”
人群沉默。
有人低头,有人皱眉,更有几人眼中闪过怒意,转身离去。
沈青芜并不挽留。
她知道,这些人本就不属于“归源”的行列。
真正的修行者,不会惧怕直视内心。
雨后的空气湿润而沉重,阳光斜照在讲经台残破的石阶上,泛着青苔般的微光。沈青芜盘膝坐下,闭目调息。片刻后,她再度开口,声音低缓,却字字清晰:“我曾以为,世界树赋予我的能力,是我修行的根本。可直到那一夜,我失去了与它的共鸣,才终于明白——真正支撑我的,从来不是那枚青玉环,也不是血脉中的古老印记,而是那个即使经脉尽毁、记忆消散,仍坚持爬起来继续前行的‘我’。”
她睁开眼,望向远方群山。
“所以,我不教你们如何吸收混沌灵气,也不授你们破解封印之法。我要你们做的,只有一件事:找回自己的本源节奏。”
说着,她轻轻拍地。
刹那间,地面浮现出一圈圈细微的波纹,如同心跳的频率。每一个靠近的人都感觉到胸口微微震动,仿佛体内某处沉睡的东西正在苏醒。
“感受它。”她说,“那是你最初的律动,是你生命诞生时,与天地同步的节拍。有人快,有人慢;有人刚烈如雷,有人柔韧似水。没有高低,只有契合。”
陆续有人盘坐下来,闭目感应。
起初杂念纷飞,但随着时间推移,一些人脸上浮现出恍然之色。有位老妪忽然泪流满面——她记起了童年时在溪边采药的日子,那时她的灵力虽弱,却与草木心意相通;一位年轻剑修则猛然睁眼,喃喃道:“原来……我一直抗拒的是‘等待’。我总想一剑破万法,可我的本源,其实是‘守’。”
沈青芜微微颔首。
这才是“归源”的开始。
就在此时,林梦冉匆匆赶来,在她耳边低语几句。
沈青芜神色微变,随即起身,走向角落一处僻静之地。
叶临渊正站在那里,右臂的蓝纹已被一层符纸覆盖,但他脸色苍白,额角渗汗。
“我又听见那个声音了。”他低声说,“这次更清楚。他说……‘01不是失败品,是进化。’”
沈青芜盯着他:“你还记得小时候的事吗?比如,你第一次觉醒灵力是在何时?”
叶临渊皱眉思索:“五岁……那天下了大雨,我在祠堂外跪着。族老说我体内有‘异种波动’,必须封印。他们用寒铁链锁住我三天,直到蓝纹沉寂。”
沈青芜心头一震。
《古禁术录》中提到,“双生共鸣计划”正是在百年前叶氏最辉煌时期秘密启动的项目,旨在通过基因改造,培育能承载跨界之力的“完美容器”。而实验对象,全是五岁前觉醒异常灵纹的族中子弟。
也就是说……叶临渊,极有可能就是Y的延续体。
“你有没有做过一个梦?”她忽然问,“梦见自己站在一片漆黑的地宫里,面前是一扇刻满眼睛的门?”
叶临渊猛地抬头:“你怎么知道?”
沈青芜深吸一口气:“因为你体内的蓝纹,不是天赋,是烙印。它是某种意识接入的接口。而‘净世者’——那个脱离控制的副人格,正在试图通过你,重新连接地脉网络。”
叶临渊怔住。
“那你为什么还要让我留下?”他声音沙哑,“明知我是隐患,为什么不把我关起来,或者……杀了我?”
“因为我相信,你是‘叶临渊’,而不是某个编号。”沈青芜直视他的眼睛,“你说你听见声音叫你。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能听见?也许不是他在召唤你,而是你在抵抗他。每一次你清醒地选择停下脚步,每一次你拒绝使用蓝纹的力量,都是你在说:**我不愿成为你**。”
叶临渊呼吸微颤。
远处,铜镜中的光影忽然剧烈晃动。
与此同时,地下深处传来一声极轻微的“咔”。
像是锁链断裂。
沈青芜猛然回头,望向讲经台下方的地宫入口。
风骤停,鸟无声。
就连那三盏油灯的火焰,也在同一瞬间凝固成冰蓝色。
她缓缓抬起手,掌心浮现一枚由世界树汁液凝成的符印——那是昨夜树干流出黑液后,唯一未被污染的核心结晶。
“归源试炼,不能等七日了。”她低声道,“我们必须赶在他完全苏醒之前,切断地宫与外界的灵脉连接。”
林梦冉紧张追问:“可现在开启试炼,很多人还没准备好……”
“那就让他们在真实面前学会准备。”沈青芜转身,面向人群,声音陡然拔高:“听着!归源试炼,即刻开启!唯有真正接纳自我者,方可进入核心阵眼。其余人,止步于外环结界!若强行闯入——生死自负!”
话音落下,她双手合十,将那枚结晶狠狠按入地面。
轰——!
整座讲经台崩裂开来,尘土飞扬中,一道螺旋向下的阶梯缓缓浮现,通向幽暗未知的深处。阶梯两侧,浮现出无数古老的铭文,每一字都在跳动,宛如活物的心跳。
“汝欲取彼力,必先舍己执。”
“非融于外,乃归于内。”
“入此门者,当知:你所追寻的力量,从未离开。”
第一批修士犹豫着踏上阶梯,刚迈下三级,便有人惨叫倒地——他们的灵器自行炸裂,功法逆行,整个人蜷缩颤抖,仿佛被剥离了赖以生存的外壳。
另一些人则安然通过,眼中光芒渐亮,似有所悟。
而叶临渊站在边缘,久久未动。
最终,他撕下符纸,露出那条仍在蠕动的蓝纹,一步踏上了阶梯。
就在他足尖触阶的瞬间,地底深处,那扇刻满眼睛的门,缓缓睁开了其中一只。
寂静中,响起一声低笑:“欢迎回家,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