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爸爸纳斯德是“魔物猎人”,所以爱尔琳妮从小就对魔物非常熟悉。
魔物是一种带贬义的、对某个特殊群体的统称,魔兽也包含其中。
不过魔兽这个词是中性的,而且绝大多数魔兽都带智慧,一般情况下称呼某种存在为“魔物”基本都是在采用这个词的最远古词性——被黑暗诅咒的不死生物。
魔物没有固定的形体,大多数魔物在诞生的那一刻就会随机对周围的物体进行“复制”,例如亚特兰蒂斯的魔物“无敌暴君”,大概率就是在它诞生后不久,复制了周围狼人的模样。
同时,魔物使用魔法几乎没有魔力限制,某种意义上它们的蓝条是无限的,而且身体方面也和绝大多数生物不一样,生物被捅穿心脏或者脑袋会死,但是魔物不会,它们幻化而成的身体基本没有弱点,只能使用强力的魔法硬灌,直接魔物灌死。
换句话说就是……魔物没有寿命限制,生命值很高,而且生命恢复非常恐怖,没有弱点,无限蓝,无限恢复,不管你打它哪里都能快速恢复。
作为代价,魔物无法繁衍,绝大多数没有智慧,只会凭借本能行动。
至于击杀魔物的方法也很简单——一口气将它们的生命值打空,不让它恢复就行。
这也是纳斯德数十万年下来和魔物战斗所养成的习惯,他教给爱尔琳妮的大多数魔法都是爆发性的,例如“创世之破”,讲究的就是一击毙命,或者类似暗元素魔法那样的叠“dot”属性,直接压制住魔物的恢复。
然而,现在伊格尼萨结界内部的这些魔物打破了爱尔琳妮对于魔物的印象,也让她想明白了一件事。
这件事就是——魔物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这个问题困扰了爱尔琳妮上百年,也困扰了纳斯德数十万年。
在爱尔琳妮的印象中,魔物似乎并非伊芙大陆专属,而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各个世界的“错误”。
甚至于曾经的神秘河似乎都出现过魔物,还因此闹过“魔物危机”。
那么……这种没有智慧,无法沟通,只会凭本能行动的怪东西为什么会出现?
它们体内的魔力又是靠什么在输送?
就算是伊芙大陆的人类,在释放魔法前都需要先将空气里的元素魔力吸收,或者干脆命令空气中的魔法为自己做事,魔法用多了自己体内的魔力就会枯竭……凭什么魔物使用魔法不需要消耗魔力值?
这些问题,此时漂浮在彼岸之海上的爱尔琳妮都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答案。
她感觉自己有些想明白了为何魔物会出现,以及为何魔物大都会出现在“压力大”“黑暗”的地方。
因为这玩意本身就是一种类似“负能量”的东西。
以地球的“互联网高压锅”情况举例,地球上每个人一天的“情绪值”都是有限的,或者……直白一点来说,大家能接受的“委屈值”是有限的,当一个人白天被老板骂,坐地铁遭同行的人白眼,回家后玩会儿游戏还要被队友压力,那么这个人每天的负面情绪或者说“负能量”就可以说拉满了。
这些“负能量”如果控制得不好,就有可能衍生出“魔物”这种存在。
为什么“负能量”会衍生出魔物?
这大概率是神秘河在创世的时候,一种“能量自适应”的法则在起作用。
用伊芙大陆的魔法师举例,魔法师本身所能施展的魔法,肯定不会完全等同于他自身的实力上限,会有一定的“能量冗余”。
比如说,有个魔法师,他体内的魔力值是100,那么当他施展魔力的时候,如果只能施展出100的魔法,这个魔法精确到分子级别,一点不少,一个分子也不多,当100魔力值的魔法施放完毕后,这个魔法师就宣布空蓝,什么魔法都放不出来了……那么这样的设定会带来非常多的问题。
就像一个人……你总不能用严格的数字去限制他的各项数值,比如地球的班长大人易遥今天下午能跑3000米,那她是不是今后最多只能跑3000米?再多跑1米就会因为“违反宇宙法则”而暴毙?
这样的设定是不合理的,是死气沉沉的,类似的设定肯定不会诞生出多姿多彩的宇宙。
所以在每个宇宙设定之初,无论是人的“情绪”“压力”,还是魔法师的“魔力”“力气”等等数值,它都是有一个允许浮动的“自适应区间”。
有可能一个人今天心情好一点,被老板骂了也无所谓,乘坐地铁被几个老头要求让座也是乐呵呵的,回家后玩一把游戏被队友压力了也能快速点击下一把继续游戏,这种情况就是“自适应”法则在起作用。
一个魔法师,他的魔力值是100,按理来说他平时只能释放100魔力值左右的魔法,但是有一天他去森林玩,遇到了高级魔兽,为了逃命,他肾上腺素飙升,超越了身体的极限,一口气用出了150甚至是200魔力值的魔法,这些都是在宇宙法则“自适应魔力”允许的范围内。
宇宙在创世之初,就允许原本只能跑3000米的人类偶尔突破自我跑了4000米,只有100魔力值的魔法师超越极限使用了200魔力的魔法……
这种“自适应区间”确实可以让整个世界变得丰富多彩,让人类能看到希望,看到自己的极限,但……代价呢?
像那个因为要逃命而使用了200魔力值的魔法师,他体内的魔力按理来说只有100,而他却用出了200的魔法,这空缺的100魔力值要怎么填补?
于是“负能量”的概念便出现了。
这也是压力越大的地方,“黑暗能量”“魔物”之类的概念就越多的主要原因。
神魔混战时期,世界到处都在打仗,压力自然大,由压力带来的负能量诞生了魔物,当纳斯德组成了盟军,为世界带来和平后,大家压力下去了,魔物自然也就少了。
如果这个猜测正确的话,那么当初神秘河爆发的“错误”,大概率就是太多世界压力爆炸,导致“负能量”不受控,最后影响到了神秘河的结果。
同时,小艾尔选择删除自身记忆,也是一种类似“回归自我”的行为。
见证了那么多的负能量,那时候的小艾尔估计距离“黑化”不远了,甚至爱尔琳妮哪天在神秘河再看到一个“黑化小艾尔”,她自己都不意外。
——世界上的每个人就像是在嗷嗷待哺的小猫,每一只小猫基本都能喝到足够维持生命的奶,但有些小猫压力太大,肚子太饿,不断踩奶,弄得到处都是。
这些散落一地的奶……就是魔物的能量来源。
“……”
……
魔物是一种带贬义的、对某个特殊群体的统称,魔兽也包含其中。
不过魔兽这个词是中性的,而且绝大多数魔兽都带智慧,一般情况下称呼某种存在为“魔物”基本都是在采用这个词的最远古词性——被黑暗诅咒的不死生物。
魔物没有固定的形体,大多数魔物在诞生的那一刻就会随机对周围的物体进行“复制”,例如亚特兰蒂斯的魔物“无敌暴君”,大概率就是在它诞生后不久,复制了周围狼人的模样。
同时,魔物使用魔法几乎没有魔力限制,某种意义上它们的蓝条是无限的,而且身体方面也和绝大多数生物不一样,生物被捅穿心脏或者脑袋会死,但是魔物不会,它们幻化而成的身体基本没有弱点,只能使用强力的魔法硬灌,直接魔物灌死。
换句话说就是……魔物没有寿命限制,生命值很高,而且生命恢复非常恐怖,没有弱点,无限蓝,无限恢复,不管你打它哪里都能快速恢复。
作为代价,魔物无法繁衍,绝大多数没有智慧,只会凭借本能行动。
至于击杀魔物的方法也很简单——一口气将它们的生命值打空,不让它恢复就行。
这也是纳斯德数十万年下来和魔物战斗所养成的习惯,他教给爱尔琳妮的大多数魔法都是爆发性的,例如“创世之破”,讲究的就是一击毙命,或者类似暗元素魔法那样的叠“dot”属性,直接压制住魔物的恢复。
然而,现在伊格尼萨结界内部的这些魔物打破了爱尔琳妮对于魔物的印象,也让她想明白了一件事。
这件事就是——魔物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这个问题困扰了爱尔琳妮上百年,也困扰了纳斯德数十万年。
在爱尔琳妮的印象中,魔物似乎并非伊芙大陆专属,而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各个世界的“错误”。
甚至于曾经的神秘河似乎都出现过魔物,还因此闹过“魔物危机”。
那么……这种没有智慧,无法沟通,只会凭本能行动的怪东西为什么会出现?
它们体内的魔力又是靠什么在输送?
就算是伊芙大陆的人类,在释放魔法前都需要先将空气里的元素魔力吸收,或者干脆命令空气中的魔法为自己做事,魔法用多了自己体内的魔力就会枯竭……凭什么魔物使用魔法不需要消耗魔力值?
这些问题,此时漂浮在彼岸之海上的爱尔琳妮都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答案。
她感觉自己有些想明白了为何魔物会出现,以及为何魔物大都会出现在“压力大”“黑暗”的地方。
因为这玩意本身就是一种类似“负能量”的东西。
以地球的“互联网高压锅”情况举例,地球上每个人一天的“情绪值”都是有限的,或者……直白一点来说,大家能接受的“委屈值”是有限的,当一个人白天被老板骂,坐地铁遭同行的人白眼,回家后玩会儿游戏还要被队友压力,那么这个人每天的负面情绪或者说“负能量”就可以说拉满了。
这些“负能量”如果控制得不好,就有可能衍生出“魔物”这种存在。
为什么“负能量”会衍生出魔物?
这大概率是神秘河在创世的时候,一种“能量自适应”的法则在起作用。
用伊芙大陆的魔法师举例,魔法师本身所能施展的魔法,肯定不会完全等同于他自身的实力上限,会有一定的“能量冗余”。
比如说,有个魔法师,他体内的魔力值是100,那么当他施展魔力的时候,如果只能施展出100的魔法,这个魔法精确到分子级别,一点不少,一个分子也不多,当100魔力值的魔法施放完毕后,这个魔法师就宣布空蓝,什么魔法都放不出来了……那么这样的设定会带来非常多的问题。
就像一个人……你总不能用严格的数字去限制他的各项数值,比如地球的班长大人易遥今天下午能跑3000米,那她是不是今后最多只能跑3000米?再多跑1米就会因为“违反宇宙法则”而暴毙?
这样的设定是不合理的,是死气沉沉的,类似的设定肯定不会诞生出多姿多彩的宇宙。
所以在每个宇宙设定之初,无论是人的“情绪”“压力”,还是魔法师的“魔力”“力气”等等数值,它都是有一个允许浮动的“自适应区间”。
有可能一个人今天心情好一点,被老板骂了也无所谓,乘坐地铁被几个老头要求让座也是乐呵呵的,回家后玩一把游戏被队友压力了也能快速点击下一把继续游戏,这种情况就是“自适应”法则在起作用。
一个魔法师,他的魔力值是100,按理来说他平时只能释放100魔力值左右的魔法,但是有一天他去森林玩,遇到了高级魔兽,为了逃命,他肾上腺素飙升,超越了身体的极限,一口气用出了150甚至是200魔力值的魔法,这些都是在宇宙法则“自适应魔力”允许的范围内。
宇宙在创世之初,就允许原本只能跑3000米的人类偶尔突破自我跑了4000米,只有100魔力值的魔法师超越极限使用了200魔力的魔法……
这种“自适应区间”确实可以让整个世界变得丰富多彩,让人类能看到希望,看到自己的极限,但……代价呢?
像那个因为要逃命而使用了200魔力值的魔法师,他体内的魔力按理来说只有100,而他却用出了200的魔法,这空缺的100魔力值要怎么填补?
于是“负能量”的概念便出现了。
这也是压力越大的地方,“黑暗能量”“魔物”之类的概念就越多的主要原因。
神魔混战时期,世界到处都在打仗,压力自然大,由压力带来的负能量诞生了魔物,当纳斯德组成了盟军,为世界带来和平后,大家压力下去了,魔物自然也就少了。
如果这个猜测正确的话,那么当初神秘河爆发的“错误”,大概率就是太多世界压力爆炸,导致“负能量”不受控,最后影响到了神秘河的结果。
同时,小艾尔选择删除自身记忆,也是一种类似“回归自我”的行为。
见证了那么多的负能量,那时候的小艾尔估计距离“黑化”不远了,甚至爱尔琳妮哪天在神秘河再看到一个“黑化小艾尔”,她自己都不意外。
——世界上的每个人就像是在嗷嗷待哺的小猫,每一只小猫基本都能喝到足够维持生命的奶,但有些小猫压力太大,肚子太饿,不断踩奶,弄得到处都是。
这些散落一地的奶……就是魔物的能量来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