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水手折损率-《清穿:摆烂后康熙听到了我的心声》

  ‘老头子这土老冒儿肯定想象不到,这世上居然还有能把人带上天的东西,嘿嘿嘿……’

  ‘话说慈禧还坐过汽车呢!末代皇帝溥仪倒是火车飞机轮船都体验了一把。’

  康熙又听见一个关键词,末代皇帝。

  ‘洋鬼子全都扛着长枪短炮的,用热武器轰炸大清的国门,满人瘦的跟麻杆一样,还跟人比射箭呢,真是搞笑。’

  ‘倭寇那弹丸大的地方,几百万兵力把几万万人口的大清按在地上摩擦,到那时谁管你是满人汉人,通通都是待宰的羔羊,甚至满人更富,死得更惨。’

  胤礽嘲讽了几句之后便不再开口。

  而康熙的手已经紧紧捏住了笔杆子,他已经听过许多次关于大清末年的事儿,每一次他都不大好受。

  他熟读历史,知道每个王朝末年沉疴良多,倾覆是在所难免的,可听到胤礽的心声里,满人丢了气节,冲着侵略者摇尾乞怜,而不是像前朝那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便怒火难消。

  康熙处处都想与前朝争个高下,然而他的子孙却叫他丢尽了脸面!

  胤礽熬完了五天之后,康熙终于松口,借调两个的火器工匠给胤禟,代价就是胤礽必须在乾清宫批满一个月的奏折。

  胤礽挺想骂人,真的!

  但是他又怕他骂了,康熙这老头子反悔。

  他已经被折磨了五天了,要是康熙反悔,他这五天不是白难受了。

  权衡利弊之后,胤礽只得同意。

  船厂造宝船的时候,胤礽就想好要在上头安装十门大炮,除了这十门之外,胤礽还提醒胤禟,宝船上要备足枪支弹药,碗口大将军也要配上几门。

  三月底,胤礽“服役”出来,宝船已经建造完成,不日就能出发。

  而胤禩那边已经出发去黑水一个多月了。

  胤礽从乾清宫出来之后,直接在毓庆宫窝了小半个月,期间什么事儿都懒得管。

  在乾清宫的一个月里,他的作息时间严格按照康熙的作息时间来。

  他曾经仔细地算过一笔账,康熙大概早上四点就起了,晚上八九点睡觉。

  每天的睡眠时间差不多也是七八个小时,可哪家好人天黢黑的时候就起床读书?

  康熙岁数大了觉少,他可年轻着呢!

  四月初,宝船下海出发。

  康熙不知是出于什么考量,将刚入朝办差的胤祥派给了胤禛。

  叫他协助胤禛处理港口事务,让他多观察水手的训练方法,学成归来之时,最好能挑选上三旗的旗丁,组建一支水手队伍。

  胤礽觉得他过于理想化了。

  这年月水手的折损率实在太高了,尤其是新手。

  亨利的商船不算大,上回出海带出去的人手才五百二十六个,回来就只剩四百七十几个了。

  出海一次就折损了五十多个,对于旗丁稀少的满人来说,这样的折损是他们承担不起的,康熙的想象很美好,把汉人摘出去,避免了许多风险。

  但等他见识到水手的折损率,他就不会这么想了。

  四月中旬,胤礽歇够了,再次出发去巡查官道的修路进度。

  第一站便是十二阿哥胤祹负责的京津官道,按照他的设想,现在京津路段的进展应该有三分之二左右,不过要想彻底完工,津门几个县区的道路也得修整。

  今年还有七个多月,未必能修成。

  等他到了地方才发现,工程的进度比他设想的还要快一点。

  晒得黢黑的胤祹听闻胤礽来了,脸上满是惊喜,忙丢下几个工部的官员亲自去迎接。

  他跑过来的时候,胤礽正在查看道路所用的石料,

  “二哥!”

  胤祹不是不识好歹的人,打从有记忆以来,他就知道自己不怎么受人待见。

  稍微大了一点之后,他也想清楚了自己不受待见的原因。

  最重要的当然是皇阿玛不看重他这个儿子,否则根本不会把他抱给苏麻喇姑——

  哪怕苏麻喇姑在皇阿玛心里的地位再高,也掩盖不了苏麻喇姑是个奴才的事实。

  他一个皇子,被抱给苏麻喇姑排忧解闷,本身就是一件很离谱的事情。

  想明白了之后,胤祹也不恨苏麻喇姑,甚至还分外感激她,因为他明白,如果不是苏麻喇姑,他与额娘的日子只会更差。

  入朝办差之前他就已经做好了在朝堂上打杂工的准备了,没想到二哥居然会亲自开口把他要过来。

  还将他带在身边亲自教导。

  仅仅一年的时间,他就能够独当一面了,这都要感激二哥!

  听见胤祹的声音,胤礽将视线从路面上挪开,待看到胤祹那一排白的发光的牙齿之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我说小祹子,你怎么晒成这个样子了?”

  胤祹低头看了一眼自己黑黢黢的手背,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这地方又没个遮挡,太阳太毒了些。”

  他没好意思说是因为自己头一次办差,事事都想尽善尽美,所以每个环节他都要亲自过一遍。

  在外头晒多了,可不就成了现在这黝黑的模样。

  胤礽也没有嘲笑他的意思,这块的路面只铺设了大石块,他刚才检查了一下,发现都是好石料,这足以证明胤祹的尽职尽责。

  “孤知道你是头一次办差,想尽可能把差事办得漂亮,但也没有必要事事都靠自己,还是要学会培养自己的心腹。”

  这已经不是胤礽第一次跟胤祹说这种话了,胤祹憨厚的应了一声,

  “弟弟知道的。”

  “我这回过来,帮你带了几套夏装,是苏姑姑和庶妃的针线,她们都挺记挂你的,有时间多给她们写信。”

  胤礽与胤祹相处的时间不长,不过也能看出他是个懂得感恩的人,所以也愿意多花时间提点他。

  苏麻喇姑今年已经八十九岁高龄了,她精力不济,自是做不得针线,不过那几套衣服里头确实有两套,是她交代底下的人为胤祹做的。

  上辈子苏麻喇姑的大限之期是三年后,这年月能活到九十多岁的人可不多。

  “弟弟晓得了,谢谢二哥。”

  胤祹面露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