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大限将至-《清穿:摆烂后康熙听到了我的心声》

  翻过年后,身上有差事的弟弟们又陆续的离开了京都。

  而胤礽关注的那几件大事儿也有了着落。

  十多年前,商队从国外带回来两只长绒羊,胤礽便觉得那两只羊能剃毛抽绒,说不得羊绒纺线就能成为现实。

  但是由于那两只羊能剃下来,当成纺线原料的毛量不多,所以胤礽便让那人精心喂养那两只羊,每年在夏季的时候剃毛。

  后来两只羊又陆陆续续生了几对小羊,如今的族群已经堪称庞大,这么多年收集起来的羊绒也极为可观。

  去年胤礽就找了几个会销制皮料的工匠,先把羊绒上头的油脂清洗掉,洗干净无异味后,又找了纺线的熟手,把羊绒纺成了线。

  胤礽知道这样粗的线不大适合织成布匹,所以便搜肠刮肚地将他那些古早的记忆翻了出来,亲自上手织了一条围巾。

  虽然是有些丑,但那群时常与纺织打交道的女子很快便从中获得了启发。

  并且,她们还有胤礽画出的毛衣图样作为指导,在一群人紧锣密鼓地研究了三个多月之后,大清第一件毛衣正式问世。

  当时还是大夏天,胤礽高兴的亲自上身试了试,并大方地赏了参与进去的女子许多金银。

  而后便将胤禟唤进了宫。

  胤禟对于那件毛衣的观感一般,因为它是套头的,胤禟觉得他穿到身上的方式有些不雅观。

  胤礽没跟他过多解释,只是让他将羊绒纺线推广出去,并且去东北考察一下当地的长绒羊适不适合取绒纺线。

  胤禟即便不理解,但还是乖巧的接了差事。

  他跟着二哥的想法做生意就没吃过亏,不管二哥想让他去办什么,他都会没有疑问的去办。

  胤禟考察之后,得出了当地长绒羊也可以取绒的结论,于是今年他的绸缎庄里就多了一项业务——卖羊绒线。

  并且有专人去推广织毛衣的技术,于是一场关于服装行业的变革也在悄然发生着。

  除了这件事之外,京城的第一所中学,也在年后成功开办。

  第一批学生就是从小学里十挑一挑出来的,而大学还要再等三年。

  如今小学已经开遍了京城附近的城市,且朝着更远的地方辐射。

  有些成年人也开始在工厂招工政策的影响下开始扫盲了,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襄逸十年四月,胤礽收到了来自西方的信件,是胤禛寄来的。

  与之同时送过来的还有两船的金银矿石,以及各色各样的宝石。

  胤礽看完了信件之后,才知道老大他们几个已经在那边成功占领了一块土地,且已经拿到了当地大部分的铁矿、煤矿的开采权,现在正撺掇着邻居跟帝国开战呢。

  送回到京城的钱财都是武器的定金。

  胤禛送信回来的原因就是为了要人才。

  专业采矿冶炼的人才。

  胤礽哪会吝啬,当即从各地抽调了三十个工匠,出发去了西方。

  至于火器的订单,这些东西不着急,在一年之内造出来给他们送过去就成。

  现在有技术的才是大爹。

  就算他们光明正大的黑了那批定金,相信当地的土着也不敢撕破脸皮。

  送走他们之后,胤礽听说承丰从民间淘了个小玩具,要送给元宝,于是亲自去元宝的住处看了看。

  这一看不要紧,直接让他发现了了不得的东西——那玩具竟是马达的雏形。

  发明这个小玩意儿的人一定是个电磁方面的天才!

  想到后世霓虹闪烁的城市街景,胤礽登时就坐不住了。

  让承丰把那做玩具的带到他跟前来。

  他在宫里头焦灼地等了三天,承丰才把一个吓得瑟瑟发抖的青年带到了他跟前。

  看着眼前明显有些社恐的年轻人,胤礽笑得很和煦。

  仔细询问了一番之后,才知道这青年出身山东耕读之家,且早在几年前就通过了童试成了秀才。

  他其实从小便对格物格外有兴趣,但家里头并不支持他,他考取了秀才成了婚之后,家里头才对他的管束放松了些,于是他便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他感兴趣的东西。

  且这几年朝廷对各类发明都非常推崇,他们家附近有人发明了一个有利于小麦脱粒的农具,送到专利处后获得了一大笔银子。

  家里头了解之后,便不反对他格物了。

  承丰送给元宝的玩具,用磁铁靠近便能转动的竹制风车,便是他花了许多心思造出来的。

  问清楚这些事儿后,胤礽当场就许诺给他划出一个实验室,让他专门研究这里头的原理,以及怎么样把那种能量储存起来,用在其他地方。

  还会把他的妻儿父母都接到京城中,每个月还额外发放二十两银子的俸禄。

  青年心里头惊喜又感激,当场便跪下给胤礽磕了几个响头谢恩。

  襄逸十年七月,畅春园伺候康熙的人传来消息,康熙病了,让胤礽把放出去的皇子都召回京都,轮流去畅春园侍疾。

  除了胤礽和康熙本人之外,没人知道这是康熙大限将至的讯号。

  他也理解康熙在临死之前想再看一眼儿子们的心思,于是当天晚上便写了几封信,让人快马加鞭送了出去。

  看着送信的人走远,胤礽心里头有几分不确定。

  在大清境内的皇子倒还好说,但老大他们三个远在中东,也不知道他们仨赶不赶得上。

  坐在原地发了会儿呆,胤礽便起身去寻了元宝,而后便乘车去往畅春园。

  前世今生在脑海中交缠不断,胤礽觉得自己对康熙应该只有恨意的,没有别的感情的,但真当康熙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他心里又觉得非常不舒服。

  虽然那种情绪远没有亲眼瞧见老三死在自己面前时那样浓烈,但仍旧扰得他沉着一张脸,对什么事儿都提不起兴趣。

  元宝也察觉到了自家阿玛的不对劲,但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胤礽,便只能乖巧地坐在胤礽身边,静静的陪着他。

  一个时辰的路程中,父子二人甚至连一个字都没有与对方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