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康熙薨逝-《清穿:摆烂后康熙听到了我的心声》

  胤礽拉了个圆凳在一旁坐下,看着康熙将一小碟子奶饽饽吃完,在这段时间里,离得近的皇子皇孙们已经陆陆续续抵达畅春园,但都守规矩的等在外头,没有人敢大声喧哗。

  康熙虽然胃口比之前好了不少,但身子骨仍旧虚弱得没法动弹。

  他伸手,想摸摸元宝。

  元宝见状,又往前走了两步,让康熙顺利握住了他的手臂。

  康熙嘴角上扬,

  “这孩子,可真像你……”

  胤礽一直盯着康熙,听他嘴上说着,但目光好像是在透过元宝看另一个人。

  他心里突然就明白了。

  轻叹一声,胤礽回应道,

  “元宝是朕的血脉,自然像朕。”

  康熙视线转了一圈,落在胤礽身上,

  “此生,你也算圆满了。”

  也算圆满?

  胤礽嘴角浮现出一丝自嘲的笑来,若是没有他的打压猜忌,他的路也不会走得如此艰难。

  虽然结果看起来确实是圆满的,但那几十年的艰辛苦楚,只有胤礽自己心里清楚。

  “朕去叫老五他们进来……”

  胤礽折断思绪,不想在这种时刻露出半点恨意,于是起身往外走。

  老大、老四和老十三还在路上,看来康熙是等不到两人回来的那天了。

  他刚走两步,就听康熙唤他道,

  “保成啊……”

  胤礽脚步顿住。

  “你就……没有什么话想跟朕说么?”

  元宝看到玛法脸上有着浓烈的期冀,然而他回头看向自家阿玛,却发现他仍旧背对着玛法,丝毫没有回头的意思。

  良久,胤礽叹息一声,

  “……您多省点力气,多看看儿孙们吧!”

  言罢,他大步朝外间走去,康熙脸上的期冀瞬间落空,眼底尽是失望和茫然。

  胤礽知道康熙想听他说什么,无非只有那两个字“原谅”。

  可他并不想替上辈子那个绝望而死的自己原谅康熙,也不想为这辈子处处避让,却仍旧被康熙当做挡箭牌的自己原谅康熙。

  他现在还能站在这里陪康熙走过最后一程,不过是念及这偷来的两世时光,让自己心安罢了。

  至于原谅?

  他们之间谈原谅,那就太奢侈了。

  除了太妃和兄弟们之外,三代中也就只有元宝和弘晟,能有幸跪在康熙的床前送他最后一程。

  其余人尽皆跪在康熙的卧房之外。

  如今已经是深冬,外头的寒风猎猎作响,吹的众人浑身冰凉,可没有一个人敢叫苦。

  而房中的康熙,在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回应后,提着的那口气儿很快便消散了。

  当天晚上酉时初刻,康熙彻底闭上了眼睛。

  临死之际,他的目光还一直落在胤礽身上。

  太医上前给他诊过脉后,冲着一旁的太监点了下头,

  太监立刻冲到门前,大声唱道,

  “太上皇,薨了!”

  房间内外顿时一片悲鸣。

  康熙的葬礼办的极为隆重,但是并没有按照规定的时间下葬,胤礽想等老大他们回京。

  彼时已经临近年关,礼部和宗人府都劝胤礽先把康熙下葬,等直亲王和雍亲王三人回京,他们再去灵前磕几个头,也算是尽孝了。

  胤礽考虑了几天,最终同意了他们的提议。

  在康熙禅位后的这十年里,胤礽自认没有亏待过康熙,除了没有支配朝臣的权利之外,衣食住行每一个方面都比他在位时还要好上不少。

  毕竟火车和轮船的运力提升之后,南方的海鲜和瓜果蔬菜都能很快地运送到京城,即便是冬天,有玻璃暖房,瓜果蔬菜也从来没缺过康熙。

  胤礽觉得康熙的晚年要比上辈子,亦或是历史上要好的多。

  当然他自己情绪不好,就与胤礽没啥关系了。

  康熙下葬后,又过了一个月,胤禔三人才风尘仆仆的抵达了京都。

  这回几人又从中东带来不少矿产物资,但他们先把东西放在了天津港,等祭拜过康熙,再去分配处置。

  彼时康熙的热孝还剩个尾巴,康熙活着的儿女也都尽皆留在京城之中。

  出嫁去蒙古的公主们都没有直观地感受过京城的变化,趁着这回回京吊唁康熙,也时常互相约着去城内城外看看。

  她们在蒙古生活多年,早就摈弃了女子不得抛头露面那套理念,而且现在京城的风气也不似她们出嫁之前那么保守了,所以她们出去游览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重视。

  有水泥之后,四九城内外的排水系统都被胤礽亲自督促着整改过,且街道上也都有专门环卫工人在太阳出来之前打扫,所以街道上比二十年前看着不知道干净了多少倍。

  内城除了街道,胤礽并不允许修建钢筋水泥浇筑而成的房屋,只是允许他们用水泥铺设地板。

  外城和城郊便没那么多讲究了。

  在几人游览的时候,看到一个巨型的建筑,虽然不高,但占地面积却极为广阔。

  只不过看着好像还没建成。

  充当向导的温宪给她们介绍,那是胤禟建来当做蹴鞠竞技场的。

  众人其实不大明白建这样的场地究竟有什么用。

  但她们选择尊重。

  出嫁到蒙古的公主当中只有恪靖有涉政的权力,而其余人都活成了丈夫的附庸。

  所以只有恪靖看到了水泥的的巨大前景。

  只可惜,他们生活在草原上,最常用的出行方式就是马匹,除了城镇之上,其余地方能用到水泥的地方并不多。

  不过二哥总归是要在草原上设立军事基地的,届时看看有没有可能,用这水泥去修一些水利设施。

  公主们在京郊游览之时,胤禔三人也登上了康熙的皇陵。

  除了他们仨之外,还有胤禩陪同。

  几人面色复杂地给康熙磕了头,然后在皇陵上住了七日,才收拾行囊回京。

  胤禔心里头是有些恨康熙的。

  所以当年了解完胤禟的想法后,他便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加入。

  而胤禛对康熙说不上多恨,只是单纯地觉得二哥要比他适合当皇帝,而且,二哥当了皇帝之后,他们的日子也会好过很多。

  所以在得知三哥也同意时,他也没有多少犹豫就点了头。

  以前康熙还活着,所有人都或多或少会对他有几分怨念,可他死了,众人心头的怨念直接消失不见,且开始缅怀起他对自己的好来。

  胤禔几人便是如此。

  或者说,所有人都如此。

  可若是让他们重新选择一回,他们还会选择造反这条路。

  原因无他,人都利己,这十年来的变化,已经证明了跟着胤礽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