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主考-《混账,谁说我不是阉党》

  (亲们,历史上的万历四十六年没有恩科。)

  “掌柜的,长安发生大案了!”

  “什么事?”

  “昨晚后半夜,一伙贼人趁着夜色翻进了余家,所幸得乡亲们相助,余家幸免于难,老天爷,这才安生了多久!”

  “何人所为?”

  传话的汉子警惕地看了看四周,见左右无人,压低嗓门道:

  “何人所为目前不知道,但在墙上发现了一朵白莲!”

  掌柜的闻言猛地一惊:

  “我们的人?”

  说罢,这个掌柜就慌忙的跑开了,作为教众里的一号人物,长安这一块他是头,他根本就不知道这回事。

  跑了一圈的掌柜回来了,然后对着天开始大骂贼人。

  言语之恶毒,言辞之激烈,让人纷纷侧目。

  直夸这位是性情中人。

  如果朱存相在这里看到这一幕一定会大为感动,可能会把花椒的价格降一降。

  这位掌柜他不陌生,就是当初看中闷闷宝马,问多少钱可以买的那位掌柜。

  他现在成了二道贩子。

  他从朱存相那里收购花椒,然后派伙计去销售。

  以韩城本地人的名头把花椒卖给那些来长安的商队。

  他怎么做生意朱存相不管。

  生意场上各家都有自己的生意经,朱存相只管卖,只要钱到手他就不管了。

  朱家人不能做生意,他恪守着祖训。

  这位掌柜是不是性情中人外人无法得知,但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衙门接下来要做什么。

  贼人袭击余府的消息在上午传遍全城,下午的时候长安衙役就动了起来。

  开始查户籍,登录户籍。

  这才是他“义愤填膺”的根本原因。

  这年头大明的“控制编户齐民”的限制百姓自由走动黄册制度已经在崩溃。

  只要按照黄册制度去查商队。

  没有一个商队是手续齐全的。

  控制编户齐民是余令一直想做的,余令想做不是为了把百姓控制住,而是为了自己能更好的掌控长安。

  只要把人口登记清楚,大盘就乱不了。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就是这个道理。

  把人口登记清楚了,就能泾渭分明起来,事情就好做多了。

  可这件事余令一直没敢做,因为没有一个好的借口。

  贸然去做的话阻力大不说,能把长安的这点人吓走一半。

  如今机会来了……

  余家这么大的一个家都遭到了贼人,那些士绅,地主,大户在将来或许也会面临这个事。

  余家有本事杀退贼人。

  这些士绅,地主,大户可不觉得他们也有本事全身而退。

  这群人在衙门开了会,同意衙门清查户籍的决策。

  这群人一同意,事情就可以做,做这件事就没有阻力。

  何谓民意?

  他们其实就是民意。

  在交通、通讯都不发达的大明,士绅、地主、大户是地方上统治的核心。

  他们有钱,地方有权,还有人。

  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唯伦理,伦理出士绅。

  从秦朝的大一统开始,再到大明,这个规矩就没变过。

  “金掌柜的,店铺里几个伙计,喊出来统计一下,不要耍花样,万一你这铺子藏了贼人,要是被查了出来……”

  “懂,懂,可是大人啊,你明白的,有些伙计他……”

  朱大嘴看了掌柜一眼,望着他手里拿出的碎银淡淡道:

  “明白,这年头出门在外都是为了填饱肚子,不为难你,去衙门办个临时户籍吧!”

  “临时户籍?”

  朱大嘴怕自己没说清楚赶紧道:

  “记住了,这个只在长安有用!

  记住了,你这铺子几个人就写几个人,有增减及时去登记,不要让我们难做!”

  “是是,一定一定!”

  “我明日再来,若是对不上我就要杀人了,掌柜的,长安不是我朱某的长安,是我们所有人的长安!”

  “是是,小老儿省得,省的!”

  金掌柜浑身都在打哆嗦,户籍一定,再想干别的,就做不了了,查出一个人,就能把他揪出来。

  望着朱大嘴离去,金掌柜咬牙切齿道:

  “敢往我们头上扣屎盆子,最好别让我知道你是谁......”

  长安的网格状管理在这一次显示出了无与伦比的执行力。

  在网格里,每个人的任务都是一样的。

  各司其职就好了。

  有对比自然就有竞争,谁快,谁慢,这谁搞的好,谁搞的不好一下子就出来了,搞不好的就难受了。

  这不明摆着能力不行嘛!

  能力不行怎么办,只能去学,去拜访,去想法子进步。

  长安的基层官场有了春风,没有人自愿当那最后一名。

  突然就卷了起来。

  长安的基层官场在卷,京城的余令也在卷。

  乡试录取比例低是公认的,不管题目难度如何,就录取那么多人。

  所以竞争非常激烈。

  除了在考试的成绩上卷,现在都在打听考试的帘内官和帘外官是谁。

  市面上的小道消息到处飞。

  有的人拿着这个开始骗钱。

  知道这个比考试还重要,因为帘内官是负责出题和阅卷的考官,还包括主考官和同考官。

  知道是谁就可以猜题。

  帘外官也得打听。

  因为帘外官负责监督考场纪律,巡查防止舞弊行为。

  知道是谁,就能知道这个人性子如何,好不好说话。

  然后再考虑要不要带小抄。

  带小抄这事真的是看人下菜碟。

  遇到性子好些的骂你一顿,呵斥你两句,考生求个情,他还让你进考场。

  遇到为人严厉的帘外官就老老实实的凭实力吧。

  他不但大声的骂你,呵斥你给你丢脸,还可能会把你的裤子扒了。

  从孔圣人那里请出戒尺打屁股。

  除了这几位大神需要打听。

  那些调官、监临官、监试官、印卷官、收掌试卷官、受卷官、弥封官、誊录官、对读官、巡绰官、搜检官、供给官等。

  这些都是有门道的。

  就拿提调官来说,他只是考场上管座位抽签的。

  你若是跟他关系好,他就能给你安排一个好位置。

  别看只是一个位置而已,他能决定你舒不舒服。

  一个好位置太重要了。

  尤其是过往春闱的时候,那时候还冻手。

  若是挑到了一个迎风的位置, 能冻得你鼻涕横流,哪有什么心情考试。

  这些都是需要打听的。

  夜里誊写卷子是需要蜡烛的,为了防止作弊只给三根。

  在这风口下,别说够不够用,风一大点蜡烛就灭了。

  多糟心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个时候其实考试就已经开始了。

  有名师的学子,家里有门路的考生,朝廷有人的……

  他们都已经得到了消息,做好了应对。

  没有名师的,没有门路的,那真是拼运气。

  朝廷里为什么有东林党,浙党,昆党,其实根源在这个时候就开始了。

  上头有人真的好办事!

  “小余令,这次巡绰官由锦衣卫和东厂一起,按照规矩是武职充任!”

  “我得出人是吧!”

  小老虎点了点头:“你是千户,老祖宗忙着照顾陛下,这等小事自然落到你的头上!”

  “安排谁?”

  “你的人,外加严立恒如何?”

  小老虎笑了笑:

  “如此那就公平些,那就凭本事考,谁都别想打小抄,尿尿都给他盯的死死的。”

  余令闻言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对了,这次乡试的监试官是谁?”

  “左光斗和钱谦益!”

  “全是东林党人啊!”

  小老虎闻言冷哼一声,淡淡道:

  “万岁爷还没万岁,这一次巡绰官的首领是曹毅均!”

  余令猛的抬起头,那个宁愿吃馒头也不愿进自己大门的曹毅均?

  “他?那刘大人他!”

  “三边总督刘敏宽已经辞官回京复命了!

  根据宫里传来的消息,这次乡试,以及后面的会试他是帘内官,十八名同考官归他管。”

  小老虎想了想,认真道:

  “这位大人很受陛下尊敬,陛下赐宴了,不知道说了什么,刘大人竟然大哭了起来!”

  “别的我不知道,刘大人辞官陛下同意了!”

  余令闻言心有戚戚。

  虽然和刘敏宽交流不多,但他真值得让人尊敬,他是真的盼着大明好,也是真的在办实事。

  “你认识他对吧!”

  余令点了点头,如果这一次的主考是刘敏宽,那这次的考试策论怕是和边关有关了。

  “认识,这真的是一个很好的人,在布政使的威胁下,他给了我一道护身符!”

  “那不去拜见一下?”

  “定然要去的!”

  知道了这些,小老虎悬着心的落下不少,这年头考试拼的就是人脉啊!

  “这个给你,这是十八名同考官的名单,以及他们的喜好,这个是真的,司礼监已经批红了!”

  “嗯!”

  小老虎走了,余令立即开始写拜帖。

  在姜府,姜家大公子已经准备好了礼物。

  “儿,别怕,去了站在那儿就行,你爷爷是刘大人的同僚,有这个情义呢!”

  “知道了!”

  “去吧,刘大人的话好好听,他出考题,字字珠玑.....”

  “哦!”

  姜家众人拉着礼物朝着刘家而去,姜母的笑消失,脸上恢复了威严。

  望着大门关闭她淡淡道:

  “既然不愿做妾,那乡试结束后找人偷偷的把那女子处理了吧!”

  “是!”

  可能觉得有些残忍,说完这些姜母拿起了念珠,道了声佛号。

  “孩子啊,我都是为了你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