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林衍靠着靠枕坐稳后,宋瑶枝便拿起桌上的粥坐到床榻边上。
舀起一勺粥,轻轻在嘴边吹了吹,目光始终落在勺子里的粥上。待粥稍凉,抬头准备喂给林衍时,才发现他正温柔地凝视着自己。
宋瑶枝脸颊微热,握着勺子的手微微一顿,扬起唇角轻笑道:“看我做什么?来,张开嘴喝粥。”
林衍亦眼中的笑意更深,顺从地微微仰头,待那勺温润的粥咽下后,才轻声道:“看你好看。”
他的声音依旧带着病愈后的沙哑,却难以掩饰其中的温柔。
目光落在宋瑶枝略显忙碌的侧脸上,他轻声说道:“娘子,辛苦你了,这几天一直守在我身旁。”
“这几天我是有意识的,只是身体好似被束缚住,一直无法醒来。我知晓你喂我喝药、喝汤,为我刮胡子、擦身子。”
“这些我都知道,娘子,谢谢你。”
宋瑶枝正在舀粥的手微微一顿,耳根红得犹如滴血一般。
林衍前面说的话还好,可当宋瑶枝听到后面提到为他擦身子时,便不由自主地红了脸。
她没想到林衍昏迷期间有意识,感觉自己好像做了许多在他清醒时不敢做的亲昵举动。
此刻被他这般挑明,宋瑶枝顿感羞涩不已,佯装专注地搅和着碗里的粥,企图掩盖自己的窘迫,微微扯了扯嘴角,转移话题道:
“原来人在昏迷期间是有意识的呀,那你知道你的亲人找到了吗?”
林衍轻轻摇了摇头,眼神中满是困惑,望向宋瑶枝,问道:“什么亲人?”
看来人在昏迷状态下并非始终有意识。
宋瑶枝猜想或许自己在喂他喝药、喝汤、擦拭身体时,由于这些行为需要他配合,且与他的身体密切相关,所以他能够有所感知。
“先把粥吃完,等一会你有力气了,我再与你细说。”宋瑶枝柔声道。
林衍点点头,两人默契配合,一碗粥很快便见底。
宋瑶枝想起林衍在昏迷期间也是这般配合,特别是吃药的时候,尽管他并不喜欢,可只要是宋瑶枝喂他,他都会把苦涩的药汁咽下。
想到这儿,宋瑶枝不自觉地扬起了唇角。
林衍始终温柔地注视着宋瑶枝,见她展露笑颜,嘴角也不由自主地跟着上扬,“阿语,可是想到了什么开心的事?”
宋瑶枝并未拐弯抹角,笑着道:“我想起你昏迷期间吃药的情景,你昏迷时喝药都那么乖,猜想你从小一定就是个乖宝宝。”
“并非如此,那是因为我渴望娘子的奖赏。每次我乖乖把药喝完,娘子都会给我一个亲亲作为奖赏。”
林衍神态自若地说道,目光却满是渴望地望着宋瑶枝,那意思不言而喻。
平日里清俊隽雅的少年郎,此时却像是一个讨糖吃的孩童,眼底的星光比十五的月色还要明亮。
这般模样,纵使神仙见了也难以拒绝。
宋瑶枝俯身,在他嘴角轻轻落下一吻,娇嗔着说道:“相公今日喝粥表现甚好,奖励你一个。”
随后林衍绽放出一抹得逞的微笑。
喝了一碗粥,林衍身上的力气也回来了些许,便问起了宋瑶枝刚刚提及的亲人一事,“阿语,你说我找到了亲人,这是怎么回事?”
宋瑶枝向林衍讲述了这两天发生的事,从董神医发现他身上的胎记,到镇国公和谢妤父女俩前来看望他。
“阿衍,镇国公说你身上的梅花胎记是谢家独有的标记。而且,镇国公和忠勇侯世子夫人都表示,你与镇国公夫人长得极为相像。”
“我觉得你大概率是镇国公的儿子,不过当初你是如何被调包的,镇国公并未提及。他很关心你,前天和今天早上都来看过你。”
林衍听完之后,感到有些难以置信。
关于自己的身世,他知道得也不多,之前听爹娘说过,当时娘怀孕产下一个死胎,心中悲痛不已。
恰逢爹在去县里的路上,发现了襁褓中的他,便将他带回了家。
爹娘认为此事是天意,上天让他们失去了一个孩子,又给他们送来了另一个孩子。这些年来,他们对待自己就如同对待亲生骨肉一般。
正是因为他们疼爱林衍,所以在得知林衍有读书的天赋时,便咬牙坚持供他读书。
林衍自幼在父母的悉心疼爱下成长,当得知自己并非父母亲生儿子时,心中满是遗憾。
父母相继离世后,林衍腿意外受伤前途尽毁时,被大哥大嫂强行要求分家赶出家门。
若非后来的腿受伤,自己的人生过得也算是极好的。
虽然清贫了些,可父母的爱从未少过。
因此,对于找回亲生父母这事,林衍从未想过。
他曾想过,爹是在路上发现自己的,那自己便是被亲生父母遗弃的孩子。
既然已被遗弃,又何苦自寻烦恼去探究身世根源呢?
没想到,自己的身世竟如此复杂。
原来自己并非被遗弃的孩子,恰恰相反,自己是备受期待降临于世的孩子,只是遭歹人迫害,才与亲生父母骨肉分离。
宋瑶枝见林衍神色平静,既未激动,也无恼恨之意。她想知晓林衍是否有认祖归宗的想法,便问道:
“阿衍,你对此作何想法?”
林衍见宋瑶枝神色郑重,似乎自己的这一看法对她极为重要。
他认真思索一番,而后说道:
“阿语,我目前没什么想法。对我而言,我从未考虑过找回亲生父母这事。”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被亲生父母遗弃的孩子,如今得知并非如此,我心中是高兴的,起码我是一个备受期待降生的孩子。”
“我十分钦佩镇国公,他是一位顶天立地、保家卫国的大将军。若他真的是我的父亲,我会为他深感骄傲。”
确实,无论是谁,若有这样一位父亲,都会为他感到骄傲。
“那阿衍,你可曾想过认祖归宗?”宋瑶枝问出了自己心中最想问的问题。
宋瑶枝自认为自己很平静地问出了这个问题,殊不知,她声音里那一丝颤意,又怎能瞒得过朝夕相处的两人呢。
舀起一勺粥,轻轻在嘴边吹了吹,目光始终落在勺子里的粥上。待粥稍凉,抬头准备喂给林衍时,才发现他正温柔地凝视着自己。
宋瑶枝脸颊微热,握着勺子的手微微一顿,扬起唇角轻笑道:“看我做什么?来,张开嘴喝粥。”
林衍亦眼中的笑意更深,顺从地微微仰头,待那勺温润的粥咽下后,才轻声道:“看你好看。”
他的声音依旧带着病愈后的沙哑,却难以掩饰其中的温柔。
目光落在宋瑶枝略显忙碌的侧脸上,他轻声说道:“娘子,辛苦你了,这几天一直守在我身旁。”
“这几天我是有意识的,只是身体好似被束缚住,一直无法醒来。我知晓你喂我喝药、喝汤,为我刮胡子、擦身子。”
“这些我都知道,娘子,谢谢你。”
宋瑶枝正在舀粥的手微微一顿,耳根红得犹如滴血一般。
林衍前面说的话还好,可当宋瑶枝听到后面提到为他擦身子时,便不由自主地红了脸。
她没想到林衍昏迷期间有意识,感觉自己好像做了许多在他清醒时不敢做的亲昵举动。
此刻被他这般挑明,宋瑶枝顿感羞涩不已,佯装专注地搅和着碗里的粥,企图掩盖自己的窘迫,微微扯了扯嘴角,转移话题道:
“原来人在昏迷期间是有意识的呀,那你知道你的亲人找到了吗?”
林衍轻轻摇了摇头,眼神中满是困惑,望向宋瑶枝,问道:“什么亲人?”
看来人在昏迷状态下并非始终有意识。
宋瑶枝猜想或许自己在喂他喝药、喝汤、擦拭身体时,由于这些行为需要他配合,且与他的身体密切相关,所以他能够有所感知。
“先把粥吃完,等一会你有力气了,我再与你细说。”宋瑶枝柔声道。
林衍点点头,两人默契配合,一碗粥很快便见底。
宋瑶枝想起林衍在昏迷期间也是这般配合,特别是吃药的时候,尽管他并不喜欢,可只要是宋瑶枝喂他,他都会把苦涩的药汁咽下。
想到这儿,宋瑶枝不自觉地扬起了唇角。
林衍始终温柔地注视着宋瑶枝,见她展露笑颜,嘴角也不由自主地跟着上扬,“阿语,可是想到了什么开心的事?”
宋瑶枝并未拐弯抹角,笑着道:“我想起你昏迷期间吃药的情景,你昏迷时喝药都那么乖,猜想你从小一定就是个乖宝宝。”
“并非如此,那是因为我渴望娘子的奖赏。每次我乖乖把药喝完,娘子都会给我一个亲亲作为奖赏。”
林衍神态自若地说道,目光却满是渴望地望着宋瑶枝,那意思不言而喻。
平日里清俊隽雅的少年郎,此时却像是一个讨糖吃的孩童,眼底的星光比十五的月色还要明亮。
这般模样,纵使神仙见了也难以拒绝。
宋瑶枝俯身,在他嘴角轻轻落下一吻,娇嗔着说道:“相公今日喝粥表现甚好,奖励你一个。”
随后林衍绽放出一抹得逞的微笑。
喝了一碗粥,林衍身上的力气也回来了些许,便问起了宋瑶枝刚刚提及的亲人一事,“阿语,你说我找到了亲人,这是怎么回事?”
宋瑶枝向林衍讲述了这两天发生的事,从董神医发现他身上的胎记,到镇国公和谢妤父女俩前来看望他。
“阿衍,镇国公说你身上的梅花胎记是谢家独有的标记。而且,镇国公和忠勇侯世子夫人都表示,你与镇国公夫人长得极为相像。”
“我觉得你大概率是镇国公的儿子,不过当初你是如何被调包的,镇国公并未提及。他很关心你,前天和今天早上都来看过你。”
林衍听完之后,感到有些难以置信。
关于自己的身世,他知道得也不多,之前听爹娘说过,当时娘怀孕产下一个死胎,心中悲痛不已。
恰逢爹在去县里的路上,发现了襁褓中的他,便将他带回了家。
爹娘认为此事是天意,上天让他们失去了一个孩子,又给他们送来了另一个孩子。这些年来,他们对待自己就如同对待亲生骨肉一般。
正是因为他们疼爱林衍,所以在得知林衍有读书的天赋时,便咬牙坚持供他读书。
林衍自幼在父母的悉心疼爱下成长,当得知自己并非父母亲生儿子时,心中满是遗憾。
父母相继离世后,林衍腿意外受伤前途尽毁时,被大哥大嫂强行要求分家赶出家门。
若非后来的腿受伤,自己的人生过得也算是极好的。
虽然清贫了些,可父母的爱从未少过。
因此,对于找回亲生父母这事,林衍从未想过。
他曾想过,爹是在路上发现自己的,那自己便是被亲生父母遗弃的孩子。
既然已被遗弃,又何苦自寻烦恼去探究身世根源呢?
没想到,自己的身世竟如此复杂。
原来自己并非被遗弃的孩子,恰恰相反,自己是备受期待降临于世的孩子,只是遭歹人迫害,才与亲生父母骨肉分离。
宋瑶枝见林衍神色平静,既未激动,也无恼恨之意。她想知晓林衍是否有认祖归宗的想法,便问道:
“阿衍,你对此作何想法?”
林衍见宋瑶枝神色郑重,似乎自己的这一看法对她极为重要。
他认真思索一番,而后说道:
“阿语,我目前没什么想法。对我而言,我从未考虑过找回亲生父母这事。”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被亲生父母遗弃的孩子,如今得知并非如此,我心中是高兴的,起码我是一个备受期待降生的孩子。”
“我十分钦佩镇国公,他是一位顶天立地、保家卫国的大将军。若他真的是我的父亲,我会为他深感骄傲。”
确实,无论是谁,若有这样一位父亲,都会为他感到骄傲。
“那阿衍,你可曾想过认祖归宗?”宋瑶枝问出了自己心中最想问的问题。
宋瑶枝自认为自己很平静地问出了这个问题,殊不知,她声音里那一丝颤意,又怎能瞒得过朝夕相处的两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