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治水策略得重视-《嫁给温柔残疾农家举子》

  林衍得知了沈明薇回到了京城,住进了荣安伯府之后便极少出门。

  沈明薇身边和荣安伯府里面都有陈二狗的眼线,林衍吩咐好陈二狗留意沈明薇的一举一动。

  林衍知晓沈明薇急着回来,定然是要做一些事情的,若只是为了和顾景泽暗通曲款,留在庄子更方便。

  至于林衍回到京城之后,在家休养了快一个月才去翰林院上值。

  上值的当天就升官了,从从六品的修撰升为六品的侍讲,他的升官在众人的意料之中,并没有引起多大的轰动。

  有人嫉妒,也有人替林衍惋惜。

  林衍的师兄——翰林院掌院学士郭怀,在林衍上值当天就对他说,要是他在翰林院任职超过一年,至少还能再晋升一级。

  不过林衍对此并不在意,毕竟皇上已在其他方面补偿回来了,宋瑶枝现在是正五品的宜人,参加宴席的时候,她就不会被人看低。

  替林衍惋惜的人少,嫉妒林衍的人就太多了。

  就说三年前殿试的状元莫大人,这三年来一直停留在从六品修撰的位置上。而林衍仅仅去了一趟围场,回来就升了一级,官位比他还高。

  本来二人同样是状元出身,免不了被人拿来比较。此前大家都觉得他们相差不大,如今林衍三个月就升了官,这速度实在惊人,一下子两人的差距就显现出来了。

  升官并非最为重要之事,关键在于林衍攀附上了太子这棵大树,整个翰林院几乎都是艳羡之情。

  也有古板守旧的翰林认为,林衍不过是凭借妻子与太子的关系这一后台得以升迁,并非依靠自身的真才实学。

  面对这些嫉妒和质疑,林衍一笑了之。

  他深知官场沉浮本就伴随着流言蜚语,与其耗费心神与这些无稽之谈争辩,不如将精力投入到正事之中。

  翰林院的日常多是笔墨差事,林衍早已娴熟,他将主要精力放在望川?溪治水之事上。

  自林衍从围场回来后,去望川?溪勘测河流地形的肖子现恰好归来,还带回了一位对治理望江颇感兴趣的男子。

  男子名叫罗护望,祖祖辈辈都参加过治理望江的水,他父亲希望他有朝一日能护住望江的水。

  肖子现是在勘察望川?溪时结识了罗护望。

  罗护望得知肖子现来自京城,且有意治理望川?溪每年频发的水患,便对肖子现观察了几日。

  发现肖子现做事极为认真、严谨,与之前所见到的那些来自京城的治水官员截然不同,便主动与肖子现交流意见。

  两人相互欣赏,不仅带着肖子现去勘察地形,还将自己近十年来有关水位变化等详细资料拿给肖子现研究。

  林衍休养期间,三个人便开始研究望江治水的方案。

  依据河流地形的详细数据,用泥沙、石块和木板搭建出望川?溪的微缩景观,将望江历年水位变化、堤坝位置以及河道宽窄等关键信息都清晰呈现出来。

  他们常常对着这个模型一研究就是大半天,用林衍之前想到的河道分流法多次尝试。

  在模型前,他们会根据不同季节的水流速度调整泥沙堆积的厚度,用小木板模拟新增堤坝的位置,观察水流撞击堤坝时的走向和泥沙沉积情况。

  有时为了验证一个分流角度的合理性,他们会反复挪动代表河道的木板,记录下每次调整后水位线在模型上的变化痕迹。

  罗护望凭借多年对望江水流习性的了解,总能敏锐地指出模型中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细节,比如某处弯道的曲率应该更平缓,或是某段河床的石块分布需要更密集才能减缓水流冲刷。

  肖子现则擅长从数据角度分析问题,他将每次模拟的结果与历史水位记录对比,计算出不同分流方案下可能出现的最大泄洪量,两人一实践一理论,配合得愈发默契。

  林衍则在一旁不时提出新的思路,比如能否在分流河道的交汇处设置缓冲区域,以减少泥沙淤积对主河道的影响,三人常常为一个细节争论到日落西山,直到模型上的水流走向与预期的治水效果基本吻合才肯罢手。

  三个人几乎是废寝忘食地研究了两个多月才堪堪达成一致的意见。

  近日,望川?溪再度遭遇水患。此次水患与往年相比,不算严重,但仍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当地百姓的房屋和田地被淹,许多人被迫暂时搬到高地躲避,虽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人员伤亡,但粮食歉收和财产损失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林衍适时向太子呈上治水方案。太子虽不像林衍钻研得那般深入透彻,但望川?溪一带的水患长期以来一直是朝廷的一大心腹之患,他对此也极为关注。

  这些年,朝廷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当成效甚微。

  如今林衍提供的这个方案,太子从未听闻过,也从未在史籍资料中看过。

  当下便让林衍详细讲述这一方案的情况,林衍直接讲述了一番,然后告知太子自己家中有一个关于望江的河道分流治水模型。

  太子当下便召集工部和户部的官员去林衍家中查看一番模型。

  原本此事属于工部的职责范畴,然而倘若户部拒绝拨款,工部也无法开展工作。因此,太子希望户部评估一下这个治水方案的可行性以及预期效益。

  太子此举,正是希望两个部门能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出发,共同评估方案的实际操作可能,避免因单一部门的局限而错失良策,也为后续工程的顺利推进扫清资金与执行层面的障碍。

  太子带着七八人到林衍家中,林衍猜到太子会对模型感兴趣,提前和宋瑶枝沟通好了,宋瑶枝也提前在家中做好了招待太子的准备。

  只是没想到,太子还带来了这么多人,还好他们现在还没有搬到皇上御赐的新宅子,不然这阵状不出半个时辰,就会引起轰动。

  林衍带着肖子现和罗护望两人,逐一为太子和诸位大人介绍了望江的治理方案,从河道的地形勘测数据讲起,又结合沙盘模型演示了上下游水位的变化规律。

  肖子现则在一旁补充讲解了各个施工环节的工期安排以及所需工匠的数量估算,罗护望也适时拿出了早已核算好的初步预算清单,清晰列出了各项物料采购和人工成本的大致金额。

  诸位大人未曾料到,林衍竟制定了如此详尽的方案,甚至对资金方面也进行了估算。

  尽管这些估算与实际操作必然存在差距,但初步便能进行如此详尽的计算,所提供的数据皆经过了严谨考究,这让那些想要反对的人都不知从何入手。

  工部尚书与户部尚书二人起初并未把太子此次召集当回事,觉得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

  如今二人见到林衍,皆两眼放光,恨不得将林衍挖到自己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