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所嘱,多有言过其实,说其本意也是想叫陛下好生休养,却是说得也太吓人了些。陛下阵前负伤岂同寻常,自然是得安养久些。”
今日襄南侯特意入宫来探望卧疾的女帝。
这位侯君虽然惯为旁人视为不着调的玩世主,哄起人来时嘴却甜。
“初闻陛下负伤抱恙,臣心中日日惶惴,而今一见却倒心安了,陛下这哪里是重疾之貌,分明是将养好了!依臣瞧来,再多不过月末,陛下便当康常如初,届时便出宫外走动走动,再吸一吸地气也就痊愈了。”
听得一番讨巧之言,花非若亦应之一笑,只道是愿承吉言。
慕辞挨近的陪侍在侧,每听得襄南侯之言便也落眼瞧瞧他的神色,在落窗的暖光映下,他的脸色也似复了温度的呈出浅浅透红,瞧来不但气色好了不少,似也脱了疾缠,复了些生气。
今日襄南侯进宫,花非若自然也召来荀安同伴闲聊,只是荀安素来缄默,尤其在女帝身边有了慕辞后,他在女帝面前便更是寡言少语了,今日当然也无多表现,只是在旁人不留意间静静瞧着女帝。
在昭华宫的后庭里闲伴了小半个时辰,荀孚蓁便紧着分寸辞言告退,女帝自然也遣荀安随出送行。
行出抚霄门,高墙的深巷十分宽阔,留意了四下无人,荀孚蓁便肃然而斥荀安道:“都什么时候了,在女帝面前竟做个木头似的!真瞧得急死我了!”
“陛下养病之时最需清静,我既是侍奉陛下的郎臣,自然当以陛下圣体为重,又岂能在此时再寻争端起事?”
“侍奉陛下?”荀孚蓁阴阳怪气的冷笑了一语,咄然而问:“我且问你,这么些年来你可曾近过女帝的身?”
荀安默然,心中翻起阵阵波涌,实在已经不想再他母亲的无理取闹了。
“都已位及贵君了,却连女帝的身子都挨不着半点,再看看旁边那位容胥,倒是比你都更似嫡主!如你这般若是叫你舅舅见了,都得气得发闷!”压着声的一声斥罢,襄南侯又稍抚了抚胸口的怨气,横了他一眼便又冷言冷语:“先前女帝立渝岚为储时,可是直接就把储君交由容胥抚养,其意你当不会不明吧?”
“女帝都快油尽灯枯了,你再不为自己打算,今后可就当真没什么好日子了!”
却不论她再怎样说,荀安始终持默着。他实在已经不想再在这件事上回应什么了。
然而他越是不言,荀孚蓁心中便越是来气,终于一步止住,也拉住了荀安,“今日我便明言与你说了吧。既然你在今这位女帝面前实在讨不得好,索性便也趁这完璧之身早早投效新主吧!”
襄南侯面无改色的一语,却令荀安心中惊得生骇,更难以置信他母亲怎会说出这等话来!
“我本先帝赐婚陛下之郎,岂能再侍他人为夫!”
“所谓先帝赐婚也不过一旨空文罢了!这么多年,女帝可曾招幸过你一回?流水既无情,便早谋生途为上!不然待得今帝驾崩后,你又当如何立身宫城?你难道还真期望后主能将你奉为太上皇君好生安养?”
“那又如何!”
荀安怒着一把甩开了他母亲的手,退开的两步间眼中泪色已溢。
“孩儿从没想过,若是陛下不在我还将独活往后……陛下未曾幸我是实,可是世之仁主断不会孤零而亡!义士外臣尚有殉主之志,而况妻之郎也……”
“内宫之人不宜行外,孩儿就不再随侯母往前了。”辞得颔首一礼,荀安便转身而去。
荀孚蓁却在原地怔了良久。
“疯了、真是疯了……”
嘴里喃喃念着,荀孚蓁也快步着往宫外走。
_
“怎样,侯君今日入宫,可探得了什么?”
侯府里,襄南侯才踏入后庭便立马遣开了旁遭全部侍人,却仍还怒于方才荀安那一番顶撞,便在堂中来回踱着,久久不能平息。
吕奉摆下手中茶盏,静静瞧了她片刻。
“看侯君如此反应,看来是还不能接受此事之实吧?”
荀孚蓁终于听见他说一句话了,便也坐下身来,眉头却蹙得死紧。
“女帝当真从未招幸过荀安……”
听得此答,吕奉轻嗤了一笑,缓然而道:“忆想昔年,荀皇君亦独得先帝宠爱,却即便如此,先帝也无免雨露均沾。而今贵君可是早在东宫之时便已侍于女帝之侧,至今已足十年,却即便是在容胥到来之前,竟也一次都不曾侍寝?”
荀孚蓁冷冷看了他一眼,幽怨里的神态已足可答上此番试探反问。
“看来此事,是八九不离十了。”吕奉轻笑着又为一叹,“却细细想来,此事也并非全无端倪——想当初,先虞灵王可是不惜携子以身入局谋夺王女之命,分明已万般具足,竟却仍能失手而错杀了世子?”
“那现在你想怎样?既已得知了此事……”
“侯君莫急。这个秘密若是用得好,自然可获无上之利,否则便也是致命之锐。”
听得一语致命,荀孚蓁又怔了一下,落回眼去,不禁透出些惶恐之意。
“此事不必侯君操劳,奉自有打算。侯君便只消静居府中,坐等渔翁之利到手便是。”
_
在荀安与襄南侯离开后,慕辞眼看也近了该问诊的时辰,便让俞惜把贺云殊召了来。
自从那日他心绪大动破了两回血症后,慕辞便也知他心中梗刺于何,于是那日之后慕辞便让贺云殊代了梁笙问诊之事。只要是在他未发险症,也不必行针之时,贺云殊亦足能应付等闲请脉之常。
“陛下脉象并无发症之状,只要依时服药便是。”
花非若点了点头便收回手来。
贺云殊告礼将退时,慕辞也带着俞惜端着温药回来了,便在寝殿门前浅问了贺云殊一句。
其实早在贺云殊头回摸过女帝的脉后,心中便已有所疑惑,而这几日又连着细探了女帝脉象多日后,他终于也能确定这个猜测了——
先前梁笙曾给过他一部章法颇异的针谱,说是供他研习医道之用,贺云殊原本还一直好奇,如此不循常穴而行的针法到底用于何症,却是这几日才渐渐发现了其行针之律与女帝血症间的联系。
而女帝的血症也是一奇罕之疾……
回到云澜阁后,贺云殊便又将那本针谱翻出来细细阅看了一番。
此刻他虽明了此针谱所治之症,心中却另疑更沉,一时也难揣断梁笙授他这部针谱到底只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
喜欢关于我老公是女帝这件事
今日襄南侯特意入宫来探望卧疾的女帝。
这位侯君虽然惯为旁人视为不着调的玩世主,哄起人来时嘴却甜。
“初闻陛下负伤抱恙,臣心中日日惶惴,而今一见却倒心安了,陛下这哪里是重疾之貌,分明是将养好了!依臣瞧来,再多不过月末,陛下便当康常如初,届时便出宫外走动走动,再吸一吸地气也就痊愈了。”
听得一番讨巧之言,花非若亦应之一笑,只道是愿承吉言。
慕辞挨近的陪侍在侧,每听得襄南侯之言便也落眼瞧瞧他的神色,在落窗的暖光映下,他的脸色也似复了温度的呈出浅浅透红,瞧来不但气色好了不少,似也脱了疾缠,复了些生气。
今日襄南侯进宫,花非若自然也召来荀安同伴闲聊,只是荀安素来缄默,尤其在女帝身边有了慕辞后,他在女帝面前便更是寡言少语了,今日当然也无多表现,只是在旁人不留意间静静瞧着女帝。
在昭华宫的后庭里闲伴了小半个时辰,荀孚蓁便紧着分寸辞言告退,女帝自然也遣荀安随出送行。
行出抚霄门,高墙的深巷十分宽阔,留意了四下无人,荀孚蓁便肃然而斥荀安道:“都什么时候了,在女帝面前竟做个木头似的!真瞧得急死我了!”
“陛下养病之时最需清静,我既是侍奉陛下的郎臣,自然当以陛下圣体为重,又岂能在此时再寻争端起事?”
“侍奉陛下?”荀孚蓁阴阳怪气的冷笑了一语,咄然而问:“我且问你,这么些年来你可曾近过女帝的身?”
荀安默然,心中翻起阵阵波涌,实在已经不想再他母亲的无理取闹了。
“都已位及贵君了,却连女帝的身子都挨不着半点,再看看旁边那位容胥,倒是比你都更似嫡主!如你这般若是叫你舅舅见了,都得气得发闷!”压着声的一声斥罢,襄南侯又稍抚了抚胸口的怨气,横了他一眼便又冷言冷语:“先前女帝立渝岚为储时,可是直接就把储君交由容胥抚养,其意你当不会不明吧?”
“女帝都快油尽灯枯了,你再不为自己打算,今后可就当真没什么好日子了!”
却不论她再怎样说,荀安始终持默着。他实在已经不想再在这件事上回应什么了。
然而他越是不言,荀孚蓁心中便越是来气,终于一步止住,也拉住了荀安,“今日我便明言与你说了吧。既然你在今这位女帝面前实在讨不得好,索性便也趁这完璧之身早早投效新主吧!”
襄南侯面无改色的一语,却令荀安心中惊得生骇,更难以置信他母亲怎会说出这等话来!
“我本先帝赐婚陛下之郎,岂能再侍他人为夫!”
“所谓先帝赐婚也不过一旨空文罢了!这么多年,女帝可曾招幸过你一回?流水既无情,便早谋生途为上!不然待得今帝驾崩后,你又当如何立身宫城?你难道还真期望后主能将你奉为太上皇君好生安养?”
“那又如何!”
荀安怒着一把甩开了他母亲的手,退开的两步间眼中泪色已溢。
“孩儿从没想过,若是陛下不在我还将独活往后……陛下未曾幸我是实,可是世之仁主断不会孤零而亡!义士外臣尚有殉主之志,而况妻之郎也……”
“内宫之人不宜行外,孩儿就不再随侯母往前了。”辞得颔首一礼,荀安便转身而去。
荀孚蓁却在原地怔了良久。
“疯了、真是疯了……”
嘴里喃喃念着,荀孚蓁也快步着往宫外走。
_
“怎样,侯君今日入宫,可探得了什么?”
侯府里,襄南侯才踏入后庭便立马遣开了旁遭全部侍人,却仍还怒于方才荀安那一番顶撞,便在堂中来回踱着,久久不能平息。
吕奉摆下手中茶盏,静静瞧了她片刻。
“看侯君如此反应,看来是还不能接受此事之实吧?”
荀孚蓁终于听见他说一句话了,便也坐下身来,眉头却蹙得死紧。
“女帝当真从未招幸过荀安……”
听得此答,吕奉轻嗤了一笑,缓然而道:“忆想昔年,荀皇君亦独得先帝宠爱,却即便如此,先帝也无免雨露均沾。而今贵君可是早在东宫之时便已侍于女帝之侧,至今已足十年,却即便是在容胥到来之前,竟也一次都不曾侍寝?”
荀孚蓁冷冷看了他一眼,幽怨里的神态已足可答上此番试探反问。
“看来此事,是八九不离十了。”吕奉轻笑着又为一叹,“却细细想来,此事也并非全无端倪——想当初,先虞灵王可是不惜携子以身入局谋夺王女之命,分明已万般具足,竟却仍能失手而错杀了世子?”
“那现在你想怎样?既已得知了此事……”
“侯君莫急。这个秘密若是用得好,自然可获无上之利,否则便也是致命之锐。”
听得一语致命,荀孚蓁又怔了一下,落回眼去,不禁透出些惶恐之意。
“此事不必侯君操劳,奉自有打算。侯君便只消静居府中,坐等渔翁之利到手便是。”
_
在荀安与襄南侯离开后,慕辞眼看也近了该问诊的时辰,便让俞惜把贺云殊召了来。
自从那日他心绪大动破了两回血症后,慕辞便也知他心中梗刺于何,于是那日之后慕辞便让贺云殊代了梁笙问诊之事。只要是在他未发险症,也不必行针之时,贺云殊亦足能应付等闲请脉之常。
“陛下脉象并无发症之状,只要依时服药便是。”
花非若点了点头便收回手来。
贺云殊告礼将退时,慕辞也带着俞惜端着温药回来了,便在寝殿门前浅问了贺云殊一句。
其实早在贺云殊头回摸过女帝的脉后,心中便已有所疑惑,而这几日又连着细探了女帝脉象多日后,他终于也能确定这个猜测了——
先前梁笙曾给过他一部章法颇异的针谱,说是供他研习医道之用,贺云殊原本还一直好奇,如此不循常穴而行的针法到底用于何症,却是这几日才渐渐发现了其行针之律与女帝血症间的联系。
而女帝的血症也是一奇罕之疾……
回到云澜阁后,贺云殊便又将那本针谱翻出来细细阅看了一番。
此刻他虽明了此针谱所治之症,心中却另疑更沉,一时也难揣断梁笙授他这部针谱到底只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
喜欢关于我老公是女帝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