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们都能预测到这条路有多难走,但是他们目前还有时间,还有试错的机会,所以他们愿意慢慢尝试。
万一这商队真能组建成功,除了自己的商队方便办事之外,他们也能赚的更多。
夏荷把自己的想法和利弊给大家一点点的说清楚,沈墨寒和夏有福他们在旁边也帮着说话。
至于大牛是个十足十的夏荷妹控,反正只要是夏荷说的他都同意。
虽然他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但这并不妨碍他在一旁一直说:“我信小荷、小荷说的没错、我支持她。”
说来说去反反复复也就这几句话,夏荷听他一直重复这几句话,莫名的就被逗笑了。
最后,一番劝说后加权衡利弊之后,其他人也都同意了组建商队的事。
夏老太还是有些担心他们出门在外不安全,直到沈墨寒提议可以去县城雇镖师,夏老太这才心来。
她也知道自己反对没有用,孩子们都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早晚都是要走出去的。
她就算是在不舍,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与其继续反对,不如做好后勤,让他们出门在外无后顾之忧。
于是,组建商队这件事便就这么定了下来。
“墨寒哥,这事你多上点心,有什么事情就给我说,咱们大家一起解决。”
沈墨寒点了点头:“嗯,你放心吧,经商这事我确实不熟,以后少不了要麻烦你,你到时候可别嫌烦。”
夏荷摇了摇头:“那不能,这可都是钱,我肯定不会跟钱过不去的。”
夏荷这话说的可不假,组建商队确实是一件非常烧钱的事,依夏家现在的家底,她可不敢太过随意,这事一不留神就能让她赔个底朝天。
夏荷这么财迷,她可不会拿自己辛辛苦苦攒了一年的钱开玩笑,这事必须盯紧了才行。
一顿饭结束,天色已经完全黑透了,沈家人帮着收拾好残局之后,就回去歇息了。
夏家人也没在耽搁,关上了院门就各自回房睡觉了。
一夜好眠……
次日,等夏荷起来的时候,大牛和沈墨寒两个已经驾着牛车去了县城。
夏家的男人们都在后院挖地窖,女人们也都聚在张秀那边小院里一起制作成衣。
夏荷见前院里静悄悄的,便知道自己今天又起晚了。
这也就是在夏家没人说她,这要是换成其他人家早就被亲娘拿着鞭子抽起来了。
嗯,夏荷毫不怀疑,要不是因为自己会赚钱,李翠花估计也会这么做。
果然,不论在什么时候,不论在那个朝代,只要是会赚钱的人,就有家庭地位,不会赚钱的人,就只能受气挨欺负。
夏荷自顾自的跑去厨房端出李翠花给她温着的早饭,大口大口的吃完,顺手又把自己刚刚用过的碗筷洗干净放好。
正当她要去旁边做成衣的屋子里面凑热闹时,她就听见了夏家院门外有人喊开门的声音。
夏荷怔愣了片刻,猜到应该是家旺来拉青番椒酱菜了。
于是便朝着后院喊了一嗓子,然后快步跑到前院去开门。
果然她没有猜错,大门一打开夏荷就看见了家旺,以及身后的三辆牛车。
夏荷先是喊了人,然后便引着他把牛车赶进后院,好方便装酱菜。
这会儿得到消息的夏长福也跟了出来,先是和家旺寒暄了两句,然后就领着人去装酱菜去了。
不知是不是昨天的事,这次家旺来的时候带了不少的好东西。
夏荷只是看了一眼,也没说什么便把东西给收下了。
只是在心里默默叹了一口气,生意还得继续做,表面的面子还是要维护的。
既然张掌柜有意讨好,那她也不能不给面子。
东西收下了,这事也就过去了,夏荷以后也不会再提及,以后他们该怎么相处还怎么相处。
家旺递给夏荷一个钱袋子,笑着道:“小荷姑娘,东西我就都拉走了,这是货款您清点一下。”
夏荷打开钱袋子数了数,三牛车的酱菜一共卖了18两200百文,比上次的酱菜多了5两多银子,这么算下来赚的确实也不少。
“钱没有错,辛苦家旺哥了。”
家旺闻言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头:“不辛苦不辛苦,那小荷姑娘我就先走了。”
夏荷点了点头,跟着出了院门把人送走。
等人走远了,她又关上院门去了后院,见棚子里面堆积的青番椒酱菜此时已经被拉走了五分之二,还剩下一大半没有卖出去,心里不免有些着急。
她在想是不是自己做的有点太多了,卖出去了这么多,竟然还剩一大半。
虽说现在已经回本了,但是看着这么多的青番椒酱菜,心里还是会有些焦虑。
好在这些东西都比较能存放,要不然她得哭死。
定了定心神,暗道不行,必须要开始摆摊了。
他们家在县城积累的有客户群体,等下次夏长福再去县城摆摊的时候,也拿些青番椒酱菜去卖卖看。
如果好卖的话就摆摊卖,用不了多久应该也能卖完,不好卖的话,她在另外想想其他办法。
夏荷正对着这堆酱菜缸发愁呢,就听见了李翠花喊她。
她应了一声,转身朝着夏来福他们的院子走去。
人刚进屋里,就看见了堆了满地的皮子,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她踮着脚尖一步一步的挪着身体,往李翠花的方向走去,出声问“娘你喊我?”
“嗯,你快过来。”李翠花说着便把他们刚刚新做出来的一套纯白色的兔毛披风,拿起在夏荷身上比划着。
夏荷不解“这是给我做的吗?”
“嗯,你不是整天嚷嚷着冷吗?所以娘就想着给你做个披风,刚好你和小槿、小栀、幸幸,你们四个一人一件。”
夏荷嘴角抽了抽:“这不太好吧。”
这是两家合伙做的生意,他们家女孩子多,一下子就拿了三件,沈家只有一个幸幸,这太不公平了。
夏老太见她这表情有些好笑,解释道:“你这丫头想什么呢,咱不白要,奶给你们花钱买。”
喜欢农女翻身:从家徒四壁到全村最富
万一这商队真能组建成功,除了自己的商队方便办事之外,他们也能赚的更多。
夏荷把自己的想法和利弊给大家一点点的说清楚,沈墨寒和夏有福他们在旁边也帮着说话。
至于大牛是个十足十的夏荷妹控,反正只要是夏荷说的他都同意。
虽然他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但这并不妨碍他在一旁一直说:“我信小荷、小荷说的没错、我支持她。”
说来说去反反复复也就这几句话,夏荷听他一直重复这几句话,莫名的就被逗笑了。
最后,一番劝说后加权衡利弊之后,其他人也都同意了组建商队的事。
夏老太还是有些担心他们出门在外不安全,直到沈墨寒提议可以去县城雇镖师,夏老太这才心来。
她也知道自己反对没有用,孩子们都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早晚都是要走出去的。
她就算是在不舍,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与其继续反对,不如做好后勤,让他们出门在外无后顾之忧。
于是,组建商队这件事便就这么定了下来。
“墨寒哥,这事你多上点心,有什么事情就给我说,咱们大家一起解决。”
沈墨寒点了点头:“嗯,你放心吧,经商这事我确实不熟,以后少不了要麻烦你,你到时候可别嫌烦。”
夏荷摇了摇头:“那不能,这可都是钱,我肯定不会跟钱过不去的。”
夏荷这话说的可不假,组建商队确实是一件非常烧钱的事,依夏家现在的家底,她可不敢太过随意,这事一不留神就能让她赔个底朝天。
夏荷这么财迷,她可不会拿自己辛辛苦苦攒了一年的钱开玩笑,这事必须盯紧了才行。
一顿饭结束,天色已经完全黑透了,沈家人帮着收拾好残局之后,就回去歇息了。
夏家人也没在耽搁,关上了院门就各自回房睡觉了。
一夜好眠……
次日,等夏荷起来的时候,大牛和沈墨寒两个已经驾着牛车去了县城。
夏家的男人们都在后院挖地窖,女人们也都聚在张秀那边小院里一起制作成衣。
夏荷见前院里静悄悄的,便知道自己今天又起晚了。
这也就是在夏家没人说她,这要是换成其他人家早就被亲娘拿着鞭子抽起来了。
嗯,夏荷毫不怀疑,要不是因为自己会赚钱,李翠花估计也会这么做。
果然,不论在什么时候,不论在那个朝代,只要是会赚钱的人,就有家庭地位,不会赚钱的人,就只能受气挨欺负。
夏荷自顾自的跑去厨房端出李翠花给她温着的早饭,大口大口的吃完,顺手又把自己刚刚用过的碗筷洗干净放好。
正当她要去旁边做成衣的屋子里面凑热闹时,她就听见了夏家院门外有人喊开门的声音。
夏荷怔愣了片刻,猜到应该是家旺来拉青番椒酱菜了。
于是便朝着后院喊了一嗓子,然后快步跑到前院去开门。
果然她没有猜错,大门一打开夏荷就看见了家旺,以及身后的三辆牛车。
夏荷先是喊了人,然后便引着他把牛车赶进后院,好方便装酱菜。
这会儿得到消息的夏长福也跟了出来,先是和家旺寒暄了两句,然后就领着人去装酱菜去了。
不知是不是昨天的事,这次家旺来的时候带了不少的好东西。
夏荷只是看了一眼,也没说什么便把东西给收下了。
只是在心里默默叹了一口气,生意还得继续做,表面的面子还是要维护的。
既然张掌柜有意讨好,那她也不能不给面子。
东西收下了,这事也就过去了,夏荷以后也不会再提及,以后他们该怎么相处还怎么相处。
家旺递给夏荷一个钱袋子,笑着道:“小荷姑娘,东西我就都拉走了,这是货款您清点一下。”
夏荷打开钱袋子数了数,三牛车的酱菜一共卖了18两200百文,比上次的酱菜多了5两多银子,这么算下来赚的确实也不少。
“钱没有错,辛苦家旺哥了。”
家旺闻言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头:“不辛苦不辛苦,那小荷姑娘我就先走了。”
夏荷点了点头,跟着出了院门把人送走。
等人走远了,她又关上院门去了后院,见棚子里面堆积的青番椒酱菜此时已经被拉走了五分之二,还剩下一大半没有卖出去,心里不免有些着急。
她在想是不是自己做的有点太多了,卖出去了这么多,竟然还剩一大半。
虽说现在已经回本了,但是看着这么多的青番椒酱菜,心里还是会有些焦虑。
好在这些东西都比较能存放,要不然她得哭死。
定了定心神,暗道不行,必须要开始摆摊了。
他们家在县城积累的有客户群体,等下次夏长福再去县城摆摊的时候,也拿些青番椒酱菜去卖卖看。
如果好卖的话就摆摊卖,用不了多久应该也能卖完,不好卖的话,她在另外想想其他办法。
夏荷正对着这堆酱菜缸发愁呢,就听见了李翠花喊她。
她应了一声,转身朝着夏来福他们的院子走去。
人刚进屋里,就看见了堆了满地的皮子,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她踮着脚尖一步一步的挪着身体,往李翠花的方向走去,出声问“娘你喊我?”
“嗯,你快过来。”李翠花说着便把他们刚刚新做出来的一套纯白色的兔毛披风,拿起在夏荷身上比划着。
夏荷不解“这是给我做的吗?”
“嗯,你不是整天嚷嚷着冷吗?所以娘就想着给你做个披风,刚好你和小槿、小栀、幸幸,你们四个一人一件。”
夏荷嘴角抽了抽:“这不太好吧。”
这是两家合伙做的生意,他们家女孩子多,一下子就拿了三件,沈家只有一个幸幸,这太不公平了。
夏老太见她这表情有些好笑,解释道:“你这丫头想什么呢,咱不白要,奶给你们花钱买。”
喜欢农女翻身:从家徒四壁到全村最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