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送嫁妆-《农女翻身:从家徒四壁到全村最富》

  夏荷几人瞬间又被指挥的团团转,忙的晕头转向的。

  “喜烛在哪?趁着这会儿有时间把喜烛也拿过来吧。”

  村长媳妇话音一落,夏槿又连忙出去找喜烛。

  喜烛被摆放好后,村长媳妇还不忘叮嘱他们:“今晚这喜烛可不能点,这是留着明晚用的,你们晚上点蜡烛的时候可别点混了。”

  夏槿点头:“我知道了六奶奶,一会儿我去跟我小叔说一声。”

  “对对对,这事可不能忘了,都记着点。”

  忙忙碌碌的,恍惚间夏荷好像听见了敲锣打鼓的声音。

  不等她仔细听清楚,就听村长媳妇道:“哟,这是女方家来送嫁妆了。”

  夏荷闻言也好奇,寻着声音走了出去,其他人见状也连忙跟着去凑热闹。

  按照规矩来送嫁妆的理应是杜家家族里年龄小的男孩,今天来的应该是杜莟的堂弟,夏荷之前见过有些印象。

  他属于是今天重要客人,负责“押嫁妆”。

  来人里还有杜莟的叔叔以及其他亲戚,这些人夏家人之前都见过,并不陌生。

  夏老头听见敲锣打鼓的声音,就赶忙带着夏家这边的长辈出门迎人。

  夏老太和李翠花她们也没有闲着,忙去屋里把昨天提前准备好的喜糖、喜钱给拿了出来。

  双方见面一阵寒暄后,夏老太把喜钱给了相应的人,人家也没为难,客客气气的把嫁妆匣子的钥匙给了夏老太。

  夏老太接过钥匙,顺手就递给了一旁站着凑热闹的夏荷:“你拿好了,这都是你小婶婶的嫁妆,这钥匙你先帮她放好,可别让人拿了去,等你小婶婶明天进门了,你再给她。”

  突然被塞了一个烫手的嫁妆钥匙,夏荷一脸懵,想躲都来不及,认命的接了过来,拿到屋里给藏起来。

  这边藏好钥匙的夏荷再次出来时,杜家来的人已经被安排到堂屋里面坐着了,由村长和夏家这边的长辈们陪着说话。

  而刚刚那些敲锣打鼓的人,也被妥善安排在一旁暂时休息。

  夏老太则是带着李翠花和前来送嫁妆的人进行对接。

  杜家也是疼女儿的,并没有因为杜莟嫁进了村里而少了她的嫁妆,相反这嫁妆还又给额外给添了不少。

  这会儿一件件的嫁妆整齐的摆放在院子里面,看的提前得到消息赶来看热闹的人眼红不已。

  “这女方家可真疼女儿,你们瞧瞧这好些东西咱们都没见过。”

  “谁说不是呢,这还得是大户人家,这嫁闺女都比咱们这儿讲究。”

  “人家可是县城里的小姐,咱们哪能和他们比。”

  “你们瞅瞅这么多东西,得花不少钱吧。”

  “还不止呢,今天送的都是大件,值钱的东西都在明天呢。”

  夏荷听着这些窃窃私语的讨论声,微微一笑摇了摇头没接话。

  要说这送嫁妆也是有讲究的,因着古代路途遥远,再加上有很多不可抗力的因素,所以一般情况下,女方的嫁妆都是提前一天送过来。

  当然,也有一些人是成亲前三天送的,这个因人而异。

  不过提前送来的嫁妆都一些大件的东西,比如箱笼、梳妆匣子等等木制大件,类似家具之类的东西。

  至于女方家陪嫁的一些小件,比如可由新郎新娘分用的物品,如被褥、脸盆、面镜、茶杯、枕巾、花瓶等,这些都是成亲当天,随着送亲队伍一起来的,而且这些陪嫁都要是双数。

  除了这些,送嫁妆的还有很多其他的讲究,比如所有陪嫁送来的物品以及送嫁妆用的各式车辆工具的需要系上红绸或者贴上喜字,以示吉庆。

  还有送嫁妆的人员、车辆都要是双数才行。

  而且女方送的嫁妆里不能有床、锅、钟这些东西,寓意不好。

  一般情况下床、锅、钟这些都需要男方家准备,而且还必须是新的才行。

  这些规矩也就只限于大户人家才有的,普通的农户可没有那么多的讲究。

  有些家庭条件好,又疼闺女的,最多给打几个箱笼,桌子椅子之类的,再多的可就没有了。

  大部分闺女出嫁,能给准备上一床新棉被,扯上几尺布做新衣服,在置办些小玩意,那就算很好了。

  话说回来,夏有福的床什么的,都是前段时间房子盖好之后刚买的,夏老太这次就没有再给他额外准备。

  不过他屋里很多其他家具都被夏老太前几天时抽空给他挪去了其他屋里。

  这会儿空出来的地方,刚好能用来放杜家送来的陪嫁。

  但是杜家给杜莟的陪嫁实在是太多了,完全不是他一个房间就能放下的。

  趁着这会儿人都在,夏老太赶忙请大家帮忙,把能放进夏有福屋里的都放他屋里去,剩下放不下的就先放去夏长福院里的空房间里,等杜莟嫁进来后,再让她自己处置。

  “奶,小婶婶的嫁妆太多了,这边屋里已经放不下了怎么办。”

  夏老太这会儿也有些头疼,她也没料到杜家给杜莟的嫁妆会这么多。

  “那怎么办,总不能放你们院的堂屋里吧,这也不合适呀。”

  话说当初买大件家具的时候,夏荷只买了中间院里堂屋的家具,其他两个院子不需要待客,夏荷就没有买。

  想着堂屋空着会方便一些,到时候家里的货物仓房放不下的时候还能临时用来放东西。

  可要是杜莟的嫁妆放在大房屋里,这也确实不合适。

  “大哥不在家,要不就先暂时堆放到他屋里面吧,等小叔成亲完,咱们再给搬出来。

  还有小栀屋里也没人住,也能放一些。”

  夏老太点点头,这会儿也只能这样了。

  这些东西都是儿媳妇的陪嫁,她也不好擅自处置,一切还是等她嫁进来之后再说吧。

  看着被堆的越来越满的屋子,夏荷的脑子里面莫名浮现出一个词“扶贫”。

  这可不就是“扶贫”吗?这杜莟一嫁进来,夏家的屋子瞬间就被堆满。

  以前见都没见过的东西,现在家里都有了,而且还不是自己花钱买的。

  喜欢农女翻身:从家徒四壁到全村最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