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苦楚-《景逸华年知梦瑶》

  福宁宫内,檀香袅袅,烟雾弥漫,给整个宫殿增添了几分肃穆和凝重。

  皇贵妃身着华美的宫装,静静地坐在安阳的床榻前。

  她的指尖轻柔地抚过女儿那苍白如纸的脸庞,仿佛这一触碰就能让女儿苏醒过来。

  安阳的脖颈上,那道曾经触目惊心的勒痕已经消失不见,但皇贵妃每每看到那里,心中都会涌起一阵无法言说的恐惧和痛苦。

  那道勒痕就像一条毒蛇,紧紧缠绕在安阳纤细的颈间,让皇贵妃久久不能忘怀。

  那日,安阳上吊自杀的场景如同噩梦一般,不断在皇贵妃的脑海中重现。

  那是她心中永远的痛,无论如何都无法抹去。

  “娘娘,您已经守在这里好久了,该去歇息了,让奴婢替您守着公主吧。”

  皇贵妃的贴身宫女碧荷捧着一杯热气腾腾的参茶,轻声说道,声音里充满了担忧。

  皇贵妃缓缓地摇了摇头,她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女儿的面容。

  安阳的胸口微弱地起伏着,这是她唯一还活着的证明,但也仅仅只是活着而已。

  太医们已经束手无策,他们无奈地表示,公主伤到了脑子,能不能醒来全看天意。

  “天意?”皇贵妃的嘴角扯出一丝冷笑,“这深宫之中,哪有什么天意,只有人心算计罢了。”

  皇贵妃声音低沉,“安阳不会无缘无故寻短见,她不会的……”

  碧荷欲言又止,“娘娘……”此时她已经不知道怎么安慰娘娘了,她只知道四公主出事之后娘娘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忽然间恍然大悟了一般。

  想到先前四公主的种种,终究在嘴边劝说的话还是化为了叹息。

  皇贵妃心里很清楚,她知道对方想要说些什么。

  其实所有人都觉得安阳并非她的亲生女儿,因此才会遭受冷落,最终选择自尽。

  然而只有身为母亲的她才真正了解,安阳绝对不是那种脆弱、不堪一击的孩子。

  而且她就是自己亲生的!

  皇贵妃紧紧握住女儿那早已变得冰凉的小手,仿佛这样就能传递给她一丝温暖。

  她的思绪渐渐飘远,回到了一个多月前的那个日子。

  那天,阳光明媚,皇贵妃正在福宁宫中,与昭华一同商议着应该给安阳送些什么样的布料。

  两人正谈得兴起,突然间,一个宫女的尖叫声划破了宁静。

  “不好了!四公主出事了!”宫女惊慌失措地跑来禀报。

  皇贵妃心头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她来不及多想,立刻起身,匆匆赶往安阳的寝殿。

  当她冲进寝殿时,眼前的景象让她心如刀绞。

  安阳静静地躺在地上,毫无生气。

  若不是看到她脖子上那道深深的痕迹,皇贵妃甚至都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从那一天起,每当皇贵妃回忆起安阳自杀的那一幕,她的心如刀割般疼痛。

  她懊悔不已,为什么自己没有早一点发现女儿的异常?

  为什么没有能够阻止这一切的发生?

  然而无论她怎样自责和悔恨,都已经无法改变这个残酷的事实。

  在她回忆的时候,殿外就传来太监尖细的通报声:“皇上驾到——”

  皇贵妃连忙起身整理仪容,刚走到殿门口,就见厉元晟一身明黄龙袍大步走来。

  她刚要行礼,厉元晟已经扶住了她的手臂。

  “爱妃不必多礼。”厉元晟的声音略微低沉,透露出一丝无法掩饰的疲惫。

  皇贵妃连忙起身,盈盈一拜,娇柔的声音中带着些许哭腔:“谢皇上。”

  她的眼眶泛红,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似乎随时都会滴落下来。

  厉元晟见状,心头一紧,“安阳可有好转?”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关切和焦虑,对安阳的情况显然十分担忧。

  皇贵妃缓缓摇头,泪水终于还是顺着脸颊滑落,她哽咽着回答:“回皇上,还是老样子。”

  这句话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砸在厉元晟的心上,让他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厉元晟轻叹一口气,迈步走到床边,凝视着昏迷不醒的女儿,心中一阵酸楚。

  他伸出手,想要抚摸一下女儿的额头,但又怕惊醒了她,最终只是轻轻地将手悬在半空。

  “朕已经派人去寻访民间神医,希望能有转机。”厉元晟的声音略微低沉,透露出一丝无奈和希冀。

  他知道,安阳的病情已经让太医们束手无策,如今也只能寄希望于那些民间中的神医了。

  “谢皇上恩典。”皇贵妃再次低头行礼,感激涕零。

  厉元晟沉默片刻,看着皇贵妃那憔悴的面容,心中又是一阵不忍。

  “爱妃也别太过忧心,保重自己的身子要紧。”

  皇贵妃微微点头,强忍着泪水,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一些:“臣妾知道,谢皇上关心。”

  厉元晟看着她那故作坚强的样子,心中愈发的心疼。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太监的声音:“皇上,娘娘,端王寻来的神医在门外恭敬地候着。”

  厉元晟原本想要伸手替皇贵妃擦去眼角的泪水,但听到太监的话后,他的手便如同触电一般缩了回来。

  他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沉声道:“让神医进来看看吧。”

  那神医步履稳健地走进房间,他的身上散发着一股淡淡的草药香气。

  一进入房间,他便径直走向皇上和皇贵妃,然后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大礼。

  待他行完礼后,他稍稍直起身子,从怀中掏出一块洁白的手帕,轻轻地盖在安阳的手腕上。

  神医的手指搭在安阳的脉搏上,微闭双眼,全神贯注地感受着她的脉象。

  过了一会儿,他缓缓睁开眼睛,脸上露出了凝重的神色。

  “公主的脉象虽然微弱,但还算平稳。

  外伤已经没有大碍了,只是……”

  神医顿了一下,似乎有些难以启齿,“公主脑中的淤血尚未消散,至于何时能够苏醒,草民实在不敢妄下断言。

  不过,草民自幼跟随高人学医,对于这种病症也有几分把握,只是……”

  他欲言又止,似乎还有什么顾虑。

  皇贵妃心急如焚,她强忍着泪水,焦急地问道:“神医,求求你救救本宫的女儿!

  只要你能治好安阳,无论你要什么,本宫都会答应你!”

  神医犹豫了一下,“草民有一套独门针法,或许可以一试。

  只是这针法的效果如何,就要看公主的造化了。”

  “好,本宫答应你!无论如何,都要试一试!”

  一旁的厉元晟也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神医从药箱中取出细长的银针,在灯火上微微烤过,便精准地刺入安阳的穴位。

  银针闪烁着寒光,在穴位间游走,每一针落下,皇贵妃的心就揪紧一分。

  时间仿佛凝固,殿内众人都屏住呼吸,注视着这紧张的一幕。

  不知过了多久,神医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最后一针落下,他长舒一口气,“公主体内淤血已开始消散,接下来就看她自身的恢复能力了。”

  皇贵妃眼中燃起希望,“多谢神医,若安阳能醒,本宫定有重赏。”

  神医谦逊告退。

  皇贵妃重新坐回床边,紧紧握着安阳的手,轻声呢喃:“安阳,你一定要醒过来,母妃等你。”

  ……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皇贵妃轻轻地挥挥手,示意身边的太监、宫女们都退下,然后独自一人静静地守在安阳的床前。

  微弱的烛火在夜风中摇曳着,微弱的光芒映照在女儿年轻而苍白的脸庞上。

  安阳今年才仅仅十七岁,她的面容与皇贵妃年轻时如出一辙,然而却比皇贵妃多了几分与生俱来的傲气。

  “傻孩子……”皇贵妃凝视着安阳,轻声呢喃道,“你若是心中有什么事情,直接来问母妃就好了,又何必如此折磨自己呢……”

  正当皇贵妃喃喃自语之际,突然间,安阳的手动了一下。

  皇贵妃心中一喜,急忙凑近前去,只见安阳缓缓地睁开了眼睛,眼神迷茫而空洞。

  “你是谁?”安阳的声音轻柔而稚气,仿佛像一个孩童说话的声音。

  皇贵妃的心头猛地一沉,她难以置信地看着安阳,颤抖的双手缓缓捧起安阳的脸颊,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声音也不禁带着哭腔:“安阳,本宫是你的母妃啊,你怎么会不认识母妃了呢?”

  安阳眨了眨眼,似乎对皇贵妃的话毫无反应,她的眼神依旧迷茫,摇了摇头,那陌生的目光让皇贵妃的心瞬间跌入了谷底。

  皇贵妃只觉天旋地转,差点晕过去。她强撑着稳住身形,心里清楚,女儿这是失忆了。

  “没关系,安阳,不记得就不记得了,母妃会一直陪着你。”

  皇贵妃轻抚着安阳的头发,泪水夺眶而出。

  而厉安阳那带着几分孩子气一般的脸颊却是一脸的茫然,她静静的看着面前的女子,心中暗道,她在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