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全民内卷!京城变成社畜修罗场-《每天努力躺平,大佬人设却焊死了》

  工部衙门那块“神机妙算”的金丝楠木牌匾,成了京城最新的打卡圣地。

  而江书晚,这块牌匾的始作俑者,则成了大宋王朝第一个被动飞升的卷王之王。

  她发明的“时辰格”打卡机,一夜之间火遍京城。

  最先破防的是礼部。

  礼部尚书一把年纪,上朝时老泪纵横,哭着喊着上了道折子,中心思想就一个:我们也要打卡!凭什么工部那群糙汉子都进步了,我们这些斯文人还活在前朝?

  皇帝朱笔一批:准。

  于是,每天清晨,六部衙门前齐刷刷立起了同款打卡箱。官员们睡眼惺忪地排着长队,往小格子里塞自己的名牌,那场面,说不出的诡异。

  这股内卷之风,很快从官场刮到了民间。

  城东最火的茶馆,连夜换了招牌,推出“卯时早茶特惠套餐”,晚来一刻,价格翻倍。

  就连城门口施粥的棚子,都在木牌上用炭笔写着:辰时开领,过时不候。

  乞丐都被迫早起了!

  整个京城,形成了一条无形的“迟到鄙视链”。

  你辰时上班?废物。

  你巳时才出门?社会的败类!

  御史台的言官们找到了新的业务增长点,每天扛着个大木牌,在各部衙门口蹲点。谁迟到了,他们就把写着“咸鱼”二字的牌子往那人面前一举,杀伤力极大,侮辱性极强。

  东宫。

  太子萧景珩面色铁青,一把将手中的琉璃盏摔得粉碎。

  “为什么!为什么孤的公文批阅速度,还比不上工部修一条水渠快!”

  底下跪着的幕僚们噤若寒蝉,头都不敢抬。

  “去学!”萧景珩指着门外,咆哮道,“把江书晚那套东西给孤原封不动地学过来!谁学不会,就通宵学!”

  东宫的灯火,从此也彻夜不熄。

  有人欢喜,就有人愁。

  国子监的年轻文人,眼看京城人人自危,斯文扫地,痛心疾首。

  他振臂一呼,成立了一个“反内卷联盟”,每日在国子监门口宣讲“躺平之道”,劝大家回归本心,享受生活。

  第二天,他就被御史台以“妖言惑众,扰乱朝纲”的罪名参了一本,罚俸三月。

  京城内卷,已成定局。

  更离谱的是,不知是谁,竟将江书晚在工部训话的只言片语,整理成了一本小册子,取名《晚晚语录》。

  “你不对这个世界狠一点,世界就对你狠。”

  “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

  “今日摸鱼一时爽,明日加班泪两行!”

  这些充满了压迫感的句子,被京城百姓奉为圭臬,《晚晚语录》一夜之间卖到脱销,黑市上一本竟炒到了十两银子。

  江书晚本人,对此一无所知。

  她正缩在国公府的小院里,看着自己又多了一万两的私房钱,美滋滋地盘算着什么时候才能退休。

  【再攒二十万两……不,三十万两!我就去江南买个大宅子,再也不回来了!】

  她想得正美,浑然不知,一张针对她的恶毒大网,正在悄然张开。

  阴暗的房间里,沈清漪听着下人汇报京城的盛况,气得浑身发抖。

  她猛地捏碎了手中的茶杯,瓷片深深嵌入掌心,鲜血顺着指缝滴落。

  “江书晚……”她从牙缝里挤出这个名字,“你不是喜欢打卡吗?我便烧了你的时辰格,看你还怎么卷!”

  她叫来一个心腹,低声吩咐了几句。

  那心腹曾是工部的一个小吏,因偷懒被开革,对江书晚怀恨在心。

  工部的“消防演练日”,是江书晚定下的规矩,每月一次。

  演练当天,江书晚抱着手臂,懒洋洋地站在院中,看着匠人们手忙脚乱地提着水桶。

  【这姿势不对……水都洒了……唉,算了,毁灭吧,赶紧的。】

  就在她内心疯狂吐槽时,异变突生!

  那个被沈清漪收买的小吏,趁着混乱,将一整桶火油猛地泼向了那巨大的“时辰格”!

  火苗“轰”地一下蹿起三尺高,瞬间将木箱吞噬。

  人群发出一阵惊呼,所有人都吓傻了。

  唯有江书晚,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动了。

  上辈子公司消防演习的肌肉记忆,在这一刻灵魂附体。

  “都让开!”

  她一声清喝,抄起墙角早就备好的灭火器——一个装满了沙土和水的简易压力木桶,下面连着根皮管。

  拔栓、压把、对准火源根部,她的动作熟练得不像话,一气呵成。

  “呲——”

  强劲的水流混合着沙土,精准地喷射在火焰最旺处。

  她单膝跪地,手持皮管,神情专注,在漫天水雾和火光中,竟有一种不容置疑的镇定。

  火,很快被扑灭了。

  现场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她,像在看一个天神下凡。

  那个纵火的小吏,还没来得及跑,就被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金吾卫当场摁在地上,动弹不得。

  “是……是沈家小姐!是沈清漪让我干的!”

  小吏吓破了胆,竹筒倒豆子般全招了。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汇聚到了江书晚身上。

  江书晚眨了眨眼,一脸无辜地扭头看向旁边的兄长江凛。

  “他说什么?风太大,我没听清。”

  【救命!我装傻的样子是不是很逼真?千万别把我扯进去!】

  江凛:“……”

  垂拱殿内,皇帝萧煊听到奏报,气得当场摔了御笔。

  “又是她!”

  他眼中杀机毕露,当即下令,将沈清漪在云州投毒的旧案翻了出来,两罪并罚,直接扣上一顶“纵火谋逆,意图颠覆朝纲”的大帽子。

  沈家,彻底完了。

  而江书晚,则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第二天,一群百姓敲锣打鼓地来到国公府门前,送来一面巨大的锦旗。

  上面龙飞凤舞地写着四个大字:“宋国卷王”。

  江书晚透过门缝看了一眼,吓得连夜缩回自己的马车里,三天没敢出门。

  萧景琰听闻此事,立刻上奏。

  他盛赞江书晚临危不乱,消防意识超前,恳请陛下在工部之下,增设一个“防火科”,专门负责京城消防安全事宜,并由江尚书亲自兼任科长。

  皇帝龙颜大悦:准奏。

  工部的编制,又多了一个。

  江书晚的退休计划,又远了一步。

  坊间的说书人,更是将“江尚书火烧时辰格”的故事,编成了评书,传得神乎其神。更有画师,将她救火的英姿画成了连环画,在市面上大卖,画里的江书晚脚踩祥云,手持水龙,俨然一个“救火小仙女”。

  周子墨在一次诗会上,喝得酩酊大醉。

  他望着工部方向彻夜不熄的灯火,举杯长叹。

  “我悟了……卷到极致,便是躺平。江尚书,实乃我辈楷模!”

  在座的士大夫们闻言,如遭雷击,纷纷觉得此言蕴含大道,将其奉为新的思潮。

  夜深人静。

  江书晚抱着自己的小金库,终于忍不住,一个人在房间里爆哭出声。

  “呜呜呜……我只是想攒钱退休啊……”

  “怎么就卷动了整个朝廷?”

  “这剧本,到底是从哪里开始偏航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