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把他带到朋友聚会的包厢时,心里像揣了颗浸了水的棉花,沉得发慌。
包厢里暖黄的灯光打在他洗得发白的牛仔外套上,袖口还沾着点图书馆书架落的灰——下午他刚帮我查完敦煌壁画里供养人服饰的资料。
“这就是你说的‘特别厉害’的男朋友?”小晴往我耳边凑了凑,声音没压住,“看着……挺朴素啊。”她话里的意思像根细针,轻轻扎了我一下。
旁边的阿哲跟着笑,晃着手里的饮料杯:“厉害在哪儿?能背全地铁线路图吗?”
我刚想张嘴反驳,他却轻轻碰了碰我的手腕,眼神里带着点安抚的笑意,转头对阿哲说:“地铁线路图其实藏着城市规划逻辑,比如3号线绕开老城区,是因为底下有明清时期的排水系统,怕施工破坏。”
阿哲手里的杯子顿了顿,显然没料到他会说出这样的话。
小晴也凑了过来,带着点不服气:“你怎么知道这么偏门的事?”
“前阵子帮博物馆整理老档案,看到过当时的施工评估报告。”他说话的语气很平和,没有一点炫耀的意思,“其实老城区的排水系统特别聪明,用的是‘明沟暗渠’结合的方式,下雨的时候很少积水,比现在一些新小区的排水还管用。”
这时候服务员端着果盘进来,不小心把一碟圣女果撒在了地上,红色的果子滚得到处都是。
服务员急得脸都红了,连声道歉。
小晴皱了皱眉,刚想说“小心点啊”,他已经蹲下身帮着捡了。
“这种圣女果要是表皮有破损,别直接吃。”他捡完递给服务员,顺便指了指果盘里几个带小斑点的,“不是坏了,是运输的时候碰伤了,容易滋生一种叫‘交链孢霉’的真菌,吃了可能会肠胃不舒服。”
服务员愣了愣,连忙点头:“谢谢哥,我马上换掉。”
小晴挑了挑眉,像是想再找个话题难住他。
正好包厢里的电视在播农业频道,讲的是北方小麦减产的事。
阿哲随口说了句:“还不是因为天旱?种地就是看老天爷脸色。”
“不全是。”他指了指电视里麦田的画面,“你看麦芒的颜色,有点发灰,不是单纯缺水,应该是土壤缺钾了。北方的土壤大多偏碱性,钾元素容易被固定住,就算浇水,小麦也吸收不上来。”
“那怎么办?”我忍不住问,其实我也好奇很久了,家里爷爷种的麦子去年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可以撒点草木灰,或者用硫酸钾型复合肥。”他说得很具体,“不过得注意用量,每亩地不能超过30公斤,不然会烧苗。还有,浇水的时候要小水慢灌,让水带着养分慢慢渗到土壤深层,根系才能吸收到。”
我掏出手机记下来,心里暖暖的——他知道我爷爷种麦子,上次聊天提过一嘴,没想到他居然记在了心里。
这时候小晴突然捂住了肚子,脸色有点发白。
“怎么了?”我连忙问。
她咬着嘴唇说:“老毛病了,一吃凉的就胃疼。”
包厢里顿时安静下来,大家都有点慌。
他起身走到小晴身边,轻声问:“是不是觉得胃里像有块冰,还隐隐作痛?”
小晴点点头。
“你试试用手掌搓热,顺时针揉肚脐周围,力度别太大,每分钟揉60圈左右。”他一边说一边示范,“另外,别喝刚从冰箱拿出来的饮料,我这里有温的蜂蜜水,你喝点试试。”说着从背包里拿出一个保温杯,里面居然真的装着蜂蜜水。
“你怎么随身带这个?”小晴接过杯子,惊讶地问。
“她有时候也会胃疼,我就习惯带着了。”他指了指我,语气自然得像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
我心里一热,想起上次我加班胃疼,他也是这样帮我揉肚子,还煮了小米粥送到公司。
小晴喝了几口蜂蜜水,又揉了一会儿,脸色渐渐好了起来。
她看着他,语气里带着点歉意:“对不起啊,我之前不该那样说你。”
他笑了笑:“没事,我本来就不太会打扮。”
“可你懂的也太多了吧!”阿哲凑过来,一脸崇拜,“你是不是什么都知道啊?”
“哪有什么都知道的人。”他摆了摆手,“就是平时喜欢看书,看到有意思的就记下来。比如上次看到说,女生戴的银手镯变黑,不是因为体内有毒素,是因为银和汗液里的硫化物反应,生成了硫化银,只要用牙膏擦一擦就能亮回来。”
“真的假的?”小晴立刻摘下手腕上的银手镯,果然有点发黑。
阿哲找来了牙膏和纸巾,按照他说的方法擦了擦,手镯真的恢复了亮闪闪的样子。
“太神了!”小晴忍不住感叹,“以后我有不懂的事,能不能问你啊?”
他笑着点头:“当然可以,不过我也有很多不懂的,咱们可以一起查资料。”
那天聚会结束后,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挽着他的胳膊,心里满是骄傲。
以前我总觉得他不爱说话,穿着也普通,跟那些能言善辩、打扮时髦的男生比起来,好像没那么“亮眼”。
可今天我才发现,他的“厉害”从来都不是挂在嘴上的,而是藏在每一个细心的瞬间里——知道我爷爷种麦子,就默默记下解决小麦减产的方法;
知道我胃疼,就随时带着温蜂蜜水;
看到服务员手忙脚乱,会主动帮忙还顺便提醒食品安全;
听到朋友随口说的话题,能说出背后的道理却不显得炫耀。
“你今天真给我长脸。”我忍不住说。
他转过头,眼里带着温柔的笑意:“我不是为了给你长脸,就是想把知道的告诉你和你的朋友。”
风吹过他的头发,我突然觉得,他就像一本厚重的百科全书,封面朴素,里面却藏着无穷无尽的知识和温暖。
不像那些华丽的畅销书,翻开就是夺目的辞藻,他的“内容”需要慢慢读,慢慢品,才能发现其中的精彩。
而最幸运的是,这本“百科全书”是属于我的,他愿意把他知道的一切,都一字一句地讲给我听。
后来每次和朋友聚会,大家都会主动问他问题——从怎么挑选新鲜的水果,到电脑突然蓝屏该怎么办;从历史上的冷门典故,到生活里的小窍门。
他总是耐心地解答,有时候不知道答案,就拿出手机和大家一起查资料。
朋友们再也不会取笑他“土”,反而常常说:“你男朋友也太靠谱了吧,有他在,感觉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我知道,他不是真的“什么都懂”,只是比别人多了一份用心——对知识的用心,对生活的用心,更对我和身边人的用心。
这份用心,比任何华丽的外表和动听的言辞都更珍贵。
现在的我,再也不会因为别人的眼光而感到不安。
因为我知道身边的这个人,他的光芒从来都不需要靠外在的东西来衬托,而是源于内心的丰富和善良。
就像一本真正有价值的书,不管封面多么朴素,翻开之后,总会让人忍不住沉浸其中,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吸引。
而我,会一直做那个最认真的读者,陪着他一起,把这本“会说话的百科全书”,一页一页地读下去,读一辈子。
喜欢懿哥梦
包厢里暖黄的灯光打在他洗得发白的牛仔外套上,袖口还沾着点图书馆书架落的灰——下午他刚帮我查完敦煌壁画里供养人服饰的资料。
“这就是你说的‘特别厉害’的男朋友?”小晴往我耳边凑了凑,声音没压住,“看着……挺朴素啊。”她话里的意思像根细针,轻轻扎了我一下。
旁边的阿哲跟着笑,晃着手里的饮料杯:“厉害在哪儿?能背全地铁线路图吗?”
我刚想张嘴反驳,他却轻轻碰了碰我的手腕,眼神里带着点安抚的笑意,转头对阿哲说:“地铁线路图其实藏着城市规划逻辑,比如3号线绕开老城区,是因为底下有明清时期的排水系统,怕施工破坏。”
阿哲手里的杯子顿了顿,显然没料到他会说出这样的话。
小晴也凑了过来,带着点不服气:“你怎么知道这么偏门的事?”
“前阵子帮博物馆整理老档案,看到过当时的施工评估报告。”他说话的语气很平和,没有一点炫耀的意思,“其实老城区的排水系统特别聪明,用的是‘明沟暗渠’结合的方式,下雨的时候很少积水,比现在一些新小区的排水还管用。”
这时候服务员端着果盘进来,不小心把一碟圣女果撒在了地上,红色的果子滚得到处都是。
服务员急得脸都红了,连声道歉。
小晴皱了皱眉,刚想说“小心点啊”,他已经蹲下身帮着捡了。
“这种圣女果要是表皮有破损,别直接吃。”他捡完递给服务员,顺便指了指果盘里几个带小斑点的,“不是坏了,是运输的时候碰伤了,容易滋生一种叫‘交链孢霉’的真菌,吃了可能会肠胃不舒服。”
服务员愣了愣,连忙点头:“谢谢哥,我马上换掉。”
小晴挑了挑眉,像是想再找个话题难住他。
正好包厢里的电视在播农业频道,讲的是北方小麦减产的事。
阿哲随口说了句:“还不是因为天旱?种地就是看老天爷脸色。”
“不全是。”他指了指电视里麦田的画面,“你看麦芒的颜色,有点发灰,不是单纯缺水,应该是土壤缺钾了。北方的土壤大多偏碱性,钾元素容易被固定住,就算浇水,小麦也吸收不上来。”
“那怎么办?”我忍不住问,其实我也好奇很久了,家里爷爷种的麦子去年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可以撒点草木灰,或者用硫酸钾型复合肥。”他说得很具体,“不过得注意用量,每亩地不能超过30公斤,不然会烧苗。还有,浇水的时候要小水慢灌,让水带着养分慢慢渗到土壤深层,根系才能吸收到。”
我掏出手机记下来,心里暖暖的——他知道我爷爷种麦子,上次聊天提过一嘴,没想到他居然记在了心里。
这时候小晴突然捂住了肚子,脸色有点发白。
“怎么了?”我连忙问。
她咬着嘴唇说:“老毛病了,一吃凉的就胃疼。”
包厢里顿时安静下来,大家都有点慌。
他起身走到小晴身边,轻声问:“是不是觉得胃里像有块冰,还隐隐作痛?”
小晴点点头。
“你试试用手掌搓热,顺时针揉肚脐周围,力度别太大,每分钟揉60圈左右。”他一边说一边示范,“另外,别喝刚从冰箱拿出来的饮料,我这里有温的蜂蜜水,你喝点试试。”说着从背包里拿出一个保温杯,里面居然真的装着蜂蜜水。
“你怎么随身带这个?”小晴接过杯子,惊讶地问。
“她有时候也会胃疼,我就习惯带着了。”他指了指我,语气自然得像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
我心里一热,想起上次我加班胃疼,他也是这样帮我揉肚子,还煮了小米粥送到公司。
小晴喝了几口蜂蜜水,又揉了一会儿,脸色渐渐好了起来。
她看着他,语气里带着点歉意:“对不起啊,我之前不该那样说你。”
他笑了笑:“没事,我本来就不太会打扮。”
“可你懂的也太多了吧!”阿哲凑过来,一脸崇拜,“你是不是什么都知道啊?”
“哪有什么都知道的人。”他摆了摆手,“就是平时喜欢看书,看到有意思的就记下来。比如上次看到说,女生戴的银手镯变黑,不是因为体内有毒素,是因为银和汗液里的硫化物反应,生成了硫化银,只要用牙膏擦一擦就能亮回来。”
“真的假的?”小晴立刻摘下手腕上的银手镯,果然有点发黑。
阿哲找来了牙膏和纸巾,按照他说的方法擦了擦,手镯真的恢复了亮闪闪的样子。
“太神了!”小晴忍不住感叹,“以后我有不懂的事,能不能问你啊?”
他笑着点头:“当然可以,不过我也有很多不懂的,咱们可以一起查资料。”
那天聚会结束后,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挽着他的胳膊,心里满是骄傲。
以前我总觉得他不爱说话,穿着也普通,跟那些能言善辩、打扮时髦的男生比起来,好像没那么“亮眼”。
可今天我才发现,他的“厉害”从来都不是挂在嘴上的,而是藏在每一个细心的瞬间里——知道我爷爷种麦子,就默默记下解决小麦减产的方法;
知道我胃疼,就随时带着温蜂蜜水;
看到服务员手忙脚乱,会主动帮忙还顺便提醒食品安全;
听到朋友随口说的话题,能说出背后的道理却不显得炫耀。
“你今天真给我长脸。”我忍不住说。
他转过头,眼里带着温柔的笑意:“我不是为了给你长脸,就是想把知道的告诉你和你的朋友。”
风吹过他的头发,我突然觉得,他就像一本厚重的百科全书,封面朴素,里面却藏着无穷无尽的知识和温暖。
不像那些华丽的畅销书,翻开就是夺目的辞藻,他的“内容”需要慢慢读,慢慢品,才能发现其中的精彩。
而最幸运的是,这本“百科全书”是属于我的,他愿意把他知道的一切,都一字一句地讲给我听。
后来每次和朋友聚会,大家都会主动问他问题——从怎么挑选新鲜的水果,到电脑突然蓝屏该怎么办;从历史上的冷门典故,到生活里的小窍门。
他总是耐心地解答,有时候不知道答案,就拿出手机和大家一起查资料。
朋友们再也不会取笑他“土”,反而常常说:“你男朋友也太靠谱了吧,有他在,感觉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我知道,他不是真的“什么都懂”,只是比别人多了一份用心——对知识的用心,对生活的用心,更对我和身边人的用心。
这份用心,比任何华丽的外表和动听的言辞都更珍贵。
现在的我,再也不会因为别人的眼光而感到不安。
因为我知道身边的这个人,他的光芒从来都不需要靠外在的东西来衬托,而是源于内心的丰富和善良。
就像一本真正有价值的书,不管封面多么朴素,翻开之后,总会让人忍不住沉浸其中,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吸引。
而我,会一直做那个最认真的读者,陪着他一起,把这本“会说话的百科全书”,一页一页地读下去,读一辈子。
喜欢懿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