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岂敢不从-《开局剑落南海,我布局天下九洲》

  蛮荒腹地。

  托月山山脚,两人亦步亦趋。

  那头大妖没死,回了皓彩明月。

  之后它又被宁远砍了一剑,没有跌境。

  只是从飞升境巅峰,一路跌到了一个临界点。

  也就是刚刚跻身飞升境的状态。

  宁远也不是完全不讲理,出剑之前问过它,想死还是想活。

  寻常人,脑子正常,没病没灾,当然想活,大妖也知道双方实力悬殊,跑是跑不掉的,所以直接说了想活。

  然后宁远就控制力道,给它来了一剑。

  ‘轻飘飘’的一剑,没有损坏它的大道根基,只是斩了多年道行而已。

  大妖耻辱的受了一剑,灰溜溜的回了明月府邸。

  继续沉睡。

  走之前它实在想不通,就问了宁远一句,为何找它麻烦?

  你一个剑气长城来的剑修,嫉妖如仇很正常,可你不先去砍那些王座,不去剑开托月山,找我做什么?

  老子睡了一万年,可从没打过剑气长城。

  真就是没有半点王法了?

  宁远回了他一句不是答案的答案。

  “老子乐意,想砍谁砍谁。”

  “砍死别个,是我剑术高,被人砍死,是我实力菜。”

  无论何种,都没所谓。

  道号陌生的大妖听完之后,一脸郁结,实在气不过,发了句狠话。

  等他以后跻身十四境,必然会登门问剑一场,生死自负。

  当时宁远没有再砍他,而是笑着应下此事,还说如果到了那个时候,我要是输了,一颗脑袋随便你砍。

  可要是我赢了,我也不杀你,就跟今天一样,斩去你一半道行就好。

  那大妖的脸色,黑的吓人。

  打又打不过,撂狠话也没人家有水平,只能悻悻然拂袖离去。

  临走之时,宁远都没放过它,让它回去之后,不要再开启那座神道大阵,之后自己还会去那儿欣赏月色。

  读书人带着年轻人,一路走到了那间学塾。

  蛮荒天下第一座学塾。

  仅从外在来看,其实与小镇齐先生那座乡塾,大差不差。

  都是青砖泥瓦,只是少了一片竹林。

  学塾已经下课,门口有个年轻女子,见到两人之后,快步上前,作揖行礼。

  “流白见过先生,见过宁剑仙。”

  周密笑着点头,宁远则是仔细看了她两眼。

  然后他就做了个奇葩举动,抖了抖袖子,抖出来一个天狐少女。

  周月待在他的袖中许久,境界太低,导致出来之后,晕头转向,五荤八素,一屁股跌坐在地。

  宁远两相比较,随后朝那名为流白的年轻女子笑道:“如此来看,还是流白仙子更为貌美不少。”

  读书人摇头失笑,流白面色尴尬,一旁的天狐少女,则是强忍着难受,瞪了他一眼。

  那座剑气长城,在少女周月的眼中,又降低了一个档次。

  怕不是那里的剑修,别说什么大风流,不会只剩下下流了吧?

  流白是周密的学生之一,妖族,本体不知,境界还行,龙门境剑修。

  资质很好,哪怕放在剑气长城,也是属于那种先天剑胚,这种天赋,只要按部就班的修炼,上五境是迟早的事。

  没进学塾,两人在门外一张石桌对坐。

  周密问道:“剑仙是要饮茶,还是喝酒?”

  宁远笑眯眯道:“还是饮茶好了,我怕一喝酒,就想拔剑杀妖。”

  流白微微皱眉,却没有敢说什么,取出相应物件,俯身泡茶。

  事实上,从这个刑官离开剑气长城开始,蛮荒这边,就对周先生颇有微词。

  送山送水,到了托月山,没有布下天罗地网就算了,还开门迎客,把人请进家中。

  这不是失心疯是什么?

  甚至有一头王座还站了出来,公然大骂周密,此举就是心怀异心,大祖看错了人。

  只是后来那位大祖亲自出面,抬手镇压了惹事大妖,并且下了死命,任何妖族,不得冒犯先生。

  流白一样不解,但也选择相信自己先生。

  周密饮下一口茶水,开门见山道:“宁剑仙,是否有不少话要问?”

  面对这个‘通天老狐’,宁远没打算跟他较量下棋一道,双方棋力本就不在一处,于是点点头,直接说道:

  “想看看周先生,当年为文庙献上的‘太平十二策’。”

  “先生读书三百万卷,集儒释道于一身,无仙人指引,自创修道功法,走上长生路,前无古人。”

  “又以自身学问,修道路上,开辟人体秘境,从留人境一步登天,跻身玉璞……”

  年轻人笑道:“虽说敌对,但抛开这个不谈,晚辈是真佩服周先生。”

  “以儒家学问入玉璞,以道门秘法破仙人,再有佛门白骨观,证道飞升,千古无二。”

  真不是他宁远夸大其词,仅看这个,周密此人,确实当得起这份赞誉。

  浩然天下那边,有词人名柳七,一名惊才绝艳的修道之人,单凭练气士第三境的柳筋境,一步跨入玉璞境。

  而后柳七又归纳总结,亲自编纂了一本‘登天’之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后世无数修士,想着也走这条捷径,误入歧途,在此境上苦心钻研,耽搁太久,贻误终身。

  故而柳筋境一境,又被山上称为‘留人境’。

  绝大多数人,都说这个柳七,做出一步登天之举,是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但宁远却知道一点。

  那词人柳七,最多算是后无来者,谈不上前无古人。

  因为在他之前,还有一个率先开创此法的修道之人。

  近在眼前,文海周密。

  超世之才,不过其次。

  这种人,先不说好坏,他的学问,能低到哪去?

  当年他编纂的那本太平十二策,不被文庙认可,最后更是束之高阁,所知晓的人,也是极少极少。

  读书人心灰意冷,开始远走他乡,逗留剑气长城,当了百余年的刑官,依旧没得到老大剑仙的首肯。

  苦于人间无知己的浩然贾生,万般无奈之下,选择去往蛮荒大地,找上大祖,论道千年。

  这本太平十二策,宁远是真想看看。

  周密难得的露出缅怀之色,脑袋微微后仰,凝视远方。

  许久后,读书人方才回过神,自嘲一笑。

  “一本拙作,剑仙真想看?”

  宁远没有丝毫犹豫,点了点头。

  他又忽然站起身,朝那读书人作揖行礼。

  “多谢贾先生。”

  周密微微一愣,笑了笑后,也是起身行礼,答以四字。

  “岂敢不从。”

  喜欢开局剑落南海,我布局天下九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