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我在80年代报效祖国(上)-《快穿:红星闪耀》

  这个世界,高考是全国统考。

  不管是经济发达的地区还是落后的地区,用的都是同一张卷子。

  只不过,大学在招生的时候,会对较为落后的省降低一点分数线。

  很多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考上大学,会特意把孩子在高三的时候,把孩子送到这个省来参加高考。

  第一批被淘汰的人,就是空着的,不对,准确的来说还写了一个解字。

  还有的人,画了个国旗。

  更甚至洋洋洒洒写满了小作文,就连阅卷老师也忍不住停下来多瞧了几秒,匆匆扫过以后,又继续拿起下一张卷子。

  这种感觉很新奇。

  就跟开盲盒似的。

  谁都不知道后面出来的会是什么。

  第二批被淘汰,胡扯了一大堆,企图能够蒙对几个知识点的那种。

  第三批人,已经开始推算。

  卷子就这样一层层的往上走,最后到了蔺孝的手里。

  他们一群人,就围在一起阅卷。

  有些觉得可行的理论,就让学生先跑一下实验。

  其实这些理论,他们都已经想过了。

  没找到有用的大家虽然失望,但是更多的是开心。

  未来,在年轻人手里。

  “不管怎么说,我好像已经看到祖国欣欣向荣的那一幕了,这些年轻人,会走得比我们更远。”

  “老师,你看这个。”

  一个三十多岁的研究员拿着卷子,将陆粥的卷子递给了蔺孝。

  她已经研究好几个小时了。

  等其他人卷子批完以后,既失望又欣慰的叹息,才让她从草稿纸中回过神,在那一摞摞的书里抬起了头。

  她的神情有兴奋有忐忑。

  连同卷子给过去的,还有自己刚刚根据步骤推出来的数据。

  蔺孝半信半疑,接过卷子。

  并没有先看最后的那一面,而是匆匆扫了一眼前面的题目答案。

  他暗自点头,卷面很整洁。

  写的字也很漂亮,一看就知道是下了苦功夫,经常练字的。

  这种,一般都是书香门第培养出来的孩子。

  后面的那一面写得满满当当的,以蔺孝的目光看过去,就知道不简单。

  他神情正经起来。

  很多步骤都省略了,只有一个数据。

  这个数据是对的错的还有待研究,他一边看卷子一边看学生的草稿。

  到了后面,他已经激动的说不出话来,只是匆匆跑了过去,将正在埋头做实验的学生扒拉到一旁,开始交代每个人该做的事。

  这个弹道,或许真的可以。

  还有里面提出来如何解决幽灵信号的办法,也等着他们去证明。

  几天几夜,终于从实验室出来。

  蔺孝眼睛都熬得通红,加起来不过只睡了五六个小时。

  甚至于,那五六个小时都是旁人劝的。

  最开始他们还以为是哪个有钱人家培养出来的孩子。

  当资料摆在眼前,大家都怔住了。

  不少人就是从落后贫穷的地方飞出来的凤凰,但是今天坐在这里的人,基本上都是家境殷实的,甚至还有许多是出国留学,学成归来以后报效祖国的人。

  全国的土地那么多。

  每一个地方,都可能会开出一朵极其灿烂的花朵。

  蔺孝根本就等不及。

  别说他了,就连其他人也等不及。

  甚至还有说要派特警去把陆粥接过来的,但是一想到大张旗鼓的会吓到人,还会引起国外势力在国内间谍的注意,只能作罢。

  蔺孝和其他人吵了很久。

  最后以他院长的身份,成功把其他人留在了实验室继续研究,自己和几个好友则带着一群学生跑出来,准备和陆粥交流一下。

  他的怀中,还有一张写满了各种难题的纸。

  理论上是行得通,但是操作起来的困难很大,国家也没有那个技术。

  实验室已经糟蹋了一大堆材料了。

  最关键的那种导体材料,极难提炼出来,现在实验室也只剩下两个。

  蔺孝想听听陆粥的想法。

  陆粥听完他们说完的的以后,也沉默了一会。

  每个世界都不一样,包括这个世界的质量和其他的物质。

  思索了一会,陆粥眼睛一下亮了。

  “给我一点纸和一支笔。”

  蔺孝是随身带的有笔的,至于纸,陆粥当初的草稿纸已经用的差不多了,现在就只剩下课本。

  “别着急,我去买。”

  那些学生个个自告奋勇。

  这个地方他们不熟悉,一个个急得团团转。

  要知道一个灵感是极其难以捕捉的,要是抢到的时候不记下来,这个灵感很快就会消失不见。

  看到陆粥眼睛发亮时,大家不抱任何希望的心中都惊喜起来。

  胡淑直接喊了。

  “你们走这些路走不习惯,直接让村里的孩子去买。”

  陆粥用笔在课本上写写画画。

  她现在写的就她一个人能看得懂,时不时就蹦出莫名其妙的一条弧线,或者莫名其妙的数字。

  大家看着,大气都不敢喘。

  这种气氛也影响到宋全和胡淑了。

  夫妻俩小心翼翼的,也不敢在家里面闹出太大的动静,索性就去隔壁亲戚那,请人将白天剩下的菜做一顿晚饭。

  “胡淑,那群人是什么人?”

  胡淑笑得合不拢嘴:“好像是有一个大学的教授,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就说旁边的人喊了一声院长。”

  “叽里咕噜的说的话,我也听不懂,甚至听得脑壳痛。”

  “哦哦,那小艳是要上那个大学吗?”

  “这个看孩子的想法。”宋艳开口道:“他们现在长大了,我们这些做父母的也没什么见识,帮不了他们还不如在旁边做做饭,免得拖累了他们。”

  “你们夫妻俩,以后就等着享福吧。”

  村里的人都投来羡慕的目光。

  这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就算那些重男轻女的人,根深蒂固的思想也微微动摇。

  要不,让自家女儿也去读?

  以前都说女儿是帮别人家养的,就算再厉害,也不能光宗耀祖。

  可是现在看看宋全夫妻,连县里面的大领导都来过了。

  对他们夫妻俩,客气的很。

  一个七八岁的女孩抬起头,小心翼翼的说:“爸爸妈妈,我也想要像宋艳姐姐一样读书考大学,以后好好的孝顺你们。”

  小女孩真的很想读书。

  眼里闪烁着的,是对读书的渴望。

  胡淑挺喜欢这个乖巧的女孩的,也劝道:“孩子读就让孩子读,咱们大人也就累死累活的苦这几年。”

  “说不定啊,你家能出个大学生。”

  那女人和男人神色有些动摇。

  宋泉也顺着老婆的话说道:“这孩子乖,以后出息了肯定孝顺,就像我家小艳一样,他哥哥刚把她接去城里面的时候,就没有一个人看好的。”

  “可是看看现在,我出去走一圈,回来的时候兜里都还揣着好多烟,碰到一个人,对方就夸我家小艳有出息。”

  人活这辈子,不就是争口气。

  反正黄土都已经埋到半腰了,这辈子靠自己是没啥指望了。

  大多数的人都是望女成凤,望子成龙,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下一辈身上。

  不少人,果然被说动了。

  “行,那就让娃也读。”

  并不是每户人家都有宋家的条件,毕竟宋家就只有两个孩子。

  宋大勇还在城里上班,每个月都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靠家里面的这几亩地,既要养活一家老小,又要供孩子读书识字的话,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那小女孩欢天喜地。

  一直说自己会好好的读,以后带爸爸妈妈去北京看升国旗。

  她爸爸妈妈也笑了起来。

  不说以后做不做得到,但至少此刻听着心里是暖暖的。

  既然已经决定,那就没必要纠结。

  既然都说起这个话题了,难免就会聊起读书的另一个女生,林夏彤。

  “也不知道林家那丫头考得怎么样,听说她成绩一向不错。”

  “听他爸妈说,好像考了一所不错的大学,不过说起来也奇怪,我问她爸妈要不要给孩子办升学宴,她爸妈说不办,就连一副鞭炮也不买回来放。”

  “哼哼。”有个打扮时尚,手指上还戴着一圈细细的金戒指的女人哼哼笑了两声,开口道:“我倒是听说一件事。”

  她是来宋家村走亲戚的,顺便想要和宋全家攀个关系。

  “上次去我姑妈家,我姑妈带我去商场买东西的时候碰到她了。”

  “那林丫头手一挥,连价钱都不看一眼,更不要说讨价还价,直接就让人将衣服包了起来,身后还跟得人给她拎东西。”

  “听说啊,她攀上了一个有权有势的老头,肚子都微微鼓起来了,林家那两口子觉得丢人,怎么可能会大张旗鼓的给她庆祝。”

  众人闻言,纷纷露出异样的神色。

  他们这代人嘴巴上说的保守,但是行为挺开放的。

  总是对孩子说不要出去乱玩,那是因为他们年轻的时候出去真乱玩。

  私底下怎么来无所谓,但是这件事要是摆在明面上,那真的是会被人戳脊梁骨的。

  饭做好了,就让人去喊陆粥他们。

  去的时候就看到陆粥的脚下已经摆满了纸,不少人还低着头在算。

  刚想开口,就被人捂住了嘴巴。

  蔺孝开口问其他人:“要吃饭的赶紧去吃饭……”

  至于陆粥,蔺孝纠结。

  这么个天才要是被饿到了,再饿出什么毛病,那他们会心疼死。

  但现在又不敢说话。

  怕因为其他事情打断,一下子影响到陆粥的思绪。

  陆粥倒是抬起头来,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对着大家说:“你们快去吃饭吧,我把这里给整理一下,一会儿还需要你们帮忙算,我总感觉这一组质子数据有点问题。”

  陆粥都这样说,大家只能离开。

  晚上睡觉就成了一件难题。

  每家每户的孩子多,根本就分不出多余的床来。

  那些研究生摆了摆手,笑着道:“不要忙活了,我们几个就在这里打地铺就行了,平时在实验室里面,忙起来的时候不睡觉也一点也不打紧。”

  昏黄的灯光下,一群人低着头。

  条件有限,只能靠笔算。

  胡淑看着里面最年轻的那张脸,心一下子揪了起来

  “老宋,实验室真这么苦吗?”

  “小艳那孩子的脾气倔,从小就跟家里养的那头牛似的,你说万一她要是上瘾了,最后饭也不吃,觉也不睡。”

  光是这样说的,胡淑就觉得心疼。

  宋全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本身嘴巴就笨,这个时候更是找不到话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唉,孩子大了不由娘。”

  他们半辈子都被困在了这个地方,不知道很多大道理。

  但是夫妻俩知道,里面的那一群人都是极为了不起的人。

  他们现在,在做一件了不起的事。

  而他们的女儿,就在那一群人里面。

  陆粥感受到了夫妻俩的关心和心疼,抬起头来,在有些昏暗的灯光下冲着两人笑了笑,露出了非常健康白亮的牙齿。

  看见她笑,胡淑也跟着笑了。

  “走吧,咱们睡觉去。”

  家里面的床,他们留给了这些人。

  宋全和四爷爷挤一晚,胡淑也去了三奶奶家里。

  第二天,两人起得很早。

  陆粥他们一晚上没有睡觉。

  那几个年龄大的人,被那些学生强制性的连拉带哄的哄去睡觉。

  年龄大了,小孩子脾气。

  一个个的开始闹,说这些年轻人嫌他们拖后脚,觉得他们麻烦了。

  那群学生吓得半死。

  这几个老人,那可是国家栋梁。

  这一辈子都奉献给了祖国,为祖国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人才。

  现在的他们,依旧撑着国家的科研。

  最后,还是陆粥出马。

  倔脾气嘛,谁都有。

  陆粥的那倔脾气上来了,那几个人没有办法,就只能去睡觉。

  吃完饭,大家继续干。

  在这一个土墙房里面,成为了许多人的希望,也有许多重大的课题就此提出,也把祖国的硬实力抬上了一个台阶。

  陆粥很忙。

  一个星期后,这一群人抬着两个箱子走了。

  那个箱子里面全是草稿纸,草稿纸上写的密密麻麻的。

  上面,是不同的字迹。

  陆粥也是好几天没有合过眼,感觉整个人都有些头重脚轻。

  她嘴巴里含着饭。

  还没咽下去,就睡着了。

  胡淑也心疼的不行,轻手轻脚的和宋全把她送回床上。

  盖上被子,轻轻帮陆粥掖了掖被角。

  门被关上的那一刻,她抬手将脸上的眼泪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