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在年前,皇帝下达了二人的赐婚旨意,两家接过圣旨后,皆是喜不胜收,感念皇恩浩荡。
承恩公府,柳家。
都说树大分枝,柳家却是不同。
柳家人口众多,清流世家,又因为出了皇后,是以十分团结,在外头,格外爱惜自己的名声。
自打先帝晚年,太子地位愈发稳固,柳家老爷子就学了谭家那位抱病退了下来,只是挂了一个虚职在京中荣养。
去年,皇后的生父也离了权利中心,如今调职翰林院,在里面认认真真的修书,生怕惹到一丝注意,唯恐牵连了皇后名声。
其他几房男丁,倒是一如既往,各部任职,虽然职位不高,但根基颇稳。
“青竹丫头的婚事,旁人不知,咱家私底下却是清楚的,这是皇后娘娘为咱们家求的恩典。”
柳家老爷子抚着稀疏的胡须,浑浊的老眼扫过在场众人,隐隐露出三分精光。
柳青竹的父亲,闻言率先开口,“祖父说的是,青竹丫头如今有了好归宿,都要感谢娘娘。”
众人纷纷附和。
柳老爷子扫了一眼自家老大,“娘娘打小是个聪慧的性子,虽说早年受了些委屈,可如今陛下愈发爱重嫡妻,她的地位会更加稳固。”
柳家老大听完,缓缓点头。
“这些年,为着娘娘,我一直压着你们,让你们安分守己,做着普通差事。”柳老太爷继续道。
这话一出,有几个男丁面上隐隐露出一丝愤愤之色。
柳老爷子目光压过在场众人,记下了刚刚几个神色浮躁的。
“咱们柳家,求得是稳打稳扎,你们可明白?”
众人纷纷应着,“明白。”
“明白。”
柳老爷子面色稍缓,看着大儿子道:“只要有娘娘在,咱们柳家在大瑜就是数一数二的门户。”
“这些年,家中的男丁娶妻,姑娘嫁人,哪个不是顺顺利利,和和美美的。”
这一点,众人心里倒是赞同。
有皇后这个牌子在,柳家姑娘姻缘当真不错,娶妻也是顺利,都是门当户对的人家。
“青竹丫头的婚事,老大家的,你帮着主持,务必要把这婚事办的风风光光的。”
坐在侧间的柳家大夫人赶忙起身,“媳妇知道了,爹您放心吧。”
柳老爷子缓缓点头,抿了口润喉的茶水,“回去后,都给我安安分分的,做好自己的差事。”
“莫要忘了咱家的规矩。”
“做事前,想想自己的儿女子孙,家族荣耀。”
众人明白,自家老爷子这是训话完了,随即起身,行礼退下。
人群渐渐散去,倒是柳青竹被单独留了下来。
刚刚拥挤的厅中瞬间变得空荡下来,柳青竹不由后背一颤。
柳家规矩森严,女儿家学的也是针线诗书,虽然也跟着读书,但终究不是科举一道那般的详细严格。
而柳老爷子的院子,她长这么大,来的次数也不过三两次。
“太祖父。”柳青竹轻唤一声,恭敬的站在面前,等着回话。
柳老爷子目光扫过眼前的女孩,刚刚及笄的少女已经长成,虽然瞧着青涩,可有皇后这个姑姑在,可见柳家姑娘的样貌也是极好的。
青竹,青竹。
“你们这一辈是青字辈,当年你爹给你取了竹这个名字,便是希望你如青竹一般的气节。”
“这些年,虽然鲜少见你,但听你大伯母说,你是个乖巧懂事的好孩子。”
柳青竹握着帕子的手不由一紧,“青竹惭愧,并没有大伯母说的这么好。”
柳老爷子并未在意,话锋一转,“如今外头开了女科,不少世家女子都选择去了读书。”
“日后登科做官,史书留名。”说到这里,他的语气停顿了两息,静静的看着眼前少女的神色,见她眸色有些迷茫,心里有了计较。
“好孩子,你是柳家的子孙。”
“太祖父今日要告诉你,这世间人人求得无非就是舒心日子。”
“理想抱负,功名权力,在衣食面前也不过浮云。”
“人人皆有自己的造化。”
“你不是读书的苗子,做个大家闺秀,嫁入权贵之家,做个贤妻良母,就是最好的出路。”
柳家人口多,便免不了争夺,饶是年纪不大,心中也有自己的成算。
她福身道:“太祖父所言,青竹明白。”
“人人各有自己的活法,有人做官,有人行商,有人种田。”
“青竹不羡慕那些做官的大人们,只求日后夫妻和睦,家族昌盛。”
柳老爷子满意的点点头。
他们柳家女眷在外头的名声都是贤良淑德,所以每一个出嫁的孩子都会敲打一番。
家族金尊玉贵的养育了她们十几年,不求报答,但求不损柳家声名利益。
“许家是个好人家,娘娘不会害你的,你嫁过去便是世子妃,日后还是伯夫人,比你的几个姐姐好多了。”
提到未婚夫家,柳青竹脸色一红,“太祖父说的是。”
“许家很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夫家前途昌盛,又有爵位,家规严格不纳妾,确实是极好的婚事。
“下去准备吧,过完年,日子就快了。”
柳青竹福身告退,“青竹告退。”
这边敲打完,许家那边,陈娇娘已经来了秦书处,说着院子翻新一事。
“娘,陛下下了旨意,这婚事务必是不能耽搁的。”
“我想着,等年后就让人把承瑞的院子翻新一下,您觉得咋样?”
天气寒冷,秦书手里抱着汤婆子,她示意伺候的浓云把府里的地图单子拿来。
“若是一个人住,他那个院子自然是不担心的,可是成婚就小了些。”
安国公府是一开始先帝赐下的宅院,虽说不小,可盖不住许家人多,后面许家手头宽裕了,又买了后面的那块地,规整到了一起。
秦书伸手指了一处,“这个拨给他们住吧。”
陈娇娘心里本就有心思,许承姚是长孙,待遇自然不同,原本以为自家儿子成婚还是老院子,没曾想,老太太这般大方。
“这院子是新修的,后面离新园子也近,那里风景也好。”
“当初买下这块地,就是为了几个孙辈成婚用的,咱们家不分家,比不得老三的那个宅子宽阔,但也不差了。”
父母在不分家,这是各家谨记之话。
饶是许老三有宅子,可也是规规矩矩住在国公府。
除了许则川如今地位不同,更是因为,孝道大于天。
陈娇娘用脚趾头想都知道,他们前脚搬出去,后脚就得被京城人人议论,他们两口子不孝顺等等。
“外头的宅子再好,也比不过在爹娘膝下得您二老教导重要。”
“还是娘跟爹考虑的周全。”
“这院子极好。”
“三哥若是知道您这么疼承瑞,心里一定高兴坏了。”
秦书摇头失笑,“你如今这张嘴都快赶上你大嫂了。”
陈娇娘麻溜的替秦书添了一杯养生茶,“我呀哪里比得上大嫂。”
“也就是娘您和善,疼爱我们这些晚辈。”
秦书接过茶盏,“既然是承瑞的院子,就让他自己换名字吧。”
“院子里的修整添置跟承姚一样,你去找你大嫂说去。”
陈娇娘笑着点头,跟长孙一样,那真是不差了。
“是。”
喜欢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
承恩公府,柳家。
都说树大分枝,柳家却是不同。
柳家人口众多,清流世家,又因为出了皇后,是以十分团结,在外头,格外爱惜自己的名声。
自打先帝晚年,太子地位愈发稳固,柳家老爷子就学了谭家那位抱病退了下来,只是挂了一个虚职在京中荣养。
去年,皇后的生父也离了权利中心,如今调职翰林院,在里面认认真真的修书,生怕惹到一丝注意,唯恐牵连了皇后名声。
其他几房男丁,倒是一如既往,各部任职,虽然职位不高,但根基颇稳。
“青竹丫头的婚事,旁人不知,咱家私底下却是清楚的,这是皇后娘娘为咱们家求的恩典。”
柳家老爷子抚着稀疏的胡须,浑浊的老眼扫过在场众人,隐隐露出三分精光。
柳青竹的父亲,闻言率先开口,“祖父说的是,青竹丫头如今有了好归宿,都要感谢娘娘。”
众人纷纷附和。
柳老爷子扫了一眼自家老大,“娘娘打小是个聪慧的性子,虽说早年受了些委屈,可如今陛下愈发爱重嫡妻,她的地位会更加稳固。”
柳家老大听完,缓缓点头。
“这些年,为着娘娘,我一直压着你们,让你们安分守己,做着普通差事。”柳老太爷继续道。
这话一出,有几个男丁面上隐隐露出一丝愤愤之色。
柳老爷子目光压过在场众人,记下了刚刚几个神色浮躁的。
“咱们柳家,求得是稳打稳扎,你们可明白?”
众人纷纷应着,“明白。”
“明白。”
柳老爷子面色稍缓,看着大儿子道:“只要有娘娘在,咱们柳家在大瑜就是数一数二的门户。”
“这些年,家中的男丁娶妻,姑娘嫁人,哪个不是顺顺利利,和和美美的。”
这一点,众人心里倒是赞同。
有皇后这个牌子在,柳家姑娘姻缘当真不错,娶妻也是顺利,都是门当户对的人家。
“青竹丫头的婚事,老大家的,你帮着主持,务必要把这婚事办的风风光光的。”
坐在侧间的柳家大夫人赶忙起身,“媳妇知道了,爹您放心吧。”
柳老爷子缓缓点头,抿了口润喉的茶水,“回去后,都给我安安分分的,做好自己的差事。”
“莫要忘了咱家的规矩。”
“做事前,想想自己的儿女子孙,家族荣耀。”
众人明白,自家老爷子这是训话完了,随即起身,行礼退下。
人群渐渐散去,倒是柳青竹被单独留了下来。
刚刚拥挤的厅中瞬间变得空荡下来,柳青竹不由后背一颤。
柳家规矩森严,女儿家学的也是针线诗书,虽然也跟着读书,但终究不是科举一道那般的详细严格。
而柳老爷子的院子,她长这么大,来的次数也不过三两次。
“太祖父。”柳青竹轻唤一声,恭敬的站在面前,等着回话。
柳老爷子目光扫过眼前的女孩,刚刚及笄的少女已经长成,虽然瞧着青涩,可有皇后这个姑姑在,可见柳家姑娘的样貌也是极好的。
青竹,青竹。
“你们这一辈是青字辈,当年你爹给你取了竹这个名字,便是希望你如青竹一般的气节。”
“这些年,虽然鲜少见你,但听你大伯母说,你是个乖巧懂事的好孩子。”
柳青竹握着帕子的手不由一紧,“青竹惭愧,并没有大伯母说的这么好。”
柳老爷子并未在意,话锋一转,“如今外头开了女科,不少世家女子都选择去了读书。”
“日后登科做官,史书留名。”说到这里,他的语气停顿了两息,静静的看着眼前少女的神色,见她眸色有些迷茫,心里有了计较。
“好孩子,你是柳家的子孙。”
“太祖父今日要告诉你,这世间人人求得无非就是舒心日子。”
“理想抱负,功名权力,在衣食面前也不过浮云。”
“人人皆有自己的造化。”
“你不是读书的苗子,做个大家闺秀,嫁入权贵之家,做个贤妻良母,就是最好的出路。”
柳家人口多,便免不了争夺,饶是年纪不大,心中也有自己的成算。
她福身道:“太祖父所言,青竹明白。”
“人人各有自己的活法,有人做官,有人行商,有人种田。”
“青竹不羡慕那些做官的大人们,只求日后夫妻和睦,家族昌盛。”
柳老爷子满意的点点头。
他们柳家女眷在外头的名声都是贤良淑德,所以每一个出嫁的孩子都会敲打一番。
家族金尊玉贵的养育了她们十几年,不求报答,但求不损柳家声名利益。
“许家是个好人家,娘娘不会害你的,你嫁过去便是世子妃,日后还是伯夫人,比你的几个姐姐好多了。”
提到未婚夫家,柳青竹脸色一红,“太祖父说的是。”
“许家很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夫家前途昌盛,又有爵位,家规严格不纳妾,确实是极好的婚事。
“下去准备吧,过完年,日子就快了。”
柳青竹福身告退,“青竹告退。”
这边敲打完,许家那边,陈娇娘已经来了秦书处,说着院子翻新一事。
“娘,陛下下了旨意,这婚事务必是不能耽搁的。”
“我想着,等年后就让人把承瑞的院子翻新一下,您觉得咋样?”
天气寒冷,秦书手里抱着汤婆子,她示意伺候的浓云把府里的地图单子拿来。
“若是一个人住,他那个院子自然是不担心的,可是成婚就小了些。”
安国公府是一开始先帝赐下的宅院,虽说不小,可盖不住许家人多,后面许家手头宽裕了,又买了后面的那块地,规整到了一起。
秦书伸手指了一处,“这个拨给他们住吧。”
陈娇娘心里本就有心思,许承姚是长孙,待遇自然不同,原本以为自家儿子成婚还是老院子,没曾想,老太太这般大方。
“这院子是新修的,后面离新园子也近,那里风景也好。”
“当初买下这块地,就是为了几个孙辈成婚用的,咱们家不分家,比不得老三的那个宅子宽阔,但也不差了。”
父母在不分家,这是各家谨记之话。
饶是许老三有宅子,可也是规规矩矩住在国公府。
除了许则川如今地位不同,更是因为,孝道大于天。
陈娇娘用脚趾头想都知道,他们前脚搬出去,后脚就得被京城人人议论,他们两口子不孝顺等等。
“外头的宅子再好,也比不过在爹娘膝下得您二老教导重要。”
“还是娘跟爹考虑的周全。”
“这院子极好。”
“三哥若是知道您这么疼承瑞,心里一定高兴坏了。”
秦书摇头失笑,“你如今这张嘴都快赶上你大嫂了。”
陈娇娘麻溜的替秦书添了一杯养生茶,“我呀哪里比得上大嫂。”
“也就是娘您和善,疼爱我们这些晚辈。”
秦书接过茶盏,“既然是承瑞的院子,就让他自己换名字吧。”
“院子里的修整添置跟承姚一样,你去找你大嫂说去。”
陈娇娘笑着点头,跟长孙一样,那真是不差了。
“是。”
喜欢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