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这话,花青丽的身子不由得晃了晃,她以为花百饶会看在祖母,不,会看在死去的良妃娘娘的面上,帮她一把,什么罪证确凿,还不是她一句话的事儿。可是,她竟然当众拒绝了她,拒绝就罢了,竟还丝毫不留情面,当众数落窦家的之罪。
她这么高傲的一个人,怎受得了?
“小妹今日身居高位,就想六亲不认了吗?”她稳住身子,站在那里,目光也变得咄咄逼人。
对嘛,这才是花青丽本来的面目。
“青丽,”见女儿出言不逊,大老爷赶忙上前,厉声呵斥,“怎敢对丞相不敬?还不快跪下谢罪?”
花青丽嘴上图个痛快,可毕竟畏惧花百娆的权势,听到父亲的呵斥,立刻又软了,心里不禁后怕起来,双腿一弯,跪了下去,瑟瑟发抖,默不作声了。
便听大老爷代替女儿告罪:“青丽莽撞,乃是下官管教无方,回头,我定当严加约束,还望丞相莫要生气。”
他也知道二人关系向来不好,也不敢说姐妹之情那一套。
花百娆的嘴角泛着上位者的微笑,“既然伯父都这么说了,我再怪罪,岂不显得我没有容人之量?”
“不敢,不敢!”大老爷身上冷汗涔涔。
“也罢,”花百娆不欲和他父女二人过多纠缠,“我这个姐姐,向来是非不分,伯父应当好好管教管教。”
言罢,站起身,走出席位。
“丞相这是要走吗?”国子监祭酒出言道。
“我还有要事,先行一步。”
众人赶忙起身:“恭送丞相。”
一路将她送出了坊外。
筵席过后,花青丽失魂落魄的回到窦府,她的继子儿媳们赶忙迎上来,个个恭恭敬敬,嘘寒问暖。
这个说:“夫人辛苦了。”
那个问:“见到丞相了?”
窦家富贵时,她不曾得到这群人的一丝敬重,如今败落了,用得着她了,才赶着来向她献媚。
花青丽默不作声,一路进入主院,见年仅三岁的儿子欢快的跑了过来。这个孩子,是她向观里的道士借种生的,样貌和那道士越长越像,眼看事情败露,母子二人即将性命不保,窦家竟突发变故。众人沉浸在丢失富贵的悲切之中,自然没心思管她。
后来,花百娆带兵入京,还成了只手遮天的权臣,窦家的人这才想起她来。
“如何?”大儿媳唐氏将她搀扶着,入了座,笑容满面的试探问道。“丞相怎么说?”
花青丽这时候还沉浸在被羞辱后的愤懑之中,看着大儿媳的嘴脸,冷冷道:“滚出去。”
向来不可一世的唐氏愣了愣,却不敢发作,苦着脸带领众人退出了主院,还贴心的关上了院门。
大家又是羞恼又是不解,只听窦家老二道:“嫂子,她这是受气了吧?”
唐氏也满心郁闷:“谁知道。”
这时候,花青丽身边陪嫁过来的女婢走了过来,朝众人行了礼:“见过世子爷、世子夫人、二公子、二奶奶!”
众人笑着让开路,准备让她过去。这时候唐氏灵机一动,笑着道:“你随夫人回来,可知花府发生了何事?是谁惹夫人生气了?”
小婢女平日里没少被花青丽打骂,对她并不忠心,闻言悄声说道:“还能是谁?自然是在丞相面前受辱了。有些话,我早该提醒二位爷和夫人了,你们让她到丞相面前说情,可是找错人了。她和丞相向来不合,以前,丞相还是个乡下来的丫头时,便时常被她欺辱。诸位想想,有这样的症结在,丞相又怎会帮忙?”
众人听后,心中不由升起一股子怨气,唐氏更是恼怒不堪:“真是白白受了她这许多窝囊气,早知她是个没能耐的,我又何必低三下四?”
她越想越是咽不下这口气,派人叫来了几个家仆,直接冲进了主院,好好打砸抢了一番才作罢。
花青丽又怕又怒,连夜跑回娘家,向父亲痛诉一番。
大老爷向来最疼爱这个女儿,就要纠集仆人,去窦府讨个公道。却被老太君给拦住:“她有今日,是咎由自取,你休要再做得罪人的事。丞相许你散骑常侍一职,使你老有所养,你切勿莽撞行事。她昔年得罪了丞相,理应用今日的苦难赎罪。你敢帮她,岂不是惹丞相不快?”
花青丽躲在一旁,把老太君的话听得真切,只觉得如坠冰窖,心冷的彻底,他们花府的人,还真是凉薄。
知道昔日的娘家早已容不下自己,于是失魂落魄的又回到了窦家。
看着自己的住处一片狼藉,她只觉得人生无望,平生第一次,想到了死。然而,正当她将床单扯下来,搭上房梁准备自缢时,薛姨娘突然推门而入,哭着喊着将她拦下。
“你这是做什么?别人不曾要了你的命去,你竟自己想不开?别忘了,你的孩子还小,若没了娘,谁又能照顾得了他?”
说到年仅三岁的儿子,花青丽的心到底软了下来,伏在薛姨娘的身上大哭不止。
唐氏时刻关注着主院,得知花府并没有人来为花青丽出头,只有个不顶事的薛姨娘曾来宽慰,天刚亮就走了,更加肆无忌惮。
为出胸中恶气,她找来了几个强壮的仆人,冲入主院,把花青丽主仆个个捆绑起来,押到了祠堂。
又请来了宗亲长者,当着众人的面,把借种一事宣之于口。花青丽所生之子在族谱中除名,然后在窦家族人的见证下,把母子二人带到府外河边,拴上巨石,准备推入河内。
恰巧大理寺和刑部官员陪同花百娆骑马路过,见许多人堵着河岸边的道路不能通行,便派人去打探事由,回报说是窦府的人,正滥用私刑,欲将一对母子沉河。
花百娆在高处远远观望,只觉得受刑之人分外熟悉,又听回报说,那是一对母子。不用多想,定是花青丽无疑了。
没做过多思考,便下令将所有当事之人带过来。
下官得令,很快将花青丽和唐氏带到花百娆面前,窦家人以及诸多看热闹的街坊四邻,也浩浩泱泱跟随过来。
她这么高傲的一个人,怎受得了?
“小妹今日身居高位,就想六亲不认了吗?”她稳住身子,站在那里,目光也变得咄咄逼人。
对嘛,这才是花青丽本来的面目。
“青丽,”见女儿出言不逊,大老爷赶忙上前,厉声呵斥,“怎敢对丞相不敬?还不快跪下谢罪?”
花青丽嘴上图个痛快,可毕竟畏惧花百娆的权势,听到父亲的呵斥,立刻又软了,心里不禁后怕起来,双腿一弯,跪了下去,瑟瑟发抖,默不作声了。
便听大老爷代替女儿告罪:“青丽莽撞,乃是下官管教无方,回头,我定当严加约束,还望丞相莫要生气。”
他也知道二人关系向来不好,也不敢说姐妹之情那一套。
花百娆的嘴角泛着上位者的微笑,“既然伯父都这么说了,我再怪罪,岂不显得我没有容人之量?”
“不敢,不敢!”大老爷身上冷汗涔涔。
“也罢,”花百娆不欲和他父女二人过多纠缠,“我这个姐姐,向来是非不分,伯父应当好好管教管教。”
言罢,站起身,走出席位。
“丞相这是要走吗?”国子监祭酒出言道。
“我还有要事,先行一步。”
众人赶忙起身:“恭送丞相。”
一路将她送出了坊外。
筵席过后,花青丽失魂落魄的回到窦府,她的继子儿媳们赶忙迎上来,个个恭恭敬敬,嘘寒问暖。
这个说:“夫人辛苦了。”
那个问:“见到丞相了?”
窦家富贵时,她不曾得到这群人的一丝敬重,如今败落了,用得着她了,才赶着来向她献媚。
花青丽默不作声,一路进入主院,见年仅三岁的儿子欢快的跑了过来。这个孩子,是她向观里的道士借种生的,样貌和那道士越长越像,眼看事情败露,母子二人即将性命不保,窦家竟突发变故。众人沉浸在丢失富贵的悲切之中,自然没心思管她。
后来,花百娆带兵入京,还成了只手遮天的权臣,窦家的人这才想起她来。
“如何?”大儿媳唐氏将她搀扶着,入了座,笑容满面的试探问道。“丞相怎么说?”
花青丽这时候还沉浸在被羞辱后的愤懑之中,看着大儿媳的嘴脸,冷冷道:“滚出去。”
向来不可一世的唐氏愣了愣,却不敢发作,苦着脸带领众人退出了主院,还贴心的关上了院门。
大家又是羞恼又是不解,只听窦家老二道:“嫂子,她这是受气了吧?”
唐氏也满心郁闷:“谁知道。”
这时候,花青丽身边陪嫁过来的女婢走了过来,朝众人行了礼:“见过世子爷、世子夫人、二公子、二奶奶!”
众人笑着让开路,准备让她过去。这时候唐氏灵机一动,笑着道:“你随夫人回来,可知花府发生了何事?是谁惹夫人生气了?”
小婢女平日里没少被花青丽打骂,对她并不忠心,闻言悄声说道:“还能是谁?自然是在丞相面前受辱了。有些话,我早该提醒二位爷和夫人了,你们让她到丞相面前说情,可是找错人了。她和丞相向来不合,以前,丞相还是个乡下来的丫头时,便时常被她欺辱。诸位想想,有这样的症结在,丞相又怎会帮忙?”
众人听后,心中不由升起一股子怨气,唐氏更是恼怒不堪:“真是白白受了她这许多窝囊气,早知她是个没能耐的,我又何必低三下四?”
她越想越是咽不下这口气,派人叫来了几个家仆,直接冲进了主院,好好打砸抢了一番才作罢。
花青丽又怕又怒,连夜跑回娘家,向父亲痛诉一番。
大老爷向来最疼爱这个女儿,就要纠集仆人,去窦府讨个公道。却被老太君给拦住:“她有今日,是咎由自取,你休要再做得罪人的事。丞相许你散骑常侍一职,使你老有所养,你切勿莽撞行事。她昔年得罪了丞相,理应用今日的苦难赎罪。你敢帮她,岂不是惹丞相不快?”
花青丽躲在一旁,把老太君的话听得真切,只觉得如坠冰窖,心冷的彻底,他们花府的人,还真是凉薄。
知道昔日的娘家早已容不下自己,于是失魂落魄的又回到了窦家。
看着自己的住处一片狼藉,她只觉得人生无望,平生第一次,想到了死。然而,正当她将床单扯下来,搭上房梁准备自缢时,薛姨娘突然推门而入,哭着喊着将她拦下。
“你这是做什么?别人不曾要了你的命去,你竟自己想不开?别忘了,你的孩子还小,若没了娘,谁又能照顾得了他?”
说到年仅三岁的儿子,花青丽的心到底软了下来,伏在薛姨娘的身上大哭不止。
唐氏时刻关注着主院,得知花府并没有人来为花青丽出头,只有个不顶事的薛姨娘曾来宽慰,天刚亮就走了,更加肆无忌惮。
为出胸中恶气,她找来了几个强壮的仆人,冲入主院,把花青丽主仆个个捆绑起来,押到了祠堂。
又请来了宗亲长者,当着众人的面,把借种一事宣之于口。花青丽所生之子在族谱中除名,然后在窦家族人的见证下,把母子二人带到府外河边,拴上巨石,准备推入河内。
恰巧大理寺和刑部官员陪同花百娆骑马路过,见许多人堵着河岸边的道路不能通行,便派人去打探事由,回报说是窦府的人,正滥用私刑,欲将一对母子沉河。
花百娆在高处远远观望,只觉得受刑之人分外熟悉,又听回报说,那是一对母子。不用多想,定是花青丽无疑了。
没做过多思考,便下令将所有当事之人带过来。
下官得令,很快将花青丽和唐氏带到花百娆面前,窦家人以及诸多看热闹的街坊四邻,也浩浩泱泱跟随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