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耻痕笔记》

  13点51分。

  本想着定了个闹钟,三个半小时看完这本书的,但两个半小时就看完了。

  我粗略看完的,不能说看懂了。

  也不能算是看完了。

  本书分为三部分。

  《我们老了》就几页。

  《我们仨失散了》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第一部,第二部都一字不落看完了,但到了第三部就觉得有些过于仔细了。

  各种生活的细节都描写了。

  很好,但我没有耐心看下去,各种细节,各种吃喝,各种衣物描写我几乎都跳过了。不然也不会两个半小时看完九万字。

  我的耐心还得磨练。

  第一部不说了,几页书没什么好说的。

  第二部我真的很感动,也感到了一个家庭的温馨,我很向往,不过这辈子或许都不会有这种机会的。

  第三部就是杨老和钱老夫妻结婚到生孩子,留学,各种经历,最终辞世。

  我没想到的是,钱老和他们女儿钱瑗竟先后只隔了一年就也去世了。

  钱瑗我是不了解的,前几年看过一个或者几个视频介绍过,但也忘了。

  还因为好奇,去查了钱老有几个孩子,只有钱瑗一女。而钱瑗也没有孩子。

  钱老这一脉算是断了。

  因为好奇,查了这些,了解一点。

  不算了解。

  第三部描写细节过多,看的不仔细,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有机会再仔细看。

  嗯,还有一点就是《我们仨》这本书的书名竟然是钱瑗写的。

  其它没有了。

  写“钱瑗”不带其它称呼并非是不尊重啊。

  其实是我也不知道带什么称呼。

  “钱瑗老师”吧。

  嗯,那就喊钱瑗老师。

  我讨厌中国的带各种称呼,我喜欢直呼其名,直呼其名并不代表不尊重,反而是一直尊重。

  我也并不想喊钱老,杨老,我想直呼其名。但还是说钱老,杨老比较好。

  或许并非是我讨厌各种称呼,只是我不知道怎么称呼。

  要看到别人说了,或者我去搜到了如何称呼某个人的时候,我才知道这么说。

  嗐。

  就这样吧。

  或许等会还可以看两个小时的《晚熟的人》,争取明天看完它。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