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最危险的一个点!-《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

  很快,朱旺散播出去的消息就传到了各个大家族耳中,于是一家家的都开始鸡飞狗跳起来。

  常家。

  蓝夫人坐在主位分析着听到的消息,常茂三兄弟以及冯氏在两边安静的坐着。

  “听你们说的话,再结合今天在坤宁宫的事情,看来澳王殿下真的是准备结婚了。”

  “不过到底是个有本事的,结婚都想来点不一样的,竟然想一下子娶一二十个公侯家的姑娘,这心是真大!”

  听到这里,常茂也是直咋舌。

  “娘,我怎么觉得不靠谱呢!哪有一下子娶一二十个媳妇儿的,不合常理也不符合规矩吧,陛下能同意吗?”

  听到常茂的疑惑,蓝夫人沉吟了一下,微微的点了点头。

  “确实是不合规矩,陛下大概率是不会同意的。”

  不过这时候冯氏却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娘,我觉得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说着她就开始了自己的分析,“你们看,这位殿下向来不按常理出牌,功劳又那么大,陛下和皇后娘娘都非常宠溺,所以还真不好说。”

  一边的常升听到嫂子的分析,也觉得有道理。

  “是啊,旺哥从回来到现在干了多少大事,哪一件不是大功于国,天花疫苗,新粮食,还有各种军国利器,随便拎出来一件都够他封一字王的。”

  “所以现在,陛下为了补偿,让他一下子娶几个媳妇还是有可能的。”

  众人听到常升的分析,也觉得没毛病。

  常茂挠了挠自己的大脑袋,看向了坐在主位的蓝夫人。

  “娘,旺哥说只跟自己人合作,你看我们家也没有适合婚配的女孩子,这可如何是好啊?”

  这时一旁的冯氏,赶忙插嘴道:“谁说没有适合婚配的女孩子,我娘家妹妹不就是吗?再加上你跟殿下的关系,我们肯定是自己人。”

  还没等蓝夫人说话,坐在最角落的常森突然开口了。

  “娘,舅舅家的表妹琪儿年龄正好,也可以亲上加亲啊!”

  听到常森的意见,蓝夫人顿时眼前一亮。

  是啊,自己娘家也有合适的姑娘啊!

  自己弟弟是个纯纯的武夫,除了他自己,家里也没有个能撑起来门面的,所以他出门打仗之后,家里是一地鸡毛。

  如果不是自己照应着,这新粮食什么的他们都喝不上汤。

  就比如这次去坤宁宫,因为自己感染了风寒,怕传染给马皇后,也因为自己家确实没有合适的女孩子,就没去。

  回头才发现,好多人都是带着亲戚朋友家的女娃去的。

  现在一想,别管是冯氏的妹妹还是自己的娘家侄女蓝琪,只要能嫁给朱旺,对自己家都是好事情。

  于是蓝夫人一拍桌子,笑着朝常森喊道:“不错,正是这个理。这样,老三,你赶紧去你舅舅家,把你舅妈和琪儿接过来。”

  听到吩咐,常森麻溜的站起身,“是,娘!”

  说完就朝门外奔去。

  ......

  徐家。

  徐妙云此时也正跟自己老娘和弟弟妹妹们一块讨论。

  “我觉得妙语嫁过去错不了,你们不会以为陛下真的能让他一下子娶一二十个公侯家的姑娘吧?”

  “退一万步来说,即便真的让他同时娶这么多姑娘,我们也不带怕的!这有一个算一个,哪一家的姑娘能抢走我们家妙语的正妃之位?”

  “我早就看过了,这几家地位跟我们差不多的,家里没有适龄的姑娘,即便有也都是旁门侧系的,所以根本不用担心。”

  听到她的分析,屋里的人都点了点头。

  只不过这时候却有一个人站出来唱起了反调。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弟弟徐辉祖。

  “姐,你这话我就不赞同了。什么叫根本不用担心,你还是没看明白呀!”

  说着他就痛心疾首起来,然后掰着手指头开始数起嫁给朱旺的坏处。

  “这个澳王殿下比太子都大,得有三十了吧!我们家妙语才十二,这都快大两轮了,传出去让人说闲话啊!”

  “况且听他的意思,还想一下子娶一二十个,一看就是花花公子类型的,绝非良配。”

  “另外,他故意让人散播消息,说什么只跟自己人合作,如果我们把妙语嫁过去,岂不是会让人认为我们徐家为了挣钱卖女儿吗?”

  徐辉祖几句话就说得大家哑口无言,就连徐妙云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反驳。

  毕竟他说的全都是实话,这样确实容易落人口实。

  看到自己的话起效果,徐辉祖赶忙继续补充。

  “同时你们没有看到最危险的一个点!”

  嗯?

  危险?

  徐辉组一句话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见大家都向自己看来,他轻咳一声,朝门口看了看,然后才小心翼翼的说道:

  “澳王殿下现在风头太盛了,都有点功高震主的意思了!”

  然后拿手指头往房顶指了指,“他现在刚认祖归宗,皇帝陛下念在亲情可能还不会动他,但是如果过几年太子继位之后呢?”

  听到徐辉祖的诛心之言,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徐妙云责备的看了一眼自己的这个弟弟,他真是什么话都敢说,幸亏是在自己家里。

  “辉祖,你别瞎说,太子殿下仁厚善良,怎么可能像你这么说的不能容人一样。”

  听到自己姐姐的责备,徐辉祖微微一笑,“仁厚善良那是因为他现在他是太子,等他坐上皇位的那一刻起,他就会变的!”

  眼见徐妙云又想开口,徐辉祖赶忙伸手制止。

  “行了姐,我们也别在这儿争了,没什么用,还是写信问问爹的意见吧!”

  众人一想也对,毕竟他们家老爹还在,家里的大事还是需要他来拿主意的。

  他们在这里商量的天花乱坠,还是不如徐达一句话来的一锤定音。

  于是,在众人的围观下,徐辉祖洋洋洒洒的写起了信。

  『父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别来岁余,晨昏定省不能亲至,儿日夜忧思,惟愿大人玉体康泰,诸事顺遂。

  近日澳王殿下议亲之事,传遍内外,儿心中忐忑难安,故修书一封,望聆教诲。

  二妹妙语自幼娇憨天真,性喜诗书琴画,向往平淡安然之生活。

  儿思忖,藩府规矩森严,诸事繁杂,恐非小妹心之所向。且吾家历来自重门风,联姻之事,多为朝堂安稳考量。

  今观澳王封地虽广,然地处边陲,局势复杂,儿深恐小妹远嫁,不能时时承欢膝下,亦难护其周全。

  儿猜想大人或已洞察其中利弊,早有决断。若大人意下不愿促成此婚,儿愿寻机婉言相拒,以全小妹心愿,保家族安宁。

  冒昧陈词,还望大人海涵。

  恭叩?金安!?儿辉祖谨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