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真的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唯一途径吗?”
他摇了摇头,循循善诱道:“你看看寺庙里的那些女尼,她们真的自由吗?她们要遵守清规戒律,每日晨钟暮鼓,青灯古佛,与红尘彻底隔绝。那样的生活,真的是你想要的‘自由’吗?”
朱福宁闻言,陷入了沉默。
她只想着逃离皇宫这座华丽的牢笼,却从未认真想过,另一座牢笼是什么样子。
朱旺见状,继续说道:“呵呵,《简·爱》这本书,其实我没看过,但是听你讲的,我也算是听明白了一点。”
“它想教给我们的,不是逃避,而是抗争。简·爱她应该从未想过用出家的方式来逃避现实吧?”
“所以,福宁,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你嫁不嫁人,而在于,你除了‘公主’这个身份之外,你还是谁?你能做什么?”
朱旺的这番话,像一道闪电,划破了朱福宁心中迷茫的阴霾。
是啊,除了公主,我还是谁?我能做什么?
她从小到大学的是琴棋书画,学的是三从四德,学的都是如何取悦未来的夫君,如何当一个合格的媳妇。
她从未想过,自己能做什么,自己的人生价值又在哪里。
看着朱福宁若有所思的模样,朱旺知道,火候到了。
他微微一笑,抛出了一个建议。
“福宁,既然你不想遵循旧路,那堂兄就给你指一条全新的路。”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你想不想成为一个,凭自己的本事,而不是靠着公主身份,就能赢得所有人尊重的女官员?”
“女官员?!”
这一次,不光是朱福宁,就连一旁的朱元璋,都惊得从石凳上站了起来。
“朱旺!你疯了不成!”
朱元璋指着他的鼻子,一脸的难以置信,“自古以来,女子干政乃是取乱之道!你竟然想让咱的女儿去当官?你是想让咱被天下人戳脊梁骨吗!”
“老朱,你先别急着反对。”
朱旺摆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我说的女官员,可不是让她去六部衙门里参与朝政。”
他看向已经彻底呆住的朱福宁,笑着问道:“福宁,你记不记得,我曾经跟婶子提过,要办一个‘皇家医学院’?”
朱福宁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医者,仁心仁术也。”
朱旺缓缓说道,“这世上,有男大夫,也有女大夫。尤其是妇人生产、孩童生病,若有女大夫诊治,岂不是方便许多?可以免去诸多男女大防的尴尬,也能让女子看得更安心。”
“所以,我准备在医学院中,专门设立一个‘妇孺科’,招收和培养女医官。她们不参与朝政,只负责为天下的妇人、孩童诊病治伤。她们凭自己的医术吃饭,凭自己的本事救死扶伤,赢得别人的尊重。”
朱旺的目光再次落在朱福宁身上,充满了鼓励和期许。
“福宁,你聪慧过人,心地善良。若是你愿意,我可以让你成为这‘妇孺科’的第一批学生,甚至是未来的管理者。到时候,你将不再仅仅是大明的公主,更是天下无数妇孺的救命恩人,是受万人敬仰的女医官。这样的人生,难道不比在寺庙里敲钟念佛,或者在深宅大院里虚度光阴,更有意义吗?”
朱旺的这番话,像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在朱福宁的面前缓缓展开。
她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那里,她不再是谁的女儿,谁的妻子,她就是她自己。
她用自己的双手,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她的存在,变得有价值,有意义。
她的呼吸渐渐变得急促,眼中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希望。
“我……我愿意!”
她几乎是脱口而出,声音虽然不大,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坚定。
看着女儿眼中重现的光彩,朱元璋心中的怒火,不知不觉间已经消散了大半。
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发现自己竟然找不到任何反驳的理由。
让女子学医,为妇孺治病,这……这听起来,好像……还真是件好事?
就在他犹豫不决之际,朱旺又给他添了一把火。
“老朱,你想想,这件事如果办成了,对你,对大明,可是有天大的好处!”
“什么好处?”朱元璋下意识地问道。
“好处多了去了!”
朱旺掰着手指头开始数,“第一,解决了福宁的婚事问题,你不用再担心她闹着要出家了。她有了自己想做的事,眼界开阔了,以后就算要嫁人,那也是她心甘情愿,找一个志同道合的,而不是被你强按着牛头喝水。”
“第二,妇孺科办起来,能大大降低我大明妇人生产和婴孩夭折的风险。我跟你算笔账,如今我大明每年新生多少孩童?因为各种疾病夭折的又有多少?若是能将夭折率降低一半,十年,二十年后,我大明能多出多少人口?这可都是未来的兵源和劳力啊!”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朱旺的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微笑,“你不是一直头疼宗室人口太多,俸禄开销太大吗?”
朱元璋闻言,精神一振。
“这跟宗室有什么关系?”
“关系大了去了!”
朱旺嘿嘿一笑,“你想想,如今宗室里的那些郡主、县主们,除了嫁人,还有别的出路吗?一个个养在深闺,无所事事,纯属浪费粮食。若是咱们开了这个先河,让她们也能入学学医,学一门安身立命的本事。将来,她们可以凭自己的医术,开医馆,赚诊金,自给自足。这样一来,朝廷是不是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削减她们的俸禄了?”
“如此一来,既给了她们出路,又减轻了国库的负担,还博得了一个‘仁德’的美名。老朱,你说说,这天底下,还有比这更划算的买卖吗?”
朱元璋的眼睛,越来越亮。
他看着朱旺,就像在看一个浑身散发着金光的蛤蟆,这也太招财了!
这小子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怎么随便一个念头,都能想出这种一举三得,不,是一举数得的绝妙主意来?
削减宗室俸禄,这可是他想了很久都不敢轻易动手的心病。
怕的就是那帮皇亲国戚们闹起来,说他不顾亲情。
现在好了,朱旺直接给他递来了一把削铁如泥的刀子,而且刀柄上还刻着“为了你好”四个大字!
“咳咳!”朱元璋清了清嗓子,努力维持着自己皇帝的威严,但语气中已经带上了几分难以掩饰的激动。
“你这个……想法,倒也不是……全无道理。”
他沉吟片刻,终于一锤定音,“既然福宁自己也愿意,那……那就这么办吧!”
他顿了顿,又看向朱旺:“不过,咱有言在先!这个什么狗屁的医学院,必须由皇家全权掌控!你小子,最多只能当个……副院长!”
朱旺闻言,差点笑出声来。
“行行行,副院长就副院长。”
他无所谓地摆了摆手,“反正出钱出力的都是你,得罪人的事也是你干,我只负责动动嘴皮子,何乐而不为。”
朱元璋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看着眼前这对相视而笑的堂兄妹,心中突然涌起一股暖流。
或许,让朱旺回来,真的是上天对他这个皇帝,对整个大明,最大的恩赐。
他正感慨万千,却突然听到朱旺又开口了。
“对了,老朱,既然医学院的事定了,那咱们顺便再聊聊那个‘皇家军事学院’的事呗?我最近又有了几个新想法……”
朱元璋的脸,瞬间又黑了下去。
这小子,还真是给点阳光就灿烂啊!
......
他摇了摇头,循循善诱道:“你看看寺庙里的那些女尼,她们真的自由吗?她们要遵守清规戒律,每日晨钟暮鼓,青灯古佛,与红尘彻底隔绝。那样的生活,真的是你想要的‘自由’吗?”
朱福宁闻言,陷入了沉默。
她只想着逃离皇宫这座华丽的牢笼,却从未认真想过,另一座牢笼是什么样子。
朱旺见状,继续说道:“呵呵,《简·爱》这本书,其实我没看过,但是听你讲的,我也算是听明白了一点。”
“它想教给我们的,不是逃避,而是抗争。简·爱她应该从未想过用出家的方式来逃避现实吧?”
“所以,福宁,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你嫁不嫁人,而在于,你除了‘公主’这个身份之外,你还是谁?你能做什么?”
朱旺的这番话,像一道闪电,划破了朱福宁心中迷茫的阴霾。
是啊,除了公主,我还是谁?我能做什么?
她从小到大学的是琴棋书画,学的是三从四德,学的都是如何取悦未来的夫君,如何当一个合格的媳妇。
她从未想过,自己能做什么,自己的人生价值又在哪里。
看着朱福宁若有所思的模样,朱旺知道,火候到了。
他微微一笑,抛出了一个建议。
“福宁,既然你不想遵循旧路,那堂兄就给你指一条全新的路。”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你想不想成为一个,凭自己的本事,而不是靠着公主身份,就能赢得所有人尊重的女官员?”
“女官员?!”
这一次,不光是朱福宁,就连一旁的朱元璋,都惊得从石凳上站了起来。
“朱旺!你疯了不成!”
朱元璋指着他的鼻子,一脸的难以置信,“自古以来,女子干政乃是取乱之道!你竟然想让咱的女儿去当官?你是想让咱被天下人戳脊梁骨吗!”
“老朱,你先别急着反对。”
朱旺摆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我说的女官员,可不是让她去六部衙门里参与朝政。”
他看向已经彻底呆住的朱福宁,笑着问道:“福宁,你记不记得,我曾经跟婶子提过,要办一个‘皇家医学院’?”
朱福宁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医者,仁心仁术也。”
朱旺缓缓说道,“这世上,有男大夫,也有女大夫。尤其是妇人生产、孩童生病,若有女大夫诊治,岂不是方便许多?可以免去诸多男女大防的尴尬,也能让女子看得更安心。”
“所以,我准备在医学院中,专门设立一个‘妇孺科’,招收和培养女医官。她们不参与朝政,只负责为天下的妇人、孩童诊病治伤。她们凭自己的医术吃饭,凭自己的本事救死扶伤,赢得别人的尊重。”
朱旺的目光再次落在朱福宁身上,充满了鼓励和期许。
“福宁,你聪慧过人,心地善良。若是你愿意,我可以让你成为这‘妇孺科’的第一批学生,甚至是未来的管理者。到时候,你将不再仅仅是大明的公主,更是天下无数妇孺的救命恩人,是受万人敬仰的女医官。这样的人生,难道不比在寺庙里敲钟念佛,或者在深宅大院里虚度光阴,更有意义吗?”
朱旺的这番话,像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在朱福宁的面前缓缓展开。
她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那里,她不再是谁的女儿,谁的妻子,她就是她自己。
她用自己的双手,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她的存在,变得有价值,有意义。
她的呼吸渐渐变得急促,眼中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希望。
“我……我愿意!”
她几乎是脱口而出,声音虽然不大,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坚定。
看着女儿眼中重现的光彩,朱元璋心中的怒火,不知不觉间已经消散了大半。
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发现自己竟然找不到任何反驳的理由。
让女子学医,为妇孺治病,这……这听起来,好像……还真是件好事?
就在他犹豫不决之际,朱旺又给他添了一把火。
“老朱,你想想,这件事如果办成了,对你,对大明,可是有天大的好处!”
“什么好处?”朱元璋下意识地问道。
“好处多了去了!”
朱旺掰着手指头开始数,“第一,解决了福宁的婚事问题,你不用再担心她闹着要出家了。她有了自己想做的事,眼界开阔了,以后就算要嫁人,那也是她心甘情愿,找一个志同道合的,而不是被你强按着牛头喝水。”
“第二,妇孺科办起来,能大大降低我大明妇人生产和婴孩夭折的风险。我跟你算笔账,如今我大明每年新生多少孩童?因为各种疾病夭折的又有多少?若是能将夭折率降低一半,十年,二十年后,我大明能多出多少人口?这可都是未来的兵源和劳力啊!”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朱旺的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微笑,“你不是一直头疼宗室人口太多,俸禄开销太大吗?”
朱元璋闻言,精神一振。
“这跟宗室有什么关系?”
“关系大了去了!”
朱旺嘿嘿一笑,“你想想,如今宗室里的那些郡主、县主们,除了嫁人,还有别的出路吗?一个个养在深闺,无所事事,纯属浪费粮食。若是咱们开了这个先河,让她们也能入学学医,学一门安身立命的本事。将来,她们可以凭自己的医术,开医馆,赚诊金,自给自足。这样一来,朝廷是不是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削减她们的俸禄了?”
“如此一来,既给了她们出路,又减轻了国库的负担,还博得了一个‘仁德’的美名。老朱,你说说,这天底下,还有比这更划算的买卖吗?”
朱元璋的眼睛,越来越亮。
他看着朱旺,就像在看一个浑身散发着金光的蛤蟆,这也太招财了!
这小子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怎么随便一个念头,都能想出这种一举三得,不,是一举数得的绝妙主意来?
削减宗室俸禄,这可是他想了很久都不敢轻易动手的心病。
怕的就是那帮皇亲国戚们闹起来,说他不顾亲情。
现在好了,朱旺直接给他递来了一把削铁如泥的刀子,而且刀柄上还刻着“为了你好”四个大字!
“咳咳!”朱元璋清了清嗓子,努力维持着自己皇帝的威严,但语气中已经带上了几分难以掩饰的激动。
“你这个……想法,倒也不是……全无道理。”
他沉吟片刻,终于一锤定音,“既然福宁自己也愿意,那……那就这么办吧!”
他顿了顿,又看向朱旺:“不过,咱有言在先!这个什么狗屁的医学院,必须由皇家全权掌控!你小子,最多只能当个……副院长!”
朱旺闻言,差点笑出声来。
“行行行,副院长就副院长。”
他无所谓地摆了摆手,“反正出钱出力的都是你,得罪人的事也是你干,我只负责动动嘴皮子,何乐而不为。”
朱元璋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看着眼前这对相视而笑的堂兄妹,心中突然涌起一股暖流。
或许,让朱旺回来,真的是上天对他这个皇帝,对整个大明,最大的恩赐。
他正感慨万千,却突然听到朱旺又开口了。
“对了,老朱,既然医学院的事定了,那咱们顺便再聊聊那个‘皇家军事学院’的事呗?我最近又有了几个新想法……”
朱元璋的脸,瞬间又黑了下去。
这小子,还真是给点阳光就灿烂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