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人太甚!
一名首领拍桌而起,破口大骂道:“你踏马的当我们怕你们不成?”
要不是因为后院起火,那群啥比南匈奴人,天天叫嚷着说什么鲜卑的这土地是他们领土,那土地是他们领土,他们早就跟大汉开战了。
因为实在受不了,想着干脆把南匈奴给灭了吞并掉,所以才撤出雁门关一带。
是,他们曾经攻打雁门关的时候,在一个叫孙策的汉将手里吃了败仗。
但是他们也劫掠了不少东西,来日再战不一定会败。
一旦拿下雁门关,便可长驱直入,整个并州都在他们的铁骑下。
“烹了!”有人喊了这么一句。
众首领贵族开始有节奏的用巴掌拍桌面。
“烹了!”
“烹了!”
“烹了!”
魏延眼皮直跳,好家伙这群人根本唬不住,好在他出发前,贾诩还给他留了一计。
魏延咽口唾沫,继续挺直胸膛,朗声道:“若鲜卑国交还土地,交接完毕后,大汉军队撤出五十里,五个月内不插手鲜卑国与匈奴国间的任何事务。”
喊话声逐渐停息,蒲头眯起双眼,他之前率先向大汉示弱,就是不想让汉军出关,现在卡在了这,打南匈奴不是,不打也不是。
现在大汉给了他打的机会,五个月?最多只要半个月,他就能平推南匈奴。
白羊原这地方一马平川,面积大概相当于大汉的一个郡,是放牧的好地方,易攻难守。
现在交给南匈奴,回头能轻易夺回来。
不过就凭几句威胁就想让他送出去,是绝对不可能的。
蒲头个人觉得这买卖挺划算,面上却冷哼道:
“我可不是吓大的,大汉并没有诚意。”
“那就打!”魏延很干脆。
“好!”
蒲头站起身,同样不做迟疑的喊道:“来人,集结兵马兵发雁门关,再给其他三部传信,立刻准备与汉军决战!”
魏延脸沉下去,大汉的初衷绝不是被拖入塞北的战争泥潭,否则也不会选择扶持于夫罗。
最最后压箱底的手段,魏延从怀里抽出一份文书,“交割白羊原后的五个月内,鲜卑国若打下匈奴国,大汉将放弃对南匈奴的一切主张,承认现有划分的匈奴国所有领土,皆为鲜卑所有。”
蒲头目光变换,“呵呵,我建议改一改,是我的土地。”
他馋南匈奴这块肥肉很久了,找其他几部发兵一起发兵,人家各种理由搪塞。
打下来了当然是属于他一个人的,跟其他人无关。
等他壮大了实力,就可以发起会盟。
鲜卑是部落联盟制,不像大汉是集权国家。
只要他的拳头硬,让别人感觉到害怕,不需要动兵,他就能掌握大权。
到时候他就可以集结全国兵力,召集二十万骑兵,再让所有成年男子拿起砍刀,随他劫掠大汉。
若是能联合乌桓甚至是更西之地的国家,胜算就更大了。
到时候他就以入主中原为由头,集结不下五六个国家,组建联军,大汉必溃。
魏延非常爽快,“详细的事,还请首领派人随我走一趟。”
他不懂这些,贾诩那家伙一肚子坏水,懂的多。
别看那家伙是匈奴国师,实际上暗地里卖起匈奴国来,又狠又绝。
……
洛阳,耕籍礼定在了三月十日,大司农府正在向各州郡调配农具粮种,确认耕种不会出问题。
别的土地先不说,反正朝廷五十钱一亩租出去的地,是要包农具、粮种、水利的。
光禄勋府新增设一大批官吏,尚书台昭告正式文书,确定光禄勋府的新职责划分。
殿试的日子到了,第一届殿试,除了司隶的举人经过河南尹府的筛选,其他州郡举的孝廉、茂才,都是直接进入殿试环节。
历史头一遭由天子来亲自确认孝廉茂才们有没有真才实干。
大臣们很重视,几乎人人都在其中有参与,那些即将被天子考校的人,要么是他们举的,要么跟他们沾亲带故。
要是是个蠢蛋,在崇德殿上丢脸,怕是会有人羞愤到撞死在柱子上。
在大鸿胪戏志才,光禄勋杨修的主持下,大臣们进入大殿,挤在两边站着。
台阶上两名年轻人,做着最后的安排,台下两侧人议论纷纷。
“希望今天能平安度过去。”
“是啊,这出殿试,不知道会揭开多少人的遮羞布。”
有人忧心忡忡,也有人很期待,比如卢植,他没那么多想法,此刻还不忘跟杨彪聊天。
“太尉家里出了个麒麟儿啊。”
杨修那年龄,就已经能独当一面,将一切安排的井井有条。
杨彪咬牙,冷哼道:“逆子,我杨彪没这个儿子。”
这道不满声,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大家纷纷相劝。
杨彪始终沉着脸,令人不解。
何必呢,杨家被撸掉那么多个人,杨修虽然混账了些,一回来就背刺杨家,还去告黑状,但怎么说现在也是九卿。
若这对父子合作,杨彪管将领士兵的晋升调动,杨修管官吏大臣的考校升职,他俩在文这个领域,掌握极大的话语权。
九成官吏都得看杨家脸色。
不过这样也挺好,父子俩不对付,大家才能放心,没有那么大压力。
“陛下驾到!”戏志才一声喊。
百官条件反射般的向龙椅方向一拜,“臣等参见陛下。”
因为太过拥挤,腰都弯不下去。
“今日特殊,就不必多礼了。”
声音从后面传来,刘辩从大殿门口进入,百官齐刷刷的把身转过来躬着腰。
刘辩身穿衮服,头戴冠冕,上了几阶台阶,并未到顶上龙椅落座,而是转身,等待了好一阵,才朗声宣布道:
“朕承高祖基业,开明堂以待麟凤。今以经纶策问诸生,贤良方正者当列鼎食之爵。”
大臣们哪管这那的,到了崇德殿上,只管一件事。
“陛下圣明。”
众人一起高呼。
刘辩脸一板,“宣考生入殿。”
殿门口的小黄门立刻扯着嗓子高喊:“宣考生觐见!”
朝廷的执金吾,是如今皇后的父亲唐瑁担任。
接引考生的任务,落在了他身上,打开宫门,考生们映入眼帘。
唐瑁引考生踏八卦纹砖入殿,每过一槛,唐瑁都会停下脚步。
考生们早就被嘱咐过,齐齐下跪,大拜过后,再站起身,继续往前走。
一名首领拍桌而起,破口大骂道:“你踏马的当我们怕你们不成?”
要不是因为后院起火,那群啥比南匈奴人,天天叫嚷着说什么鲜卑的这土地是他们领土,那土地是他们领土,他们早就跟大汉开战了。
因为实在受不了,想着干脆把南匈奴给灭了吞并掉,所以才撤出雁门关一带。
是,他们曾经攻打雁门关的时候,在一个叫孙策的汉将手里吃了败仗。
但是他们也劫掠了不少东西,来日再战不一定会败。
一旦拿下雁门关,便可长驱直入,整个并州都在他们的铁骑下。
“烹了!”有人喊了这么一句。
众首领贵族开始有节奏的用巴掌拍桌面。
“烹了!”
“烹了!”
“烹了!”
魏延眼皮直跳,好家伙这群人根本唬不住,好在他出发前,贾诩还给他留了一计。
魏延咽口唾沫,继续挺直胸膛,朗声道:“若鲜卑国交还土地,交接完毕后,大汉军队撤出五十里,五个月内不插手鲜卑国与匈奴国间的任何事务。”
喊话声逐渐停息,蒲头眯起双眼,他之前率先向大汉示弱,就是不想让汉军出关,现在卡在了这,打南匈奴不是,不打也不是。
现在大汉给了他打的机会,五个月?最多只要半个月,他就能平推南匈奴。
白羊原这地方一马平川,面积大概相当于大汉的一个郡,是放牧的好地方,易攻难守。
现在交给南匈奴,回头能轻易夺回来。
不过就凭几句威胁就想让他送出去,是绝对不可能的。
蒲头个人觉得这买卖挺划算,面上却冷哼道:
“我可不是吓大的,大汉并没有诚意。”
“那就打!”魏延很干脆。
“好!”
蒲头站起身,同样不做迟疑的喊道:“来人,集结兵马兵发雁门关,再给其他三部传信,立刻准备与汉军决战!”
魏延脸沉下去,大汉的初衷绝不是被拖入塞北的战争泥潭,否则也不会选择扶持于夫罗。
最最后压箱底的手段,魏延从怀里抽出一份文书,“交割白羊原后的五个月内,鲜卑国若打下匈奴国,大汉将放弃对南匈奴的一切主张,承认现有划分的匈奴国所有领土,皆为鲜卑所有。”
蒲头目光变换,“呵呵,我建议改一改,是我的土地。”
他馋南匈奴这块肥肉很久了,找其他几部发兵一起发兵,人家各种理由搪塞。
打下来了当然是属于他一个人的,跟其他人无关。
等他壮大了实力,就可以发起会盟。
鲜卑是部落联盟制,不像大汉是集权国家。
只要他的拳头硬,让别人感觉到害怕,不需要动兵,他就能掌握大权。
到时候他就可以集结全国兵力,召集二十万骑兵,再让所有成年男子拿起砍刀,随他劫掠大汉。
若是能联合乌桓甚至是更西之地的国家,胜算就更大了。
到时候他就以入主中原为由头,集结不下五六个国家,组建联军,大汉必溃。
魏延非常爽快,“详细的事,还请首领派人随我走一趟。”
他不懂这些,贾诩那家伙一肚子坏水,懂的多。
别看那家伙是匈奴国师,实际上暗地里卖起匈奴国来,又狠又绝。
……
洛阳,耕籍礼定在了三月十日,大司农府正在向各州郡调配农具粮种,确认耕种不会出问题。
别的土地先不说,反正朝廷五十钱一亩租出去的地,是要包农具、粮种、水利的。
光禄勋府新增设一大批官吏,尚书台昭告正式文书,确定光禄勋府的新职责划分。
殿试的日子到了,第一届殿试,除了司隶的举人经过河南尹府的筛选,其他州郡举的孝廉、茂才,都是直接进入殿试环节。
历史头一遭由天子来亲自确认孝廉茂才们有没有真才实干。
大臣们很重视,几乎人人都在其中有参与,那些即将被天子考校的人,要么是他们举的,要么跟他们沾亲带故。
要是是个蠢蛋,在崇德殿上丢脸,怕是会有人羞愤到撞死在柱子上。
在大鸿胪戏志才,光禄勋杨修的主持下,大臣们进入大殿,挤在两边站着。
台阶上两名年轻人,做着最后的安排,台下两侧人议论纷纷。
“希望今天能平安度过去。”
“是啊,这出殿试,不知道会揭开多少人的遮羞布。”
有人忧心忡忡,也有人很期待,比如卢植,他没那么多想法,此刻还不忘跟杨彪聊天。
“太尉家里出了个麒麟儿啊。”
杨修那年龄,就已经能独当一面,将一切安排的井井有条。
杨彪咬牙,冷哼道:“逆子,我杨彪没这个儿子。”
这道不满声,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大家纷纷相劝。
杨彪始终沉着脸,令人不解。
何必呢,杨家被撸掉那么多个人,杨修虽然混账了些,一回来就背刺杨家,还去告黑状,但怎么说现在也是九卿。
若这对父子合作,杨彪管将领士兵的晋升调动,杨修管官吏大臣的考校升职,他俩在文这个领域,掌握极大的话语权。
九成官吏都得看杨家脸色。
不过这样也挺好,父子俩不对付,大家才能放心,没有那么大压力。
“陛下驾到!”戏志才一声喊。
百官条件反射般的向龙椅方向一拜,“臣等参见陛下。”
因为太过拥挤,腰都弯不下去。
“今日特殊,就不必多礼了。”
声音从后面传来,刘辩从大殿门口进入,百官齐刷刷的把身转过来躬着腰。
刘辩身穿衮服,头戴冠冕,上了几阶台阶,并未到顶上龙椅落座,而是转身,等待了好一阵,才朗声宣布道:
“朕承高祖基业,开明堂以待麟凤。今以经纶策问诸生,贤良方正者当列鼎食之爵。”
大臣们哪管这那的,到了崇德殿上,只管一件事。
“陛下圣明。”
众人一起高呼。
刘辩脸一板,“宣考生入殿。”
殿门口的小黄门立刻扯着嗓子高喊:“宣考生觐见!”
朝廷的执金吾,是如今皇后的父亲唐瑁担任。
接引考生的任务,落在了他身上,打开宫门,考生们映入眼帘。
唐瑁引考生踏八卦纹砖入殿,每过一槛,唐瑁都会停下脚步。
考生们早就被嘱咐过,齐齐下跪,大拜过后,再站起身,继续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