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又重新回一趟邢家庄,是为了再找点人。
仅凭我们四个,想要找到祭祀墓的椁室,还不知道要挖到猴年马月去,只能再找点帮手,重新组织一批人马。。
想要尽快的找点可靠的人手,也就只有邢家庄了。
邢家庄是邢黑狗邙山帮的老巢。
整个村子有接近一大半都从事过盗墓行业,另外一部分或多或少也都有些瓜葛,妇孺儿童都能当望风和打掩护的,所以村子里很多都已经成了万元户。
这个时代,农村人普遍保护文物的意识不高。
相反只要有钱赚,那都是异常的团结。
回到村子,我们直奔大顺媳妇家。
大顺媳妇就是我们第一次跟邢黑狗从北邙山回来,撞见跟刑二虎半夜偷亲的那个女人。
说起这个大顺媳妇,也是一个才女,不仅跟刑二虎有一腿,还跟邢家庄不少爷们儿有着扯不清的男女关系。
毫不夸张的说,她就是整个邢家庄的第一交际花。
这些事也都是刑二虎跟我们说的。
至于她老公大顺,也在山上丢了小命,邢黑狗现在的情况又没办法动员手下。
我们也只能找大顺媳妇,用她的特殊关系,帮我们在村里找点靠谱的人手,五六个就够了,人多了也派不上用场,反倒是目标太大。
到了大顺媳妇家,大顺媳妇正准备做饭,她认识我们,一看到我们的到来,立马就笑嘻嘻的迎了上来,开口第一句话就是问我们,这几天活儿干的怎么样,这话里话外,明显是等着分钱领工资呢。
之前邢黑狗挑了十几个手下上山,但没说具体去哪儿干活,所以即便是有家眷的,只知道干的是什么活儿,并不知道实际情况。
二叔肯定不能直接跟大顺媳妇说,山上出事儿了,她男人死了!
只是轻描淡写的说,现在还缺点人手,让大顺媳妇再帮忙给我们联系五六个年轻点的帮手,最好是体力好,胆子大,脑袋灵光的那种。
说着话,二叔又给大顺媳妇掏了一千块钱。
我们虽然是外村人,但跟邢黑狗走得近,这点大顺媳妇是知道的,所以对我们也没戒备。
至于村子里体力好的年轻人,找大顺媳妇可就找对人了,她摸得比谁都清楚,收起二叔递过去的一千块钱,立马就扭着大翘臀出了门儿。
不得不说,大顺媳妇确实还是有几分姿色的,三十岁左右的年纪,骨子里都透着万种风情。
我们在院子里抽烟等了大概有半个多小时。
大顺媳妇带来了六个人,年龄都在三十岁上下,肤色黝黑发亮,个个都是身材精壮,其中有几个虎口还带着老茧,只是不确定是常年下地拎锄头,还是常年握洛阳铲磨出来,但他们都是跟着邢黑狗的邙山帮成员。
之前邢黑狗挑选了帮里的一批精英骨干,并不代表整个邙山帮就那十几个骨干精英,只是邢黑狗认为最好的。
而他们六个,则是来自于大顺媳妇的严选。
这么上下一番打量,我反倒感觉,这来自于大顺媳妇的严选,看着比邢黑狗选的那批,要更有气势,顺眼点。
别的我不敢保证,但来自于大顺媳妇的严选,体力和耐力这方面,肯定是达标的,能让人放心的……
二叔端详着他们,从感觉上表示甚是满意的点了点头,又掏出烟逐个的给他们散了一根,做了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大概意思就是山上还缺人手,干完活一人最少能分两万块!
这话是当着大顺媳妇面儿说的,所以自然也有她的一份。
因为他们平时跟着邢黑狗,干的都是打杂的活儿,分到手的钱并不多,很多帮派的马仔小弟,也都是连汤都喝不到,最多只能闻闻味儿。
所以一听干完活每人最少能分两万块!六人全都像打了鸡血的狼崽子似的,眼冒金光,对于二叔也是格外的恭敬和客气。
我们带着六人先回了趟邢黑狗家,一边重新准备着装备,一边跟六人交代上山后需要特别注意的细节。
为了避免还没上山就造成太大的心理压力,山上死人的事儿,暂时只字未提。
在准备好必备的一些装备后,我们又开车去了趟柳妇友的诊所。
柳妇友已经提前帮我们熬了三天的醒魂汤,装进了六个矿泉水瓶里,这是我和金小眼儿俩人三天的量,在第四天之前,还要再回来拿。
除了醒魂汤之外,柳妇友又给我们从诊所里拿了一些应急的药物以及几盒抗生素。
这些东西肯定也不能白拿,二叔给柳妇友拿了一万块钱当做报酬。
从柳妇友的诊所出来后,已经临近傍晚。
再开车回到邢家庄,已经是夜幕降临。
我们总共十个人,在夜色的掩护下,又一次的重返了北邙山。
这次重返北邙山,距离上次下山,已经时隔一天一夜,好在墓坑的位置在深山密林里,又有一段茂密的灌木丛作为掩护,要不然都不能保证百分百的安全。
由于白天出了一会儿的太阳,山路没有之前那么泥泞湿滑,相对稍微好走一点。
并且也有可能是天气的原因,今晚的山上没有了前几次的那种死气沉沉,各种虫鸣声不绝于耳,灌木丛里不时的传出动物触碰枝叶的窸窸窣窣声,还有蚊虫带着侵略性的嗡嗡声。
二叔提醒我们,雨后山里的气温回暖,湿度较大,动物就开始活跃起来了,蚊虫毒蚁之类的还好说,我们在柳妇友那儿备了一些特制的驱蚊药,主要是小心防范脚下随时都有可能出没的毒蛇。
大顺媳妇严选的那六个手倒是很专业,一人手里拿着一个特制的多功能登山杖,三个在前面带路,三个在后面垫后。
几盏手电筒在深山密林里乱晃,慢慢的朝着山顶的方向靠近。
不知道怎么回事儿,我此时心情,却没有了前几次的那种紧张。
有可能是因为这已经是第四次上山了,就算是个黄花大闺女,上了四次,也没之前的那种新鲜感了……
当然,也有可能是……我身上带着巫毒,属于上破罐子破摔,破釜沉舟了……
一路顺利到了山顶后,二叔就让我们提前把防毒面具戴上。
又安排两个人在山顶通往下面的必经之路负责望风,有什么事情随时对讲机联系。
仅凭我们四个,想要找到祭祀墓的椁室,还不知道要挖到猴年马月去,只能再找点帮手,重新组织一批人马。。
想要尽快的找点可靠的人手,也就只有邢家庄了。
邢家庄是邢黑狗邙山帮的老巢。
整个村子有接近一大半都从事过盗墓行业,另外一部分或多或少也都有些瓜葛,妇孺儿童都能当望风和打掩护的,所以村子里很多都已经成了万元户。
这个时代,农村人普遍保护文物的意识不高。
相反只要有钱赚,那都是异常的团结。
回到村子,我们直奔大顺媳妇家。
大顺媳妇就是我们第一次跟邢黑狗从北邙山回来,撞见跟刑二虎半夜偷亲的那个女人。
说起这个大顺媳妇,也是一个才女,不仅跟刑二虎有一腿,还跟邢家庄不少爷们儿有着扯不清的男女关系。
毫不夸张的说,她就是整个邢家庄的第一交际花。
这些事也都是刑二虎跟我们说的。
至于她老公大顺,也在山上丢了小命,邢黑狗现在的情况又没办法动员手下。
我们也只能找大顺媳妇,用她的特殊关系,帮我们在村里找点靠谱的人手,五六个就够了,人多了也派不上用场,反倒是目标太大。
到了大顺媳妇家,大顺媳妇正准备做饭,她认识我们,一看到我们的到来,立马就笑嘻嘻的迎了上来,开口第一句话就是问我们,这几天活儿干的怎么样,这话里话外,明显是等着分钱领工资呢。
之前邢黑狗挑了十几个手下上山,但没说具体去哪儿干活,所以即便是有家眷的,只知道干的是什么活儿,并不知道实际情况。
二叔肯定不能直接跟大顺媳妇说,山上出事儿了,她男人死了!
只是轻描淡写的说,现在还缺点人手,让大顺媳妇再帮忙给我们联系五六个年轻点的帮手,最好是体力好,胆子大,脑袋灵光的那种。
说着话,二叔又给大顺媳妇掏了一千块钱。
我们虽然是外村人,但跟邢黑狗走得近,这点大顺媳妇是知道的,所以对我们也没戒备。
至于村子里体力好的年轻人,找大顺媳妇可就找对人了,她摸得比谁都清楚,收起二叔递过去的一千块钱,立马就扭着大翘臀出了门儿。
不得不说,大顺媳妇确实还是有几分姿色的,三十岁左右的年纪,骨子里都透着万种风情。
我们在院子里抽烟等了大概有半个多小时。
大顺媳妇带来了六个人,年龄都在三十岁上下,肤色黝黑发亮,个个都是身材精壮,其中有几个虎口还带着老茧,只是不确定是常年下地拎锄头,还是常年握洛阳铲磨出来,但他们都是跟着邢黑狗的邙山帮成员。
之前邢黑狗挑选了帮里的一批精英骨干,并不代表整个邙山帮就那十几个骨干精英,只是邢黑狗认为最好的。
而他们六个,则是来自于大顺媳妇的严选。
这么上下一番打量,我反倒感觉,这来自于大顺媳妇的严选,看着比邢黑狗选的那批,要更有气势,顺眼点。
别的我不敢保证,但来自于大顺媳妇的严选,体力和耐力这方面,肯定是达标的,能让人放心的……
二叔端详着他们,从感觉上表示甚是满意的点了点头,又掏出烟逐个的给他们散了一根,做了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大概意思就是山上还缺人手,干完活一人最少能分两万块!
这话是当着大顺媳妇面儿说的,所以自然也有她的一份。
因为他们平时跟着邢黑狗,干的都是打杂的活儿,分到手的钱并不多,很多帮派的马仔小弟,也都是连汤都喝不到,最多只能闻闻味儿。
所以一听干完活每人最少能分两万块!六人全都像打了鸡血的狼崽子似的,眼冒金光,对于二叔也是格外的恭敬和客气。
我们带着六人先回了趟邢黑狗家,一边重新准备着装备,一边跟六人交代上山后需要特别注意的细节。
为了避免还没上山就造成太大的心理压力,山上死人的事儿,暂时只字未提。
在准备好必备的一些装备后,我们又开车去了趟柳妇友的诊所。
柳妇友已经提前帮我们熬了三天的醒魂汤,装进了六个矿泉水瓶里,这是我和金小眼儿俩人三天的量,在第四天之前,还要再回来拿。
除了醒魂汤之外,柳妇友又给我们从诊所里拿了一些应急的药物以及几盒抗生素。
这些东西肯定也不能白拿,二叔给柳妇友拿了一万块钱当做报酬。
从柳妇友的诊所出来后,已经临近傍晚。
再开车回到邢家庄,已经是夜幕降临。
我们总共十个人,在夜色的掩护下,又一次的重返了北邙山。
这次重返北邙山,距离上次下山,已经时隔一天一夜,好在墓坑的位置在深山密林里,又有一段茂密的灌木丛作为掩护,要不然都不能保证百分百的安全。
由于白天出了一会儿的太阳,山路没有之前那么泥泞湿滑,相对稍微好走一点。
并且也有可能是天气的原因,今晚的山上没有了前几次的那种死气沉沉,各种虫鸣声不绝于耳,灌木丛里不时的传出动物触碰枝叶的窸窸窣窣声,还有蚊虫带着侵略性的嗡嗡声。
二叔提醒我们,雨后山里的气温回暖,湿度较大,动物就开始活跃起来了,蚊虫毒蚁之类的还好说,我们在柳妇友那儿备了一些特制的驱蚊药,主要是小心防范脚下随时都有可能出没的毒蛇。
大顺媳妇严选的那六个手倒是很专业,一人手里拿着一个特制的多功能登山杖,三个在前面带路,三个在后面垫后。
几盏手电筒在深山密林里乱晃,慢慢的朝着山顶的方向靠近。
不知道怎么回事儿,我此时心情,却没有了前几次的那种紧张。
有可能是因为这已经是第四次上山了,就算是个黄花大闺女,上了四次,也没之前的那种新鲜感了……
当然,也有可能是……我身上带着巫毒,属于上破罐子破摔,破釜沉舟了……
一路顺利到了山顶后,二叔就让我们提前把防毒面具戴上。
又安排两个人在山顶通往下面的必经之路负责望风,有什么事情随时对讲机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