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朱旺的……项上人头!-《我在大明忙种田,平推东瀛美利坚》

  道衍离开北平的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朱棣那句掷地有声的承诺。

  还有燕王府库藏中,几乎一半的奇珍异宝和金银储备。

  用朱棣的话说:“咱不能白拿旺哥的东西。这飞艇的图纸,价值连城。这点‘研究经费’,你务必带回去,替我交给旺哥。告诉他,等咱扫平了漠北,缴获的牛羊战马,咱俩……五五分!”

  对于朱棣这种“先打欠条再分赃”的豪爽行为,道衍只是微笑着,欣然接受。

  他知道,从此以后,大明朝最强大的两位藩王,一南一北,一海一陆,已经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达成了一种牢不可破的,心照不宣的战略同盟。

  ……

  当道衍带着燕王的“诚意”返回应天府时,整个京城,正沉浸在一片前所未有的狂热之中。

  澳王朱旺,又开始“作妖”了。

  这一次,他搞出的动静,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惊世骇俗。

  他竟然……要对大明朝的科举制度,动刀子!

  《大明日报》上,一篇由澳王殿下亲自撰写的,题为《论“考试”之公平与未来》的文章,再次引爆了整个士林。

  在这篇文章里,朱旺毫不客气地,将现行的科举制度,批判得是一无是处。

  “……取士之道,唯经义策论,无异于缘木求鱼,刻舟求剑!皓首穷经,两耳不闻窗外事,考出来的,不过是一群只会掉书袋,于国于民,毫无用处的‘书呆子’!”

  “……八股取士,更是禁锢思想,扼杀灵性之枷锁!长此以往,我华夏子民,将再无创新之精神,开拓之勇气!只会沦为一群循规蹈矩,墨守成规的……应声虫!”

  这番言论,可谓是辛辣到了极点,直接就捅了天下读书人的马蜂窝。

  一时间,国子监、翰林院,乃至是全国各地的官学私塾,都炸开了锅。

  “狂妄!竖子狂妄!”

  “他朱旺不过一介武夫,侥幸得了些奇技淫巧,便敢妄议国之大典!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

  “科举乃圣人定下之取士之道,传承千年,岂容他一黄口小儿,在此大放厥词!”

  无数的弹劾奏章,再次堆满了朱元璋的御案。这一次,就连许多平日里不问政事的清流大儒,都坐不住了,纷纷上书,恳请陛下严惩朱旺,以维护“圣道尊严”。

  然而,就在这股“倒旺”浪潮愈演愈烈之时,朱旺却不慌不忙地,在《大明日报》上,刊登了第二篇文章。

  这篇文章,没有再进行任何批判,而是……出了一套题。

  一套面向全天下所有读书人的,“皇家科学院”首期学员选拔——预试考题。

  考题的内容,千奇百怪,完全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第一部分,是“格物”,也就是物理。

  题目从“试述杠杆之原理,并以此解释为何‘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到“论证声音之传播为何需要介质,为何在‘真空’之中,万籁俱寂”。

  第二部分,是“化学”,也就是朱旺口中的“点金之术”。

  题目从“如何从矿石中提炼纯铁”到“试述火药爆炸之化学反应过程,并提出三种以上改良火药威力之方法”。

  第三部分,是“生物”,也就是“格致之学”。

  题目从“绘图详述蝗虫从卵到成虫之一生形态变化”到“论证‘牛痘接种’可以预防天花之科学原理”。

  第四部分,也是最让所有读书人崩溃的,是“算学”。

  题目不仅仅是简单的鸡兔同笼,而是升级到了“微积分”的入门应用,比如计算一个不规则水塘的蓄水量,以及……推算一颗炮弹飞行的最佳抛物线轨迹。

  这套题一出,整个士林,瞬间就安静了。

  所有前一天还在慷慨激昂,痛骂朱旺是“不学无术之辈”的读书人们,此刻,都对着这份报纸,陷入了长久的,令人窒息的沉默。

  他们发现,自己……竟然一道题都不会!

  他们引以为傲的“四书五经”,他们烂熟于心的“经义策论”,在这份考卷面前,脆弱得就像一张薄纸,一捅就破。

  一种前所未有的,被时代抛弃的恐惧感,瞬间攫住了他们的心脏。

  而朱旺,则在这份考卷的最后,用一种极为“贴心”的语气,附上了一段话:

  “……以上题目,诸位若有不解之处,实属正常。因为,此皆乃‘科学’之范畴,非圣人之言所能涵盖也。”

  “然,学海无涯,知耻而后勇。为开启民智,推动我大明科技之进步,本王决定,自下月起,于中洲岛,开设‘皇家科学院’夜校补习班。凡我大明子民,无论身份高低,皆可报名旁听。”

  “届时,本王将亲自授课,为诸位……解惑。”

  “另,凡能在本次预试中,得分超过六十分者,可免试入学,直接成为‘皇家科学院’之正式学员。且……每人赏银……一千两!”

  “轰——!”

  如果说,之前的题目,是对天下读书人的一次“降维打击”。

  那么,这最后的“招生简章”,就是一次赤裸裸的……收买!

  打你一巴掌,再给你一颗甜到发腻的枣。

  朱旺的这套组合拳,打得是又狠又准,让所有人都没脾气了。

  前一天还在骂娘的读书人们,第二天,便开始四处打听,如何才能进入后湖。

  ……

  武英殿。

  朱元璋看着手中的《大明日报》,以及毛骧呈上来的,关于士林风向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密报,是哭笑不得。

  “这小子……”

  他指着报纸上朱旺的名字,对着身旁的朱标说道,“真是把这帮读书人的心思,给拿捏得死死的啊。”

  朱标也是一脸的苦笑:“旺哥此举,虽……虽有些不合礼数,但效果,却是立竿见影。儿臣听说,如今国子监的监生们,都不再讨论什么‘心性’之学了,反而天天凑在一起,研究那个什么‘杠杆原理’,还有人试图用‘割圆术’去解那‘微积分’的难题。”

  “好事!这是天大的好事啊!”

  朱元璋一拍大腿,脸上满是兴奋之色,“咱就是要让他们知道,光靠嘴皮子,是治理不好国家的!想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想要让我大明国富民强,靠的,是实实在在的‘格物致知’之学!”

  他顿了顿,又像是想起了什么,脸上露出了一丝担忧。

  “只是……旺儿他一个人,又是建学院,又是造战舰,又是搞银行,现在还要亲自去给那帮书呆子上课……他……他忙得过来吗?身体……可别累垮了。”

  朱标闻言,心中也是一阵感动。

  他知道,父皇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却是真的心疼自己这位堂兄。

  “爹,您放心。”朱标笑了笑,“旺哥他……早就给自己,找了几个得力的帮手。”

  “哦?”

  “儿臣听说,其中一个,叫解缙的,年仅十三岁,却已是名满江南的‘神童’。”

  “十三岁?”朱元璋听得是啧啧称奇,“这小子,还真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啊。”

  ……

  就在朱旺紧锣密鼓地,为大明的“科技革命”,培养着第一批火种之时。

  一场更大的风暴,却正在遥远的东海之上,悄然酝酿。

  鬼见愁群岛,天王岛。

  这里,已经彻底变了模样。

  曾经的海盗乐园,如今,已经成了大明皇家海军在东海之上,最重要、也最繁忙的前进基地。

  数万名被“收编”的海盗和他们的家眷,在陈睿父女的组织下,放下了手中的屠刀,拿起了锤子和铁锹。他们在工部派来的工匠和朱旺提供的“水泥”的帮助下,日夜赶工,将这座岛屿,改造成了一座固若金汤的……海上要塞!

  高大的水泥炮台,取代了昔日的箭楼;宽阔平整的军用码头,取代了简陋的木质栈桥。岛屿的中央,甚至还建立起了一座小型的兵工厂和船只修造厂。

  而陈沐灵,则成了这里最忙碌的人。

  她每日里,不是带着舰队,在附近的海域进行实战演练,熟悉着新式战舰的性能,就是在灯火通明的船长室内,与一众归顺的头目们,对着朱旺送来的,那份详细到令人发指的“倭国岸防图”,反复地推演着未来的作战计划。

  她将朱旺教给她的所有“新式战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这些曾经的“同僚”。

  “……记住!我们未来的作战核心,只有一个字——炮!”

  “忘了你们那些可笑的跳帮肉搏吧!我要求你们,在任何时候,都必须与敌人,保持在两里之外的绝对安全距离!”

  “用我们射程的优势,去戏耍他们!用我们火力的优势,去碾压他们!”

  “我要让每一个弟兄都记住,你们的命,比什么都金贵!我绝不允许,再出现任何不必要的伤亡!”

  她的这套“非接触式”作战理念,刚开始,还引来了不少以“勇武”自居的海盗头目的质疑。

  但在亲眼见识到“富强”号上那一百零八门巨炮,进行的一次齐射演示之后。

  所有的质疑,都化作了深深的……敬畏。

  这一日,陈沐灵正站在了望台之上,用望远镜,观察着远处一支正在进行编队航行训练的舰队。

  突然,一名亲信,匆匆地,从山下跑了上来。

  “少主!不好了!”

  “何事惊慌?”

  “那……那帮佛郎机人……又派人来了!”

  陈沐灵的眉头,瞬间就皱了起来。

  自从上次平户港被朱旺夷为平地,佛郎机总督阿尔梅达被当场炸死之后。

  这帮西夷,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变得更加猖狂。

  他们不断地派遣使者,前来“鬼见愁”,威逼利诱,企图将陈睿父女,拉上他们那艘所谓的“反明同盟”的战船。

  “又来?”

  陈沐灵的眼中,闪过一丝厌恶,“不见!让他们滚!”

  “可是……可是少主,”那亲信的脸上,露出了几分为难之色,“这次来的……是佛郎机东洋舰队的副司令,安东尼奥。他还说……他还说,带来了一份……您绝对无法拒绝的……‘大礼’。”

  “哦?”陈沐灵来了兴趣。

  她倒要看看,这帮红毛鬼,还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

  议事大厅之内。

  一个身材高大,金发碧眼,身着一身笔挺海军制服的佛郎机军官,正一脸傲慢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正是安东尼奥。

  见到陈沐灵走进来,他只是象征性地,行了一个抚胸礼,便开门见山地说道:

  “美丽的公主殿下,我想,我的来意,您应该已经很清楚了。”

  “阿尔梅达总督的死,是我佛郎机王国,无法容忍的耻辱。我们,必须要让那个狂妄的大明澳王,付出血的代价!”

  “我此次前来,是代表我王国的东洋舰队,正式邀请您,和您麾下的勇士们,加入我们的‘神圣同盟’!”

  陈沐灵冷笑一声,在他对面的椅子上坐下。

  “加入你们?然后呢?给你们当炮灰吗?”

  “不不不,”安东尼奥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了一个自以为很迷人的笑容,“公主殿下,您误会了。我们是……平等的盟友。”

  “为了表示我们的诚意,”他拍了拍手,门外的士兵,立刻抬着一口沉重的木箱,走了进来。

  箱子被打开,里面装的,不是金银珠宝,而是一杆杆……比朱旺的“洪武十五式”稍微逊色些的……新式燧发枪!

  “这是……”陈沐灵的瞳孔,微微一缩。

  “没错。”

  安东尼奥得意地说道,“这,便是我王国最新研制出的,‘1588式’陆军制式步枪!它的工艺,它的射程,它的威力,都远非大明那些粗制滥造的火铳所能比拟!”

  “这,只是我们送给公主殿下的,第一份礼物。”

  他看着陈沐灵,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

  “只要您点头,我们后续,还将为您提供……足以装备一支万人大军的武器!以及……十艘我们佛郎机王国最先进的……盖伦战舰!”

  “而我们需要的,很简单。”

  他凑上前,压低了声音,一字一句地说道:

  “——澳王,朱旺的……项上人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