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春来-《穿越古代之靠山吃山》

  挖粪、捞进撮箕、抬到骡车上、捞下骡车,每一个步骤,全都是体力活,

  林兰华和赵大娘两个没有加入他们,就给他们准备饭食,在烧点茶水这些,找个工具,

  都是体力活,他们做的饭食油水也很足,一行人中午吃饱喝足了,

  小憩了片刻,才又继续如火如荼的干活。

  一天不到的时间就把家里的粪肥全都挖好了。

  这些粪肥堆在地里还属于是生肥,不能直接用的。

  等快要春耕的时候,要掺着些草木灰进去,在加水,搅和均匀,发酵过后才能用。

  粪肥拉进地里,家里算是做完一件重要的事儿,

  这段时间也要注意地里的生肥,有些缺德的人家,粪肥都会偷,也不怕谷神怪罪。

  家里的地还需要耕犁一遍,这些活计都是赵大成带着小石头干,

  小石头牵着家里的牛,赵大成在后面扶犁。

  赵大娘就算在家里做饭,守家,收拾家务,

  林兰华倒是得闲,每天练一练拳脚,有时候会和赵大成他们下地。

  她之前还仔细看了看赵大成他们用的犁,发现和曲辕犁差不多,

  省力又便于转向,她还想着给改进改进,结果完全没有自己的用武之地。

  但是她倒是也学会了好些耕种的常识,还尝试了几把耕地,

  还真不是一个省力活,也很讲究技巧和牛的配合。

  家里的牛开始还不配合,被赵大成他们用鞭子抽了好几下,

  林兰华在一旁瞧着,牛很犟,就是不走,

  人直接被气冒火了。

  但是旁观者,看着有些好笑,后面还是小石头拿着草料在前面勾引,

  牛才赏脸走动起来。

  家里的水田和旱地都犁了一遍,

  家里有牛这个壮劳力,确实省事儿,

  还有不少村子里人过来借牛,赵大成挑了几家为人不错的借了牛。

  地耕了一遍,但是地里好些土块很大,需要人工去捞一捞,

  把大的土块拍散开,还有大的石头也要捡出来,

  石头可以用来砌田垄,

  总之地里的活计琐碎多宗,不是一天两天就弄好的,

  需要根据时节,时不时忙活劳作。

  春天来了,温度回升,万物复苏,

  空气中的微风习习,吹走了寒冷的冬日,带着雨水降临山林原野,

  滋润着大地,灌溉万物,到处是生机勃勃的景象。

  人们也重新充满了朝气和希望,脸上挂上新的笑颜。

  地里田间全是忙碌的身影,牵着牛、驴走在乡间小路上的老农,

  背着背篓进山的汉子,四处扣找野菜的孩童妇人,

  这个在冬日里绝望的小村庄,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

  连带着林兰华也心情舒畅不少,

  偶尔和赵大娘去山里河边,找一找野菜,

  挖了不少的鱼腥草、荠菜,还有蕨菜,

  这些东西乡下是不缺的,到处生长着。

  那些在冬日里幸运的存活下来的流民,也在漫山遍野的寻找生的机会,

  他们一点点的开了荒地,又在河里林间,挑了不少淤泥和腐植土到荒地里,

  希望开垦出来的荒地能够长出饱满的粮食,让自己能够继续活下去,尽管一无所有。

  赵大成和林兰华还是经常的进县城,

  粮食铺子的价格还在不停的上涨,已经接近三百文钱一斗了,

  买粮食的人少了很多,很多人家看着这个价格,都被吓退了,

  正逢春日来,食物的来源多样,左不过紧一紧家里人的肚子和嘴,捱过这段时间就好了,

  好多人家都是这样想的。

  林兰华他们照常进去买了四斗粮食,接着又去杂货铺买盐、糖这些每回必买的物品。

  之后又往茶楼去了,

  出门的时候,林兰华都是做了简单的伪装,力求做一个平平无奇的人,

  在人群中不会扎眼,也没有特别的性征能够叫人记忆深刻。

  他和赵大成就这样混迹在人群里面,探听着来自八方的消息。

  “我听说,河南府、江宁府那边都已经出现反王了,一个叫应天王,一个叫顺天王,听着像打擂台似的,这世道是真的要乱了啊!”

  “唉~,这才刚刚过完年,还让不让人安生了,”

  “听说咱们东面的吴王不听朝廷的诏令,怕是也要反了,我听说年节,皇帝召他去上京,他都不去,”

  “不会吧!不是听说吴王最是忠君报国吗?”

  “真有那么忠君,洪州的流患这么不见他带兵去剿灭,多少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他们这些富贵人家,还不是照样大吃大喝,奢侈度日,”

  “就是,说来说来,吃苦受罪的都是咱们老百姓,”

  “吴王没有朝廷的政令,轻易不能出兵,除非是抵御外敌,不然会被朝廷视为叛逆,吴王怎么可能带兵去剿灭洪州那边的流民王,”

  “那朝廷的下达了回京的诏令,他还不是没去!这就不是谋逆了,真好笑,”

  “你......你......”

  林兰华和赵大成见茶楼的人都快要吵起来了,相互对视一眼,

  继续默默打听消息。

  是两个书生模样的人吵起来了,一个貌似挺拥戴吴王的,另外一个倒是以百姓的立场出言,

  拥戴吴王的那个书生辩不过他,面红耳赤的,自觉在众人的面前丢了面子,不一会儿就落荒而逃了,

  另外一个书生也没有在说话,独自喝了两杯茶水,才慢悠悠的离开了,却愁眉不展。

  两人继续听着茶楼里的消息,

  “嘿!我听说,洪州的那个什么天王,好像有异动,听说调兵遣将的,不知道是哪里又要遭殃了,”

  “唉......,希望朝廷能够派兵镇压吧,不然真打到咱们这儿来,咱们还能有什么活路?唉~!”

  ......

  各种消息纷繁复杂,但无一例外,那就是对他们这些小老百姓来说,全都是坏消息。

  永州府这一片还算是比较安宁的,

  北方那一带,外敌侵扰严重,边境时不时被蛮族抢掠,

  京畿重地往南,各路反王揭竿而起,招兵买马,祸乱一方,

  永州府北面一帮流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南面现在都是还算安稳,东面的吴王也是蠢蠢欲动,意图不明。

  喜欢穿越古代之靠山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