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口味太重了-《重生1977,我竟成了家中独棍》

  三天转瞬,苏国访华的几名商务部副部长,找到了三省外贸局局长,开了个内部会议。

  会议的大致内容,还是就中苏订单谈定,项目转让引进等各种细节,做了详细规划。

  有着罗曼诺夫做和事佬,弗拉基米罗夫已同意部分中苏订单,会在河市谈定,去北交会落实。

  这次会议,能参与到其中的,只有三省科长级代表,大家各抒己见,聊得还算是融洽。

  会议结束后,孙向前则邀请弗拉基米罗夫去饭店就餐,商谈合作细节,其中有中苏记者陪同。

  临时办公室内,北三省外贸局赴河市的统计,财务,后勤全都聚集在一起,面对着堆积如山的文件,忙的连口水都喝不上。

  两国间贸易,尤其是在这种大量数据运作下,在没有电脑的年代,需要的人工,堪比海量...

  相比较这些内勤部门,业务处的代表可就轻松了太多,每天不是拉着苏国人忽悠订单,就是拉着苏国人拼酒,虽然也很忙,但至少不用每时每刻面对枯燥的数据。

  不过,有了孙向前的战前动员和树立标杆,三省的各个业务代表们,开始了良性竞争,都想正当对苏贸易第一人...

  在这种情况下,代表们每天见面的第一句问候就是,你谈订单了吗,谈多少订单啊,然后渐渐演变成:

  啥玩意,订单还没我多,小趴菜啊~

  啥玩意,订单比我多,来...你教教我咋谈的呗?

  啥玩意,订单又爆了,我们不跟奇葩一起玩,滚开~

  两国口岸打开,获利的并不只是一方,

  北三省的代表,苦等对苏贸易打通,打算赚取老毛子的卢布,那老毛子又何尝不是等着贸易打通,来赚华夏的钞票?

  华夏代表们内部自行攀比,苏国代表们每日也会整理订单排行,评选出优秀的业务代表,双方彻底较上劲了。

  时间转瞬,3月匆匆过,时间来到了4月初。

  随着半个月的不断交锋,北三省的代表和苏国代表们,也算是彼此了解对方了,都把对方的老底掏空了...

  华夏这边,北三省连同最初的16亿卢布订单,加上后续各种意向订单,最终截止到4月2号这天,一共约31.4亿卢布。

  这31.4亿卢布订单,大多数都是易货贸易,真正涉及到外汇现钞的,也就2.4亿卢布,

  但即便是这样,当这些意向订单打包,上报到进出口总局和经贸部时,也让一众高层大跌眼镜。

  先有访苏团30亿订单,这还没开始北交会呢,就又搞出31.4亿,老毛子还是有钱,还得掏啊...

  但有了访苏时的前车之鉴,上级并未再派一些搅屎棍抵达河市,

  只是加大了滨海第一届北交会的入场名额,近乎对小半个苏国开放。

  会议室内,孙向前,李丰田,郑天放几人正在组织内部会议,参加的代表皆为各部门科长级代表。

  会议开始时,隗天华将北三省业务代表,这大半个月以来的工作,做了梳理,

  将十四个小组的订单,做了一个粗略的排名。

  第一小组,江省外贸局第三科室和林省外贸局第七科室,累计意向对苏订单6.42亿卢布。

  第二小组,江省外贸局第一科室和宁省外贸局第三科室,累计意向对苏订单4.35亿卢布。

  第三小组,江省外贸局第八科室和林省外贸局第六科室,累计意向对苏订单2.43亿卢布。

  第四小组,第五小组....

  三省外贸局,28个总科室,两两科室一组,排列了第一名到第十四名。

  这第一名的组合,自然是李华麟和黄翠芬这一组,

  二人一个会忽悠,一个先天喝酒圣体,这俩人的组合简直就是所向披靡,

  喝的一众对苏代表,看到北三省代表时,坚决不提喝酒二字,

  愣是把做生意时先拼酒的优良传统,给硬生生憋了回去。

  这第二名的组合,则是冯玉刚和李向东这一组,

  二人搭档默契,在拼酒方面比不上黄翠芬,

  但在忽悠方面,要强于李华麟,以一个多亿的订单劣势,屈居第二名。

  这第三名的组合,竟然是张晓蕊和崔健宇的搭档,

  这二人一个是新提干的第八科室副科长,一个是林省最平平无奇的第六科室科长,

  二人竟然一骑当先,把郭友军和吴二才的组合给甩在了后面,坐拥第三名,可是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不过嘛,在订单没在北交会上,具体落实之前,再多的意向订单,都有可能是煮熟的鸭子~

  会议上,三省外贸局的局长,给订单前三组合,颁布了最佳合作的奖状,纪念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4月8日,逗留在河市的北三省代表,和一直停留的苏国代表团,动身前往滨海。

  为此,尘封了大半年的东苏零一号再次启动,载着中方代表和苏方代表,抵达滨海。

  抵达滨海的第一件事,便是召开记者招待会。

  不同于河市,只有苏国和江省的记者,在滨海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可是全国各地的记者汇聚。

  甚至不止有苏国记者,华夏记者,就连小日子,,高丽棒子国等诸多国家,都象征性的派了记者过来。

  可以说名面上,是来祝贺华夏国弄出个北交会,实际上是想看看,华夏和苏国的关系,到底缓和到哪一步了!

  江省为了应对北交会的顺利召开,直接在滨海市政府的旁边,现盖了一个大型贸易场地,只用了2个月的时间。

  场地目前并不健全,暂时只有一个主厅和一个副厅,和用来存货物的库房群...

  除了几个重要设施外,很多地方还都是露天场景,但不妨碍,江省对北交会的看重。

  江省作为北交会的组织者,省内的各大工厂,

  在北三省代表还在河市谈业务时,就已经把自家的产品摆到了北交会的展厅里。

  随着江省的业务代表返回滨海,便开始着手布置外商的展厅,

  接纳四面八方来的国内代表和国外代表,给他们按需分配展区证明。

  严格来说,北交会没有广交会的底子,这第一届准备的还是太匆忙了,甚至忙的有些乱套了~

  就拿广交会来说,每年的4月和10月时,他们都会至少提前一个,收集国内代表们的信息,替他们安排住宿。

  要是国外商人,怕是要提前三个月就得沟通的明明白白,过程贼繁琐。

  可滨海的北交会,从上级下达通知,到北交会开启,全程不过两个月的空档。

  就这两个月,滨海不仅要盖场址,还要给对应的国家发送贸易邀请函,

  还要迎接苏国口岸打开,那是恨不得一个人掰成三个人用!

  外商展厅内,李华麟举着喇叭,正指挥工人们摆放苏国代表提前运来的展品,嗓子都要喊哑了。

  身边的工人来往不休,就连叉车都用上了...

  “华麟,华麟~”

  人群中,王雁菡的身影浮现,她来到李华麟的身边,递给他一份文件,继续道:

  “布拉格为申斯克的商品都已经抵达火车站,卡捷琳娜带人去接站了。”

  “她临走之前让我告诉你,尽量给布拉格维申斯克的展厅,选的大一些,她们这次带来的展品很多。”

  李华麟从高处跳下,蹙眉道:“不是给卡捷琳娜安排到苏国展区7号展厅了吗,那个不小啊。”

  “小,卡捷琳娜看过了,说小,让我们换一个再大点的。”

  王雁菡微微摇头,指了指李华麟手里的文件袋:“这里面是展品详单,较之前的展品,品种多了很多。”

  “这怎么还临时增加样品!”

  李华麟脸上多了几分不悦,拆开文件翻阅着,脸上的表情变幻不定,随手拉过林紫嫣:

  “把布拉格为申斯克的展厅,跟赤塔的调换一下。”

  林紫嫣正准备骑着自行车去中央区,突然被李华麟拉住了,不由蹙眉道:

  “为什么要调换啊,赤塔这次的展品很多,7号展厅放不下吧?”

  “让你换就换,布拉格为申斯克这次带的展品更多,估计把家底都掏空了!”

  李华麟将布拉格为申斯克最新展品详单递给林紫嫣,看得林紫嫣是目瞪口呆:

  “谢特,他们是把北交会当成破烂市场了吗,连第一批援建的重工配件,都要拿出来卖?!”

  “呵,你知道苏国第一批援建北方多少重工吗?”

  “这些零件才是好东西,有了它们,北三省很多退役的重型机械,又能启用了!”

  注视着林紫嫣骑着自行车离去,李华麟目光扫过四周搬运工,便随手从背包里取出保温杯喝水。

  5天时间,要赶在北交会开幕之前,将各国参展商送来的展品,摆放到对应展厅,这可不是个简单的活。

  为了能不耽误时间,孙向前发了通告,省内各市级外贸局的业务代表,统计部门职员,财务部门职员,都来滨海支援。

  有了这个通告下发,江省内各市级外贸局,那是近乎倾巢出动,全都奔赴到滨海,进行北交会支援工作。

  李丰田和郑天放一看,江省的业务代表齐上阵,似乎都要忙活不过来,

  他们琢磨,干脆各自在宁省和林省,又抽调一批职工过来支援。

  一时间,滨海市的各个招待所里,都是北三省外贸员的忙碌身影。

  为什么不给他们安排到对外酒店,因为滨海的对外酒店就那么几个,

  除了要给莅临考察的领导留作备用,单就那各国来的代表,和国内各省市来的代表也不在少数,

  好地方要留给他们,那北三省的自家代表,只能退而求次。

  更有甚者,一些关系好的它省代表,直接住到了本地代表的家里,就为了给市内的招待所,留有余地空间。

  例如李星宇和他的几个同事,就住到了李华麟的家中,这好在叶婉清已经回帝都上学了,不然都没地方住。

  面对首届北交会举办,整个滨海都算是齐动员了~

  街道上,到处贴满了“欢迎外宾来我国洽谈业务”的条幅和标语,各大工厂都开放了能够展示的区域,等待外商们随时登门考察。

  五天时间,各国代表相继入驻,但让江省领导有些不满意的是,抵达的外商,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

  或者说,也太少了点,跟广交会上的外商,根本没法比。

  原本按照估计,苏国商人,东欧商人,高丽棒子,小日本...这些咋的都得来一些才对。

  但实际上,除了一直从河市跟过来的苏国代表,德国那边就来了40几名代表,还是汉斯带队,都是老熟人。

  香江的龙腾商贸带来一些人,是陈生带队,基本都是龙腾商贸的合作商。

  像东欧这边,加起来来的外商,也不超过40人人,高丽棒子来了十几个,小日本也来了十几个....

  总得来说,把苏国代表都算上,这次来参与北交会的外商,也不过330人多点,

  但该说不说,国内的各省代表,那是真没少来,愣是把展区都给堆满了。

  外商就这么点,咋赚外汇啊?!

  对此,省厅领导赶在北交会开幕式的前一天,把江省的业务代表都给叫来了,连夜召开内部会议。

  会议上,省长和市长并未盲目的指点江山,而是把会议的主导权,都交给了代表们自己讨论。

  会议从后半夜11开始,愣是开到了翌日凌晨5点,会议结束,大家在餐厅里吃饭时,还不忘激烈讨论。

  但不管会议怎么开,现在来的外商就这么些,是不可能再增加了,这是板上钉钉的~

  上午八点,滨海各大报社的记者齐聚“北交会”的大门前,万人空巷。

  参加剪彩的领导有:进出口总局的王守国,朱向国;

  经贸部的方建业,江省的省长王援朝,市长张爱国;

  算上北三省外贸局的局长,连同一些政府要员....加起来一共22人,可谓声势浩大。

  剪彩期间,一众领导从容面对各国记者的刁钻问题,表情始终如沐春风。

  临近九点,城市内鞭炮齐鸣,这是各大工厂为了庆祝北交会举办,自发组织的鞭炮洗礼。

  而北交会的大门口,更是摆满了数十门礼炮,随着各级领导剪刀落下的刹那,火炮齐鸣,震耳欲聋。

  与此同时,地方报纸头版头条,都被北交会霸屏,

  各地方报社都在质疑,滨海的北交会能否超过广交会,成为华夏国对外贸易的大型平台。

  展厅内,李华麟听着外面的炮响,下意识捂着耳朵,想要遮掩那震耳欲聋的炮声,但还是被震到脑瓜仁升腾~

  倒不是这个炮声太响,实在是他这几天几乎没怎么休息,精神状态极差!

  林紫嫣端着咖啡凑了过来,递给李华麟,笑道:

  “师兄,喝杯咖啡吧,今天可是北交会开幕的盛事,咱们都得打起精神来~”

  李华麟接过咖啡抿了一口,点了点头:

  “是啊,之前去广州参加广交会,还以为这东西举办起来应该挺简单,哎,还是时间太赶了。”

  撇了撇嘴左右无人注意,李华麟低声道:

  “紫嫣,咱们上辈子可没有什么广交会。”

  “华夏对苏贸易,整个八十年代加起来,也没超过10个亿啊,这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

  林紫嫣蹙了蹙眉,摸索着下巴沉吟了片刻,打了一个响指,笑道:

  “这就说明,我们还是有价值的。”

  “呵呵~”李华麟不语,只是夸张的冷笑了几声,转身就走。

  林紫嫣诧异道:“你干嘛去?”

  “这开幕式刚开,上午基本没什么业务可谈,我不如趁机休息一会。”

  摆了摆手,李华麟回到了员工休息室,一屁股坐在了沙发上,点了一根烟吞云吐雾。

  临近10点,王雁菡拎着皮包出现在李华麟的面前,丢给李华麟一个文件袋:

  “爷爷说,上级领导对北交会很不满意,认为这么大的声势,就来了300多外商,纯粹是在浪费钱。”

  “如果北交会这次不能拿出一个像样的答卷,很可能下一届北交会,将会遥遥无期。”

  “两个月,就给两个月时间,能来300多外商,已经很不错了,毕竟这是第一届。”

  “我查过广交会的资料,它们第一届时,只有香江来了一些商人,跟咱们半斤八两。”

  李华麟翻看着文件袋,蹙眉道:“王伯那边,什么意思?”

  王雁菡深吸了一口气,蹙眉道:

  “我爷爷让我告诉你,他跟朱伯伯几人,已经在顶着上级的压力了,在给江省争取时间。”

  “只要滨海这次的广交会,举办的不是差强人意,就还有希望。”

  “这些是历年来,华夏国和东欧商人的一些订单详情,留给江省业务处作参考。”

  “明白了。”

  李华麟点了点头,对着一旁工作的陈诗清道:

  “把这份文件送到赵处那里。”

  注视着陈诗清离去,李华麟就那么盯着王雁菡,笑道:

  “王伯明明可以直接派人送到孙局那里,然后由赵处接手,这是故意的?”

  王雁菡不语,只是点了点头,令李华麟嘴角的弧度更深了,继续道:

  “一会你拿着它,直接去找卡捷琳娜和安娜她们,将订单落实后,业绩都是你的。”

  言罢,李华麟拿过一旁桌子上的文件袋,递给了王雁菡。

  王雁菡走到一旁坐下,拆开文件袋打量着,遂面露疑惑的看向李华麟:

  “你这么分配,会不会让紫嫣她们不高兴啊。”

  “她们可没你想的那么不明事理。”

  李华麟闻言,点起一根烟吸吮着,翘起了二郎腿,靠在沙发上,继续道:

  “我将这些意向订单跟黄翠芬做了分配,第三科室的订单呢,我留一小部分,剩下的都给你们分了。”

  “紫嫣,诗清她们...就算我给她们分配再多订单,给她们累计再多的功绩,也是浪费,不够提干。”

  “你不一样,你本就是总局调过来历练的,你不缺资历,只差功绩。”

  “有了这些功绩,加上你之前累计的一些功绩,回去之后正科不难!”

  “再想往上爬,功绩反而是次要的,但你有个厅级爷爷,这都不是问题。”

  王雁菡轻咬着嘴唇,就那么盯着李华麟,幽幽道:

  “如果说,我不想回去了呢?”

  李华麟一愣,上下打量着王雁菡,玩味的笑道:

  “别闹了,你跟我们这些没靠山的泥腿子不一样,进出口总局才是你最好的栖息地,江省外贸局只是你的踏板而已。”

  王雁菡沉默了,起身离开。

  李华麟就那么注视着王雁菡离开了休息室,遂无奈摇头。

  知道这小妮子在这边待久了,舍不得陈诗清几个小姐妹,可那又如何了,本就不是一路人。

  临近中午,黄翠芬拎着两个饭盒来到休息室,递给李华麟一个,随后就坐在李华麟的对面,打开了饭盒吃饭。

  李华麟看着面前的饭盒,又一脸古怪的盯着黄翠芬,纳闷道:“黄处长,你不会在饭菜里给我下毒了吧?”

  黄翠芬吃饭的动作一顿,冷冷的瞥了李华麟一眼,幽幽问道:

  “6.42亿的卢布订单,第七科室分得3.21亿,剩下的3.21亿,你分给了王雁菡那小丫头2个亿,怎么想的?”

  李华麟打开了饭盒,见里面是回锅肉片和宫爆鸡丁,不由眼神一亮,翻找出筷子吃饭,

  笑道:“订单都是虚的,我就算全独吞,年龄不到,资历不到,也提不了处级。”

  “可王雁菡不一样,她的身份你又不是不知道。”

  “如果把这些业绩给她,如果真有论功行赏的一天,她妥妥的正科。”

  “你说我是多一个正科的朋友好呢,还是身上背着没用的业绩好?”

  “黄处长,我跟你不一样,我这个人喜欢交朋友,讲究的是真心换真心。”

  “而你,有的时候太自私了。”

  黄翠芬闻言不语,只是默默的吃着饭,直到被辣椒呛到了,咳嗽个不停:

  “你们北方的菜,口味太重了。”

  李华麟不知道黄翠芬这一句口味太重,指的是哪方面,遂笑着将水杯递了过去:

  “想要在北方久居,那你就要学会适应口味,而不是让口味去适应你。”

  黄翠芬并未接李华麟递来的水杯,只是扣上饭盒,起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