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里的某个小院。
春日的阳光斜斜淌进小院,藤架上垂着的干枯葫芦裹着层薄雪,风一吹,雪沫子簌簌落在青砖地上,碎成细粒。
廊下三盆冬青透着劲挺的绿,叶片凝着的霜花映着窗棂漏出的暖光,把初春的冷意揉得软了些。
往常这时,总有老者捧着线装书在藤椅上晒暖,或是邀请三五好友围着石桌摆开象棋,棋子落盘的 “笃笃” 声能飘出半条巷。
可今天不一样。几位平日难得片刻清闲的老者,今日却既未对弈,也未品茗读书,而是不约而同地围着一台造型略显笨重的电台前。
设备正传出夹杂着电流嘶嘶声与高空风噪的实时通话,将远在千里之外的激烈战况拉到了眼前。
“好!打得好!打得漂亮!哈哈哈!” 一位穿灰布棉袄的老者忍不住拍了下石桌,茶缸里的茶水晃出了圈,“这‘惊雷’没白改,一梭子下去就把匪窝炸懵了!”
其他人也跟着点头,目光都锁在电台上。里面没有评书,也没放新闻,而是黑瞎子沟战场的实况汇报。
高空气流的 “呜呜” 声里,一个激动得发颤的声音清晰传出来,是前线的兰田同志:“…哎呀,领导,可惜了,你们没亲眼看见!”
兰田同志那极具穿透力的嗓音,得益于技术的精进,即便有了高空气流的干扰依然清晰可辨,“那家伙!咱们那‘惊雷’一个俯冲下去,火箭弹就跟下雨似的,咻咻咻——轰隆隆!底下那矿坑工棚、贼窝子,眨眼就掀上了天!紧接着机炮就跟铁扫帚一样,咚咚咚咚,把那群还想跑的兔崽子们撵得鸡飞狗跳!痛快!太痛快了!”
“嗯!不错!就是地面的队伍还是有些脱节,如果你们能等112厂的民兵队伍到位了,再进行空袭,来个空地协同那才对味!”
“嘿嘿嘿,领导,您忘了我们是什么部队了嘛?”
“我们是伞降兵啊!”
“什么,你们打算……”
“领导,你们听!”
……
说话间,兰田同志的声音隐去。电台里重新传来一线战场的声音。
“‘银鹰’清扫完毕!‘猫猫’注意!‘猫猫’注意!该我们上了!”
“‘猫猫一号’收到!高度300,航向270,速度60,准备进入投放点!”
“‘猫猫二号’收到!紧随一号!”
“‘猫猫三号’收到!紧随二号!”
“‘猫猫四号’收到!掩护侧翼!”
扬声器里,背景音瞬间被旋翼机有的“突突突”引擎声所主导。风声变得更加清晰急促,显然飞机正在降低高度并调整姿态。
在领导们看不见的战场,三架“飞天猫猫车”旋翼机利用其卓越的低空性能和灵活性,借着爆炸产生的硝烟与地形掩护,如同三只灵巧的山鹰,迅速降低高度,几乎是贴着树梢,悄无声息地逼近已被摧毁的矿点核心区域。
快抵达方位的时候,飞天猫猫车又陡然攀升至距地面约一百米的空中,如同三只盘旋的猎鹰,锁定了下方的攻击区域。
“高度一百五!准备伞降!” 领头旋翼机的驾驶员简短地发出指令。
每架旋翼机的舱内,除了驾驶员外,各搭载着两名全副武装的空降兵战士。这三对组合,共同构成了一个加强的六人战术小组。
他们早已彼此检查完伞具和装备。
不过他们的伞包比较特殊,这是为了应对低空伞降而准备的,没有延迟开伞的选项,采用的是绳拉或手拉式一级开伞模式,以确保在极短时间内伞衣就能充气张开,根本没有自由坠落的阶段。
危险嘛?真危险!
但这种方式它高效呀!
这就是“低空强制开伞”战术。
“跳!跳!跳!”
随着口令通过机际通讯传来,三架旋翼机几乎同时投下了他们背负的战士!六名勇士毫不犹豫地依次迅速跃出舱门!
就在身体脱离机舱的瞬间,主伞引导伞在跳出时被强制拉出,猛地抽走了伞包内的主伞!仅仅一两秒钟后,六朵洁白的伞花在空中几乎同时猛然绽放,巨大的开伞冲击力清晰地传递到每一根伞绳上。由于高度极低,伞刚完全张开,甚至没有足够的时间充分稳定,着陆过程便已接踵而至!
他们的下降轨迹又直又快,仿佛是天空骤然垂下的六根白色丝线,精准地投向预定的着落区域。
“嘭!”“嘭!”“嘭!”……六次沉重的着陆声接连响起!
战士们凭借严格的训练和出色的身体素质,通过翻滚缓冲化解了巨大的冲击力,并在第一时间敏捷地解脱伞具。
“红队着陆!”
“蓝队着陆!”
“所有人员安全!”
飞天猫猫车上的驾驶员见落地的战友快速的机动,这才松了口气,在电台里向上汇报。
六名战士迅速以双人小组为单位散开,组成经典的三三制战术队形,枪口警惕地指向不同方向,全面覆盖着仍在燃烧、冒着浓烟的废墟。
从跳出机舱到落地集结完成战术展开,整个过程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在高处盘旋的兰田同志按下手中秒表,看着指针停在了25秒的位置,顿时笑得见牙不见脸。
“报告领导!我空降兵二十五秒内接管阵地!”
“现申请接入伞降战士通信信道!”
“哦?你们空降兵现在还有单兵电台了?”
兰田同志扭捏了好一会才开口:“借的……”
还没等他多说两句,空降战士就汇报有情况。兰田同志闻言立即把信道切走:
“注意!优先控制矿洞主入口东侧那片未被完全摧毁的半塌工棚区!红组报告疑似有地下掩体入口!可能有残敌藏匿或重要物资!蓝组提供火力掩护!我将保持外围警戒, 其余猫猫车注意观察西侧山林, 防止有漏网之鱼从那边沟壑逃窜! 行动!”
兰田的命令下达后,通讯器中短暂安静了片刻,只有电流的滋滋声和远处隐约的风声。
紧接着,领导这边的扬声器里传来几声极其短促清脆的点射枪声“哒!哒哒!”
随后是一声巨大的、闷雷般的炸开障碍物的轰鸣“轰”
紧接着,是战士们冲锋时发出的低沉有力的“呵!”喊杀声,以及几声模糊的惊恐的惨叫和武器掉落在碎石上的金属撞击声。
短暂的激烈交火声很快平息。
过了一会儿,通讯器里传来红组战士的声音:“报告工棚区已清理完毕!发现一处隐蔽地下室入口!击毙试图抵抗残敌两名!缴获部分文件和金沙!”
“干得漂亮!”兰田的声音带着一丝满意的赞许,随即下令扩大警戒圈,仔细排查周边,确保没有其他隐蔽出口或暗堡。
海子里的小院里,老者们听完这段汇报,都忍不住鼓起掌来。最年长的老者指着地图上的黑瞎子沟,笑着说:“你看,哪怕就六个人、三辆天猫车,空降兵的作用也显出来了!这就是‘空中尖刀’的意思 —— 不用多,关键时候能插进去,能守住,就是好样的!”
领导的话,通过数字电台传到了兰田同志的耳朵里,就在憨厚的兰田同志想表表决心的时候,身边座椅上的熊大一把捂住了他的嘴巴。
“你……干嘛!”
春日的阳光斜斜淌进小院,藤架上垂着的干枯葫芦裹着层薄雪,风一吹,雪沫子簌簌落在青砖地上,碎成细粒。
廊下三盆冬青透着劲挺的绿,叶片凝着的霜花映着窗棂漏出的暖光,把初春的冷意揉得软了些。
往常这时,总有老者捧着线装书在藤椅上晒暖,或是邀请三五好友围着石桌摆开象棋,棋子落盘的 “笃笃” 声能飘出半条巷。
可今天不一样。几位平日难得片刻清闲的老者,今日却既未对弈,也未品茗读书,而是不约而同地围着一台造型略显笨重的电台前。
设备正传出夹杂着电流嘶嘶声与高空风噪的实时通话,将远在千里之外的激烈战况拉到了眼前。
“好!打得好!打得漂亮!哈哈哈!” 一位穿灰布棉袄的老者忍不住拍了下石桌,茶缸里的茶水晃出了圈,“这‘惊雷’没白改,一梭子下去就把匪窝炸懵了!”
其他人也跟着点头,目光都锁在电台上。里面没有评书,也没放新闻,而是黑瞎子沟战场的实况汇报。
高空气流的 “呜呜” 声里,一个激动得发颤的声音清晰传出来,是前线的兰田同志:“…哎呀,领导,可惜了,你们没亲眼看见!”
兰田同志那极具穿透力的嗓音,得益于技术的精进,即便有了高空气流的干扰依然清晰可辨,“那家伙!咱们那‘惊雷’一个俯冲下去,火箭弹就跟下雨似的,咻咻咻——轰隆隆!底下那矿坑工棚、贼窝子,眨眼就掀上了天!紧接着机炮就跟铁扫帚一样,咚咚咚咚,把那群还想跑的兔崽子们撵得鸡飞狗跳!痛快!太痛快了!”
“嗯!不错!就是地面的队伍还是有些脱节,如果你们能等112厂的民兵队伍到位了,再进行空袭,来个空地协同那才对味!”
“嘿嘿嘿,领导,您忘了我们是什么部队了嘛?”
“我们是伞降兵啊!”
“什么,你们打算……”
“领导,你们听!”
……
说话间,兰田同志的声音隐去。电台里重新传来一线战场的声音。
“‘银鹰’清扫完毕!‘猫猫’注意!‘猫猫’注意!该我们上了!”
“‘猫猫一号’收到!高度300,航向270,速度60,准备进入投放点!”
“‘猫猫二号’收到!紧随一号!”
“‘猫猫三号’收到!紧随二号!”
“‘猫猫四号’收到!掩护侧翼!”
扬声器里,背景音瞬间被旋翼机有的“突突突”引擎声所主导。风声变得更加清晰急促,显然飞机正在降低高度并调整姿态。
在领导们看不见的战场,三架“飞天猫猫车”旋翼机利用其卓越的低空性能和灵活性,借着爆炸产生的硝烟与地形掩护,如同三只灵巧的山鹰,迅速降低高度,几乎是贴着树梢,悄无声息地逼近已被摧毁的矿点核心区域。
快抵达方位的时候,飞天猫猫车又陡然攀升至距地面约一百米的空中,如同三只盘旋的猎鹰,锁定了下方的攻击区域。
“高度一百五!准备伞降!” 领头旋翼机的驾驶员简短地发出指令。
每架旋翼机的舱内,除了驾驶员外,各搭载着两名全副武装的空降兵战士。这三对组合,共同构成了一个加强的六人战术小组。
他们早已彼此检查完伞具和装备。
不过他们的伞包比较特殊,这是为了应对低空伞降而准备的,没有延迟开伞的选项,采用的是绳拉或手拉式一级开伞模式,以确保在极短时间内伞衣就能充气张开,根本没有自由坠落的阶段。
危险嘛?真危险!
但这种方式它高效呀!
这就是“低空强制开伞”战术。
“跳!跳!跳!”
随着口令通过机际通讯传来,三架旋翼机几乎同时投下了他们背负的战士!六名勇士毫不犹豫地依次迅速跃出舱门!
就在身体脱离机舱的瞬间,主伞引导伞在跳出时被强制拉出,猛地抽走了伞包内的主伞!仅仅一两秒钟后,六朵洁白的伞花在空中几乎同时猛然绽放,巨大的开伞冲击力清晰地传递到每一根伞绳上。由于高度极低,伞刚完全张开,甚至没有足够的时间充分稳定,着陆过程便已接踵而至!
他们的下降轨迹又直又快,仿佛是天空骤然垂下的六根白色丝线,精准地投向预定的着落区域。
“嘭!”“嘭!”“嘭!”……六次沉重的着陆声接连响起!
战士们凭借严格的训练和出色的身体素质,通过翻滚缓冲化解了巨大的冲击力,并在第一时间敏捷地解脱伞具。
“红队着陆!”
“蓝队着陆!”
“所有人员安全!”
飞天猫猫车上的驾驶员见落地的战友快速的机动,这才松了口气,在电台里向上汇报。
六名战士迅速以双人小组为单位散开,组成经典的三三制战术队形,枪口警惕地指向不同方向,全面覆盖着仍在燃烧、冒着浓烟的废墟。
从跳出机舱到落地集结完成战术展开,整个过程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在高处盘旋的兰田同志按下手中秒表,看着指针停在了25秒的位置,顿时笑得见牙不见脸。
“报告领导!我空降兵二十五秒内接管阵地!”
“现申请接入伞降战士通信信道!”
“哦?你们空降兵现在还有单兵电台了?”
兰田同志扭捏了好一会才开口:“借的……”
还没等他多说两句,空降战士就汇报有情况。兰田同志闻言立即把信道切走:
“注意!优先控制矿洞主入口东侧那片未被完全摧毁的半塌工棚区!红组报告疑似有地下掩体入口!可能有残敌藏匿或重要物资!蓝组提供火力掩护!我将保持外围警戒, 其余猫猫车注意观察西侧山林, 防止有漏网之鱼从那边沟壑逃窜! 行动!”
兰田的命令下达后,通讯器中短暂安静了片刻,只有电流的滋滋声和远处隐约的风声。
紧接着,领导这边的扬声器里传来几声极其短促清脆的点射枪声“哒!哒哒!”
随后是一声巨大的、闷雷般的炸开障碍物的轰鸣“轰”
紧接着,是战士们冲锋时发出的低沉有力的“呵!”喊杀声,以及几声模糊的惊恐的惨叫和武器掉落在碎石上的金属撞击声。
短暂的激烈交火声很快平息。
过了一会儿,通讯器里传来红组战士的声音:“报告工棚区已清理完毕!发现一处隐蔽地下室入口!击毙试图抵抗残敌两名!缴获部分文件和金沙!”
“干得漂亮!”兰田的声音带着一丝满意的赞许,随即下令扩大警戒圈,仔细排查周边,确保没有其他隐蔽出口或暗堡。
海子里的小院里,老者们听完这段汇报,都忍不住鼓起掌来。最年长的老者指着地图上的黑瞎子沟,笑着说:“你看,哪怕就六个人、三辆天猫车,空降兵的作用也显出来了!这就是‘空中尖刀’的意思 —— 不用多,关键时候能插进去,能守住,就是好样的!”
领导的话,通过数字电台传到了兰田同志的耳朵里,就在憨厚的兰田同志想表表决心的时候,身边座椅上的熊大一把捂住了他的嘴巴。
“你……干嘛!”